摘要:全球变暖,城市环境污染已经成为影响生态平衡和人类生存环境的重要问题。交通运输作为我国碳排放的重要来源之一,节能减排、构建科学、合理的低碳交通运输体系乃当务之急,同时也是“十二五”时期战略任务的重中之重。为此,本文在阐述低碳交通内涵,发展城市低碳交通必要性的基础上,指出现阶段我国城市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完善城市低碳交通运输体系的应对策略,以加速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
关键字:交通运输体系;城市低碳;问题;对策
一、发展城市低碳交通的必要性
低碳交通起源于英国、德国等发达国家,是以“低排放、低能耗、低污染、高能效”为基本特征,以减少环境污染、节约能源、增强国家竞争力为目标的交通运输发展模式。2009年,我国在哥本哈会议上作出承诺,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较2005年下降40%-45%,节能减排任务艰巨,这一承诺也使得构建我国城市低碳交通运输体系成为必然。
(一)应对气候变化的需要
随着煤炭等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急剧增加,远远超过了大自然的净化能力,全球变暖日趋加剧,并引起发了一系列的气候灾害。两极冰川迅速消融,在过去的50年内北极冰层变薄了40%,世界各地极高山冰冠急剧缩小,严重破坏了生态平衡,物种面临灭绝;同时,冰川的消融,导致海平面迅速上升,一些岛屿国家面临被淹没的风险,我国部分临海省份海平面平均上升了9cm,如果情况继续恶化,内陆国家也面临被淹没的风险;气候的变化导致近年来,各国极端气候、自然灾害频发,2009年,埃塞俄比亚出现了世界上第一批“气候难民”,全球变暖不容忽视,加紧构建我国城市低碳交通运输体系,降低碳排放量,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必然之举。
(二)应对能源安全的需要
我国石油、天然气、煤炭储量不丰富,人均化石能源储量远远低于世界发达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对能源的消耗急剧增加,2011年以来,我国煤炭消耗量高达34.8亿吨,早已突破“能源安全警戒线”,我国已由原来的能源出口大国变为能源进口大国,尤其石油能源的短缺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瓶颈。为缓解我国经济发展与能源安全之间的矛盾,减少对石油、煤炭等不可再生资源的依存度,发展低碳交通运输势在必行。
(三)应对城镇化和机动化的需要
隨着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我国汽车保有量不断增加,预计到2020年,我国汽车保有量将达到2亿辆。机动车再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同时也给交通系统和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目前,我国的机动车仍以汽油、柴油等为主要燃料,机动车尾气的排放给环境造成严重污染,我国一些人口数量庞大的城市,如北京、上海等,雾霾严重,影响了人们的身心健康和正常生活,并且随着城镇化进程的进一步推进和汽车拥有量的不断攀升,环境污染有进一步恶化之势,所以,构建我国城市低碳交通运输体系,有利于应对我国快速城镇化和机动化,有利于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
二、城市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已经认识到构建城市低碳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性,并进行了有意义的尝试,但在建设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如下:
(一)人口增长与交通供给之间不协调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流动加大,大量外来人口拥到大城市务工,导致对于公共交通设施的需求量增加,交通拥堵的现象时有发生。为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的现状,大量的公交车、地铁等公共交通工具投入使用,而与之相匹配的城市交通设施的建设从投资、施工到投入使用需要一个相对持久的时间,导致城市交通拥堵长时间得不到缓解,甚至出现能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的现象,人口增长与交通供给之间的矛盾突出。
(二)公共交通投入不足,私家车出行比例大
目前,我国的公共交通以公交车为主,地铁仅在少数大城市使用,尚未普及。从数量上看,公交车的数量严重不足,尤其在一些人流量较多的大型城市,公交车经常人满为患,超载行驶,不仅影响出行效率,而且影响出行安全。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绝大多数家庭选择购买私家车,以避开上下班高峰期,提高出行效率。据调查显示,我国城市居民的出行公交分担率为15%~20%,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公交出行分担率60%的水平,而从碳排放量上来看,私家车的碳排放量远远高于出租车、摩托车和公交车等,所以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减少私家车出行,是降低碳排放量,优化城市交通运输系统的当务之急。
(三)交通管理技术水平低下
现阶段,我国市民遵守交通秩序的意识较差,加之缺少智能交通系统的监管,在城市内,经常可以看到一些小商贩在人行道随意摆地摊,影响正常出行;一些行人在机动车道行驶,甚至在非人行道横穿马路;还有车辆逆行的现象时有发生,每年由此引发的交通事故多达数百万起,给人们的正常交通出行也带来了不便。另外,我国交通运输体系尚未使用现代化调度和通讯设备,上下班高峰交通拥堵依然需要人工疏通,工作效率低下,且不能及时防范或疏通其他路段的交通拥堵现象。此外,交通安全设施有待完善。
三、完善城市低碳交通运输体系的对策
针对我国城市交通运输系统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解决策略如下:
(一)发挥政府的指导作用,做好城市交通发展规划
城市低碳交通运输系统的建设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首先,各地方政府需要根据国家交通运输部颁布的有关条例进一步建立完善交通运输行业节能减排指标和相关法规标准体系,落实交通节能减排责任制,积极引导公众适应低碳交通的生活方式;其次,加强土地资源局、城市规划局、交通规划局之间的协调力度,在城市扩张的过程中,事前结合城市规划、土地规划,做好交通规划,在道路设计上,可采用多中心空间结构、立交桥等方式减少交通流量,均衡交通分布,在公共设施方面,做好交通枢纽、公交场站等基础设施与小区的配套建设;最后,借鉴法国、美国等国家先进的交通管理经验,创新交通管理方式,如巴黎通过开辟骨干公交线路,提升公交运行速度;美国实行差别化停车策略,以减少中心区域的小汽车数量。
(二)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倡导绿色出行
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倡导绿色出行,是节能减排的重要举措,是完善城市低碳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环节。为此,现阶段首先需要提高公民节能环保的意识,使其认识到使用公共交通工具的优势,主动减少私家车的使用;其次,政府要加大公共交通的投入力度,改善公交车站状况,增加公交车数量,采用公交补贴等方式降低公交票价,通过增强公交运营能力,提高公交服务质量等方式,改变公交拥挤现状,吸引公民选择公共交通出行;再次,兴建自行车车道,鼓励公民近距离采用自行车出行,同时在各大城市推广公共自行车系统,改善自行车行驶环境,增强其趣闻性,引导公民实现低碳环保出行;最后;通过与各高校、研究机构合作,开发低碳环保的新型交通工具,加快高能耗、地环保老旧车辆的淘汰,同时采用新技术提高车辆速度以及燃油效率。
(三)开发智能交通系统,实施现代化的交通管理
智能交通系统是发达国家为解决交通拥挤、交通事故、能源和环境问题,研发的新一代低碳交通运输系统。我国可以通过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经验,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加以改进,开发出适合自己的职能交通系统,以提高交通运行效率,降低车辆等待时间,降低碳排放。同时,实现现代化的交通管理,需要建设智能交通综合信息平台及交通指挥中心,在市区中心区、交通资源紧张区域的主要道路和交叉口安装检测车速、流量数据的道路监测传感器,在市区重点区域及路口设置电子信息提示牌,为出行者提供路徑选择、换乘、前方道路实时路况等出行信息,提高交通服务的效率,降低车辆延误和无效碳排放。
总之,我国城市低碳环保交通运输系统的建设还处于初级阶段,在低碳城市交通系统规划、公共交通投入、现代交通智能系统运用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借助政府、交通运输部门、公众的力量,在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的总目标和交通节能减排要求,又兼顾能源技术革新和产业政策支持的前提下,共同努力建设和完善我国城市低碳环保交通运输系统,在实现我国在哥本哈会议减排承诺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
参考文献:
[1]齐文,宋庆亮,李琳娜.城市交通低碳发展指标体系研究[J].价值工程,2012:104
[2]赵宗建.城市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建设研究[D].长安:长安大学,2013
[3]杨晓燕.天津市低碳城市交通发展思路与对策研究[J].天津经济,2012
作者简介:王莉杰(1962-),女,汉族,山东省蓬莱人,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区交通运输管理所党总支副书记,工会主席,经济师,主要从事交通运输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