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地落界方法及遥感技术的应用

2014-09-25 02:33葛慧玲
中国科技纵横 2014年17期
关键词:图斑区划森林资源

葛慧玲

(民乐县林业局,甘肃民乐 734500)

林地落界方法及遥感技术的应用

葛慧玲

(民乐县林业局,甘肃民乐 734500)

林地落界要综合运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等技术,将林地及森林界线、范围落实到DOM底图上。

林地落界 遥感技术 应用

林地落界就是依据现有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公益林区划界定等成果,以DOM为基础,通过遥感判读核实,辅以适当的现地调查,按照林地落界基本条件和精度要求,落实现有林地和依法可用于林业发展的其他土地的边界和图斑。

1 落界方法

1.1 区划体系

图斑(小班)是林地落界的基本单位。林地落界区划体系有:

(1)国有林业局(总场)区划系统

林业局(总场)→ 林场→ 林班。

(2)国有林场区划系统

林场→ 营林区(作业区或管理站)→ 林班。

(3)自然保护区区划系统

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保护(管理)站→功能区→林班。

(4)县级行政单位区划系统

县→乡→村(林班)。

(5)森林公园

管理局(处)→管理站(所)→功能区(景区)→林班。

1.2 准备工作

1.2.1 基础地理信息

1:10 000、1:50 000、1:100 000国家基础比例尺地形图。

1.2.2 林业专题资料

包括当地最新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公益林区划界定成果,林地质量评价(立地类型和立地质量评价)、森林土壤调查、野生动植物资源调查等林业专项调查资料,森林采伐和造林设计及其检查验收等森林经营活动资料,征占用林地及其检查资料,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外业勘界成果,及其他专项调查资料等。

1.2.3 其他相关资料

包括县域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数据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资料等。

1.3 落界方法

在林地落界底图上,依据现有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成果、公益林区划界定成果,结合森林经营活动档案等资料,按照林地落界基本条件和精度要求,勾绘林地边界。以2009年为基准年,补充调查缺项因子,并对林地边界确定核实。两年以内的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成果,可以直接应用,辅助确定林地边界;两年以上的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成果,须结合必要的补充调查,勾绘林地边界。

1.4 属性因子记载

在图斑矢量面文件中按照要求的字符类型和字段长度标注属性因子。我省已完成的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成果,并建立了数据库,原有因子适宜的予以保留,同时补充相关未调查因子。省和县(市、区)按国家统一代码填写,乡(林场)、村(林班),以县(市、区)为单位按照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编码填写,其他因子按代码或实测数值填写。

(1)基础因子:记载省(区、市)、县(区、林业局)、乡(林场)、村(林班)、图斑号、地貌、坡度、坡向、坡位等空间位置因子,以及土壤类型(名称)、土层厚度、交通区位、图斑(小班)面积、林带宽度、林带长度。(2)地类:林地记载到三级地类,非林地记载到二级地类;(3)林种、森林类别、土地权属、工程类别、起源、优势树种(组)、郁闭度(覆盖度)、龄组、每公顷蓄积量、平均胸径、平均树高、每公顷株数等因子按照《甘肃省森林资源规划设计技术操作细则》要求调查记载;(4)林地质量等级:分为Ⅰ、Ⅱ、Ⅲ、Ⅳ、Ⅴ等5个等级;(5)林地保护等级:分为Ⅰ、Ⅱ、Ⅲ、Ⅳ等4个等级记载。

1.5 落界要求

(1)保持原有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林班界线稳定,小班界线相对稳定;(2)重新区划图斑(小班)与原有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小班相比,林缘发生后退的,二者中间地带作为宜林地处理;(3)图斑(小班)区划按照《甘肃省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技术操作细则(2009)》(以下简称“二类细则”)执行。(4)地类划分严格执行“二类细则”;(5)对于满足最小上图面积要求的图斑落实边界;(6)对于宽度大于等于图上2mm,且连续面积大于最小上图面积的林带,按面状图斑落实界线;(7)对宽度小于图上2mm,但连续面积大于最小上图面积的林带,用单线符号表示,并标注林带平均宽度和长度,精确至0.1m;当宽度变化大于20%时,应分段标注;(8)对在宅旁、村旁、路旁、水旁等地栽植的达不到有林地标准的各种竹丛、林木,暂不落界,也不计入林地落界面积。(9)落界工作完成后,编制与林地落界遥感底图地形图比例尺一致的分幅“林地现状图”(1:2.5或1:5万),县级规划通过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在每张“林地现状图”中加盖公章。

2 遥感技术应用

2.1 判读解译标志建立

(1)以影像景幅为单位,每景选择若干条能覆盖调查区域内所有地类、色调齐全且有代表性的勘察线路;(2)将卫星影像特征与实地进行对照,记录各地类影像的色调、纹理、大小、几何形状、地形地貌及地理位置(包括地名)等因素,拍摄地面实况照片;(3)通过野外勘察和室内分析,建立判读类型与现地实况的对应关系,形成目视判读解译标志。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已建立的判读解译标志可直接用于本次落界。

2.2 林地界线核实

以DOM为基础,根据影像判读标志,参考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成果、公益林区划界定成果、森林经营活动档案等,按照林地落界条件和要求,综合利用遥感影像特征和各种参考信息,使小班界线与遥感影像吻合一致。

2.3 林地因子核实

根据遥感影像判读标志,判别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小班地类是否发生变化,结合现地验证核实,确定填写图斑地类等属性因子。

2.4 判读检查

采取一人判读核实或判读勾绘,另一人检查的方式。当两名判读人员的一致率差异较大时,应重新判读。对于室内判读有疑问的图斑需到现地核实。

2.5 补充调查

对于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成果与DOM影像反映的地类不同的图斑,应到现地进行补充调查,核实地类边界,调查图斑因子。

2.6 实地验证

对于没有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成果的,采用抽样方法选择部分图斑进行实地验证,验证比例宜上不少于林地图斑总数的10%。

有林地判读精度达到95%以上,疏林地、灌木林地和苗圃地为90%以上,未成林地、无立木林地、宜林地和林业辅助生产用地等地类为85%以上的,修改完善;否则重判。

[1]甘肃省林业厅.《甘肃省林地落界实施细则》.2012.

[2]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行业标准《林地保护利用规划林地落界技术规程.LY/T 1995-2011》.

葛慧玲,大专学历,林业工程师。主要从事林业调查规划设计、森林资源调查等工作。

猜你喜欢
图斑区划森林资源
地理国情监测中异形图斑的处理方法
基于C#编程的按位置及属性值自动合并图斑方法探究
土地利用图斑自动检测算法研究
林芝市雷电风险区划
基于“三线一单”的环境功能区划实证研究
川渝传统民居区划的环境蕴意
保护好森林资源 让林区青山常在
新形势下北方森林资源保护探讨
新形势下加强森林资源档案管理工作的构想
基于ArcGIS 10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斑自动化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