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渝翔
摘要:为了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的需求,建筑行业近年来在我国的发展迅速。施工图设计是建筑工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建筑企业已经认识到了结构施工图对建筑工程的重要性,但是由于设计人员在施工过程中的疏忽、对相关条例的规范掌握不够深刻,对计算机软件的使用检验不足,经常会在施工图设计中出现问题。本文针对结构施工图设计过程中经常出现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意见,希望对相关工作人员有所帮助。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改进建议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通过长期的工作经验累积,我们掌握了建筑工程在施工图设计过程中经常出现的一些问题,虽然这些问题不会影响建筑结构的大方向发展,但对建筑还是有着细微影响,同时也反应了工作人员在设计过程中的粗心大意。消除施工图设计过程中问题有助于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提高工作效率。
一、常见的设计错误
(一)忽略安全等级及施工等级
安全等级应当在施工图设计中得到充分的体现,然而在实际建筑施工图设计中设计人员经常忽略对建筑中构件以及整栋建筑安全等级的划分。
设计人员应当明确影响承载力表达式中的重要机构系数γ0的值。按照有关规定我国对建筑的安全等级分为三级,对于破坏不会造成严重后果的建筑的等级定义为三级,破坏造成一般严重后果的建筑的等级定义为二级,破坏造成严重后果的定义为一级[1]。但需要设计人员额外注意的是,在整栋建筑之中,整栋楼的安全等级要略低于部分重要构件的安全等级。因为如果局部重要构件的安全等级如果和整个建筑的安全等级相同,那么建筑的安全等级将会偏低[2]。
(二)未对抗震等级进行正确划分 忽略抗震设计
地震对建筑物的破坏是剧烈的。通常来说每次的地震都仅有一个震级。但随着距震心距离的改变,地震强度将会出现许多值。建筑物的抗震烈度应当依据国家相关规定设定。因此设计人员应当注意在抗震设计中应当考虑的是抗震设防烈度而并不是地震烈度,抗震设防烈度应当以国家颁布的有关政策为基准,因此设计人员应当掌握国家在建筑上相关规范的更新,掌握最新的规范要求[5]。
设计人员在钢筋混凝土建筑中依据抗争设计规范对构件的抗震等级进行划分,这本无可厚非。但部分设计人员将钢筋混凝土机构套用在底部框架中,这是一种错误的做法。我国有关规范中明确规定底部框架—抗震墙结构的框架的抗震防烈度为八、七、六对度时应当分别为一、二、三级,假设XX市的防烈度为八度,那么抗震墙和框架的抗震等级都应当设置为一级。
(三)忽略风载组合设计
由于风载组合对高层建筑的控制作用较弱,因此经常会被设计人员忽略。若在设计过程中利用广厦CAD对纯砖混的房屋进行电算,由于CAD的版本原因程序并不会直接让设计人员输入风载荷,因此设计人员经常会遗忘掉,这可能对建筑工程安全造成一定的影响,
(四)输入计算信息不当
设计人员没对连梁刚度折减系数进行调整,该系数主要是考虑到剪力墙之间的连梁在计算过程中,因为两端教的刚度而经常发生同实际状况不相符的状况,因此需要建立梁刚度折减系数,通常规定系数的取值在0.5到1.0之间,而我国的大多数工程都取0.7,如果取0.7工程中的超线仍较多,那么可取最小值0.5。
二、针对常见问题提出改善措施
综上所述,由于受多方面的因素影响,现阶段家按住工程结构施工图设计过程中存在许多缺陷,要想科学、合理的解决存在的问题,建筑企业就必须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进:
(一)明确安全等级及施工等级设计
我国有新出砌体结构收割机规范规定施工质量控制等级应当为B级,因此在施工工程中如果在施工过程中,工程的质量控制未能达到B级,应当降低砌体的抗震强度,否则将会影响建筑的安全性。若施工控制质量为C级,应当将砌体抗压强度设计值调整到γa为0.9[3]。相关建筑规范中规定,地坪下的填土的压实系数应当在0.94以上,确保回填土的密度能够达到设计要求,同时避免地面下沉而引起地面断裂[4]。
(二)强化抗震概念设计
概念设计是建筑抗震中一种重要手段,现阶段我国的抗震目标通常为“小震无碍、中震可修、大震不倒”。设计人员通过对承载力计算就可以保证建筑物达到小震无碍的水准,而要想达到第二阶段,则需要利用结构可靠度标准及对风险系数进行计算,而达到第三阶段则需用设计人员利用概念设计来完成抗震构造设计。通俗的讲,概念设计就是将抗震原理和建筑抗震思想进行实际运用,并且对建筑提出了诸多要求。例如规则性要求:建筑需要采用多道防震结构防震,机构本身应当具有较高的耗能,吸能特性;规避刚度突变于竖向承载力,防治发生地震时建筑的塑性变化过度集中,导致结构薄弱环节遭到破坏而引起结构坍塌;在结构构件的选用上,应当尽量选用具有延展性的构件等。但在我国的建筑物的实例设计中,部分建筑物为了造型在屋顶设置单柱支撑的长悬挑构件,部分网架、玻璃墙和主体之间并没有连接,有的建筑为了增大空间而在中间层抽柱等,这都是不合理的概念设计。对于连接薄弱处,应当对防震缝进行处理,尽可能的将单柱支撑改成多柱结构,至于其它的不合理设计应当尽量避免。鉴于概念结构对建筑工程的重要性,设计人员应当将概念设计贯穿整个建筑的设计。
(三)针对风载问题的改进措施
为避免此风载问题所带来的影响,在实际设计中,若果使用的程序没有直接输入步骤,那么设计人员应当依照相关要求,利用手工对风载设计值进行计算,在将计算结构附加到框架或墙体上。
(四)强化设计人员的基本能力
加强对设计人员的培训教育,使设计人员能够充分的掌握设计中的规范,并在实际工作中对所学的知识能够加入自己的理解后进行活用[6]。加强审核、核对、管理等方面的工作,一切设计工作应当按照IS09000要求进行,提高设计质量。提高设计人员对设计软件的了解程度,对设计软件的配筋原则、计算原理、使用范围、构造要求做到全面掌握,避免在设计过程中因为操作不当而影响施工图的设计质量。加强对设计的思想教育工作,使设计人员清楚质量的重要性,设计人员绝对不能赶进度而忽视质量,这样最终及时能够按时竣工,也会留下巨大的安全隐患。做好对施工图纸文件的审查,把好施工图纸质量的最好一关,通过以上几种方式上的改进逐步提高施工图设计的质量,安全建筑中的安全隐患。
结束语
施工图纸的设计质量是建筑质量的保证,施工图设计中的任何问题都可能危害到建筑的质量以及人生安全,情况严重时可能给国家带来严重的损失。所以设计人员应当将设计质量放在工作的首要位置,避免因设计适量问题而造成建筑事故。相信通过工作人员的不断努力,我国在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上一定会取得近一步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沙欣,丛朝晖,罗恕.建筑结构设计施工途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J].辽宁建材,2012,10(23):12-12.
[2]项仲贞.建筑工程结构施工图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J].中国科技信息,2011,11(40):38-38.
[3]庾爱华.建筑机构施工图设计中常见问题及其剖析[J].建设论坛,2013,11(12):13-13.
[4]安绍军.谈建筑工程结构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中国科学信息,2013,12(11):14-14.
[5]徐端木.探究建筑工程结构设计的常见问题与解决途径[J].辽宁建材,2012,11(13):17-18.
[6]苏永强.建筑工程设计文件质量评价理论与方法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2,7(12):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