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榕
摘要:概预算能够确定工程所有的建设计划费用,是不同设计阶段文件中不可或缺的存在,同时也是工程项目在进行项目招投标的基础和编制依据。因此,对建筑工程概预算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避免和提出相应解决措施也就显得必不可少,同时也值得我们去思考与探究。
关键词:概预算;编制;成本;材料;招投标;工程量
中图分类号:K826.16 文献标识码:A
一、工程概预算编制在工程管理中的重要意义
工程概预算编制在工程管理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所谓工程概预算编制是指在施工前,建筑工程企业对该工程在未来一定时间内的收入和支出做的阶段性计划。工程概预算编制是建筑企业安排一系列筹备与施工活动的参考和依据,是建筑工程企业管理的基础。重视工程概预算编制工作水平的提高对建筑工程企业发展有重要意义。
(一)能有效指导工程招标报价和投资计划工作
建筑工程企业的行业特殊性决定了工程项目建设是一项投资量大同时风险也较高的投资活动。在建设工程企业内部,为了有效控制投资风险,常常需要对市场做详细深入的调查。工程概预算编制是建立在对市场充分调研的基础上采用科学财务方法计算出来的概预算方案。通常情况下项目工程的概预算编制就是项目开发商招标的重要依据。从投资的角度来说,准确性极高的工程概预算编制反映该项目从立项到交付使用过程中所需要的投资金额。作为投资商是否有足够的资金保障项目的顺利开展,以及投资开发商及时协调企业的财务调动资金都需要工程概预算编制做参考。
(二)能够有效的控制工程造价、提高企业投资效益
在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原材料市场价格不断波动,施工过程可能面临实际情况与当初设计情况不一致等等各种问题。也正是这些不可控的因素导致了工程建设单位在工程造价控制方面面临了许多问题。制定科学准确性较高的工程概预算编制一方面有效预计了可能出现的施工突发状况,提高了编制对实践的指导价值。另一方面,准确性的概预算编制一定程度是项目施工的标准面对出现的突发状况最大程度的做出符合概预算编制的施工行为是首要选择。这样概预算编制就真正实现了对工程造价的监管,将工程造价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提高投资收益。
二、工程项目概预算编制中存在的问题
(一)编制水平较为粗糙
工程概预算在建筑工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而我国现如今的工程概预算大多还存在着内容计算不够精确完整、编制水平不够精细化等现象。工程建设设计图纸也仅采用理论方案,较少进行实地考察,设计图纸不完整往往会导致工程施工
阶段投入更多资金,使概预算与后期结算产生差距。
例如一些建设单位为了加快投资的回收度,其通常会单方缩短对地形的勘察周期,减少工程建设阶段所花费的时间,对于工程的审查也是只做表面,使工程的设计缺乏研究深度、漏算或多算工程项目内容,从而给工程建设的实施带来困难和影响,这种行为不仅不能缩短工程投资回收期,反而还会因此增加工程投资,
造成项目超预算的情况发生。
(二)招投标方式混乱化
工程招投标是指通过国家特定审查获得投标资格的建筑承包单位,招投标活动举办首要是为了保护国家和社会的公共利益,同时通过法律来维护投标参与人的合法权益,以此提高国家经济效益,从而保证工程项目建设的顺利进行。招投标过程要求双方合同价格真实可信,其合同效力应具备法律约束力且能够合理掌控工程后期的造价估算,但实际上有部分工程项目仍然存在着避标现象,有些公开项目往往没有按照招标文件规定的时间地点公开进行,而是被管理单位以邀标或议标程序私下进行协议,从而出现对工程数量清单计算与实际不符等现象,给工程建设的估价带去很多不必要的支出。
(三)管理审查力度较弱
项目管理主要通过项目活动多个开展来满足工程需要和潜在的追求度。其通常为了利用有效资源在规定范围内完成既定目标而产生。但现如今的工程建设在进行项目管理时往往缺乏有序性,管理人员审查力度小,工程项目不经过审批而
擅自扩大规模、违背管理程序跳过预算步骤等情况时有发生,甚至有出现工程建设过程开始后才开始进行批量概预算的现象,这些混乱的项目管理措施难免会给工程造价带来预算难度,使得施工建设误差量变大,增大后期结算量,让工程概预算失去导向作用而造成资源浪费。
三、工程项目概预算编制问题的解决办法
(一)准确确定工程概预算编制中材料的市场价格
为了确定一个对预算编制准确性有价值的市场价格,需要做到几方面信息的收集分析:
1、项目施工所需要的建筑材料明细,其内容应包括整个工程所需要的材料品名、规格、量。从中确定出需要大量采购的材料种类,重点关注这些量大的材料的市场价格变化情况。
2、确定材料当前的市场价格,同时还要了解在最近一年甚至三年内该材料的价格变化情况,对该材料价格未来的走势做一个科学分析。
3、关注市场上当前、未来的材料供需情况。
4、关注国际市场材料供应的变化情况。
5、关注政府对材料市场的宏观调控政策的导向。建设工程材料市场是国内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出于经济改革的需要借助市场价格杠杆实现对材料市场的宏观调控也是可能的。
(二)准确计算工程概预算编制中工程施工的工程量
工程量是概预算编制中的重要部分,也是产生财务支出的重要方面。目前国内在工程概预算编制中对工程量的计算主要参考设计图纸。考虑到在工程的实际施工过程中,实际产生的工程量会与设计图纸上计算的工程量有一定的出入,作为预算编制人员必须考虑到这一实际情况。至于产生理论工程量与实践工程量出入的原因有很多,例如: 一些工程量在图文设计中没有有效的反映,施工过程中
发现施工地的地质情况与设计时假设的情况不一样等等。作为工程预算编制人员,不能仅仅照抄图纸上的工程量表,要求测绘人员对施工地区的地质、地貌做详细的测量评估,必要的情况下需要到实地进行考察后再结合图纸计算工程量。
(三)确保招投标的公平公正
招投标是选择最佳施工单位最有效的方式,但必须在确保公平公正的情况下才能公平竞争。通过招投标竞选,招标单位可以在参与投标的各个施工单位中选择报价合理、管理制度完善、经验丰富、技术水平先进的单位,适合施工条件、满足施工要求求,从而保质保量的完成工程建设任务。这是保证工程造价不超预算的基本保证。
(四)准确确定工程建设过程中的施工工艺,保障施工文明
施工工艺是施工过程中采用的技术和方法。施工工艺选择不一样,工程的造价成本也会不一样。在工程预算编制过程中确定施工工艺是非常重要的。对施工工艺的选择要结合施工工期的要求、还有施工地的地质、地貌、风土人情等因素来确定。最先进的施工工艺其造价成本也较高,但并不是最先进的工艺就一定是最适合的施工工艺。工艺的选择还要结合施工单位的机械设备、技术人才等综合因素来确定。满足施工工期的要求、将成本控制在较低的范围内、重视施工安全性等等是施工工艺选择的评估标准。最后,在工艺的选择过程中需要重视文明施工的施工要求,重视施工当地的植被保护、文物保护、环境保护等等也是施工工艺选择中要参考的内容。
(五)加强工程预算编制的审核
工程预算编制工作结束后,工程造价管理部门要对其进行严格审核,这也
是非常必要的。审核过程中,对工程量定额子目的划分是否合理、工程量套价的参考价是否符合市场实际情况、各项取费标准是否符合现行规定等信息要格外注意,同时检查是否存在漏算和重复计算的问题。审核制度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确保工程预算编制结果的准确性。
(六)重视高素质的综合型专业工程预算编制人才的引入和培养
首先,重视预算编制岗位员工的职业素质培训和学习,提高预算编制岗位人员的责任心和专业水平。重视预算编制岗位间的团队协作可以大大提高预算编制的工作效率。
其次,鼓励预算编制岗位人员创新,不断提出提高预算编制准确性的方案和方法。
最后,重视高素质的工程预算编制人才引入。通过积极有效的人才引入体系,可以有效带动企业内部预算编制的工作水平。通过相关专业人才的指导,也能有效促进企业内部预算编制岗位人员的专业素质提升。
参考文献
[1]杨宁宁.浅析如何提高预算编制质量及有效控制工程结算[J].广东科技,2011.14.
[2]田红霞.概预算编制质量对建筑工程造价的影响[J].山西建筑,201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