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德元
摘要:建筑工程管理是建筑施工的核心工作之一,对于任何一个项目而言,项目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工程的质量和工程的进度,施工单位都把提升工程管理水平作为提升企业市场竞争能力的关键要素。
关键词:工程项目、质量、科学技术、管理
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识码: A
引言:工程项目是建筑施工企业的生存之基和效益之源,项目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环境和发展质量。随着建筑市场的空前繁荣,企业市场规模必将持续扩张;随着市场规模的持续扩张。管理跨度和生产链条必将相应地延伸。企业规模的持续扩张必须以科学的管理模式为有效支撑,否则很难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
一、施工项目成本的科学管理
随着建筑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施工企业利润空间越来越小。因而,施工企业必须加强施工项目的成本管理,努力降低施工成本,才能提高企业竞争力、应变能力和开拓市场能力。因此,在保质量、保安全的目标指引下,施工企业要更加重视施工项目的成本管理,把成本控制目标作为企业重要考核指标,强化施工企业对施工项目的成本管理已成为各施工企业的必然选择,也是施工企业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涉及建设项目的各个阶段和环节。其中,实行以设计阶段为重点的建设项目全过程投资控制最为关键,研究指出:设计费虽然只占工程全寿命费用不到1%,但在决策正确的条件下,对造价的影响程度可达75%以上。因此,设计是有效控制工程造价的关键,是项目开发成功的重要环节。优化设计方案更是设计阶段的重要步骤,也是控制工程造价的有效方法。主要是通过采用设计招投标和设计方案竞选的方式,目的在于论证方案技术是否先进可行,功能上是否满足需要,经济上是否合理,使用上是否安全可靠。如我公司有个办公楼项目,因该项目处于市行政核心区域,无形中对方案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既要严肃,大气,美观,又要有自己的特色,不能过于呆板,为集思广益,吸取各方专家意见,让建筑很好的融入周围的已有的建筑物,达到协调美观的效果,同时使在功能上,经济上更合理,我们采取了设计方案邀请招标方式,基本上达到了预先的目的,获得比较满意的效果。
二、建筑施工项目的安全控制措施
1、在建筑施工现场施工之前进行安全评价,可避免选用不安全的工艺流程和危险的原材料以及不合适的设备、设施。当必须采用这些设备、设施时,提出降低或消除危险的有效方法。开工之后进行的评价,可查出施工中的缺陷和不足,及早采取改进和预防措施。建筑施工现场安全评价系统建成以后,在现场旅工阶段进行的安全评价,可了解现场的现实危险性,为进一步采取降低危险性的措施提供依据。
2、提高施工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建立施工安全应急预案增强施工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不断提高施工作业人员的安全防范能力,明确安全生产权利与责任关系,通过加强专业安全知识教育,组织相关管理人员积极参加安全讲座,加强员工的安全管理、建立安全机制、完善安全管理体系。对于施工中突发的意外安全事故,首先确保施工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其次保护财产安全。对于安全事故紧急情况,应该制定应急预案,确保突发安全事故能够得到有效的控制,保证应急反应、行动按计划有序地进行,以及各种应急反应资源处于良好的预备状态。在日常生产施工过程中,通过加强施工安全教育,构建应对安全事故的应急反应预案,做到防患于木然。
3、加强安全生产的检查及时排除安全隐患。落实奖惩制度有计划、有布置、有检查是工作的一般程序,安全生产也不例外,在安全生产布置的同时,制定相应的检查计划。检查形式是多样的,施工企业安全检查一般分为常规性安全检查、特殊性安全大检查、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施工现场生产环境复杂,工作面多、工序繁杂、施工机械的性能和施工人员的技术等级、文化素质参差不齐,因此对施工现场进行常规性安全检查是做好安全工作的基础环节。安全管理部门对那些带有安全隐患的工作场所长期地进行监督检查、督促、指导,使生产中产生的安全隐患得到及时纠正或排除。特殊性安全大检查是在某一特定时段和区域内开展的,参加人员层次多、检查范围广、带有针对性的进行。定期检查是施工企业在日常的生产活动中的一项检查制度,有固定的时间属于例行检查范畴。不定期抽查虽不是制度化的检查,但它的意义非同一般,不定期抽查带有突击性检查的性质,也就是说在没有预先通知和施工现场没有准备的情况下而进行的安全检查,由此发现的问题更真实更客观,解决处理的安全问题方法更有效,做为施工企业尤其是施工现场应该加强这方面的检查和指导,目的在于扎扎实实的把安全工作落到实处。
三、加强建筑施工工程质量管理和控制的措施
1、建立和完善工程质量领导责任制。施工企业法定代表人和项目经理对所承建项目的工程质量负有领导责任及终身责任,依法管理企业。要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从人员、材料、设备、工序、工艺、技术措施等方面层层落
实工程质量责任,做到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
2、严格市场准入制度。施工企业必须具备有符合国家规定的注册资金、专业技术人员、技术装备等资质条件。必须具备与工程建设要求相应的资质等级和业绩,具备足够的技术管理能力和装备水平,并在资质等级许可的范围内从事建筑施工活动,杜绝无证、越级承揽工程。
3、严格工程材料的采购使用。备类工程的建筑材料是工程建设的物质条件,材料的质量是工程质量的基础。因此,采购和使用的建筑材料质量必须符合标准规定。要严格检验进场的材料和设备。进人现场的工程材料,必须有产品合格证或质量保证书,并应符合设计规定要求;需复试检测的建材必须经复试合格才能使用;使用进口的工程材料必须符台我国相应的质量标准,并持有商检部门签发的商检合格证书。如果没有高质量的建筑材料,建筑施工工程质量的管理和控制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本。
4、强化工程质量监理。质量管理贯穿于工程建设的垒过程。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主要是对施工生产各个环节或中间产品进行全过程的监督、检查与验收,其质量控制程序和内容随着施工的不同阶段而变化。不论施工准备阶段、施工阶段,还是工程保修阶段,质量监理单位都应按照有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技术规范及合同规定的要求,认真覆行监理职责,而不能有丝毫的懈怠和马虎。
结束语:
加强建筑施工技术的管理对于建筑企业整体的运营管理以及企业整体的信誉会产生巨大的影响。要想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就必须抓好技术管理。施工技术管理是企业的质量以及其赖以生存的保证。
参考文献:
[1]史春宏、郑海锋建筑施工工程质量管理和控制[J]2005(14)
[2]王锦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J].陕西建筑.2010(04).
[3]谢世光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进行探讨[J].科技致富向导.2010
[4]李志文.高职工民建专业人才培养刍议[J].闽西职业大学学报。2005,9(3):7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