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项目施工技术管理要点探究

2014-09-24 05:42杨久长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4年25期
关键词:施工技术管理工程建筑

杨久长

摘要: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建筑工程越来越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如何处理好我国建筑工程在施工技术管理过程中的常见问题,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展,对建筑工程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具体的措施。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引言: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建筑工程得到了大力的发展,施工技术管理是工程管理重要的组成部分,建立科学的施工技术管理体系,健全施工技术管理制度,提高管理的效率,是提高工程质量的关键所在。只有不断的加强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管理,才能促进企业的健康、稳定和快速多年发展。

一、主要专业施工技术管理内容

(一)钢筋工程

a、平台楼板、筒体墙等钢筋网的绑扎。两行钢筋的相交点应每点扎牢,中间部分每隔一根互成梅花形扎牢;双向主筋的钢筋网,则需全部钢筋的相交点扎牢,绑扎时应注意相邻绑扎点的铁丝要成“八”字形,以免网井歪斜变形。

楼板上下排钢筋之间应放置“凸”“丌” 形12撑筋,以保证双排钢筋间距。正确筒简体的钢筋采用“∽”箍加混凝土垫块。柱用带铅丝的混凝土垫块, 梁板用混凝土垫块来控制混凝土保护层。

b、柱或梁中的箍筋应与主筋垂直,箍筋转角与纵向钢筋支叉点均应扎牢,箍筋与纵向钢筋的支叉点可成梅花或交错扎牢,以防骨架歪斜;箍筋接头在梁中沿纵向交错布置在两根架立筋上,在柱中沿竖方向交错布置并在箍筋与柱角竖向钢筋的交接点上。

c、悬臂板和排口的上部钢筋应位置正确,以防止雨蓬板和挑沿板表面出现裂缝,雨蓬及挑沿的上部钢筋应用支架撑起固定。

(二)模板工程

本工程柱子共 5种规格,采用角铁框九夹板面板的定型模板,弧形梁为50mm厚木底板和钢制定型侧板。其他梁、平台则用50mm厚木板及九夹板,支撑系统采用门架式多功能脚手架。

模板和支撑在安装 过程中,必须设置足够的临时固定设施,以防倾覆,撑杆要垂直,搭头要牢固密缝,不漏浆,不爆模,不变形。

电梯井内模采用筒模,井架固定,拆卸模板用神仙葫芦起吊模板,外模则采用定型专用片型大模,并用对拉螺栓控制位置及断面尺寸。

(三)混凝土工程

每层上部结构采取两次浇筑方法,即柱,简体墙为 1次,梁板为1 次。混凝土浇筑手段采用两种方法:现阶段采用现场搅拌站塔吊,高速井架水平、垂直运输——人力小车——浇筑点。接下去则采用现场搅拌站——混凝土固定泵——垂直、水平管——楼层布料机——浇筑点。

泵送混凝土技术控制:

a、输送管的布置:垂直输送管长度与水平输送管长的比值宜不大于3:1,水平输送管从固定泵通过弯管朝上输送,垂直输送管通过管道井向上传送,井壁每隔2m放预埋铁件,将垂直输送管固定在井筒上,水平输进管用48×35钢脚手管作支承架。

b、混凝土固定泵设置在搅拌机卸料Ⅵ处。浇筑时设置布料机,设置点用48钢管和脚手板搭投高50cm的支承平台,平台处支撑须加强。

二、工程项目技术管理中所遇到的问题

1、组织机构不合理,技术人才缺乏

项目技术管理组织的设计主要是人员数量上的区别,在技术含量上是基本相同的。一般一个项目的技术组织机构设计是金字塔形的设计,如:项目技术总工、专业技术总工、专业技术主管、专业技术员。一般项目管理过程中,忽视了技术组织在项目开发过程中的重要性,或是只是注重设计人才的开发与应有,忽视了复合型技术人才的开发与应有;有的技术组织成了只是来回拿取图纸的跑腿的运输队,形同虚设;有的技术组织由于能力不足又怕承担责任,将出现的问题均推到设计单位,而又没有对设计单位的一套审核措施,任设计单位设计一塌糊涂。专业组织设置不全和复合型技术人才缺乏已经成为项目技术管理中的难点。部分开发企业善终于聘用干过设计为基础的人员,其缺点是项目现场施工技术经验少,设计专业划分过细,处理专业技术间的协调能力差。

2、专业管理员综合技能差

项目管理过程中,有好多项目专业管理员,只精通自己本专业内的技术知识,对周边专业是一窍不通,在审查技术问题时,对问题观察的角度狭窄,很难得出一个较为正确的处理方案。比如:电器专业的人员看不懂建筑图和结构图,园林专业的看不懂市政配套图、等等。

3、管理方法不对路

工程管理人员是一个侧面的、综合的技术管理工作,具有监督执行的层面;真正大部分的现场技术管理工作是施工方和监理方来进行实施和控制的;有好多的建设单位工程代表,就没有将自己的技术管理位置认清,过度越位,致使有些项目出现建设单位工程技术管理人员多于施工、监理方技术管理人员的怪现象;管理是要靠科学的方法,不是靠人海战术的。

三、加强对技术工作的管理

1、明确技术管理的职责

(1)技术管理工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经营效益、企业信誉乃至企业存亡的问题。今天的建筑工程施工必须具备一定的技术条件和技术装备,而这些技术条件和技术装备需要企业的技术力量和技术工作组织管理水平来支撑来实施。

(2)建筑施工有其特殊性。众所周知,建筑的类型、样式繁多,规模要求各不相同,施工作业受天气影响较大,而复杂的多工种交叉施工、多项技术综合应用、工序搭接较多,在这些生产过程中都需要加强技术管理,进而去保证施工正常有序地进行,以便达到预期的质量要求、使用功能要求和降低建筑成本要求的目标。

(3)随着建筑业的发展,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装备不断地出现,同时承担的新工程可能结构更复杂,功能更特殊,装修更新颖,从而促使生产技术水平再提高,技术装备再先进,技术管理要求更加高,这也就使得施工技术管理更显重要。

2、不断地加强技术管理组织机构和技术责任制,充分发挥好技术人员、技术工人的才干和作用。工作重点:

(1)依据国家和上级主管部门颁发的各项规范、规程、标准和规定,并针对企业特点,适时地制订、修订和贯彻各项技术管理制度,在生产实践中不断地完善和补充。严格做到技术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2)对技术管理工作建立定期检查制度,按建制开展施工项目的总基于模块化架构的金融服务创新模式研究结评比,达到肯定成绩,以利再战的目的。

(3)实行行政和经济手段相结合的方法,大力培养和提拔技术业务人员,充分调动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的积极性。

(4)推广应用新技术,依靠科技进步提高施工技术水平。科技进步是提高企业效益和技术水平的决定因素。推广应用新技术与技术开发是企业科技进步的体现。

结束语:

我国建筑工程在施工技术管理过程中还有很多新的东西需要探讨,只要我们在工作中善于发现新的问题,并为之努力解决,就一定能使建筑工程在施工过程中所遇到的所有问题得到很好的解决。

参考文献:

[1]杨文彬.浅谈现场施 工技术管理 [J].山西建筑.2008(23).

[2]齐旭燕.建筑施工企业科技创新管理[J].建筑技术.2012(4).

[3]徐海平.施工技术管理的可持续发展[J].广东建材.2009(8).

猜你喜欢
施工技术管理工程建筑
一图看懂宁波金融“五强”提升工程
高速透平真空泵工程应用
建筑基坑支护与开挖的施工技术管理
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优化措施的探讨
刍议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措施
高速铁路信号施工技术管理要点探究
独特而伟大的建筑
Chinese Architecture Meets Globalization
泛滥的“工程”
想象虚无一反建筑的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