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先铭
摘要:新闻类电视节目是电视节目诸多形式中最夺目的一种,在各级电视台的收视率排行榜中,高居收视率榜首的大多是新闻类节目。在电视新闻节目呈现出越来越明显的板块化、栏目化的今天,人们已经逐渐意识到仅仅强调每一条新闻的优劣已不足以使整档新闻具有更强的可视性和新闻效应,于是如何对电视新闻节目进行编排就显得尤为重要。电视新闻节目编排已不再仅仅是以往的那种简单的稿件组合堆砌和新闻的串联,而逐步走向成熟,并向更高层次迈进。本文主要介绍了电视新闻节目编排的重要性,并对其出现的问题和怎样完善编排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电视新闻;节目编排;措施
中图分类号:TL75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电视新闻节目的编排,就是对一档新闻节目按照不同的需要对节目中每一条新闻做相应的处理、安排和衔接。按照节目的整体组合要求和视听信息的集约化表现需要,对单条新闻进行选择、整合的过程。
一、电视新闻节目编排的必要性
如何将新闻节目制作好、播出好,就成为电视台日常工作的重头戏。编排是电视新闻内容的整体表现形式,代表着新闻整体水平。完善的编排能够扩大新闻节目的信息量,增强新闻内容的表现力,引起观众的兴趣。一档新闻节目是否具有可视性与吸引力,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节目的编排形式。新闻节目的编排决不仅仅是各条新闻的随意拼凑、组合,而是根据新闻的内容、栏目的特点,按照一定的意图,赋予它们一定的表现形式,使其体现出电视台的立场和态度,并使节目具有可视性和吸引力,产生出最佳的整体传播效应。编排播出是电视新闻节目传播的重要环节,也是新闻价值的最终体现。新闻节目的编排工作好坏与否直接影响着新闻重要性的体现和新闻传播的效果。我国电视新闻节目编排工作中存在着一些问题,表现在它一直是一种固定不变的模式。原因还是在于缺乏电视特色的、僵化的编辑思想,使电视新闻原本鲜活的内容难以获得最佳的呈现效果。
二、电视新闻节目编排的问题
1、不重视身份认定
目前媒体咨询公司的观众分析报告总会说,男女各占多少,收入高低的各占多少,各种学历的占多少,各种职业的占多少,各个年龄段的占多少,等等。但是却很少有报告说喜欢某种电视形式的人有多少,喜欢某些方面电视内容的人有多少。而对于电视新闻节目的编排来说,后者远比前者更具有决定性。
2、不重规模数字
在当今这样一个电视频道日益增多,电视节目日益丰富的时代,一档电视节目在其播出的过程中,其收视群体的组成总是在不断变化的。每一分钟,都会有人打开这个频道,也会有人关闭这个频道。打开的人数多于关闭的人数,频道收视率就会上升,反之,频道收视率就会下降。那么,在这个不断变化的过程当中,什么人打开了,什么人关闭了,他们关闭这个频道后又去打开了哪个频道,他们打开与关闭频道的原因是什么。毋庸置疑,这些答案对于保持收视人群的稳定是最为关键的。
3、分化现象
每个人都会有不同层面的各种收视需求,所谓的高端观众会有低端需求,而所谓的低端观众同样也会有高端的需求。可以说,观众的需求是多方面的,而无论是什么样的观众,他们的收视需求总会有重叠交错的部分,而这交错重叠的部分就是他们共同的收视需求,应该引起电视人的重视。但现实往往是,我们将观众进行了简单的分类统计,而很少对观众共同的收视需求进行综合归纳。
三、完善电视新闻节目编排的具体做法
1、充分利用黄金时间
“黄金时间”是指人们闲暇时间与播出时间重合最多的那段时间,其传播效果最佳。从世界各国惯例看,19:00-21:00为黄金时间,18:30-19:00为亚黄金时间。一般各家电视台都在“黄金时间”和“亚黄金时间”推出本台最具有代表性的收视率最高的名牌节目,以吸引最多的观众和广告客户,为电视台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新闻头条要有份量、有吸引力
首先要强调重要性。一般来说,在新闻的排列中,最重要的往往是排在最前列的,因为最前列的新闻往往给观众留下的印象最为深刻,也最容易记住。其次要注重地域性。现在的新闻节目是以中央电视台为核心的发散式传播,几乎各省都在晚7点30分一致播出《新闻联播》节目。在这种情况下,各省电视台再自行编排国内外的重大新闻作为头条,难免会显得重复和多余。这类电视台的新闻节目要尽量将目光对准当地的收视观众,尽可能用发生在身边的信息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满足他们的需求,为他们的工作和生活提供方便。
3、新闻编排方式要恰当
系统论认为,“整体大于局部之和”。这为新闻组配提供了理论依据。首先可以是同类编排,即把题材相同或内容相近的若干条新闻串联在一起,这样可以形成传播合力。其次是对比编排,即把内容反差极大,甚至完全相反的两条或多条新闻编排在一起播发,这样能形成强烈的对比效果,有利于观众加深印象。三是相关编排,即将内容上具有内在联系的几条新闻编排在一起,有助于观众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报道内容。最后就是综合编排,也就是把同类题材的新闻综合编排在一起,形成综合报道,扩展信息含量。
4、营造编排节奏
营造编排节奏,就是要加强变化。可采用现场与口播、图像解说与同期声采访等多种形式交替结合的编排方式。另外,字幕和图表的运用也是加强节奏变化的重要手段。还可采用长短新闻、软硬新闻的穿插、搭配以及男女声搭配播报的方式,使节奏起伏、流畅。“文似看山不喜平”。无论是单条新闻的剪辑还是多条新闻的联结都要考虑到节奏。只有新闻节目内容丰富,形式活泼,节奏鲜明,才能吸引观众注意,引导社会舆论。
5、抓住电视传播具有现场实况最突出的特点
在电视新闻节目中适当地编排具有影响的最新消息或正在发生事件的现场报道,是增强电视新闻节目吸引力,扩大节目收视率的重要手段。现场感是各种新闻媒介追求的一种效果。如报纸的目击报道,广播的录音报道等。
然而现场感最强的,却莫过于电视新闻,电视的直接性,把新闻现场直接搬进了观众家中,使观众可以及早获得新闻信息,能耳闻目睹新闻发生发展的情况,新闻现场的环境、气氛历历在目,现场音响,人物讲话声声人耳。大大地增强了新闻的可信性和客观性。编辑在编排电视新闻节目过程中,往往会得到记者们发来的最新报道。
采取何种形式,放在什么位置,以便最大程度地满足人们使用视听媒介监视世界上刚刚出现的各类新事物的需求,是对电视新闻编辑和主持人的考验。1986年1月29日中央台首次播放了有关“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失事的几条新闻。几条新闻都集中在新闻联播的开头段落,包括失事经过现场实况、东西方几个大国首脑反应、七名遇难宇航员介绍等。中央台的编辑们在处理这一突发事件时,对七名遇难人员中非专业宇航员、唯一女性——一名美国女教师,作了生平介绍,并播放了她生前生活及训练的资料。如此处理,易于传导和激发悲哀感情,引起观众情感共鸣,从而增强了电视新闻报道的影响力。
结束语
总之,电视新闻节目,不是各条新闻信息的随意拼凑,而是根据当日所要播出的每一条新闻片的内容、特点,遵循一定的意图,赋予它们一定的表现形式。在编辑工作中,若能把电视新闻编排得新颖,有张有弛、节奏和谐、生动活泼,就会造成强烈的屏幕效果,增加受众的收视兴趣。电视新闻要想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应采用一些编排技巧。
参考文献
[1]柯天梅.如何提高电视新闻节目编排效果[J].采写编,2012(04).
[2]黄有.电视新闻节目的编排节奏[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2(08).
[3]曲磊.电视新闻节目的编排常见的问题[J].青年记者,20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