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影芳 戴津津
摘要:由于我国社会经济的良好发展,使得我国对于电力资源的需求量不断地增大,为了满足人们的用电需求,应该做好电网的合理规划,满足人们对于电力资源的需求,同时也要做好电网的安全运行工作,只有做好良好的规划和安全运行工作才能良好地满足人们的用电需求,实现电力资源的合理利用。本文对电网的规划部分与电网安全运行 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电网的规划部分电网安全运行
中图分类号:F407文献标识码: A
一、如何做好电网的合理规划工作
1、电网规划首先要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性
电网的规划的首要目的就是为了让电力资源能够满足人们的生活和工作需要,所以在进行电网规划的时候,必须要做好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性,只有保证了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性才能长期有效地满足人们的需求。所以在进行电网规划的时候要收集各个地区和各个行业的用电信息,对于各个行业和各个地区的用电量进行系统的分析,要确认各个地区的用电性质,根据这些因素进行综合的规划,要综合考虑到各个方面的因素,其最终目的就是实现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性,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2、做好输电线路的布局和容量问题
因为各个地区的用电量的不同,各个地区的用电性质的不同,以及各个地区的用电分布不同,所以在进行电网规划的时候要注意各个地区的特点,根据各个地区的特点来进行具体的规划,根据地区的运气负荷和负荷特点对地区的输电线路的容量和布局进行合理的规划,要根据地区的特点对已有的输电线路进行改造规划,对于不能改造规划的进行新建规划,要对变电站的位置等进行规划,从而实现输电线路的布局的合理规划。
3、在规划中要做好电压的划分工作
由于高电压和超高电压技术在我国的电网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所以在进行电网规划的时候要做好电网的电压划分,在规划的时候要对主线路的电压要进行相应的提高,减少在电力输送工程中的电力损耗,在电网规划的时候要尽量建立110KV的配电输送网络,提供供电输送中的电能容量,以期能够满足日益增长的用电需求。
4、做好地区电网规划同时做好全国统筹电网规划
由于地区电网有着各自的特点和优势,在做好地区电网规划的时候要做好全国的电网规划,全国的电网规划要结合各个地区的电力特点实现电力资源的合理调度,保证电力资源的合理利用,避免部分地区地理过甚,而部分地区地理需求无法满足现象的发生。在进行全国电网规划的时候要考虑各个地区的优势和问题,以及各个地区的发展趋势,电网规划要满足日益发展的电力需要,不能只顾及眼前对于电力的需要。
二、影响电网安全运行的主要因素
1、工程设计方面存在不足。随着社会的发展,电网规模的日益扩大,上级电网与下级电网在运行过程中的配合复杂程度也相应提升,由于相关技术人员现场经验不足,对工程细节把握不够严格,极易导致安全隐患,这也是电网安全运行相对薄弱的一环。
2、从业人员素质有待提升。在实践中,一些电网运行工作人员工作态度不端正,技术水平有限,经验不足,对工作中存在的危险因素的重视程度不够,抱有侥幸心理,在加上事故防范认识不到位,时常发生责任事故。
3、在继电保护设备方面,一些危机保护设备生产商提供的相关设备的质量等级较低,抗干扰性能不高,设备硬件及软件在设计存在一定缺陷,导致继电保护设备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就会出现较为严重的元器件老化问题,并且设备故障自动诊断性能不高,无法在设备出现问题时及时发出警报并采取相应应对措施,这在一定程度上威胁着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
4、生产运行及技术监管力度不够。在实践中,电网运行管理水平较低,监管力度不足等问题普遍存在。即便开展检查,也经常是事先打好招呼,使得检查流于形式,无法切实发挥监管的真正作用。此外,一些基层主管人员为争取较好的业绩,对于存在的安全隐患不如实上报,而是采取少报、缓报、甚至是不报的错误做法。
三、如何做好电网的安全运行工作
1、供电系统规划的统一
电力作为先进社会的主要能源,能否安全使用已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关键,也直接影响国家工业化的进程。国家电网的规划以及布局已成为现阶段工作的重点,因电力企业不同于其他部门,相对于其他部门来讲,其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电力系统所要考虑的是能否达到经济性、稳定性、安全性、科学性以及战略性,这也是能否保证我国经济稳步发展的重要前提。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指引下,随着社会的发展,已经进行了经济结构的调整与改革,城市化建设与工业化速度的加快,也要求国家电网的布局具有一定的广泛性。但是由于现阶段电网的规划并没有考虑地区的地理位置以及能源问题,导致了电网系统暂时还不能满足现阶段的需要,从外部引入电力能源也将极大的浪费国家的土地资源以及环境资源等等,造成了国家资源的浪费。各种形式的浪费统计起来,也将是一个庞大的数字,给国家也造成了巨大损失。所以,在电网规划过程中,一定要考虑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以及城市化建设的布局,并且根据该地域以及能源的优势与劣势,进行合理的电网系统规划。所以说,电网系统的合理规划布局一定要有统一的领导,并且有统一的战略指导思想,整体考虑,从战略性角度出发,一定要显现出地域的优势,绝对不能由各地方进行盲目的规划。没有正确的政策性引导将会导致电力系统的资源浪费,随着短期投入的小型企业的撤出,会造成电力设施的闲置,极大的造成了资源浪费,也给国家带来了损失。所以说,一定要有正确的战略性指导思想,从而来实现国家电网系统的有序规划。
2、网架结构与变电站的合理布局
电网规划中变电站的布点主要取决于供电区域的负荷密度与供电半径。在规划期内,变电站布点的多少以及布置的位置对电网结构的合理性有着重要的影响。首先应根据规划期间电力市场的发展和负荷特性分析及负荷预测结果计算负荷密度,结合规划目标、技术原则,提出目标网架及分年度过度方案。经过电力平衡等电气计算作相应增减调整和必要的多方案比较,最后确定各年工程项目和规划期目标网架建设。而在进行110kV及以下配电网规划时,应注意与城市规划相协调。积极依靠政府,将配电网规划中的站点、电力走廊纳入城市规划,尽量与城市规划相融合,减少对城市环境的影响。
目前,农村电网多以35kV电网为主力配电网,采用10kV线路为电能输送通道。在一些不发达的农村地区,10kV线路输送距离长,电能质量较低,应注重对其的无功补偿,遵循“全面规划、合理布局、分级补偿,就地平衡”的原则,可在变电站对10kV出口侧采取密集型电容补偿,补偿容量可按照主变容量的10%~15%进行配置,100kVA以上的配电变压器可按照配变容量的10%~15%进行配置,减少中低压线路的无功损耗。在日后的配电网规划中,应结合地区经济发展及电力需求情况,考虑采用110kV电网作为主力配电网,可以大大提高负荷侧的电能质量和用电可靠性,同时对于降低全网线损也能起到比较明显的效果。
3、能够保证电力系统安全稳定的先决条件
由于电网规划的特殊性,导致了电网规划与改造具有相当程度的复杂性,而其复杂性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其分布地域广、改造规模大、改造周期长、设计领域多以及具有一定专业性。电网的改造工程不仅仅要考虑到之前电网的设计布局,还要对现今的规划进行系统的分析,同时还必须满足社会高速发展的需要,保证在一定的时间内,不需要重新改造。在电网系统的规划中,规划人员一定要对规划改造中可能导致的电网安全问题进行慎重的考虑分析,并通过不断完善电网结构逐步消除现有的电网安全隐患,从而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现阶段社会对电力要求过高,这一特性突出体现了电网规划难度大的问题,这也就需要国家电网规划人员应具备更高的专业水平。电网规划人员一定要对整体的电力系统进行有效的分析,并且结合各地区的城市化建设以及原有的电网分布形式,之前的电力负荷与现阶段的需要以及将来的发展状况,进行电网系统的改革以及电网市场的开拓,做好宏观调控;同时也要考虑在电网系统的规划升级改造过程中,需要对环境进行有效的保护,尽最大努力把对环境的破坏降低到最小,创造最佳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以及社会效益。
4、做好电网工程设计,避免电网工程缺陷
在进行电网工程设计的时候要结合工程的特点进行合理而科学的设计,要抓住工程的每一个细节,避免因为工程的缺陷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在进行工程设计的时候必须要进行系统而全面的分析,避免因为分析和考虑的不全面造成设计缺陷。
5、保证工程施工质量,严格进行工程验收
在工程施工的时候要做好工程监督工作,对于工程的施工质量要进行时时的控制,要注意工程施工中各个细节,避免因为施工中细节出现问题对整个工程质量的影响,要严格杜绝施工单位因为最求更高的利益而选用低质的工程材料,要对每一个施工环节的质量问题进行严格地控制。当工程完成以后要对工程进行严格的验收,避免工程缺陷对以后电网的安全运行造成影响。
6、提高电网运行人员的素质,规范电网运行操作工作
由于电网运行人员的技术水平有限,缺乏相应的作业意识,往往会导致责任事故的发生造成严重的影响。所以要做好从业人员的技术能力培养工作,提高从业人员的责任意识,要仍每一个从业人员完全了解每项工作的具体操作,要让从业人员认识到工作的危险性,要将安全措施落实到每一项工作中。
结束语:对于电力企业而言,在开展安全管理工作的过程中要注重对具体情况的分析和把握。在电网安全管理方面,要依托现代化技术手段,不管是前期规划,还是后期安全运行,都是为促进经济的发展,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水平。做好电网规划工作,并严格依据相关的规划及制度开展具体的运行工作,有助于促进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的进一步提升。
参考文献
[1] 肖寒.电网规划及安全运行问题探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1,23(16):41-42.
[2] 王锡凡.电力市场条件下电网的安全保证体系[J].电网技术,2004,28(9):7-13.
[3] 贾德香.电力市场环境下的电源规划方法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