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公路交通可持续发展环保问题

2014-09-24 05:42孙家振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4年25期
关键词:公路交通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

孙家振

摘要:交通运输是人类社会生产、经济、生活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交通运输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是一个国家经济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和支撑载体,在整个社会机制中起着纽带作用。公路交通作为最广泛、最基本的交通运输方式,是整个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可持续发展的公路交通经济,是一种注重经济长远发展,力求以最小的资源投入、最小的环境影响、来最大程度的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公路交通经济。其相关指标评价体系涉及经济效益指标、项目技术指标、社会效益指标、环境影响指标等方面。本文首先提出了公路可持续发展的概念,而后阐述了公路交通可持续发展对人生活和生态环境的影响,提出了解决公路交通可持续发展环保问题的难点,最后提出了应对公路交通可持续发展环保问题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公路交通;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

中图分类号:X734文献标识码: A

我国交通发展正承受越来越大的环境压力,交通发展与必须进行的保护环境之间,不可避免地构成一对矛盾。因此,必须构建交通运输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实现交通发展由影响环境到改善环境的转变,努力做到与自然条件、与生态环境、与人文景观的和谐统一。应用生态学原理及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和自我修复的能力,在公路建设过程中强调保护、在公路运营阶段强调补偿和修复,从而保障公路交通的可持续发展。

一、可持续发展和公路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一)公路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发展作为人类社会的永恒主题之一,尤其是在传统的发展模式越来越暴露出其负面效应,固有的发展理念和思维受到严峻挑战的大背景环境中可持续发展思想在发展理念不断更新与改进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并不断的完善,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

具体来讲,可持续发展的公路应具备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生态性,对环境持尊重、保护、美化的理念,体现为公路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质量和良好的景观效果,能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和谐统一。

其次,高效性,在节约理念的指导下实现对资源的最大化利用,通过强化和提升服务能力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公路事业的建设既要保持适度超前的原则,又不能超越社会经济发展需求而过度发展,既要防止资源的浪费,又要实现国家各类资源的循环有效使用。

第三,在与自然、社会、经济的和谐统一中,公路自身也步入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也能不断地得到提升。

总之,在尊重自然、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前提下,综合考虑环境、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既能满足当今社会对于公路交通的巨大需求,保障公路建设和营运的安全、舒适、经济、环保,又能实现公路与人、自然的有机结合和、和谐相处和协调发展,做到“路更好,山更青,水更绿”,这也正是公路可持续发展的主旨所在。

(二)公路交通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公路交通的可持续发展是指公路交通在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的同时,还应保证自身发展及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公路交通的供给能力与经济发展对公路交通的运输需求应相平衡,即可持续的能力与可持续发展相一致。

2.公路交通的经济与财务的可持续性。在可持续的运输条件下,公路交通运输系统的运行要在财务状况良好的情况下运行,这样公路交通资产才能较好地运行、保值增值才能得以实现,从而实现公平和有效的代际转移。

3.公路交通环境与生态可持续性。在公共或者私人的运输决策框架中纳入公路交通活动对公路交通环境和生态环境造成损害的情况明细,以便于算出公路交通的受益者在公路交通中应承担的具体费用。

4. 公路项目的规划设计阶段

根据生态公路的要求,在规划设计阶段要通过各种措施实现生态规划和生态设计。

第一,生态规划。尊重自然综合体的协调发展规律,在进行经济活动时既要保护自然环境,也不能给另一个部门造成一定的损害。而生态规划的原则核心就是以人为本,强调资源的互补和相互利用,努力实现高效、和谐、可持续的公路建设。所以说,公路建设在实现生态规划时,首先要将公路规划设计与公路环境保护有机结合起来,通过一定的环境保护措施,努力减少公路对周边环境的破坏,维护周边生态系统的平衡协调发展,为人类社会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同时还要保证一定的经济效益。也就是说,该公路要能促进经济交流,促进经济繁荣发展。

第二,生态设计。生态设计就是要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在设计时对沿途自然环境进行深入分析,采用先进科学技术和方法,设计出合理的公路走向,从而有效减少湿地、森林、草地、水源区等的占用,保护生态系统的平衡。同时,为了减少公路建设对周边自然环境的破坏,在设计时可以适当在公路两旁栽种一定的植被,在边坡处则可以采取一定的技术手段来维持边坡的稳定,栽种合适的植被,固结水土,而在面积较大的边坡中则可以设置一定的节水沟,达到暴雨时有序排出雨水的目的,减少水土流失或是避免产生因大暴雨而带来的滑坡灾害。由于公路建设中会产生大量的污水,因此在设计时还要注意保护周边的水资源,设计合理的污水排放方案。当公路穿越物种栖息地时,应为动物设置专门的通道,保护它们的生活环境,减少物种的灭绝。

二、公路交通可持续发展对人生活和生态环境的影响

(一)对人生活环境的影响

1.噪声污染。建设期、营运期施工机械噪声对公路沿学校、医院、村镇居民点工作生活空间带来了噪声污染的公害,尤其是公路的起迄点,交通出入点和城乡结合部位都是交通噪声污染的严重地区。交通噪声还是城市噪声的主要来源,几乎占了 80%。

2.空气污染。建设期沥青混凝土搅拌过程中沥青烟尘对公路沿线地区环境空气产生污染,营运期汽车尾气对沿线地区环境空气产生污染。汽车排放的主要污染物是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氮氧化物和铅微料等。这些物质对人类和生物造成的危害相当严重。

3.水污染。建设期施工现场的生活污水、垃圾、生产废水、沥青、油料、化学品等建材堆放泄漏会对周围水体水质造成污染大型桥梁等结构施工也会影响到水体水质、营期服务区污水路面径流及化学危险品运输车辆可能发生的交通事故使有毒、有害化学物质泄漏造成水体水质的污染。

(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公路建设对生态环境的景象有很多,它不仅减少了沿线地段的植被,并且严重损害土壤,破坏土壤结构,降低土地肥力。不仅如此,公路还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动物的活动,破坏了动物的生存环境,这是很不利于生物多样化保护工作的开展的。道路的修通甚至对一些自然保护区或珍惜资源保护地域造成诸如塌方、泥石流滑坡等的威胁。

三、对公路交通可持续发展环保问题解决过程中碰到的难点

(一)对道路交通污染问题认识度不够,疏于执法。虽然我国已经颁布了一系列有关环保的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等等。各省、市、自治区也相应地颁布了具体的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旨在将道路交通污染的防治和管理纳入法制轨道。但是结果却不尽人意。

(二)过于人口过多,车辆和建筑过于密集,因而交通污染程度加大。我国的很多城市的交通规划还存在一些需要完善的地方,在城市化进程的过程中,城市发展的基本模式转化成了“单一中心的同心圆”。因而形成了城市中心非常拥挤的局面。经常出现交通问题,各种不同的车辆之间形成干扰。令人堪忧的现状是,随着当前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机动车辆越来越多,城市道路交通的污染程度正逐渐加大,这对市中心密集的人口的危害是很大的。

猜你喜欢
公路交通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
公路交通安全设施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探析
广东省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之重大(点)工程
试析公路交通运输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中小家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
全球资源治理中的中国角色与愿景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
浅析公路交通物流运输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新《环境保护法》4个配套办法发布
浅谈大直径钢管桩在公路桥梁施工中的应用与安全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