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建筑施工管理以提高建筑工程质量

2014-09-24 05:42魏振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4年25期
关键词:施工管理意义建筑工程

魏振

摘要:近年来,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思想观念也有了很大的转变,人们更加注重自身的享受,对建筑行业的要求越来越高。建筑行业通过不断地发展和壮大,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中重要的一部分。本文就主要对建筑施工管理相关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意义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脚步的不断加快,建筑行业也随着得到了空前的发展。然而,随着“豆腐渣”工程所造成的安全事故频繁出现,国家对建筑工程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可以说是建筑工程开展的核心工作,其直接关系到工程的整体质量以及人们的生命安全。因此,在施工过程中,一定要加强施工管理工作,以此来确保工程的质量能够达到一定的标准。

一、建筑施工管理的重要意义

如果在施工过程注意规范化管理建筑施工的安全问题,不仅可以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还有利于保障企业的长远利益。

1、规范化管理建筑施工的问题有利于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规范化管理建筑施工的问题,可以提高建筑施工人员的主人翁意识。建筑施工人员在规范化的管理过程容易形成自我保护的意识,会产生自主学习施工技术的意识。建筑施工人员在加强施工技术和施工安全防范学习的过程,其实就是为其自身的人身安全建了一层保护膜。因此,有效的管理建筑施工的问题,对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有利。

2规范化管理建筑施工的问题是顺应市场的需求。有效的管理建筑施工的问题,可以满足现代市场的多元化需求。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市场上不仅要求建筑的数量,更是在建筑的质量和多元化形式上提出了高要求。企业如果能有效的管理建筑施工的安全问题,不仅可以避免豆腐渣工程的出现,赢得市场的信赖,而且在管理的过程中可以以市场多元化的需求作为标准,设计出符合大众需求的建筑。因此,规范化管理建筑施工的安全问题,可以顺应市场的多元化需求。

3、规范化管理建筑施工的问题有利于保障企业的长远发展。由于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我国加大了对建筑行业的宏观调控,建筑行业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有效的管理建筑施工的安全问题,可以保障企业的建筑产品的质量,这样不仅可以在市场上赢得口碑,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信赖,更可以在竞争激烈的建筑行业获得长远发展。因此,规范化管理建筑施工问题,有利于建筑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建筑施工管理工作的发展状况

1、施工工作人员和管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目前,建筑施工工程的一线施工工作队伍都是由农民工组成,大部分没有接受过良好教育,文化素质较低,缺乏一定的安全意识和建筑施工的相关知识。这类群体参与建筑工程施工工作仅仅是为了满足其最基本的生存需要,这使得工程施工质量受到一定影响,往往也是施工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另外,从施工管理者来讲,其综合素质参差不齐,大部分不具备相应的管理知识,缺乏对整体大局的掌控,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提高。

2、施工管理工作缺乏创新元素

大部分施工单位在观念上持一种保守的机会主义态度,缺乏进取精神,敌视冒险和新事物,认为引进新技术新仪器没有必要。这样直接导致施工队伍的管理模式与时代严重脱节,在对质量的检测上早已不能满足时代要求,而仍然使用旧有的手段来进行。因为创新意识的淡薄和对创新缺乏重视,导致施工管理工作的发展停滞不前,最终影响到整体的建筑施工质量。

3、管理模式落后

目前,我国大部分施工单位仍然采用事后控制的管理模式。关于这种模式的弊端与不足已经是老生常谈,比如导致对施工质量问题的发现出现延迟而造成安全事故隐患,使得在施工后期出现种种施工安全事故。但是,很大一部分施工单位为了追求经济效益,一味赶施工进度,即使知道上述弊端仍然乐此不疲地采用事后控制模式,严重影响到施工质量和安全。

4、管理制度不完善

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对施工单位的顺利完工十分重要。通过相关的管理规章制度,可以使得施工工作的开展规范化和标准化,从而保证工程施工质量的提高。但是,大部分施工单位对管理制度的完善缺乏足够的重视,往往在相关制度的建设上缺乏积极性,责任分配混乱。比如,在一个施工单位中一名员工同时身兼数职,或者当某个环节出现了严重的施工质量问题,由于管理制度不够完善,相关责任人不明确,导致大家互相推卸责任等等。

三、优化建筑施工管理,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的措施

1、建立完善的建筑施工管理体系

完善的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体系是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的有效手段。我国建筑行业中施工管理工作起步较晚,许多管理工作受传统管理理念的束缚,无法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限制了施工管理工作的落实情况,我国建筑施工管理工作的首要任务就是建立一套完善的管理体系,为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思想理论方面的支持。建筑企业需要建立质量监管制度、奖惩制度等完善企业的内部管理机制企业的管理者需要制定质量管理方面的各项规章制度,如质量分析规章、客户回访服务制度、质量施工守则等。企业的项目经理要严格按照企业的法规章程对工程项目的质量安全进行监督。

2、提高建筑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

建筑施工人员多数是水化水平较低的农民工,需要对施工人员加强培训,提高农民工的业务技能和职业素质,学会规范操作机器设备的方法。通过培训树立施工人员质量安全的意识,施工人员必须具备质量第一、预防为主、客户满意、用工程质量说话、企业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并重的思想观念。建筑企业需要重视新设备的引进工作,及时的更新技术要求。施工过程中操作流程必须要符合质量标准和操作规范,不断更新技术水平和工艺水平,保证建筑施工的质量。工程项目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自身需要具备很强的质量管理和目标规划的能力,对建筑工程的施工进行技术指导,提高质量检测的效率;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需要端正自己的工作态度,树立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严格按照质量要求开展工程项目的管理工作,保证工程施工的质量符合要求。

3、制定严格的质量采购标准

建筑工程的原材料是影响工程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施工材料使用计划的编制、采购工作的开展和施工现场的验收工作都要有严格的工作标准,每项工作的开展一定要有专人进行监管。建筑企业原材料的采购渠道一定要符合国家法律的相关规定,选取合格厂家名册中的正规厂商作为原材料的供应商,施工单位的每项采购活动一定要做好详细的登记工作。对于一些价格低廉的“三无”建筑材料坚决不购买,更不允许在施工现场使用。企业采购工作的落实情况受两方面的影响,一个是采购人员自身的职业素质,建筑企业需要选取职业道德水平高,具备原材料质量鉴别技能、责任心强的人员担任此职务;另一个是原材料的供应厂商。原材料采购人员需要对多家供应商进行调查和分析,掌握各个供应商的材料报价、原材料的质量、有无相关单位的认证许可、以及厂家的供货能力,从而决定与哪一家供应商进行合作。

4、质量监管部门应该加大质量监管力度

质量监管部门应该定期对工程实施情况以及工程各环节的质量问题进行监督检查,一旦发现问题应该及时提出解决的方案,保证不会给整体的工程质量造成重大的影响。利用先进的检验技术对工程的施工材料以及施工设备进行严格的检查,一旦发现材料不合格应该立即停止使用,并对相关负责人给予一定的惩罚。加强质量监管力度为工程质量提供保障,使工程可以顺利实施。

结束语

就建筑工程建设而言,工程质量是最重要的,因此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企业一定要加强各方面的质量管理:在采购材料时选取资质好的供应商,使用各种措施提高工程施工的安全管理,确保人员安全等等,只有这样工程的质量才能够得到真正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张树峰.建筑施工质量管理及施工要点[J].民营科技,2011.

[2]胡泉.建筑施工质量优化管理策略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

[3]张斌.建筑工程施工中的质量管理方案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

猜你喜欢
施工管理意义建筑工程
建筑工程中土建预结算方面常见问题的分析
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工程高支模监测应用与研究
弱电智能化系统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分析
有意义的一天
试论建筑工程预算在工程造价控制中的作用
数学中“无意义”的意义
数学中“无意义”的意义
留学的意义
试析深基坑支护在市政道路工程中的施工管理
220kV架空线路建设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