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传喜 任洁
摘要:现代建筑电气设备配备现代智能化建筑工程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电气设备设计与安装是否合理极大地影响建筑的功能。文章介绍了建筑工程中电气设备在设计和安装中需要注意的要点问题及对策。
关键词:电气设备;自动化系统;安装问题
中图分类号:F407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建筑电气设备自动化系统简称为BAS系统,作为建筑智能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在建筑物智能化的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并成为衡量建筑工程质量,保证建筑物整体设备安全、高效运行的重要标准,而这一切的决定因素便是BAS系统的安装是否合理。本文在了解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基本内涵的基础上,首先阐述了BAS系统的内容构成,再据此说明各组成部分的安装要求和规范。
一、建筑电气设备自动化系统主要设备的安装技术
1.1 输出设备的安装技术
通常在回水管上安装电磁和电动调节阀;管道口径和电动阀门的口径不一致的时候,需要进行渐缩管件,通常阀门的口径需要高于管道口径二个档次,且要进行计算,以确保与设计要求相符合;电动阀门、风阀的箭头需要跟水流方向及其电动、风门阀门的开闭保持一致;在安装之前最好实施模拟动作。
1.2 输入设备的安装技术
要在方便维护与调试,能够正确地反映其性能的地方安装输入设备。类型不一样的传感器需要结合场地的实际情况、产品的要求、设计要求等确定它的位置:工艺管道的安装适合跟水流开、关蒸汽压力传感器、水管型压力传感器、管型温度传感器一起进行;需要在避开蒸汽出风口和放风口的位置安装空气质量传感器、风汽压力传感器、室内温度传感器、风压力管型湿度传感器;不适合在管道焊缝和它的边缘上开孔焊接水管流量计、水流开关、蒸汽压力传感器、管型温度传感器;需要在完成风管的保温之后安装压差、空气速度、空气质量、湿度、温度、风管压力的开关。
1.3 布线技术
在对建筑电气设备自动化系统实施布线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一些线路所使用的导线是专门的,比如流量计线路、水位浮子开关线路、湿度温度传感线线路、通信线路等,它们通常是应用屏蔽线,或是由制造商供给专门的导线。网关、网络控制器、计算机、数据显示通道(DDC)等设备需要在其它弱点工程单独的公用的接地干线上实施接地;电源线跟控制、信号电缆需要分管、分槽敷设。大量的电子设备安装在智能化建筑当中,这些设备所分属的系统是不一样的,由于这些设备的功能、抗干扰能力、工作频率等都是不一样的,因此对接地有着不一样的要求。
1.4 远程处理机的安装技术
各可重构处理单元RPU和楼宇自动化控制系统之间的通信是透明的,同一个控制系统的完成可以借助一种线路不一样的RPU进行。建筑电气设备自动化系统对空调机组实施监控,因此需要在机房的附近或者是当中布置RPU,空调机组控制系统应用之后剩余的输出输入接口可以应用在连接附近的照明控制,水位信号,水流量计等。为了将来的需要,RPU的接口最适宜留出20%~30%。
1.5 DDC安装技术
由于DDC(Direct Digital Contro)l 又被叫做直接数字式控制器,它是由输入输出模块、自检软件与基础软件、8 位微处理器所组成的,除此之外,还安装着后备电池,它的组成部分是非常复杂的,因此需要比较高的安装要求。1) 确保现场仪表信号与DDC控制器的输出输入信号是相匹配的,信号的测量精度与数据的转换一定要跟系统的控制与测量需要相符合。2) 需要严格地根据设计图纸对DDC进行安装,在被监控设备比较集中的地方进行分散性的配置,以使管线的敷设减少,方便收集数据资料的采样与原始数据资料;一般是在方便检修、通风较好、光线充足的位置安装建筑电气设备。施工工程中的数字式控制器,通常在电控柜或者是电控箱里面进行放置,以分开强弱电系统,确保系统的安全性。3) 场地控制器的电源要求,倘若建筑电气设备自动化系统属于II 类系统(1~649 点),那么可以由就近的动力盘专路来供给DDC控制器的电源,并且如果场地的控制器安装有CPU,就一定要有备用的电池组,以确保连续不断地供电。除此之外,安装场地控制器一定要尽可能地牢固和平正,允许在安装过程中垂直度的偏差是3mm,允许水平的倾斜度偏差也是3mm。
1.6 其它设备的安装技术
由计算机根据所编制好的程序对建筑电气设备自动化系统进行监控,这大大地简化了设计工程,并不要求有各种设备的电气联锁控制调节原理图等,仅仅要求简单的监控原理图就够了。可是设计人员一定要编制非常具体的监控说明软件,还需要跟制造商提供控制器和测量元件的条件清单(如流量、温度、压力、流体名称、管道规格等),以方便制造商对对一些元件的规格进行选择。安装人员在组装的时候一定要按照所提供元件的数量、规格,以及图纸进行。
二、建筑电气设备安装的质量控制
2.1 对传输线的控制
可以使用塑料绞线、同轴电缆、光缆等当作通信设备的传输线,通常是使用2 芯绞线的塑料胶线,光缆适合应用在远距离传输与强干扰环境中,可以使用低频传输这种传输数据的方式,以防止高频干扰。除了要求传输线的材质之外,通常使用屏蔽线当作通信线路,或者是由制造商提供专门的导线,并且不要跟信号线和电源线共槽、共管敷设,比如在一个线槽之内就需要使用金属进行分隔,或者是一定要跟信号线、电源线进行平等敷设的时候,确保它的间距是大于0.3m的。
2.2 对配电装置的控制
配电装置是建筑电气设备自动化系统的核心,如果出现了问题,设备就不能够正常地运转,降低供电的稳定性,使工程的安全系数降低。因此,针对配电装置,不管是从设备的进货,还是到调试和安装,都一定要根据图纸进行施工,并且要验收规范。相对来讲,配电装置是非常先进的,通常它的生产厂家都是具有一定规模的,并且具备电业部门认可的产品使用许可证明,通常不会存在什么技术性的问题。可是在实际的过程施工当中,往往会出现低压开关柜内回路开关的动作整定电流不符合设计的要求,供货的开关大小不能够满足要求。由于整定电流保护下级电缆与设备的动作值,如果整定电流过大,就会出现非金属性短路的时候开关不跳闸与系统过载的现象,这会给设备与人员的安全带来隐患;如果整定电流过小,那么开关就会出现停电和跳闸的现象。因此,一定要认真地检查,仔细地核对图纸,以消除各种安全事故隐患。
2.3 对电力电缆的控制
电缆的作用是输送电能,如果质量过低,就会发生火灾等事故。大部分的电缆是顺着沟道,桥架与竖井铺设的。电缆的规格和型号较多、数量大、比较集中,如果不进行严格的审查和分类,就会出现施工混乱的情况,致使电缆过热,以及信号电缆之间的互相干扰。
2.4 对配电箱的控制
配电箱的型号比较多,工作原理也是比较复杂的,每个专业又具备独特的使用特点,经常会出现受到干扰的情况,并导致设计修改通知单的增加,以及箱内的回路与设备的修改较多。如果施工企业在订货的时候仅仅思考根据蓝图进行订货而不注重修改,在进行安装的过程中不认真地审核技术要求,仅仅是对号入座,那么就不能够满足相关专业功能的要求。
三、结束语
建筑物智能要求的提高势必导致电气设备系统日趋复杂,对其安装施工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根据建筑电气设备工程的新特点,严格按规范和施工工艺要求进行安装与维护,可以确保系统开通和运行,充分发挥建筑电气设备系统的运行效果,并取得相应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朱义威.智能建筑电气设备安装技术[J].科技资讯.2008(15)
[2]赵剑峰.如何安装智能建筑电气设备[J].广东科技.2006(08)
[3]王甫祥.有关建筑行业电气设备配备的探讨[J].科技资讯.2009(31)
[4]史伟.初探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运行及维护[J].广东科技.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