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昕
摘要:工民建是指工业与民用建筑,其施工管理是一项系统的工作,并且作为整个工程管理工作中的基础,贯穿于整个项目过程中,直接关系到整个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本文分析了工民建工程施工管理的现状,阐述了工民建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与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工民建;工程施工;施工管理;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U415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工民建工程项目的增多,工民建工程的施工对从业人员的要求也逐渐增多,由于国内工民建工程管理上还未形成科学的有效的管理体系,造成工民建工程施工管理上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直接影响了企业的施工质量及施工进度,因此加强对工民建工程施工的管理力度有着非常高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工民建工程施工管理的意义
1、促进利润最大化。工程项目管理的终极目标是对利润和效益最大化的追求,所有的投入尽可能少的成本,在预定的工期内完成符合建筑工程施工工序质量指标的建设项目,而要想做到这一点,强化对施工工序质量管理是重要手段。
2、实现质量与成本的统一。工程质量、工期与成本这几个因素必须做到平衡,才能创造出经济、安全的产品。对质量要求麻木的关注,势必会导致成本的加大以及工期的延误。我们在工程实践中就必须从工程的实际出发,针对建设项目的类别和建设规模,制定符合实际需要的质量标准,加强对工民建施工工序质量的管理。
3、促进企业和谐发展。质量对于企业的重要性,质量是推动企业和谐、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建筑功能要求的提升,工程施工工序呈现出来施工周期变长,其涉及的范围变广,项目变多、变杂,要强化施工工序质量管理,才能切实提升一个具体建设项目的工程质量,并通过该项目为企业创造出最大的效益。
二、工民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出现的问题分析
1、施工管理的安全意识不到位
安全关系到整个工程进程。管理的思想意识没有放在高度上,使得许多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淡薄,现场施工人员不带安全帽,意识极其淡薄导致施工管理出现安全隐患。施工资料。建筑企业把施工管理资料当做可有可无的事情,无法有效按照计划行事,建筑行业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建筑现场往往劳动力投入较多,无法对施工人员实现有效控制。
2、施工团队不正规
施工资料存档工作滞后阻碍了施工管理的有序进行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工民建工程施工管理除了需要对人员、技术、材料、施工等组织管理外还需要注意施工资料的存档管理工作。目前这一点为许多建筑企业所忽略认为该项工作只是“摆设”可有可无或者只在工程竣工之后才进行资料的补齐。这样以来施工管理工程就不可能按照预定计划施工管理往往是依靠以往的经验缺乏客观、科学的依据一旦工民建工程出现特殊情况处理起来往往比较棘手目前一些工民建工程的施工团队属于个体经营性质施工团队不正规有工程项目施工的时候会找一些挂靠单位再没工程项目施工的时候就解散施工团队的承包人不是施工专业出身当这些承包人手上有工程项目时再临时召集施工人员在劳动合同管理方面也比较薄弱施工人员没有劳动合同鉴定的现象很常见。甚至一些施工人员是临时农民工他们不具备高超施工技术学习技术的积极性也不高不能树立起建设好工程项目的责任心这些施工工人也缺乏专业的技术培训在进行工程施工时不能全面考虑施工问题尤其在交叉环节没有考虑到使工民建筑工程不符合规定质量标准。工民建筑工程的施工人员不能有效掌握新施工技术也会造成工民建筑工程出现施工管理方面的问题。
3、施工管理人员工作不到位
工民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人员对工程项目的施工管理工作责任心不强,管理人员存在懒惰心理,施工管理的项目专职经理不是项目的直接负责人,责任方面划分不清晰,工程项目管理容易形成施工质量问题。如图:
4、质量管理存在问题
对于任何工程项目来说工程质量都是第一位的,但是也有一些施工单位在进行施工的时候对工程质量不重视,给建筑的正常使用和功能的发挥产生了不利的影响。一些单位对施工材料的质量控制不严,导致质量低下的材料在工民建工程中使用,影响工程的质量。一些单位对施工技术的管理不严,施工技术不达标,从而引发质量问题。另外一些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没有进行有效的监督,对于存在的问题不能及时发现,降低了工民建工程的施工质量。
5、对施工资料的管理存在一定问题
施工资料是工程项目得以进行的基础保障,因此,对于施工资料的管理显得尤为重要。但是很多企业在实际操作当中,并没有有效地管理施工资料,而是当施工资源不够时再进行临时补充,大大影响了施工的进度。同时,有些企业,疏忽于对施工资源的管理,只有在上级领导检查时,才进行适当的补充。正是由于对施工资料的管理存在错误性的认知,没有对施工资源进行科学有效地管理,因此,在施工中会影响整体进度顺利完成,同时也后续的工作带来了不必要的麻烦。从而,对于整个施工项目的每个细微的环节都要加以强有力地控制,控制好施工过程中所需要的物料,尽可能的做到使用材料与预期材料标准相近,减小偏差,及时纠正。
三、工民建工程有效的管理措施
1、建立健全施工管理制度
工民建施工项目的质量与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以及现场管理人员有着直接的关系,要保证工民建的施工质量就必须通过制度来规范施工现场参与人员的行为,所以企业要建立健全施工管理制度,对施工现场的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培训,提高他们的质量意识,还要保证管理制度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企业要严格按照制度对工程参与人员的行为进行约束,保证工民建工程的施工质量。
2、重视质量管理
质量是任何建筑项目中最重要的方面,工民建管理中首要的就加强对工程质量管理的重视。首先,要加强材料质量的管理,从材料的采购到存放在到使用都应该重视质量,质量不达标的材料不能在施工中使用,从源头上避免质量问题的出现。其次,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管理,尽量使用一些技术水平、文化素质比较高的人员,避免施工中各种不规范施工行为的发生。最后,要建立工程质量责任制度,明确工程质量管理目标,并且指定相关的责任人,并且采取相应的激励措施,从而有效保障工民建工程的质量。
3、加强安全管理
加强安全管理首先要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帮助他们掌握一些安全注意事项。其次,要加强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在工民建工程项目施工中要确立相关的安全管理人员,他们应该具有专业的安全管理知识,在深入施工现场进行安全管理的时候对存在的安全隐患才能及时指出来,并促使相关部门进行改正。最后,加大安全管理投入,做好预防工作,施工单位要根据整个施工环境配备安全的安全保障设施,每个工人要有安全帽的配置,尽可能的在发生安全事故的时候保证工人的生命安全。
4、加强资料管理
资料管理是工民建工程施工管理的一个组成部分,工程项目资料中有关于工程最基本的信息,很多工程施工决策都需要以工程项目资料为依据,所以加强工民建工程施工资料管理是非常必要的。首先,要加强对资料的保管,保证资料的完整性,这样在施工中发生各种问题的时候才能积极进行解决。其次,保证把资料的真实性,相关人员在进行资料管理的时候要对资料的真实性进行管理,尤其是对重要施工环节的资料应该进行复核,只有真实的工程资料才能知道施工的顺利进行。
5、加强人员管理
建筑企业的施工人员由于其复杂的组成成分,不同人员的专业素质不同,同时他们的道德素质也不相同。而作为企业管理者的高层人员,虽然具有较高的素质,但是缺乏专业的管理知识,也存在着水平上的差距。管理层跟决策层之间也存在着素质的差距,正是这些情况的存在,增加了企业的管理难度。因此,我们可以对工民建工程中不同的岗位制定不同的标准,参加每个不同岗位的工作者必须符合一定的基本素质要求。简单来说就是施工人员必须具有一定的专业技能水平,并且要采取持证上岗的标准。管理层的人员,不仅要有专业的知识,还需要有一定的管理能力。决策层的人员要具备一定的高素质,同时也要有较强的决策能力。所有的职位,都采取竞争上岗的原则,择优录取。对于工民建工程企业来讲,要想提高企业的整体水平,在激烈的竞争中能够生存下去,就必须拥有一支有道德有技术,纪律严明,管理规范的现代化队伍,只有这样,才能够完成有优质的项目。如图:
6、积极吸取先进的管理经验
随着工民建施工中各种施工技术、人员等的变动,施工管理方式也应该有新的变化,所以施工单位要善于总结经验,对以往管理中的成功经验积极吸收。另外,还要加强对国内外的一些先进施工管理经验的借鉴和吸收,将之与具体的工民建工程项目结合起来,形成有效的管理方法。
7、建立质量保证体系
为了把公民建筑工程的质量工作落到实处,企业要建立行之有效的质量保证体系,企业按照工民建筑施工的相关标准建立质量体系涉及了工程质量形成的整个过程,企业要提高管理者的质量意识,使总工程师与技术负责人充分发挥其作用,质量监管体系以经理为第一责任人,总工程师全面负责,各级质量、技术管理监督部门进行全面实施,还要培养一批管理监督队伍。建立和落实各项管理制度,明确分工,清楚责任。
结束语
工民建工程施工管理贯穿于整个施工的过程中,整个管理过程需要严格、细致的进行。统筹多个方面的工作,把管理中的各个规章制度坚决执行,不断提高施工者在施工中的参与的积极性。另外,企业的管理者也要不断的加强自身的管理意识,同时企业也要为工民建工程的管理提供一定的帮助和支持。做好工民建工程的管理,不是某一个方面的工作,而是需要企业全体的配合,共同来完成管理。只有把管理中的每一处做好,落实到位,才能将管理水平提高到新的层次,进而才能保证工民建工程的顺利完成,提高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综合实力。
参考文献
[1]叶建军,现代工民建工程施工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及应对措施分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05).
[2]赵喜库.探析加强工民建工程施工管理的具体措施[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03).
[3]李东萍,浅谈对工民建工程施工管理的几点认识[J].民营科技,2012.(02).
[4]曾永生,强化工民建工程施工管理的探讨[J],中国新科技技术新产品,2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