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规汽车加气站总平面布置的思路

2014-09-24 05:42李振华沈朝飞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4年25期

李振华 沈朝飞

摘要:本文总结了常规汽车加气站的总平面布置的思路为:资料收集—设计原则—功能分区—细化各区,并详细列举了各步骤的设计内容。

关键词:汽车加气站;总平面布置;汽车加气区;工艺区;生活办公区

中图分类号:TE89文献标识码:A

随着出租车和公共交通的迅速发展,城市汽车加气站的数量与日剧增。现总结了常规汽车加气站设计中总平面布置的思路,主要步骤如下:

一、设计思路

1、资料收集

在接受一个汽车加气站的设计任务时,应由建设方提供该项目的设计委托书、规划红线图、现状地形图、初勘地质资料及相关设备参数,经设计人员现场踏勘核实后才能进行设计。首先由工艺设计人员根据该站的加气规模和已知条件来确定管线走向、加气机、压缩机等主要设备、工艺装置区和储气区的尺寸,然后进行总平面布置。

2、设计原则

(1)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政策、法规;严格执行国家、行业有关标准、规定和节能方针政策。目前总平面布置方面主要遵循的规范是《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1】GB50156-2012,部分参考《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GB50016-2006和《城镇燃气设计规范》【3】GB50028-2006。

(2)在确保站场运行安全的前提下,采用合理的总图布置和工艺流程、适宜的技术定位和经济适用的原则,节约工程投资。

(3)竖向布置尽可能利用地形条件,减少土石方工程量及总图建筑物工程量;生产建筑面积和标准根据生产规模及使用功能确定。

3、功能分区

汽车加气站通常有三个功能分区:汽车加气区、工艺区和生活办公区。汽车加气区主要由加气岛、加气机和加气罩棚组成,应布置在公路一侧且避免交叉路口,以便设置站场出入口;工艺区主要有压缩机房及配电、控制设备用房、露天工艺装置区和储气区,应布置在站场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且宜尽量靠近汽车加气区(节省管材);生活办公区主要包括站房、公共卫生间和候车区域,应设置在站场出入口附近。

此外,还应考虑人行道路和绿化用地的布置。加气站内人行道路主要是站房出入道路和工艺区的检修道路。一般各地城市规划部门对公共设施用地或商业用地的绿地率都是有规定的(一般在30%左右),而加气站工艺设施与站场围墙和周边建构筑物都有防火间距要求,因此绿化地带又可起到隔离带的作用。

4、细化各区

(1)汽车加气区:

根据《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50156-2012的规定:进站口无限高措施时,加气罩棚的净空高度不应小于4.5m;罩棚遮盖加气机的平面投影距离不宜小于2m;加气岛应高出停车位地坪0.15m~0.2m;加气岛的宽度不应小于1.2米;加气岛上的罩棚立柱边缘距岛端部不应小于0.6m;单车道宽度不得小于4米,双车道宽度不小于6米,转弯半径不小于9米,停车位坡度不大于8%。

(2)工艺区:

首先,工艺设施的布局应符合工艺流程和管线走向,尽量避免管线重复和交叉。CNG一般的工艺流程是:站外管道来气→调压、计量→加湿、脱硫、缓冲→压缩机(→←脱水及循环冷却水系统)→储气设施→加气机。其中,加湿、脱硫、缓冲、废气回收装置可露天设置,压缩机和脱水设备通常设置在敞开或半敞开式的机房中,其它工艺设施可建在室外并搭棚保护,而发电机、供配电和控制设备都需设置在室内(供配电设施也可单独设置箱式变电站),集中放散管可紧临压缩机房设置。

其次,CNG工艺设施与站内外建(构)筑物的防火间距必须满足规范要求,详表1.4.2-1和表1.4.2-2。

表1.4.1-1 CNG工艺设备与站外建构筑物的防火间距(m)

CNG工艺设备

站外建构筑物 储气瓶 集中放散管管口 储气井、加(卸)气设备、脱硫脱水设备、压缩机(间)

重要公共建筑物 50 30 30

明火或散发火花地点 30 25 20

民用建筑物保护类别 一类

二类 20 14

三类 18 12

丙丁戊类物品生产厂房、库房和两类液体储罐以及容积不大于50m3的埋地甲乙类液体储罐 18 13

甲乙类物品生产厂房、库房和甲乙类液体储罐 25 18

室外变配电站

铁路 30 22

城市道路 快速路、主干路 12 10 6

次干路、支路 10 8 5

架空通信线和通信发射塔 1倍杆(塔)高 1倍杆(塔)高

架空电力线路 无绝缘层 1.5倍杆高 1倍杆高

有绝缘层 1倍杆高

注:常规加气站和加气子站一般日处理量小于2.5×104m3/d,CNG加气母站一般日处理量小于20×104m3/d。

——摘自《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50156-2012表4.0.8

表1.4.2-2 站内CNG设施的防火间距(m)

设施名称 储气设施 集中放散管管口 压缩机(间) 调压器(间) 脱硫和脱水设备 加气机、加气柱和卸气柱 站房 自用有燃气(油)设备的房间 站区围墙

储气设施 1.5(1) — — — — — 5 14 3

集中放散管管口 — — — — — — 5 14 3

压缩机(间) — — — — — — 5 12 2

调压器(间) — — — — — — 5 12 2

脱硫和脱水设备 — — — — — — 5 12 —

加气机、加气柱和卸气柱 — — — — — — 5 12 —

站房 5 5 5 5 5 5 — — —

自用有燃气(油)设备的房间 14 14 12 12 12 12 — — —

站区围墙 3 3 2 2 — — — — —

注:1 括号内数值为储气井与储气井的距离。

2 撬装设备与站内其他设施的防火间距,应按本表相应设备的防火间距确定。

3 站房、有燃煤或燃气(油)等明火设备的房间起算点应为门窗等洞口。

4 站房内设置有变配电间时:变配电间应布置在爆炸危险区域之外,且与爆炸危险区域边界线的距离不应小于3米。变配电间的起算点应为门窗等洞口。

5 表中“—”表示无防火间距要求。

——摘自《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50156-2012表5.0.13-1和第5.0.8条的规定

(3)生活办公区:

出于安全与功能的考虑,站房通常不超过3层,层高3米~3.6米(底层若设有变配电间,该层层高可适当增加)。站房的房间功能主要有收费室、办公室、值班室、休息室和卫生间,有时会在底层开设超市、餐厅、汽车服务等营业场所,其与站内可燃气体设备的防火间距应符合民用建筑、明火或散发火花地点的相关规定。此外,由于汽车加气站的围墙通常为不低于2.0米的实体围墙,为保证站房底层的通风与采光,尽量使站房与围墙的距离不小于3米。

公共卫生间可设于站房内,也可单独建造,视规划用地面积与总体布局而定。

二、总结

对于常规汽车加气站的总平面布置,一定要在充分了解建设方需求、场地现状和相关政策法规的条件下才能进行设计,综合考虑生产、生活和消防安全的需要,缺一不可。

参考文献:

【1】《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50156-2012[S]

【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S]

【3】《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2006[S]

作者简介:

1、李振华(1981.04~),新疆吐鲁番人,理学硕士,现就职于重庆神州燃气工程设计有限公司,从事工民建设计工作。

2、沈朝飞(1982.07~),河北宁晋人,工学学士,现就职于重庆神州燃气工程设计有限公司,从事工艺设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