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天义 闫凤霞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国民对于生活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市政工程作为和城市居民的生活密不可分的工程,越来越得到大家的关注,其对发挥城市的中心作用、改善城市生活环境、提高城市品位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近年来,我国的市政道路建设获得了很大的发展,市政道路施工企业也逐渐成为了国家的重点,但是,道路项目施工中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其中最受关注的就是道路施工项目的技术问题和质量的问题。本文就将对其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市政道路;技术;质量;措施
中图分类号:TU997文献标识码: A
1、市政道路施工难点
1.1、道路施工环境复杂
在对市政道路进行设计时,要考虑到工程施工对于周边环境的影响,根据不同的施工环境选择不同的设计和施工方案,也就是要对复杂的道路施工环境进行全面考虑,这对于相关的道路设计人员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造成设计质量的难以控制。
1.2、涉及方面较多
市政道路工程的施工中会遇到输气输水管道的迁移工作,在这过程中加果事先没有和相关的供气、供水部门进行及时的沟通和协调,对道路下隐蔽的管道和线路分布不了解的话,那么一旦挖到管道或线路,就会对工程的施工造成影响,更会影响到附近居民的正常生活。所以说市政道理工程的涉及范围很广,与相关部门的协调工作也加大了道路设计的难度。
1.3、受自然环境的影响较大
市政道路的施工很容易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如果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遇到雨季或者连续的雨雪天,就会导致道路的排水系统暂时无法发挥作用,给施工现场造成很大的影响,最终影响到工程工期,也会对道路的地基造成一定的冲击。所以市政道路在设计时需要对道路周边的环境进行充分地了解,这就在一定的程度上增大了设计的难度。
2、市政道路设计施工技术
2.1、施工准备
2.1.1、施工放样
施工放样指根据施工设计图纸以及管道中心线、水准点正确地进行管道的测量放样工作,并设置固定可靠的护桩。
2.1.2、材料要求
市政道路建设中的材料要求主要指根据施工设计图纸的要求对管材进货后必须进行严格的验收,不允许有缺陷的管材进场。还要注意对于本工程所用管线必须提供质量监定书和质量检测报告。比如施工所用到的水泥、砂石、钢材等材料必须经试验再使用。
2.1.3、沟槽开挖
沟槽开挖工作指的是相关施工人员根据本工程原地面标高及排水设计深度进行开挖沟槽。要特别注意管道埋深均较浅埋深为1~2m;沟槽排水采用边沟单侧排水,边沟宽20cm,深25cm,每隔50m左右设集水坑,用水泵排至地面排水系统。在沟槽开挖之后严禁晾槽,应该马上组织验收合格后及时回填砂石或铺设垫层。
2.1.4、水泥稳定砂砾基层配合比控制
提前1个月进行水泥稳定砂砾基层混合料配合比试验,试验方法按照JTJ057-94规定的标准方法进行试验,试件在规定的温度和湿度的条件下养生6天,浸水1天,将试验取得的配合比,水泥剂量,最佳含水量提供给现场施工。
2.2、具体施工
2.2.1、拌和
水泥稳定砂砾拌制,拌和时将砂砾与水泥在搅拌机内先干拌,后洒水湿拌,保证水泥均匀地分散在集料中;水泥的最佳剂量具体由试验确定;为保证混合料的配合比的准确性,水泥和砂砾采用电子计量设备进料;一般含水量控制在超过最佳含水量的1~1.5%左右,以弥补混合料在运输摊铺时水分的散失。
2.2.2、摊铺、整型
采用立模施工,人工按松铺厚度均匀摊铺,整型后基层顶面应达到设计规定的路拱横坡,并进行对角线检查平整度及横坡度。
2.2.3、碾压
碾压应控制在水泥初凝之前完成。采用振动压路机碾压,碾压在最佳含水量下遵循先静压后振压,碾压方向与路中心平行,直线段由边到中碾压,超高段由内到外碾压,保证轮迹重叠1/2的原则,并及时找平控制标高,直到达到设计要求的密实度和顶面标高。
2.2.4、接头缝处理
在施工过程中把握好每天最后一段末端缝的处理。在当天基层结束时,将接头压实,等第二天施工时,做成竖直缝,这样可以做到接头平顺。
2.2.5、沥青面层施工
面层施工前,先施工一段试验路段,通过试验从而取得面层施工的松铺厚度、碾压遍数、用油量、摊铺速度等各方面数据,并将这些试验结果报监理工程师批准,用于指导施工。
2.2.6、下封层施工
下封层紧接在基层施工养护期结束表面稍干后浇洒。当基层完工后时间较长,表面过分干燥时,应对基层进行清扫,在基层表面少量洒水,并等表面稍干后浇洒沥青,按设计的沥青量一次浇洒均匀,当有遗漏时,用人工补洒。然后撒铺石屑或砂,经过压路机碾衬。
2.2.7、侧石施工
施工时,应核对道路中心线,依次丈量出路面边界,进行边线放样,定出边桩,并按路面设计纵坡与侧石纵坡相平行的原则,计算出侧石的顶面标高,定出其顶面标高,放出施工控制线。人行道斜坡处的侧石,一般比路面高出约2~3cm,两端接头应做成斜坡,在曲线段应视曲线半径的大小,采用60cm或30cm的侧石。在安装时,垫层应密实、饱满,并注意相邻侧石的高差,安装好的侧石要求牢固。
3、市政道路工程质量控制措施
3.1、更新管理理念
要做好市政道路施工质量通病的防治工作,就必须深入了解和分析现代市政道路施工质量管理相关理论。找到适合的企业进行施工质量管理,形成与施工企业发展要求一致的质量通病防治管理理念。在以往的施工质量通病防治管理研究上,不断的更新自身对市政公路施工质量通病防治的相关理念,重视施工质量通病防治并将其贯穿到施工企业具体经营活动中去。
3.2、强化人员培训
在具体的工作中强化对相关人员的培训,要让相关的管理、施工人员了解企业的管理体系、方法改革,强化管理、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以及质量通病防治工作中的工作重难点,以此市政工程施工质量通病防治管理目标。
3.3、加强材料市场控制
在生产过程中,加强对建筑材料的控制,全面杜绝没有资质的生产企业提供的建筑原材料进入施工场地。对于那些有资质的企业,也不能放松对其的管理。努力加强对进场的建筑材料的检查工作,严格按规定进行抽样复试,杜绝不合格的建筑材料的使用。对在建筑生产管理工作中质量不达标、质量保证体系不健全的企业,一定要依法对其进行全面的停业整顿工作,对于生产条件良好且持有许可证的原材料或配件的厂家,要大量的引进。
3.4、加大对监理单位的管理力度
政府监督管理部门和建设单位还要在切实支持监理工作的同时,加大对相关监理单位的管理力度。对于工作不认真、没有严格履行监理合同的监理机构必须要进行及时的清退,杜绝一些个人或企业为了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而挂靠有资质的监理单位揽活的现象。对于因为监理工作人员的失职而造成的工程质量事故的情况,一定要依法追究其责任人的责任,同时要求赔偿相关的经济损失。
结束语
综上所述,市政道路工程建设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程,它关系到人民的正常出行,甚至生命和财产的安全。所以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一定要严格的控制它的设计、施工等每个环节,以此保证市政道路的高质量,推动我国的城市化建设。
参考文献
[1]李志.市政道路规划设计中的要点分析[J].价值工程,2014,03:112-113.
[2]蔡智巧.浅谈市政道路设计施工的方法及措施[J].科技创业家,2013,03:10.
[3]周建国,任晓锟.市政道路设计施工方法及措施[J].现代商贸工业,2013,23:185-186.
[4]李海红.市政道路工程质量通病及其预防措施[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10: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