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高职教学模式改革的探索

2014-09-24 20:17刘乐星兰先芳高辉辉
软件工程 2014年8期
关键词:数字化教学资源信息时代教学模式

刘乐星 兰先芳 高辉辉

摘 要:在思考工学结合等教学模式的实现策略时,不能脱离当下的时代背景,要处理好信息技术条件下职业教育理论的共性与个性的问题,通过坚守共同性、突出个性化的过程,来凸显信息技术条件下教学模式的特色。本文主要阐述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探寻校企合作点的思路规范实践教学模式改革。具体是将“生本”核心培养理念渗透入教学模式中,其实施基础是相对成熟的校园数字化系统、虚拟仿真工作室和优势专业。

关键词:信息时代;教学模式;数字化教学资源;虚拟仿真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When thinking the strategic of teaching modes of combining learning with working, can not be separated from the background of the moment.The Educators have to handle the problem between the commonness and individuality issues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theory under IT conditions.By the process of sticking common and highlighting personality,to highlight the characteristic mode of teaching under IT conditions.The more mature campus digital systems,virtual simulation studio and superior majors is the basis of the teaching mode reform.Through a firm core to establish a "student-centered" teaching concept,we can use the moder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o explore the idea and practice of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and reflection.

Keywords:information age;teaching mode;digital teaching resource;virtual simulation teaching

1 引言(Introduction)

“教学一直被认为是一门艺术,需要创造力和想象力。教师执行并回应聆听者,以期启迪和激发学习者。他们发现了如何使他们自己、他们的学生、他们的主题之间富有成效的连接[1]。”由于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尤其是计算机、网络和智能移动终端等软硬件的不断成熟和更新,现代信息技术无处不在,像空气一样漫步在人们身边,教师与学习者之间的教学不再局限于课堂、也不只是图书馆和学校,它超越了有形的学校和普通意义的网络教学。“但非常有趣的是,教学的形式却没有什么变化,与隐性的较难获得的观点和知识进行交互的方法仍然停留在80年代早期的水平,没有什么突破性进展。

尽管通过网络而不仅仅通过光盘获得数字化文本确实可以算得上是一种进步,但是获得的仍然只是获得数字化文本,而并没有改变阅读活动的基本结构[2]。”人们要求随时随地学习的呼声越来越高,甚至学习者期望并认为教师也应该随时随地的如空气一样,当他们需要的时候就应该出现,毫不迟疑。“世界各地的大学争相获取最新的在线学习管理体系;学生期望连续的、最匹配的、随时随地的学习[3]”这个概念下的教师不仅仅是作为教育教学概念中的教师,不仅仅是教师这个自然人,而应该是具有“教”这个属性的某个集合。现代信息技术提供了这种可能,却没有也不可能给出统一的模式,教学迫切需要的是具有特色、符合信息时代要求个性化模式。高职教育的主轴是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在这个主轴下每个院校都在不断开拓新思路,以期与企业长期合作发展,培养出符合区域经济发展要求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2 信息技术条件下高职教学模式改革的背景(Backgroud of the teaching mode reform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under moder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2006年,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中明确提出“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虚拟工厂、虚拟车间、虚拟工艺、虚拟实验”。2011年,教育部又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1]12号)指出“推进现代化教学手段和方法改革,开发虚拟流程、虚拟工艺、虚拟生产线等,提升实践教学和技能训练的效率和效果”。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类型特色的创新,需要探索符合我国特色、符合学校优势和特点、密切融合区域经济发展的高职教育教学模式。德国的“双元制”、英国的“三明治”教育、美国和加拿大的“合作教育”等,值得学习与借鉴,为我国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特别是深层次的教学改革,提供了创新的理论支撑。

在思考工学结合等教学模式的实现策略时,不能脱离当下的时代背景,要处理好信息技术条件下职业教育理论的共性与个性的问题,通过坚守共同性、突出个性化的过程,来凸显信息技术条件下教学模式的特色。通过校企合作开发某一职业典型工作任务的虚拟流程、虚拟工艺、虚拟生产等数字化教学资源可以有效还原企业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岗位一线的场景,为学生提供技能训练所需要的“真实”流程、“真实”工艺、“真实”生产场景等,有效提地提高高职院校技能教学的质量,可大大降低教学成本、规避实训风险等。endprint

3 信息技术条件下高职教学模式改革的基础(The teaching mode reform's basics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under moder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3.1 相对成熟的校园数字化系统

相对成熟的校园数字化系统在全院十多年的推行过程中,从无至有,从有到全,建立了校园数字化系统集合、信息化模块、网络应用子系统三级构架,在全校教师、学生、管理者学习和工作中植入信息化的理念和行动。校园数字化系统集合以教育教学为核心,以标准化体系为流程总线,满足师生网上工作学习、网上办事、网上生活。其中教学信息化模块完成以下建设:培养方案管理系统、教学评估管理系统、教务管理系统、教师日志、教务员日志、督导员日志、学籍管理系统、专业建设电子书、学生顶岗实习管理系统、空中课室(教学资源库)、学生成绩管理系统等覆盖师生教学的网络应用子系统。专业建设电子书、空中课堂是教学信息化模块中涉及专业、课程的两个重要网络应用子系统,专业建设电子书由“设计篇”“实施篇”及“效果篇”构成,从专业设计到毕业生就业一年,全程跟踪四年专业建设周期。空中课堂打造集展示、存储、教学和学术交流于一体的教学资源平台,全面联动与教学相关的各种资源,实现教学资源利用的最大化。

3.2 组建虚拟仿真工作室

现代信息技术的重点部分并不是它本身能为学校做什么,而是它在学校的现有基础上、结合学校成熟的实践经验形成融合。在省级示范性软件学院建设过程中,成立虚拟仿真工作室,由院领导直管,各教学部门的主任为成员,工作室负责统筹管理全院各专业教学仿真实训软件开发工作,研究制定专业教学仿真实训软件开发总体规划和相关技术规范标准,指导专业教学仿真实训软件开发,审核专业教学仿真实训软件开发成果。“学校的任务是帮助学生获得专家行为所需的所有知识,包括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当然也包括对概念的深层理解,以帮助学生对真实世界的问题进行推理[4]。”

在各教学单位,下设各相关专业的虚拟现实仿真实训教学工作小组,由各教学部门的主任牵头,专业带头人为主要负责人,骨干教师和合作企业负责人为主要成员,按照整体规划、分步实施、共建共享、边建边用的原则,选择石油化工生产技术专业、物流管理专业等两个央财支持项目为基础,联合有关企业,独立或合作开发一批代表学院水平、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标志性、共享型专业教学仿真实训软件包,推动全院专业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改革,满足职业院校学生自主学习和多样化学习的需求,整体提升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水平和质量。

3.3 优势专业

以石油化工生产技术、物流管理两个优势专业试点,作为工科、文科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实践典型,解决的问题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同时也具有很好的对比性。工作室与石化工作小组联合石化企业开发石油化工生产技术专业的典型工艺操作、工艺控制和设备维护等,与物流工作小组合作建设物流管理专业的典型工作任务的虚拟流程、虚拟工艺、虚拟生产等数字化教学资源,将企业的生产过程、工作流程等信息实时传送到课堂,使企业兼职教师在生产、工作现场直接开展专业教学,实现校企联合教学,以形成信息技术条件下的现代教学模式。

如我院石油化工生产技术属于重点专业,曾获得市级示范性建设专业、省级重点建设专业和中央财政支持重点实训基地等荣誉,与企业一同开发优质教学资源,将企业的一些可用于课堂教学的内容开发出来,同时学校的教学资源也可以应用于企业,让专业建立丰富的网络资源,实现了全体专业教师资源共享。物流管理专业物流速递核心课程的教学,围绕校园顺丰速递生产性实训基地与企业开展合作,通过信息技术解决物流速递基本知识学习、日常管理、全过程跟踪,合理计算学生实践学分问题。开发物流速递典型工作任务的虚拟流程,模拟真实工作过程,设定典型问题,学生通过通关游戏,学习物流快递知识,基本解决了学生上岗后面临的核心问题。在信息化建设方面积累了较高的技术及大量人才,连获多项省市及国家级奖项。

4 信息技术条件下高职教学模式改革探索的价值与思路(Value and idea of the teaching mode reform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under moder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校企合作以合作互惠、双赢互动为原则,注重发挥高校在现代信息技术下的实践探索和优势,有利于联合行业、企业进行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调研与培养、技术项目合作研究与开发、培训与研究等共同关心的话题建立对话机制,构建职教联盟交流合作平台,充分促进校校、校企、企企的合作,有利于发挥各自优势,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教学当然是一个艺术,在艺术中任何事情都可能发生;必要的是为聆听者构建强大的经验。这不只是为教学,它必须做的比教学更多的。这个正式确定的目标是学习者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1]。”

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得到高职教育的广泛认同,其发展动力源于部分尖锐的职业教育弊端的改革:由于过分重视学校理论学习,导致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缺乏;另一个主要弊端是,在缺乏与实际工作过程相联系的条件下,学生往往对学校本位学习不感兴趣。在这一背景下,慢慢地有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严肃地考虑这两种学习,他们发现,在工作过程情境的价值导向学习中由于有机会立即应用知识,因此,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得到提高。

4.1 信息技术条件下高职教学模式改革的价值

高职教育是为培养企业一线需要的高技术技能型人才,学生如果没有企业学习的经历,想实现高职教育与企业的“零对接”、想学生一毕业就能就业,那简直是天方夜谭,但校企合作的运行除了要有一定的理念作指导,又要一定的经济基础作支撑。“工作本位学习对于克服学习的僵化、无趣、与现实相脱离等弊端,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整合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促进工作诀窍、默会知识的学习以及实践能力的发展,无疑是非常有效的。这是工作本位学习最大的价值所在, 这些价值是学校本位学习所不具备的[5]。”endprint

校企合作实际上是学校与企业之间的一种资源交换,一种涉及不同社会与经济主体之间的社会合作,如果学校一方主动出击还是解决不了根本问题,较难保证校企合作的长效性,那么,通过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来缓解企业的诸多不愿意,将大大节省双方成本,提高合作效益。

4.2 信息技术条件下高职教学模式改革的思路

4.2.1 坚定核心培养观念

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教师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设置课程、选择教学内容、设计教学环节时,应针对学生职业岗位、岗位群主动设计开发与之相对应的课程,R·基思·索耶在深层学习的论述中指出:“深层学习要求学习者在新旧知识、概念、经验间建立联系,将他们的知识归纳到相关的概念系统中,寻找模式和基本原理,评价新的想法,并且能将这部分想法与结论联系起来,了解对话的过程,对话的过程就是知识产生的过程;还需要学习者能够批判地检查论据的逻辑性,对其理解及学习的过程进行反思[4]。”教学模式的构建不仅包含着价值观、人才观、质量观等教育哲学的核心观念,而且也涵盖了教学观、课程观、学生观等课程和教学理念与教育哲学核心观念的有机统一。信息技术条件下教学模式的构建应包括以下理念: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目的观,即基本价值取向;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人才观;以能力为核心的质量观;理论课与实践课分别系列化的课程观;突出实践教学的地位,以学为主、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教学观;以学生为中心,一切为了学生全面发展的学生观。

4.2.2 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

遵循“讲解—接受”的单向信息传递的教学模式,学生往往感到枯燥乏味,难于认知,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自始至终处于被动状态,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难以发挥。随着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以“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必然遭受冲击,“以学生为中心”教学观已具备天然的时机,在信息时代背景之下,体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这将真正有了可能。而这对教师知识的要求无疑提高更多,“专家能识别新手注意不到的信息特征和有意义的信息模式;专家获得大量的内容知识,这部分知识的组织方式反映专家对学科的理解深度;专家的知识不能简化为一些孤立的事实或命题,而应反映应用的情境。即该部分知识受一系列环境的制约;专家能够毫不费力地从自己的知识中灵活地提取重要内容;尽管专家谙熟自己的学科,但这不能保证他们会教导他人;专家应付新情景的方法灵活多样[6]。”

信息技术的利用可以根据专家教师的要求将其过程和现象立体、多方位和动态化体现出来,这样可以使学生更全面地进行观察和分析,加深对问题的认识和理解,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教学设计的主体,企业参与,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典型工作任务的虚拟流程、虚拟工艺、虚拟生产等数字化教学资源,仿真模拟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掌握知识和技能的目的。

4.2.3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探寻校企合作点

很多高职院校在进行工学结合改革实践过程中,都感到企业的合作动力不足。合作指共同创作;共同从事,或指两人或多人一起工作以达到共同目的,也指联合作战或操作。合作的基本条件是有一致的目标、同意的认识和规范、相互信赖的合作气氛、具有合作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一定的物质基础。当专业与企业谈合作的时候,应审视一下以上几点是否充分,如石油化工生产技术专业由于央企单位改制的政策,与大型石化企业签订了长期合作协议,还与省内其他石化类企业开展专业建设、实习、就业和职工培训等方面的合作;物流管理专业教师研发的虚拟教育软件,可以大大缩短员工上岗培训时间,为企业节约大量培训成本,大大提高企业的积极性。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在重视解决涉及核心机密、零部件易损、流水线作业效率降低校企合作难点问题时,也可以和必须解决这部分问题,使得企业没有后顾之忧。

高职教育的教学内容多指向于某一职业的工作任务、工作的内在联系和工作过程知识。某一职业的工作过程是完成一个企业工作任务的完整的劳动进程,工作成果始终是其所要达到的目标。工作成果是具体的产品,即货物或服务。在完整的生产过程中,完成最终的产品通常是由多个工作过程所组成的。一个工作过程的成果可以是一个具有代表性的中间产品。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不再按照学科及学科自身的逻辑体系来构建。“传统的职业教育在学科体系的框架下寻求与职业的关系,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职业教育突破了学科体系的框架,将工作过程知识作为职业教育的核心,将典型的工作任务作为工作过程知识的载体,并按照职业能力发展规律构建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7]。”石油化工生产技术专业与大型石化企业的合作形成强大的行业背景和深层的产学关系,建设常减压蒸馏、催化裂化虚拟仿真实训室,以大型石油化工行业为切入口,探讨建设一条虚拟生产与实训结合的工作流程线,融入石化行业的炼油和化工生产过程,以典型装置如蒸馏和聚合为切入点,对学生实训和对社会技术服务。

在实施包括新生入学专业教育实习、生产工艺流程认知实习、专兼职双导师创新顶岗实习的“三段分层递进”中获得企业的赞赏和肯定,改革原有的实践教学教学模式,探索开放性和职业性相结合的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的实践教学模式。物流快递虚拟现实仿真软件通过三维动画通关游戏,通过人机交互,学习物流速递知识,主要解决运输收件遇到的主要问题,如货运方式的选择、单据的填制和审阅、复杂物品和危险品运输要求规范,将种类繁多、频率稀少的典型问题用动画展示出来,采用游戏通关的方式设计,大幅提高知识的覆盖面和技能的掌握情况,巧妙的找到校企合作利益结合点。

5 结论(Conclusion)

学校联合企业不可能一下子将企业的全部生产过程、工作流程进行数字化教学,使学生随时多次进行技能训练,提高真实操作的能力,降低风险,比如石油化工生产技术专业的仿真模拟生产装置的开停工和事故处理等过程,物流管理专业的物流速递虚拟使学生有效掌握丰富的速递基础知识,但却与企业工作中真实业务情境下的劳动强度和压力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在进行高职教学模式改革中,单从学校谈改革是困难的,根据迈克尔·波特的五力分析模型,至少要考虑准学生的选择、毕业生的水准、其他高职院校的竞争、部分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新涌现的网络教学形式,很难说改革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也不能说是完成或将开始,只能说在现代信息技术下改革和探索是始终进行无法停止的实践。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Diana Laurillard.Teaching as a design science:building pedagogical patterns for learning and technology[M].New York:Routledge Taylor and Francis Group,2012:16.

[2] 李爽,等.技术在高等教育中的应用—访elearning领域资深专家黛安娜·劳里劳德教授[J].开放教育研究,2007(3):5.

[3] César Olavo de Moura Filho,Alain Derycke.Pedagogical Patterns and Learning Design: When Two Worlds Cooperate[J]. Current Research on IMS Learning Design,Open University of the Netherlands,2005(9):113-122.

[4] R·基思·索耶.剑桥学习科学手册[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1):2-4.

[5] 徐国庆.工作本位学习初探[J].教育科学,2005(4):53-56.

[6] 约翰·D·布兰思福特,等.人是如何学习的:大脑﹑心理﹑经验及学校扩展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27.

[7] 徐涵.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职业教育[J].职业技术教育,2007(34):5-10.

作者简介:

刘乐星(1963-),男,硕士,副院长/副教授.研究领域:教育信息化管理.

兰先芳(1972-),女,硕士,副教授.研究领域:高等教育原理.

高辉辉(1982-),男,硕士,讲师.研究领域:人才培养研究,课程研究工作.endprint

猜你喜欢
数字化教学资源信息时代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面对信息时代 成长的孩子们
信息时代的智慧教育
统计工作如何应对信息时代的挑战
数字改变中职焊接教学探析
数字化教学资源下初中语文课堂情景教学的导入
初中语文古诗词数字化教学资源设计研究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