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俊英
【摘要】 目的:对应用针对性护理模式在冠心病患者在接受介入诊疗术的过程中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将本院收治的84例接受介入诊疗术的冠心病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冠心病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针对性护理模式。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术后出现血管并发症的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住院治疗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冠心病护理服务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冠心病患者接受介入诊疗术的过程中实施针对性护理模式,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关键词】 针对性护理; 冠心病; 介入诊疗术; 血管并发症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targeted care applied to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during interventional therapy. Method: 84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received interventional therapy in our hospital were randomly assign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with 42 patients in each group. Conventional coronary care was applied to the control group during treatment, and targeted coronary care was applied to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sult: The treatment to coronary heart disease of observation group was obviously bett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The number of postoperative vascular complications of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ess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total hospitalization time of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shor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coronary care satisfaction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Conclusion: Applying targeted care to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during interventional therapy has a significant clinical effect.
【Key words】 Targeted care; Coronary heart disease; Interventional therapy; Vascular complications
First-authors address: The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of Jingdezhen, Jingdezhen 333000, 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4.22.040
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随着人口老龄化的日益加剧,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引起的饮食结构的改变,使得冠心病的发病率呈逐年升高的趋势[1]。目前在临床上对于冠心病的治疗已经发展比较成熟,随着临床微创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更新,介入诊疗术已经成为临床对冠心病进行治疗一种重要技术手段[2]。冠心病介入诊疗术就是指采取心导管技术,对狭窄或者是已经闭塞的冠脉血管展开疏通处理,使心肌血流灌注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从而达到治疗效果。该技术可以对病变血管的程度、性质、位置予以明确,为目前临床治疗冠心病过程中展开血运重建的一种重要手段[3]。值得注意的是,在采取冠心病介入诊疗术实施治疗过程中,经常会因观察不到位、手术操作不当以及围术期用药不合理等引起诸多血管并发症,对临床疗效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科学合理的护理手段在此时显得尤为重要[4]。本次研究对冠心病介入诊疗术后血管并发症发生的原因以及相应的护理对策进行探讨,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9月-2013年9月本院收治的84例接受介入诊疗术的冠心病患者,均符合以下条件:(1)患者心电图检查存在明显异常;(2)有明确的冠心病史;(3)排除合并患有其他心血管疾病的可能;(4)患者本人选择接受介入治疗;(5)以往无手术和介入治疗史;(6)患者年龄40~85岁;(7)患者身体条件能够耐受介入术;(8)围术期能够积极配合治疗并严格执行医嘱;(9)患者自愿加入到本次研究中[2]。全部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男25例,女17例;年龄42~85岁,平均(56.9±1.5)岁;冠心病患病时间1~14年,平均(5.2±0.6)年;接受桡动脉介入术治疗的患者30例,接受肱动脉介入术治疗的患者8例,接受股动脉介入术治疗的患者4例。观察组男27例,女15例;年龄44~83岁,平均(56.7±1.6)岁;冠心病患病时间1~12年,平均(5.1±0.7)年;接受桡动脉介入术治疗的患者31例,接受肱动脉介入术治疗的患者7例,接受股动脉介入术治疗的患者4例。上述4项自然指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endprint
1.2 方法
1.2.1 介入诊疗术方法 实施常规经皮动脉穿刺,建立血管通路,冠状动脉造影,实施冠状动脉支架术,在病变存在的位置放置冠状动脉支架,单纯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治疗的患者,可以在手术结束后的1 h将体内的动脉鞘拔出,接受冠状动脉支架术治疗的患者,可以在手术结束后的4 h内将体内的动脉鞘拔出,并在之前给予一定量的肝素,剂量控制标准为100 U/kg,且持续给予加量速度为lO00 U/h,在动脉鞘被拔出后的每12小时给予低分子肝素1次,药量应用标准为5000 U/次,连续给药3 d,手术开始前口服阿司匹林300 mg,连续给药3 d,以后改为每天服药100 g,并坚持长期服用[3]。
1.2.2 护理方式 对照组采用常规冠心病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针对性护理模式,主要措施为:(1)出现皮下血肿和穿刺出血现象的患者需要尽可能的缩短拔管的时间,对血肿和出血的位置进行积极有效的处理,对血肿处进行按压,以达到促进肿块消散的目的,对于有出血表现的患者应该对出血点进行沙袋压迫止血处理4 h左右,没有能够自行吸收的肿块,可以进行局部红外照射和热敷治疗,对血肿的吸收可以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2)假性动脉血管瘤患者可以首先接受B超检查,瘤体直径在3 cm以下的患者,无需进行任何特殊处理,可以自行消除;瘤体直径在3 cm以上的患者,应该实施超声引导压迫处理,使用超声诊断仪探头适度加压,持续时间在30 min左右,使血流的通过量减少直至通道作用彻底消失为止。(3)有动静脉瘘出现的患者,需要对其心率和血压水平等相关指征数据给予密切的关注,如果患者出现心跳过速和血压水平下降等现象,应该及时进行有效干预,大部分的动静脉瘘可以自行闭合。(4)在对导致血管并发症出现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和了解之后,可以保证手术准备工作更加充分,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使并发症发生率降低,进而提高冠心病介入诊疗成功率,使患者的痛苦减轻。(5)冠心病介入诊疗术血管并发症患者由于病程迁延,疗效不理想,因此很容易出现疲劳和紧张等不良心理状态,此时护理人员应对患者展开必要的心理干预,通过积极主动的沟通交流对患者的内心世界进行了解,对患者进行必要的心理辅导和安慰,保证其有一个愉快且轻松的心理状态,积极配合治疗。必要时对患者的饮食进行干预,指导其科学饮食[5-10]。
1.3 观察指标 选择两组患者术后出现血管并发症的人数、冠心病病情治疗效果、住院治疗总时间、冠心病护理服务满意度等指标进行对比研究。
1.4 治疗效果评价方法 临床治愈:冠心病症状表现经介入治疗彻底消失,心电图等相关检查结果完全恢复正常;有效:冠心病症状表现经介入治疗明显减轻,心电图等相关检查结果有显著改善;无效:冠心病症状表现经介入治疗没有减轻,心电图等相关检查结果没有任何改善,或病情呈进行性趋势发展[9]。临床治疗有效率=(临床治愈+有效)/总例数×100%[11]。
1.5 冠心病护理服务满意评价方法 患者出院当天接受问卷调查,为临床护理服务工作打分,满意为100分。80分以上为非常满意,60分以上、80分以下为满意,60分以下为不满意。患者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总例数×100%[12]。
1.6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患者年龄、住院时间等相关计量资料以(x±s)形式表示,采取t检验,计数资料采取 字2检验,P<0.05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4 住院治疗总时间 对照组患者住院治疗(13.86±2.47)d,观察组住院治疗(10.60±2.15)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2784,P<0.05)。
3 讨论
冠心病介入诊疗术可以使血管发生病理学变化的具体位置和病变的严重程度和具体性质进一步明确,保证安全有效实现血管的疏通操作,使心脏的供血情况恢复正常,防止出现大面积心肌梗死,但值得注意的是,在手术操作过程中受到手术操作者和抗凝药物作用等因素的共同影响,冠心病介入诊疗术在术后患者会出现血管并发症[13]。
本次研究发现,导致冠心病患者在接受介入诊疗术的术后出现血管并发症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手术过程中操作不当或抗凝药物应用不合理;(2)穿刺操作不熟练,反复多次进行,会导致出现假性动脉血管瘤;(3)血管穿刺不当,同时将动脉血管壁和相邻的静脉血管壁刺破;(4)对穿刺部位的压迫时间过长;(5)患者长时间接受卧床治疗;(6)患者年龄较大,血液循环功能下降;(7)血脂水平存在明显异常[14]。在日常护理过程中,应该针对性上述原因,为患者提供更加有针对性的护理服务,防止血管并发症的出现,使治疗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
冠心病介入诊疗术后血管并发症的病因较为复杂,术后科学的护理对于并发症的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已有研究证实,做好充足的术前准备、术后对患者的病情变化进行密切的观察,手术操作过程中严格按照规程进行,术后对恢复方案进行合理安排,对患者实施有针对性的康复理疗等护理措施可使术后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得到有效的避免,提高了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15]。
在对冠心病实施介入治疗的过程中,股动脉入路以及鞘毛细血管入路为常用冠心病介入诊疗术入路,如果采取股动脉入路时,在将鞘管拔出的过程中应采取手动压迫方法对入路口的出血症状进行阻止,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该方法需要护理人员花费较大的医疗成本,同时会给患者增加负担,带来麻烦,对于患者的康复较为不利,因此检测经血管缝合器或者是手腕式气囊止血器对入路口出血症状进行处理,可以使术后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得到有效的避免。血管缝合器为目前临床上一种新型的止血工具,血管缝合器的应用可有效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强度,降低了术后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16]。手腕式气囊止血器为代替弹力绷带的一种有效替代产品,在应用的过程中应注入一定量的气体,术后逐步放气实现止血的效果。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准确性高,止血到位等优势[17]。endprint
在医疗服务过程中不单单包括医生的治疗与诊断,同时还包括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在过去传统的医疗体系中经常将更多的关注放在医生的治疗以及诊断工作中,对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予以忽视,曾有学者指出,如果将医疗服务看作是硬服务,那么便可以将护理工作作为软服务看待[18],在某些方面,软实力所产生的效果可能要由于硬实力,因此临床重视护理工作具有很大的必要性[19]。在实施冠心病介入诊疗术后血管并发症的护理工作中,尤应对护理质量给予重视,高质量的护理不单单会涉及到患者的康复以及治疗,同时还会对医护人员甚至医疗机构在患者心目中的形象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相关的医院管理者需要以公共形象的高度以及长远角度对护理工作质量予以看待以及审视,并对医疗护理服务工作予以不断改进,对新的思路进行不断开拓与开发,找到新型医疗模式下的护理难点和难题,积极采取有效手段取解决,以实现提高护理服务质量的目的,降低医疗成本,使医疗服务整体水平得到提升[20]。
综上所述,在实施冠心病介入诊疗术进行治疗过程中,因观察不及时、手术操作不当等因素会引起诸多血管并发症,以皮下血肿、出血、假性动脉瘤以及静脉血栓形成等比较常见,对患者的身体健康以及生活质量会产生直接的影响。针对冠心病介入诊疗术血管并发症患者实施必要心理护理、皮下血肿护理、静脉血栓形成护理、假性动脉瘤护理等可使临床护理质量得到显著提高,降低血管并发症发生率,对于改善临床疗效和预后,提高患者满意度具有重要意义,值得关注并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茅文辉,潘立群.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管成形术后应用盐酸替罗非班的观察与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7,23(2A):7-8.
[2]许慧,温澄非.心血管介入治疗致2种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7例[J].实用护理杂志,2003,19(4):10.
[3]杨志健.冠心病介入治疗[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22-23.
[4]开月梅,夏春梅,石兰萍.护理干预对急诊冠状动脉介入病人心理状态的影响[J].护理研究,2005,19(3A):395.
[5]李菲,刘莹,任红,等.PTCA术后并发局部血肿的原因分析及护理24例[J].实用护理杂志,2002,18(9):12.
[6]赵书娥,赵莉,孙平.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J].护理研究,2004,18(10B):1852-1853.
[7]韩雅玲,荆全民.经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与诊断冠心病的进展[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4,24(1):7.
[8]蔡秀华,陈贤娣.心血管介入诊疗术血管并发症的护理对策[J].护士进修杂志,2007,2(11):1038-1040.
[9]马玲玲,沈东,杨青.经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严重血管并发症的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0,25(9):846-847.
[10]张晖,林国芳.冠心病介入诊疗术后常见并发症观察及护理[J].中国医学创新,2012,9(22):53-54.
[11]姚红,艾娜,柯晓琴.经桡动脉和股动脉行冠心病介入诊疗术患者血管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J].国际护理学杂志,2007,26(6):56l-562.
[12]庞霁娟,江珉,温文韬,等.经皮桡动脉穿刺冠脉介入治疗外周血管并发症的护理[J].西南国防医药,2010,20(8):882-883.
[13]孙春霞.颜乾麟治疗冠脉介入术后再狭窄经验[J].中医杂志,2008,46(8):583-584.
[14]邬红云,刘芳,王朝阳,等.静脉留置针改进固定方法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3):58-59.
[15]张静,蔡长华,马虹.FloTrac检测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血流动力学变化[J].中国医药导报,2010,17(9):117-118.
[16]王永亮,穆林,陈佳纬,等.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脉搏波传导速度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医药导刊,2011,10(13):1142-1144.
[17]郭淑英,殷健.系统护理对冠心病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的影响[J].中国医学创新,2011,8(20):96-97.
[18]仝其广,胡大一,徐留建,等.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对冠心病再发心血管事件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刊,2011,13(7):198-202.
[19]张晖,林国芳.冠心病介入诊疗术后常见并发症观察及护理[J].中国医学创新,2012,9(22):53-54.
[20]武亚蕊,靳维华,王斌.不同冠脉重建策略在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的短期临床疗效比较[J].中国医药导刊,2010,12(6):911-914.
(收稿日期:2014-04-03) (本文编辑:王宇)endprint
在医疗服务过程中不单单包括医生的治疗与诊断,同时还包括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在过去传统的医疗体系中经常将更多的关注放在医生的治疗以及诊断工作中,对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予以忽视,曾有学者指出,如果将医疗服务看作是硬服务,那么便可以将护理工作作为软服务看待[18],在某些方面,软实力所产生的效果可能要由于硬实力,因此临床重视护理工作具有很大的必要性[19]。在实施冠心病介入诊疗术后血管并发症的护理工作中,尤应对护理质量给予重视,高质量的护理不单单会涉及到患者的康复以及治疗,同时还会对医护人员甚至医疗机构在患者心目中的形象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相关的医院管理者需要以公共形象的高度以及长远角度对护理工作质量予以看待以及审视,并对医疗护理服务工作予以不断改进,对新的思路进行不断开拓与开发,找到新型医疗模式下的护理难点和难题,积极采取有效手段取解决,以实现提高护理服务质量的目的,降低医疗成本,使医疗服务整体水平得到提升[20]。
综上所述,在实施冠心病介入诊疗术进行治疗过程中,因观察不及时、手术操作不当等因素会引起诸多血管并发症,以皮下血肿、出血、假性动脉瘤以及静脉血栓形成等比较常见,对患者的身体健康以及生活质量会产生直接的影响。针对冠心病介入诊疗术血管并发症患者实施必要心理护理、皮下血肿护理、静脉血栓形成护理、假性动脉瘤护理等可使临床护理质量得到显著提高,降低血管并发症发生率,对于改善临床疗效和预后,提高患者满意度具有重要意义,值得关注并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茅文辉,潘立群.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管成形术后应用盐酸替罗非班的观察与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7,23(2A):7-8.
[2]许慧,温澄非.心血管介入治疗致2种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7例[J].实用护理杂志,2003,19(4):10.
[3]杨志健.冠心病介入治疗[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22-23.
[4]开月梅,夏春梅,石兰萍.护理干预对急诊冠状动脉介入病人心理状态的影响[J].护理研究,2005,19(3A):395.
[5]李菲,刘莹,任红,等.PTCA术后并发局部血肿的原因分析及护理24例[J].实用护理杂志,2002,18(9):12.
[6]赵书娥,赵莉,孙平.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J].护理研究,2004,18(10B):1852-1853.
[7]韩雅玲,荆全民.经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与诊断冠心病的进展[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4,24(1):7.
[8]蔡秀华,陈贤娣.心血管介入诊疗术血管并发症的护理对策[J].护士进修杂志,2007,2(11):1038-1040.
[9]马玲玲,沈东,杨青.经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严重血管并发症的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0,25(9):846-847.
[10]张晖,林国芳.冠心病介入诊疗术后常见并发症观察及护理[J].中国医学创新,2012,9(22):53-54.
[11]姚红,艾娜,柯晓琴.经桡动脉和股动脉行冠心病介入诊疗术患者血管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J].国际护理学杂志,2007,26(6):56l-562.
[12]庞霁娟,江珉,温文韬,等.经皮桡动脉穿刺冠脉介入治疗外周血管并发症的护理[J].西南国防医药,2010,20(8):882-883.
[13]孙春霞.颜乾麟治疗冠脉介入术后再狭窄经验[J].中医杂志,2008,46(8):583-584.
[14]邬红云,刘芳,王朝阳,等.静脉留置针改进固定方法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3):58-59.
[15]张静,蔡长华,马虹.FloTrac检测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血流动力学变化[J].中国医药导报,2010,17(9):117-118.
[16]王永亮,穆林,陈佳纬,等.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脉搏波传导速度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医药导刊,2011,10(13):1142-1144.
[17]郭淑英,殷健.系统护理对冠心病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的影响[J].中国医学创新,2011,8(20):96-97.
[18]仝其广,胡大一,徐留建,等.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对冠心病再发心血管事件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刊,2011,13(7):198-202.
[19]张晖,林国芳.冠心病介入诊疗术后常见并发症观察及护理[J].中国医学创新,2012,9(22):53-54.
[20]武亚蕊,靳维华,王斌.不同冠脉重建策略在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的短期临床疗效比较[J].中国医药导刊,2010,12(6):911-914.
(收稿日期:2014-04-03) (本文编辑:王宇)endprint
在医疗服务过程中不单单包括医生的治疗与诊断,同时还包括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在过去传统的医疗体系中经常将更多的关注放在医生的治疗以及诊断工作中,对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予以忽视,曾有学者指出,如果将医疗服务看作是硬服务,那么便可以将护理工作作为软服务看待[18],在某些方面,软实力所产生的效果可能要由于硬实力,因此临床重视护理工作具有很大的必要性[19]。在实施冠心病介入诊疗术后血管并发症的护理工作中,尤应对护理质量给予重视,高质量的护理不单单会涉及到患者的康复以及治疗,同时还会对医护人员甚至医疗机构在患者心目中的形象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相关的医院管理者需要以公共形象的高度以及长远角度对护理工作质量予以看待以及审视,并对医疗护理服务工作予以不断改进,对新的思路进行不断开拓与开发,找到新型医疗模式下的护理难点和难题,积极采取有效手段取解决,以实现提高护理服务质量的目的,降低医疗成本,使医疗服务整体水平得到提升[20]。
综上所述,在实施冠心病介入诊疗术进行治疗过程中,因观察不及时、手术操作不当等因素会引起诸多血管并发症,以皮下血肿、出血、假性动脉瘤以及静脉血栓形成等比较常见,对患者的身体健康以及生活质量会产生直接的影响。针对冠心病介入诊疗术血管并发症患者实施必要心理护理、皮下血肿护理、静脉血栓形成护理、假性动脉瘤护理等可使临床护理质量得到显著提高,降低血管并发症发生率,对于改善临床疗效和预后,提高患者满意度具有重要意义,值得关注并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茅文辉,潘立群.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管成形术后应用盐酸替罗非班的观察与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7,23(2A):7-8.
[2]许慧,温澄非.心血管介入治疗致2种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7例[J].实用护理杂志,2003,19(4):10.
[3]杨志健.冠心病介入治疗[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22-23.
[4]开月梅,夏春梅,石兰萍.护理干预对急诊冠状动脉介入病人心理状态的影响[J].护理研究,2005,19(3A):395.
[5]李菲,刘莹,任红,等.PTCA术后并发局部血肿的原因分析及护理24例[J].实用护理杂志,2002,18(9):12.
[6]赵书娥,赵莉,孙平.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J].护理研究,2004,18(10B):1852-1853.
[7]韩雅玲,荆全民.经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与诊断冠心病的进展[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4,24(1):7.
[8]蔡秀华,陈贤娣.心血管介入诊疗术血管并发症的护理对策[J].护士进修杂志,2007,2(11):1038-1040.
[9]马玲玲,沈东,杨青.经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严重血管并发症的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0,25(9):846-847.
[10]张晖,林国芳.冠心病介入诊疗术后常见并发症观察及护理[J].中国医学创新,2012,9(22):53-54.
[11]姚红,艾娜,柯晓琴.经桡动脉和股动脉行冠心病介入诊疗术患者血管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J].国际护理学杂志,2007,26(6):56l-562.
[12]庞霁娟,江珉,温文韬,等.经皮桡动脉穿刺冠脉介入治疗外周血管并发症的护理[J].西南国防医药,2010,20(8):882-883.
[13]孙春霞.颜乾麟治疗冠脉介入术后再狭窄经验[J].中医杂志,2008,46(8):583-584.
[14]邬红云,刘芳,王朝阳,等.静脉留置针改进固定方法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3):58-59.
[15]张静,蔡长华,马虹.FloTrac检测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血流动力学变化[J].中国医药导报,2010,17(9):117-118.
[16]王永亮,穆林,陈佳纬,等.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脉搏波传导速度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医药导刊,2011,10(13):1142-1144.
[17]郭淑英,殷健.系统护理对冠心病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的影响[J].中国医学创新,2011,8(20):96-97.
[18]仝其广,胡大一,徐留建,等.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对冠心病再发心血管事件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刊,2011,13(7):198-202.
[19]张晖,林国芳.冠心病介入诊疗术后常见并发症观察及护理[J].中国医学创新,2012,9(22):53-54.
[20]武亚蕊,靳维华,王斌.不同冠脉重建策略在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的短期临床疗效比较[J].中国医药导刊,2010,12(6):911-914.
(收稿日期:2014-04-03) (本文编辑:王宇)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