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会娟
【摘要】 目的:探讨应用抗结核药物引起患者肝功能损伤的危险因素。方法:对2012年7月1日-2013年12月31日入住本院的128例肺结核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应用抗结核药物导致肝功能损伤情况与患者年龄、吸烟嗜酒、既往病史、合并其他疾病,应用抗结核药物时间以及肺结核类型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应用抗结核药物导致肝功能损伤的时间多发生于用药2~6周;60岁以上患者发生肝功能损伤的几率明显高于60岁以下患者(P<0.05);有既往病史、嗜酒及粟粒型肺结核的患者发生肝功能损伤的几率较高(P<0.05)。结论:年龄大、嗜酒、有既往病史等均为肺结核患者肝功能损伤的危险因素,这类人治疗强化期肝功能损伤更为严重,要早期诊断、及时治疗。
【关键词】 肺结核; 抗结核药物; 肝功能损伤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of anti-tb drugs cause risk factors in patients with liver function injury. Method: Clinical data of 128 patients with pulmonary tuberculosis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and the application of anti-tb drugs cause liver damage and the patients' age, smoking, drinking, medical history, application time of anti-tb drugs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ulmonary tuberculosis type were analyzed. Result: Application of anti-tb drugs cause liver damage 2-6 weeks time developed in drugs. Over 60 patients with liver injury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risk of under 60 patients (P<0.05). Medical history, drinking and millet in patients with tuberculosis of liver function damage probability were higher (P<0.05). Conclusion: Age, alcohol, such as medical history are the risk factors of pulmonary tuberculosis patients with liver function injury, this kind of person treatment strengthen liver function injury is more serious, to early diagnosis and timely treatment.
【Key words】 Tuberculosis; Anti-tb drugs; Liver function damage
First-authors address: Anshan Qianshan Hospital, Anshan 114044, 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4.22.016
结核(Tuberculosis,简称TB)是常见并可致命的一种传染病,由分枝杆菌又称结核杆菌导致。结核通常感染并破坏肺以及淋巴系统,但其他器官如脑、中枢神经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骨骼、关节、甚至皮肤亦可受感染。我国是世界上肺结核多发国,近年来,肺结核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1]。虽然国外针对结核病的治疗已经在动物实验阶段取得新进展[2],但目前我国的初治肺结核患者仍多采用2HRZE/4HR(前2个月使用异烟肼INH、利福平RFP、吡嗪酰胺PZA、乙胺丁醇EMB,后4个月使用异烟肼和利福平)药物联合治疗。但是服用抗结核药物会在不同程度上引起肝功能的损伤。有研究表明,使用抗结核药物引起的肝功能损伤的概率约为12.6%[3],长时间联合用药更加大了肝毒性,以至出现有患者因严重肝功能损伤中断治疗,甚至有很少一部分患者出现暴发性肝功能衰竭而死亡。因此,肝损伤成为抗结核治疗中不可忽视的因素[4]。现回顾性分析本院肺结核患者抗结核治疗后出现肝功能损伤的病例资料,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7月1日-2013年12月31日入住本院的128例肺结核患者,其中男77例,女51例;年龄18~75岁,平均(58.7±8.9)岁;60岁以上患者66例,占51.6%;3例患者有既往病史,占6.7%;21例患者嗜酒,占16.4%;74例患者吸烟,占57.8%。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肺结核学分会的肺结核诊断标准[5],化疗前检查肝功能,正常者服用抗结核药。应用抗结核药物治疗后发生肝功能损伤者45例,占35.2%。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抗结核治疗均采用一线标准化治疗方案2HRZE/4HR(INH 0.3 g/d;RFP 0.45 g/d;PZA 0.75 g/d,EMB 0.75 g/d,均早晨空腹、口服)。
1.2.2 肝功能检查 对患者治疗前应检测乙肝病毒标志物(HBV-M),治疗1周后检查肝功能。肝功能正常患者每两周检查1次,发现肝功能异常患者每周检查1次,如果病情严重,还要根据具体情况随时检查,及时给予对应治疗,防止病情恶化。记录肝功能出现异常的患者的临床表现、体征及时间等。endprint
1.2.3 肝功能损伤分级 通过连续两次测定谷丙转氨酶(ALT)和胆红素(TBiL)的值,并与正常值上限(ULN)进行比较。划分等级如下:(1)肝功能异常:ALT为40~80 U/L,患者无相关症状和体征;(2)轻度肝功能损伤:ALT≤ULN×3或/和TBiL≤ULN×2患者无症状或仅有轻微症状;(3)中度肝功能损伤:ULN×3
1.2.4 肝损伤定义 间隔2周以上、连续两次检测ALT>40 U/L(正常值上限,ULN)或TBiL>19 μmol/L(正常值上限,ULN)。如转氨酶/碱性磷酸酶>5 ULN时,提示肝细胞损伤,转氨酶/碱性磷酸酶<2 ULN时,提示胆管损伤,2~5 ULN间时,为混合性损伤。
1.3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 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肝功能损伤状况 所选肺结核患者在强化治疗期间没有出现死亡病例,其中45例患者肝功能损伤。轻度损伤者25例,占55.6%;中度损伤者17例,占37.8%;重度损伤者3例,占6.7%。
2.2 肝功能损伤与时间关系 肝损伤时间主要集中于第2~6周,使用抗结核药物后2 d内肝损伤7例,占15.6%;第2~6周肝损伤32例,占71.1%;6周以上肝损伤6例,占13.3%。
2.3 肝功能损伤与患者年龄关系 45例肝功能损伤的患者,年龄<30岁患者8例,占17.8%;年龄30~59岁患者11例,占24.4%;年龄≥60岁患者26例,占57.8%。年龄≥60岁患者肝功能损伤比例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 肝功能损伤与既往病史及嗜酒的关系 3例患者在治疗前有肝病史,2例为自身免疫性肝炎,1例为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治疗后3例患者肝功能均损伤,表明肝功能损伤与患者有无既往肝病史有密切关系。21例患者嗜酒,治疗后嗜酒患者中有14例肝功能损伤,占66.7%。
2.5 肝功能损伤与肺结核类型的关系 粟粒型肺结核患者肝损伤的几率更大,与其他类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INH、RFP、PZA、EMB是我国目前治疗肺结核的一线用药,是WHO推荐的标准抗结核化治疗方案。但是研究发现这些药物都能导致肝细胞损伤[6]。发生肝损伤的患者大多出现不同程度的消化道症状,也有一些患者仅是在做肝功能检查时发现异常,本次研究中128例肺结核患者有45例出现肝功能损伤,发生率为35.2%,且多发生于抗结核治疗开始后第2~6周。抗结核药物已成为引起药物性肝炎的最大病因,约占30%。抗结核药物对肝脏损害的原理可能为:(1)INH在体内代谢主要为乙酰基结合而失活,人体对INH的代谢分为快乙酰化和慢乙酰化两类,快乙酰化者N2乙酰转移酶较多,活性强,形成较多乙酰肼和肼,从而导致肝细胞变性或坏死。(2)RFP为肝微粒体酶的诱导剂,可致肝细胞损害,胆汁郁积[7-8]。(3)PZA可致转氨酶升高和症状性肝炎。抗结核药导致严重肝损伤的危险因素如高龄、嗜酒、基础疾病、既往肝病史、肺结核类型等[9]。有肝脏疾病时,患者对抗结核药物承受力差,肝损害发生率明显增高。因此,在应用抗结核药物时,尤其要注意检查肝功能状况,以便及早发现和治疗肝功能损伤,避免造成严重后果[10]。同时,在结核病的防治中对于肝损伤的治疗也将成为未来趋势[11],联合用药,减少副反应发生。本研究中有1例艾滋病患者,因为属个例没有单独分析,归为基础疾病组,但出现肝损伤情况与已有文献一致[12]。
综上所述,肺结核患者药物治疗时有很多诱发肝损伤的危险因素,对这类患者应注意避开损伤肝脏的因素,同时也要密切观察患者在用药过程中的肝功能变化,定期复查肝功能,并合理使用护肝药物[13]。既要保证抗肺结核过程的顺利进行,又要减少发生药物肝损伤的机会,但是有研究表明出现肝损伤的患者停药后治疗再次应用INH可以重新脱敏[14]。文献为个案报道,抗结核药物引起肝损伤的治疗还需大样本长时间研究,这将是未来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
参考文献
[1] Raviglione M C, Pio A. Evolution of WHO policies for tuberculosis control, 1948-2001[J]. Lancet,2002,359(9308):775.
[2] Jaswal A, Sinha N, Bhadauria M, et al. Therapeutic potential of thymoquinone against anti-tuberculosis drugs induced liver damage[J]. Environ Toxicol Pharmacol,2013,36(3):779-786.
[3]夏惜倍,詹思延.国内抗结核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的综合分析[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7,30(6):419-423.
[4]郭英红,催惠建.抗结核药物引起的肝损伤[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1998,21(5):308-309.
[5]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会.肺结核诊断和治疗指南[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1,2(1):5-9.
[6]马德省,桥志红,季之森,等.肺结核治疗期间肝功能异常的临床观察[J].临床肺科杂志,2005,10(5):603-604.
[7]秦雪良.抗结核药物肝损害49例分析[J].临床肺科杂志,2006,11(5):677.
[8]陈成伟.药物与中毒性肝病[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304.
[9]吴琼珍.68例老年肺结核患者临床分析[J].哈尔滨医药,2014,34(1): 34-35.
[10]陆向荣,姚东坡,许光明,等.慢性肝病伴肺结核时化疗方案的选择及肝损害的防治对策[J].临床肺科杂志,2008,13(6):741.
[11] Mariani B, Marchioni G F, Capitolo S. Treatment of liver damage during a course of tuberculosis and chronic pulmonary diseases. Necessity of treatment and new trends[J]. Minerva Med,1974,65(57):2977-2989.
[12] Dey S K, Ghosh I, Bhattacharjee D, et al. Liver Function profile anomalies in HIV seropositive tuberculosis[J]. J Clin Diagn Res,2013,7(6):1068-1072.
[13]党海燕.甘利欣治疗抗结核药物性肝炎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0,7(29):85-87.
[14] Ikegame S, Wakamatsu K, Fujita M, et al. A case of isoniazid-induced liver injury diagnosed by use of the DLST, and successful reintroduction of isoniazid for pleural tuberculosis[J]. J Infect Chemother,2011,17(4):530-533.
(收稿日期:2014-05-28) (本文编辑:王宇)
1.2.3 肝功能损伤分级 通过连续两次测定谷丙转氨酶(ALT)和胆红素(TBiL)的值,并与正常值上限(ULN)进行比较。划分等级如下:(1)肝功能异常:ALT为40~80 U/L,患者无相关症状和体征;(2)轻度肝功能损伤:ALT≤ULN×3或/和TBiL≤ULN×2患者无症状或仅有轻微症状;(3)中度肝功能损伤:ULN×3
1.2.4 肝损伤定义 间隔2周以上、连续两次检测ALT>40 U/L(正常值上限,ULN)或TBiL>19 μmol/L(正常值上限,ULN)。如转氨酶/碱性磷酸酶>5 ULN时,提示肝细胞损伤,转氨酶/碱性磷酸酶<2 ULN时,提示胆管损伤,2~5 ULN间时,为混合性损伤。
1.3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 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肝功能损伤状况 所选肺结核患者在强化治疗期间没有出现死亡病例,其中45例患者肝功能损伤。轻度损伤者25例,占55.6%;中度损伤者17例,占37.8%;重度损伤者3例,占6.7%。
2.2 肝功能损伤与时间关系 肝损伤时间主要集中于第2~6周,使用抗结核药物后2 d内肝损伤7例,占15.6%;第2~6周肝损伤32例,占71.1%;6周以上肝损伤6例,占13.3%。
2.3 肝功能损伤与患者年龄关系 45例肝功能损伤的患者,年龄<30岁患者8例,占17.8%;年龄30~59岁患者11例,占24.4%;年龄≥60岁患者26例,占57.8%。年龄≥60岁患者肝功能损伤比例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 肝功能损伤与既往病史及嗜酒的关系 3例患者在治疗前有肝病史,2例为自身免疫性肝炎,1例为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治疗后3例患者肝功能均损伤,表明肝功能损伤与患者有无既往肝病史有密切关系。21例患者嗜酒,治疗后嗜酒患者中有14例肝功能损伤,占66.7%。
2.5 肝功能损伤与肺结核类型的关系 粟粒型肺结核患者肝损伤的几率更大,与其他类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INH、RFP、PZA、EMB是我国目前治疗肺结核的一线用药,是WHO推荐的标准抗结核化治疗方案。但是研究发现这些药物都能导致肝细胞损伤[6]。发生肝损伤的患者大多出现不同程度的消化道症状,也有一些患者仅是在做肝功能检查时发现异常,本次研究中128例肺结核患者有45例出现肝功能损伤,发生率为35.2%,且多发生于抗结核治疗开始后第2~6周。抗结核药物已成为引起药物性肝炎的最大病因,约占30%。抗结核药物对肝脏损害的原理可能为:(1)INH在体内代谢主要为乙酰基结合而失活,人体对INH的代谢分为快乙酰化和慢乙酰化两类,快乙酰化者N2乙酰转移酶较多,活性强,形成较多乙酰肼和肼,从而导致肝细胞变性或坏死。(2)RFP为肝微粒体酶的诱导剂,可致肝细胞损害,胆汁郁积[7-8]。(3)PZA可致转氨酶升高和症状性肝炎。抗结核药导致严重肝损伤的危险因素如高龄、嗜酒、基础疾病、既往肝病史、肺结核类型等[9]。有肝脏疾病时,患者对抗结核药物承受力差,肝损害发生率明显增高。因此,在应用抗结核药物时,尤其要注意检查肝功能状况,以便及早发现和治疗肝功能损伤,避免造成严重后果[10]。同时,在结核病的防治中对于肝损伤的治疗也将成为未来趋势[11],联合用药,减少副反应发生。本研究中有1例艾滋病患者,因为属个例没有单独分析,归为基础疾病组,但出现肝损伤情况与已有文献一致[12]。
综上所述,肺结核患者药物治疗时有很多诱发肝损伤的危险因素,对这类患者应注意避开损伤肝脏的因素,同时也要密切观察患者在用药过程中的肝功能变化,定期复查肝功能,并合理使用护肝药物[13]。既要保证抗肺结核过程的顺利进行,又要减少发生药物肝损伤的机会,但是有研究表明出现肝损伤的患者停药后治疗再次应用INH可以重新脱敏[14]。文献为个案报道,抗结核药物引起肝损伤的治疗还需大样本长时间研究,这将是未来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
参考文献
[1] Raviglione M C, Pio A. Evolution of WHO policies for tuberculosis control, 1948-2001[J]. Lancet,2002,359(9308):775.
[2] Jaswal A, Sinha N, Bhadauria M, et al. Therapeutic potential of thymoquinone against anti-tuberculosis drugs induced liver damage[J]. Environ Toxicol Pharmacol,2013,36(3):779-786.
[3]夏惜倍,詹思延.国内抗结核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的综合分析[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7,30(6):419-423.
[4]郭英红,催惠建.抗结核药物引起的肝损伤[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1998,21(5):308-309.
[5]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会.肺结核诊断和治疗指南[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1,2(1):5-9.
[6]马德省,桥志红,季之森,等.肺结核治疗期间肝功能异常的临床观察[J].临床肺科杂志,2005,10(5):603-604.
[7]秦雪良.抗结核药物肝损害49例分析[J].临床肺科杂志,2006,11(5):677.
[8]陈成伟.药物与中毒性肝病[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304.
[9]吴琼珍.68例老年肺结核患者临床分析[J].哈尔滨医药,2014,34(1): 34-35.
[10]陆向荣,姚东坡,许光明,等.慢性肝病伴肺结核时化疗方案的选择及肝损害的防治对策[J].临床肺科杂志,2008,13(6):741.
[11] Mariani B, Marchioni G F, Capitolo S. Treatment of liver damage during a course of tuberculosis and chronic pulmonary diseases. Necessity of treatment and new trends[J]. Minerva Med,1974,65(57):2977-2989.
[12] Dey S K, Ghosh I, Bhattacharjee D, et al. Liver Function profile anomalies in HIV seropositive tuberculosis[J]. J Clin Diagn Res,2013,7(6):1068-1072.
[13]党海燕.甘利欣治疗抗结核药物性肝炎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0,7(29):85-87.
[14] Ikegame S, Wakamatsu K, Fujita M, et al. A case of isoniazid-induced liver injury diagnosed by use of the DLST, and successful reintroduction of isoniazid for pleural tuberculosis[J]. J Infect Chemother,2011,17(4):530-533.
(收稿日期:2014-05-28) (本文编辑:王宇)
1.2.3 肝功能损伤分级 通过连续两次测定谷丙转氨酶(ALT)和胆红素(TBiL)的值,并与正常值上限(ULN)进行比较。划分等级如下:(1)肝功能异常:ALT为40~80 U/L,患者无相关症状和体征;(2)轻度肝功能损伤:ALT≤ULN×3或/和TBiL≤ULN×2患者无症状或仅有轻微症状;(3)中度肝功能损伤:ULN×3
1.2.4 肝损伤定义 间隔2周以上、连续两次检测ALT>40 U/L(正常值上限,ULN)或TBiL>19 μmol/L(正常值上限,ULN)。如转氨酶/碱性磷酸酶>5 ULN时,提示肝细胞损伤,转氨酶/碱性磷酸酶<2 ULN时,提示胆管损伤,2~5 ULN间时,为混合性损伤。
1.3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 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肝功能损伤状况 所选肺结核患者在强化治疗期间没有出现死亡病例,其中45例患者肝功能损伤。轻度损伤者25例,占55.6%;中度损伤者17例,占37.8%;重度损伤者3例,占6.7%。
2.2 肝功能损伤与时间关系 肝损伤时间主要集中于第2~6周,使用抗结核药物后2 d内肝损伤7例,占15.6%;第2~6周肝损伤32例,占71.1%;6周以上肝损伤6例,占13.3%。
2.3 肝功能损伤与患者年龄关系 45例肝功能损伤的患者,年龄<30岁患者8例,占17.8%;年龄30~59岁患者11例,占24.4%;年龄≥60岁患者26例,占57.8%。年龄≥60岁患者肝功能损伤比例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 肝功能损伤与既往病史及嗜酒的关系 3例患者在治疗前有肝病史,2例为自身免疫性肝炎,1例为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治疗后3例患者肝功能均损伤,表明肝功能损伤与患者有无既往肝病史有密切关系。21例患者嗜酒,治疗后嗜酒患者中有14例肝功能损伤,占66.7%。
2.5 肝功能损伤与肺结核类型的关系 粟粒型肺结核患者肝损伤的几率更大,与其他类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INH、RFP、PZA、EMB是我国目前治疗肺结核的一线用药,是WHO推荐的标准抗结核化治疗方案。但是研究发现这些药物都能导致肝细胞损伤[6]。发生肝损伤的患者大多出现不同程度的消化道症状,也有一些患者仅是在做肝功能检查时发现异常,本次研究中128例肺结核患者有45例出现肝功能损伤,发生率为35.2%,且多发生于抗结核治疗开始后第2~6周。抗结核药物已成为引起药物性肝炎的最大病因,约占30%。抗结核药物对肝脏损害的原理可能为:(1)INH在体内代谢主要为乙酰基结合而失活,人体对INH的代谢分为快乙酰化和慢乙酰化两类,快乙酰化者N2乙酰转移酶较多,活性强,形成较多乙酰肼和肼,从而导致肝细胞变性或坏死。(2)RFP为肝微粒体酶的诱导剂,可致肝细胞损害,胆汁郁积[7-8]。(3)PZA可致转氨酶升高和症状性肝炎。抗结核药导致严重肝损伤的危险因素如高龄、嗜酒、基础疾病、既往肝病史、肺结核类型等[9]。有肝脏疾病时,患者对抗结核药物承受力差,肝损害发生率明显增高。因此,在应用抗结核药物时,尤其要注意检查肝功能状况,以便及早发现和治疗肝功能损伤,避免造成严重后果[10]。同时,在结核病的防治中对于肝损伤的治疗也将成为未来趋势[11],联合用药,减少副反应发生。本研究中有1例艾滋病患者,因为属个例没有单独分析,归为基础疾病组,但出现肝损伤情况与已有文献一致[12]。
综上所述,肺结核患者药物治疗时有很多诱发肝损伤的危险因素,对这类患者应注意避开损伤肝脏的因素,同时也要密切观察患者在用药过程中的肝功能变化,定期复查肝功能,并合理使用护肝药物[13]。既要保证抗肺结核过程的顺利进行,又要减少发生药物肝损伤的机会,但是有研究表明出现肝损伤的患者停药后治疗再次应用INH可以重新脱敏[14]。文献为个案报道,抗结核药物引起肝损伤的治疗还需大样本长时间研究,这将是未来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
参考文献
[1] Raviglione M C, Pio A. Evolution of WHO policies for tuberculosis control, 1948-2001[J]. Lancet,2002,359(9308):775.
[2] Jaswal A, Sinha N, Bhadauria M, et al. Therapeutic potential of thymoquinone against anti-tuberculosis drugs induced liver damage[J]. Environ Toxicol Pharmacol,2013,36(3):779-786.
[3]夏惜倍,詹思延.国内抗结核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的综合分析[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7,30(6):419-423.
[4]郭英红,催惠建.抗结核药物引起的肝损伤[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1998,21(5):308-309.
[5]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会.肺结核诊断和治疗指南[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1,2(1):5-9.
[6]马德省,桥志红,季之森,等.肺结核治疗期间肝功能异常的临床观察[J].临床肺科杂志,2005,10(5):603-604.
[7]秦雪良.抗结核药物肝损害49例分析[J].临床肺科杂志,2006,11(5):677.
[8]陈成伟.药物与中毒性肝病[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304.
[9]吴琼珍.68例老年肺结核患者临床分析[J].哈尔滨医药,2014,34(1): 34-35.
[10]陆向荣,姚东坡,许光明,等.慢性肝病伴肺结核时化疗方案的选择及肝损害的防治对策[J].临床肺科杂志,2008,13(6):741.
[11] Mariani B, Marchioni G F, Capitolo S. Treatment of liver damage during a course of tuberculosis and chronic pulmonary diseases. Necessity of treatment and new trends[J]. Minerva Med,1974,65(57):2977-2989.
[12] Dey S K, Ghosh I, Bhattacharjee D, et al. Liver Function profile anomalies in HIV seropositive tuberculosis[J]. J Clin Diagn Res,2013,7(6):1068-1072.
[13]党海燕.甘利欣治疗抗结核药物性肝炎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0,7(29):85-87.
[14] Ikegame S, Wakamatsu K, Fujita M, et al. A case of isoniazid-induced liver injury diagnosed by use of the DLST, and successful reintroduction of isoniazid for pleural tuberculosis[J]. J Infect Chemother,2011,17(4):530-533.
(收稿日期:2014-05-28) (本文编辑:王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