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亚丹+黄柱坚+杨霞+钟金莲+潘江萍
摘要根据地面观测规范的要求,介绍了从降雪到形成积雪天气过程中的观测记录、数据处理与发报的注意事项,以期为雨雪冰冻天气的观测与发报提供参考。
关键词雨雪冰冻天气;降雪;积雪;观测;发报;注意事项
中图分类号P426.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11-0262-01
1降雪天气的观测记录与数据处理
1.1降雪量的观测
当出现降雪时,若是随降随化的则按正常记录处理,不能随降随化的,白天守班时段(7:31—20:00)开始出现的,应及时将雨量传感器加盖,待固态降水结束后取盖;夜间非守班时段(20:00至翌日7:30)开始出现的,应在7:31前将固态降水及时清除掉,雨量传感器口加盖,待固态降水结束或转为随降随化的固态降水后取盖(若无法确定结束时间,可待下一次定时观测巡视无固态降水时及时取盖)。若预计夜间可能出现固态降水,也可于20:00后将雨量传感器加盖,待白天守班时段巡视无固态降水时,应及时取盖;雨量传感器加盖停止使用情况需在值班日志中备注[1-2]。雨量传感器加盖停止使用期间对应的小时和分钟降水量按缺测处理,并在业务软件中将定时降水从“自动”修改为“人工”,8:00、14:00、20:00定时观测时次编报降水量用人工观测降水量数据代替并值班日记中交待。
1.2风向风速传感器的观测
降雪天气,要注意检查风向风速传感器是否运转正常,特别是在风速较小的时候,如果较长时间出现静风记录,应加强严密监视、分析风向风速传感器是否因为低温结冰导致被风杯冻结而停止转动。当风向风速传感器冻结时,应视天气状况及时放倒风杆进行维护。如果预计未来雨雪冰冻天气维持,风向风速传感器将持续冻结,当备份自动站风向风速传感器采集的记录正常时,用相应的记录代替;如备份站也被冻结,则应将长Z文件中的风的记录作缺测处理,白天守班时段正点观测时次并使用轻便风向风速仪进行观测,并在气簿-1和值班日记中备注,并需要在A文件中作相应处理。
1.3蒸发量的观测
当降雪天气蒸发器出现冻结而无法观测时,在长期结冰的地方则停止大型蒸发的观测,使用小型蒸发皿进行观测;在短期结冰的地方继续使用大型蒸发,小时蒸发量则作缺测处理,日合计记“B”,在月末将冰敲碎,测量结冰以来的总量[3-4]。
2降雪天气的发报
当出现雨夹雪并有雨凇结成时,应选择68或69等电码。雪的大小和连续性应配合能见度和云的种类。当值班观测员观测到视区内有降雪现象时,应根据降雪现象的特征、下降情况、降自的云层、能见度和天气形势等结合其他现象进行综合判断。确定记小雪有效能见度≥1.0 km;中雪的有效能见度在0.5~1.0 km;大雪有效能见度<0.5 km。连续性降雪多为Ns云,也可降至As云;As、Sc、Ci云可降间歇性的雪且降雪量较少;降阵雪的云通常为Cb、Cu、Sc。
只要在8:00观测到观测站四周视野内有1/2以上的地面被雪覆盖时,就要编报雪深。雪深以厘米为单位,小数四舍五入取整数并扩大10倍输入。如1.4 cm则输入为10。
3电线积冰观测应注意的问题
根据中国气象局综合观测司《关于电线积冰观测业务调整有关事宜的通知》(气测函〔2010〕253号)规定,从2011年1月1日起以26.8 mm导线积冰为主观测,其发报也以26.8 mm导线的最大直径编报,最大直径按天气报电码(GD-01Ⅲ)中的“RR电码表”编报[2]。8:00只要观测时观测到有雨凇,不管有没有新的生成,在8:00的长Z文件中必须编报雨凇;14:00、20:00有新的生成才编报本组。注意以26.8 mm导线的积冰最大直径编报,最小直径为27 mm,如观测到微量的雨凇时应编报27。
4降雪加密观测注意事项
只要出现降雪并形成积雪时就应立即启动降雪加密观测,并在业务软件的台站参数中将“降雪加密观测”标记“√”。启动降雪加密观测后,在北京时间6:00、7:00、8:00、11:00、14:00、17:00、20:00都应编发降雪量和雪深。6:00应编发20:00至翌日6:00 10 h的降雪量和雪深;7:00、8:00观测前1 h累计降雪量和当时雪深;11:00、14:00、17:00、20:00观测前3 h累计降雪量和当时雪深。如果在启动降雪加密观测期,有降雪而无积雪时,则降雪量照常输入,积雪深度编报“0000”;有积雪而无降雪时,则降雪量编报“00000”,积雪编报当时的雪深;无积雪无降雪时则不用编报降雪量和雪深[5-6]。降雪停止24 h后则停止降雪加密观测,但是如果还有积雪,则应在每日7:00编报当时的雪深。降雪加密观测期间,降雪量按实际测量的量编报,如1.1 mm,则输入11;雪深观测取1位小数扩大10倍编报,如2.0 mm则输入20;加密期间则选择相应的时间段,如6:00的观测则应选则10。
5结语
地面测报观测工作要求观测员要具有较强的责任心,并能熟练掌握各类相关技术文件的规定,保证仪器正常运行,解决操作中存在的问题。文章中存在不妥之处,希望广大台站基础业务观测工作者在实践工作中发现问题并及时交流探讨,以便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相关业务观测技术规定。
6参考文献
[1] 中国气象局.地面气象观测规范[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3.
[2] 赵玉红,韦肖林.低温雨雪冰冻天气地面测报工作的技术处理和观测方法[J].气象研究与应用,2008(S2):89-90.
[3] 林燕萍,王莉萍.分析低温雨雪冰冻天气地面观测注意事项[J].科技风,2011(8):45.
[4] 赵艳玲,陈作琼,李静锋.如何做好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期间的地面观测工作[J].气象研究与应用,2009(S1):86-87,89.
[5] 杨丽娟,黄建萍,杨丽容,等.低温雨雪冰冻天气地面观测注意事项[J].气象研究与应用,2008(S2):91,93.
[6] 张捷军,李肖平,廖其瑞.桂北冬季地面气象观测注意事项[J].气象研究与应用,2008(2):7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