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山县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014-09-24 14:24董超郭微微
现代农业科技 2014年11期
关键词:开发利用水资源现状

董超+郭微微

摘要分析了2010年克山县供水量和用水量现状,进行了供需平衡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和开发利用的潜力,同时对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出现的问题作了探讨,提出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基本对策,从而促进克山县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水资源;开发利用;供需分析;现状;问题;黑龙江克山

中图分类号TV2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11-0221-02

StatusandExistingProblemsonWaterExploitationandUtilizationinKeshanCounty

DONG Chao 1GUO Wei-wei 2 *

(1 Keshan Water Authority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Keshan Heilongjiang 161600; 2 Water Conservancy Research Institute of Heilongjiang Province)

AbstractThe status of the water supply and water consumption in Keshan County in 2010 were analyzed,and the balance between supply and demand was analyzed.Based on what had been discussed above,the degree and potentiality of exploitation and utilization were analyzed.At the same time,the problems about exploitation and utilization of water resources were discussed,and the basic countermeasures of utilization of water resources were put forward,so as to promot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water resources in Keshan County.

Key wordswater resources; exploitation and utilization; supply and demand analysis;status; problems; Keshan Heilongjiang

水是地球上重要的自然资源,是所有生物生存和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基础。没有水,就没有地球的生物。随着全球人口的增长,世界各国工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造成了全球普遍的水资源供需矛盾。而我国是一个水资源非常贫乏的国家,目前水资源的现状可以用“水多、水少、水脏、水浑和生态失衡”几个特点来概括[1-2]。水资源问题能否合理地解决是关系到国民经济发展的大事[3]。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问题[4]。加强对水资源的科学管理和合理利用是摆在人们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克山县经济以农业为主,农业在全县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位置,水资源是克山县农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和保障。

1克山县水资源概况

克山县位于黑龙江省中部,齐齐哈尔市东北部,地处小兴安岭东麓与松嫩平原连接的过渡地带,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多年平均降水量为482.9 mm。全县共设17个乡镇,212个行政村,辖区总面积3 186 km2,总人口50.0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8.73万人,2010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为41.88亿元,粮食产量为62.64万t。流经该县境内的河流主要有“四河一沟”,即讷谟尔河、乌裕尔河、润津河、泰西河、鳌龙沟。

克山县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5.4×108 m3,多年平均径流深50 mm,折合地表径流量为1.55×108 m3;多年平均地下水总补给量为1.73×108 m3,地下水可开采量1.29×108 m3,扣除两者之间的重复计算量0.13×108 m3,分析区内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3.15×108 m3。目前该地区人均城镇综合生活用水定额为50 L/d,低于黑龙江省中、小城市日平均综合生活用水定额70~120 L/d的下限用水水平。由于受地理位置、气候特征和下垫面条件的影响,克山县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且差异悬殊,且地表水资源年内分配不均,年际差别显著等都是造成其水资源不足的原因。

2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截至2010年底,全县共有蓄水工程73座,其中中型水库1座,小型水库18座,引水工程1处,提水工程1处。总库容5 090×104 m3,兴利库容2 457×104 m3,设计灌溉面积1 514 hm2,设计灌溉供水量887×104 m3。全县现有机电井14 974眼,其中开采深层水的井数659眼,浅层水井数14 315眼。全县现状水源工程供水总量为5 606×104 m3,其中地表水供水量4 451×104 m3,占总供水量的79.40%,其中引水工程和提水工程取水均为过境水量,引提过境水3 895×104 m3,地下水供水量1 155×104 m3(图1)。

克山县年实际用水总量为5 606×104 m3。各业用水量中,城镇生活用水量为117×104 m3,工业用水量为254.6×104 m3,农村生活用水量为378.2×104 m3,农业灌溉用水量为4 451×104 m3,为用水大户,牲畜家禽用水量290.5×104 m3,第三产业用水量为65.2×104 m3,建筑业用水47.6×104 m3,环境用水量为2.2×104 m3(图2)。由图1、图2可知,2010年克山县水资源供需恰好平衡。

3水资源开发利用分析

3.1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

2010年克山县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为1.55×108 m3,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为0.77×108 m3,地表水供水总量4 451×104 m3,当地地表水源供水量为556×104 m3,当地地表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为3.6%,开发利用程度较低;地下水供水总量为1 155×104 m3,其中平原区浅层地下水实际开采量为129×104 m3(主要为家禽用水),深层水地下水开采量为1 026×104 m3(主要为生活、工业、建筑、三产等用水),可开采量为1.29×108 m3,扣除深层地下水后的地下水资源开采率为1%,浅层地地下水开采程度不高。当地水资源利用耗水总量为4 334×104 m3,耗水率为59%。

3.2水资源开发利用潜力

2010年克山县地表水资源量为1.55×108 m3,地表水资源开发利用率3.6%,从开发利用率角度分析当地地表水开发利用程度较低。区内主要河流有润津河、泰西河、鳌龙沟共3条河流,均为季节性河流,来水量年际及年内分配不均匀,枯季来水量较小,经常断流,直接利用引水、提水工程开发水资源潜力不大。克山县过境河流讷谟尔河和乌裕尔河水量丰富,已建引水工程1处,引水规模为2.04 m3/s,设计灌溉面积3 333.33 hm2,设计灌溉供水量5 000×104 m3;提水工程1处,提水规模1.27 m3/s,设计灌溉面积853.33 hm2,设计灌溉供水量520×104 m3,根据现状供用水情况分析,过境水引提水工程均没有达到设计供水任务,可通过对现有灌区工程续建配套、新建输配水工程等手段,使过境地表水资源利用率得到进一步提高。克山县内开采地下水供水对象主要为城镇生活、工业和农村人畜用水,地下水开采水层多为承压水,少量为第四系潜水,浅层地下水资源的开采率为1%。根据水资源利用现状调查,乌裕尔河、讷谟尔河、鳌龙沟、泰西河的两岸河漫滩、阶地地下水丰富,目前开采量较小,具备一定的开发利用潜力。

3.3用水水平

目前该地区人均城镇综合生活用水定额为50 L/d,低于《室外给水设计规范》中黑龙江省中、小城市日平均综合生活用水定额70~120 L/d的下限用水水平;一般工业万元增加值取水量为35 m3/万元,远低于《全国节水规划纲要》提出的2010年工业万元增加值取水量<120 m3的指标要求,区内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为82%,高于其提出的重复利用率为70%的指标要求,工业企业节水水平较高。

区域内水田渠灌净定额为7 200 m3/hm2,与《黑龙江省地方标准用水定额》中水稻浅型节水灌溉净定额6 450~7 500 m3/hm2相比,用水定额偏于区内上限水平,渠道灌溉水利用系数0.55,相当于《黑龙江省地方标准用水定额》中的小型渠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为0.55~0.65的下限水平,因此本区渠灌水田还具有一定节水潜力。

4水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4.1水资源有效利用率低,用水浪费严重

生活用水浪费严重,自来水管网和自备水供水漏失率达10%以上,现状城镇生活用水节水器具普及率低。由于居民节约用水观念淡薄,导致居民生活、公共设施用水浪费现象严重。灌溉水利用系数较低,引水干渠蒸发渗漏严重,对引水管线及灌溉设施管理落后,跑漏现象严重。建议提高节水意识,建设节水治污型社会[5]。

4.2地表水供水工程设施不完善,渠系水利用系数低

区内部分地表水蓄水工程老化,年久失修,出现不同程度的渗漏损坏等现象,调蓄水量较少;灌溉工程不配套,灌区渠系有效利用系数较低,渠道供水过程中有1/2的水量为渗漏、蒸发损失。建议健全完善供水工程设施,提高渠系水利用系数。

4.3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不均衡

区域内年地下水开发利用程度为1%,开发利用程度不高。但区域内克山镇一带由于城镇取水比较集中,开采量较大,而其他区域只是零星分布,开采量较小,导致区域内地下水开采程度不均。地下水开采量集中的区域由于多年的开采,致使分析区部分区域地下水位下降。建议合理开采地下水,并且尽快建立起覆盖分析区、项目齐全、布局合理、反应迅速的地下水动态监测系统,及时科学地为水资源的管理和研究提供基础数据。

4.4水质污染

区域内部分地区受工业废水及城市生活污水排放影响,造成河段水质类别为Ⅴ类,水质较差。地下水受市政排水管网覆盖面的影响,水质不同程度受城市点源、面源污染的影响,同时农业生产中化肥、粪肥、农药随大气降水和农灌用水产生垂直渗入的影响,而造成地下水水质不同程度的污染[6-7]。

4.5过境水利用率较低

分析区乌裕尔河和讷谟尔河过境水量丰富,缺少工程措施或已有工程配套不完善,过境水利用效率较低。建议合理规划利用过境水,及时完善配套工程。

5结语

从克山县水资源概况、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出发,全面系统地分析了克山县水资源开发、利用、管理的现状,提出了现阶段在生活用水、农业水资源的利用、农业水利建设、农业水资源的管理上还存在问题,并提出了加强水资源管理的对策,使有限的水资源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以保证克山县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也为克山县今后水资源开发、利用、管理提供可借鉴依据。

6参考文献

[1] 张天曾.中国干旱区水资源利用与生态环境[J].自然资源,1981(1):62-70.

[2] 陈志恺,沈振荣.我国干旱地区的水资源[J].自然资源,1984(1):34-37.

[3] 任光照,杨继孚,黄永基.我国水资源开发利用问题及对策[J].自然资源,1981(1):11-16.

[4] 欧向军,李志刚.甘肃省城市水资源利用现状、问题与对策[J].城市问题,2000(2):47-49.

[5] 李广贺,刘兆昌,张旭.水资源利用工程与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297-302.

[6] 陈维民.论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J].水利天地,2004,12(4):31.

[7] 左其亭,陈曦.面向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规划与管理[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3:79-85.

3.3用水水平

目前该地区人均城镇综合生活用水定额为50 L/d,低于《室外给水设计规范》中黑龙江省中、小城市日平均综合生活用水定额70~120 L/d的下限用水水平;一般工业万元增加值取水量为35 m3/万元,远低于《全国节水规划纲要》提出的2010年工业万元增加值取水量<120 m3的指标要求,区内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为82%,高于其提出的重复利用率为70%的指标要求,工业企业节水水平较高。

区域内水田渠灌净定额为7 200 m3/hm2,与《黑龙江省地方标准用水定额》中水稻浅型节水灌溉净定额6 450~7 500 m3/hm2相比,用水定额偏于区内上限水平,渠道灌溉水利用系数0.55,相当于《黑龙江省地方标准用水定额》中的小型渠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为0.55~0.65的下限水平,因此本区渠灌水田还具有一定节水潜力。

4水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4.1水资源有效利用率低,用水浪费严重

生活用水浪费严重,自来水管网和自备水供水漏失率达10%以上,现状城镇生活用水节水器具普及率低。由于居民节约用水观念淡薄,导致居民生活、公共设施用水浪费现象严重。灌溉水利用系数较低,引水干渠蒸发渗漏严重,对引水管线及灌溉设施管理落后,跑漏现象严重。建议提高节水意识,建设节水治污型社会[5]。

4.2地表水供水工程设施不完善,渠系水利用系数低

区内部分地表水蓄水工程老化,年久失修,出现不同程度的渗漏损坏等现象,调蓄水量较少;灌溉工程不配套,灌区渠系有效利用系数较低,渠道供水过程中有1/2的水量为渗漏、蒸发损失。建议健全完善供水工程设施,提高渠系水利用系数。

4.3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不均衡

区域内年地下水开发利用程度为1%,开发利用程度不高。但区域内克山镇一带由于城镇取水比较集中,开采量较大,而其他区域只是零星分布,开采量较小,导致区域内地下水开采程度不均。地下水开采量集中的区域由于多年的开采,致使分析区部分区域地下水位下降。建议合理开采地下水,并且尽快建立起覆盖分析区、项目齐全、布局合理、反应迅速的地下水动态监测系统,及时科学地为水资源的管理和研究提供基础数据。

4.4水质污染

区域内部分地区受工业废水及城市生活污水排放影响,造成河段水质类别为Ⅴ类,水质较差。地下水受市政排水管网覆盖面的影响,水质不同程度受城市点源、面源污染的影响,同时农业生产中化肥、粪肥、农药随大气降水和农灌用水产生垂直渗入的影响,而造成地下水水质不同程度的污染[6-7]。

4.5过境水利用率较低

分析区乌裕尔河和讷谟尔河过境水量丰富,缺少工程措施或已有工程配套不完善,过境水利用效率较低。建议合理规划利用过境水,及时完善配套工程。

5结语

从克山县水资源概况、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出发,全面系统地分析了克山县水资源开发、利用、管理的现状,提出了现阶段在生活用水、农业水资源的利用、农业水利建设、农业水资源的管理上还存在问题,并提出了加强水资源管理的对策,使有限的水资源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以保证克山县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也为克山县今后水资源开发、利用、管理提供可借鉴依据。

6参考文献

[1] 张天曾.中国干旱区水资源利用与生态环境[J].自然资源,1981(1):62-70.

[2] 陈志恺,沈振荣.我国干旱地区的水资源[J].自然资源,1984(1):34-37.

[3] 任光照,杨继孚,黄永基.我国水资源开发利用问题及对策[J].自然资源,1981(1):11-16.

[4] 欧向军,李志刚.甘肃省城市水资源利用现状、问题与对策[J].城市问题,2000(2):47-49.

[5] 李广贺,刘兆昌,张旭.水资源利用工程与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297-302.

[6] 陈维民.论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J].水利天地,2004,12(4):31.

[7] 左其亭,陈曦.面向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规划与管理[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3:79-85.

3.3用水水平

目前该地区人均城镇综合生活用水定额为50 L/d,低于《室外给水设计规范》中黑龙江省中、小城市日平均综合生活用水定额70~120 L/d的下限用水水平;一般工业万元增加值取水量为35 m3/万元,远低于《全国节水规划纲要》提出的2010年工业万元增加值取水量<120 m3的指标要求,区内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为82%,高于其提出的重复利用率为70%的指标要求,工业企业节水水平较高。

区域内水田渠灌净定额为7 200 m3/hm2,与《黑龙江省地方标准用水定额》中水稻浅型节水灌溉净定额6 450~7 500 m3/hm2相比,用水定额偏于区内上限水平,渠道灌溉水利用系数0.55,相当于《黑龙江省地方标准用水定额》中的小型渠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为0.55~0.65的下限水平,因此本区渠灌水田还具有一定节水潜力。

4水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4.1水资源有效利用率低,用水浪费严重

生活用水浪费严重,自来水管网和自备水供水漏失率达10%以上,现状城镇生活用水节水器具普及率低。由于居民节约用水观念淡薄,导致居民生活、公共设施用水浪费现象严重。灌溉水利用系数较低,引水干渠蒸发渗漏严重,对引水管线及灌溉设施管理落后,跑漏现象严重。建议提高节水意识,建设节水治污型社会[5]。

4.2地表水供水工程设施不完善,渠系水利用系数低

区内部分地表水蓄水工程老化,年久失修,出现不同程度的渗漏损坏等现象,调蓄水量较少;灌溉工程不配套,灌区渠系有效利用系数较低,渠道供水过程中有1/2的水量为渗漏、蒸发损失。建议健全完善供水工程设施,提高渠系水利用系数。

4.3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不均衡

区域内年地下水开发利用程度为1%,开发利用程度不高。但区域内克山镇一带由于城镇取水比较集中,开采量较大,而其他区域只是零星分布,开采量较小,导致区域内地下水开采程度不均。地下水开采量集中的区域由于多年的开采,致使分析区部分区域地下水位下降。建议合理开采地下水,并且尽快建立起覆盖分析区、项目齐全、布局合理、反应迅速的地下水动态监测系统,及时科学地为水资源的管理和研究提供基础数据。

4.4水质污染

区域内部分地区受工业废水及城市生活污水排放影响,造成河段水质类别为Ⅴ类,水质较差。地下水受市政排水管网覆盖面的影响,水质不同程度受城市点源、面源污染的影响,同时农业生产中化肥、粪肥、农药随大气降水和农灌用水产生垂直渗入的影响,而造成地下水水质不同程度的污染[6-7]。

4.5过境水利用率较低

分析区乌裕尔河和讷谟尔河过境水量丰富,缺少工程措施或已有工程配套不完善,过境水利用效率较低。建议合理规划利用过境水,及时完善配套工程。

5结语

从克山县水资源概况、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出发,全面系统地分析了克山县水资源开发、利用、管理的现状,提出了现阶段在生活用水、农业水资源的利用、农业水利建设、农业水资源的管理上还存在问题,并提出了加强水资源管理的对策,使有限的水资源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以保证克山县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也为克山县今后水资源开发、利用、管理提供可借鉴依据。

6参考文献

[1] 张天曾.中国干旱区水资源利用与生态环境[J].自然资源,1981(1):62-70.

[2] 陈志恺,沈振荣.我国干旱地区的水资源[J].自然资源,1984(1):34-37.

[3] 任光照,杨继孚,黄永基.我国水资源开发利用问题及对策[J].自然资源,1981(1):11-16.

[4] 欧向军,李志刚.甘肃省城市水资源利用现状、问题与对策[J].城市问题,2000(2):47-49.

[5] 李广贺,刘兆昌,张旭.水资源利用工程与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297-302.

[6] 陈维民.论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J].水利天地,2004,12(4):31.

[7] 左其亭,陈曦.面向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规划与管理[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3:79-85.

猜你喜欢
开发利用水资源现状
水资源平衡调度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水资源(部级优课)
浅谈水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保护水资源,从我做起
审计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的审计成果利用探析
档案的开发利用在供电公司全面管理中的作用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