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鹏
摘要总结出以宣城市为代表的江南浅山丘陵地区的黄秋葵栽培技术,包括品种选择、播种育苗、整地做畦、直播或移栽、定植后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等内容,以期为生产者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黄秋葵;栽培技术;江南;低山丘陵地区
中图分类号S649.0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11-0087-01
黄秋葵(Abelmoschus esculentus L.)又名秋葵、黄蜀葵、羊角豆、咖啡黄葵等,属锦葵科(Malvaceae)秋葵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原产非洲,我国也有野生种[1]。黄秋葵主要以嫩荚为食,其中富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以及黄酮、多糖等成分,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较高。
1品种选择
黄秋葵按植株大小可分为矮生种和高生种,按果实颜色可分为绿果种和红果种(红秋葵);按果实长度可分为长果种和短果种,按果实外形可分为圆果种和棱果种[2]。根据气候条件、地质地貌特点和市场需求,宣城市浅山丘陵地区一般选择高杆、绿色、长棱的高产品种,主栽品种有五福、清福、琦玉、东京五角等。
2播种育苗
春夏季均可播种,多采用种子直播。黄秋葵耐热怕寒,种子发芽适宜温度25~30 ℃,12 ℃以下时,发芽缓慢。因此,春播时一般在3月中旬至4月上旬育苗,6—10月采收,夏季6月播种,8—10月采收。提早上市的设施栽培模式可以使用穴盘育苗。播前晒种2~3 d,每天晒3~4 h。种子翻晒后,使用55 ℃温水浸种15 min,边浸边搅拌。然后使用清水浸种24 h,取出冲洗后放在25~30 ℃环境条件下催芽,1/2种子露白时即可播种。穴盘育苗,每穴播种1粒,盖土覆膜保温保湿,种子发芽出土后及时移除地膜。出苗后适当控制土壤湿度,室温保持在白天23~28 ℃,夜间15~23 ℃,有利于培育壮苗。当苗龄30~40 d、2~3片真叶时移栽[3]。
3整地做畦
黄秋葵喜光、耐旱怕涝,栽培应选择向阳、土层深厚、疏松肥沃、保水保肥力强的壤土或砂壤土为宜。避免与果菜类蔬菜、棉花接茬。施腐熟厩肥30~45 t/hm2、钙镁磷肥375~750 kg/hm2、氮磷钾肥225~300 kg/hm2。定植前1周做畦,畦面宽80 cm,沟宽40 cm,沟深25~30 cm。使用48%仲丁灵乳油3 000 mL/hm2一次性处理土壤控制草害。浅山丘陵地带黄秋葵栽培做畦多使用地膜覆盖,地膜覆盖一方面有利于提升地温、保水保肥,另一方面也减少了病虫害草害发生。采取覆膜栽培技术时,基肥使用量相应增加。做好沟渠配套,方便排水及灌溉[4]。
4直播或移栽
直播每畦播2行,穴距45~50 cm、行距60~70 cm,每穴播种2~3粒,出苗后每穴留1棵壮苗。为提早出苗,可进行地膜覆盖或小拱棚覆盖栽培,播3.00万~3.45万穴/hm2。早春可育苗移栽,苗龄30~40 d、具有2叶1心时移栽定植。
5定植后管理
缓苗后5~7 d施1次提苗肥,用尿素45~75 kg/hm2。定植30 d左右(开花前)结合中耕追施腐熟人畜粪30 t/hm2、氯化钾120 kg/hm2。开花坐果期每10~15 d穴施复合肥150 kg/hm2。黄秋葵喜湿怕涝,干旱影响嫩荚品质和产量,生长期内要保证水分充足。利用地膜覆盖栽培,前期不宜根部追肥,以重施基肥为主。开花后以叶面追肥为主,主要采用生物有机肥。采收期由于需肥量大,应采取根部破膜追肥的方法,一般每隔6~8 d随灌水追肥,追三元复合肥150 kg/hm2、钾肥75 kg/hm2、尿素75 kg/hm2。地膜覆盖栽培土壤保湿较好,水分管理也较为简单便利,在雨水较正常的情况下,一般不需浇水,若天气较为干燥,则需在地膜上浇淋适当的水,渗入植株根部,保持土壤湿润即可。雨水多时,注意及时排水。结果期需供给充足水分,但又忌湿度过大引起病害,故以浇水最好沟灌浅水为宜,并随灌随排,雨天注意及时排除渍水在采收后期为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减轻病虫害,可将植株下部老黄叶片疏除。
6病虫害防治
以防为主,综合防治,优先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配合合理使用化学防治。黄秋葵病虫害较少,主要有病毒病、蚜虫、茶黄螨、蓟马等。病毒病可使用2%宁南霉素水剂200倍液喷雾,蚜虫可使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 000~3 000倍液喷雾,茶黄螨可使用1.8%阿维菌素乳油4 000倍液喷雾,蓟马1.8%阿维菌素乳油3 000倍液喷雾[5]。
7采收
黄秋葵从第5~8节开始开花结果,植株开花后5~6 d、嫩果长7~15 cm,即可采收,否则影响荚果品质和后期产量。收获前期一般2~3 d采收1次,收获盛期一般每天采收1次,收获中后期一般3~4 d采收1次。
8参考文献
[1] 宫慧慧,于倩,王恩军,等.黄秋葵的应用价值和产业化开发前景[J].山东农业科学,2013,45(10):131.
[2] 王建军,朱宏华,邓军均,等.黄秋葵特征特性及其高产栽培技术[J].陕西农业科学,2011(4):251.
[3] 吴燕春,谢金鲜.黄秋葵的研究进展[J].中医药学刊,2005,23(10):1898-1899.
[4] 滕世辉,闫童,李友忠,等.有机黄秋葵栽培技术[J].中国果菜,2010(8):30-31.
[5] 闫童,滕世辉,刘士亮,等.华北地区有机黄秋葵栽培技术[J].蔬菜,2010(1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