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12-13世纪英国教会对城市兴起的影响

2014-09-24 12:13:02刘源
世纪之星·交流版 2014年5期
关键词:中世纪基督教教会

【摘 要】12-13世纪英国城市蓬勃兴起,教会起积极作用。基督教教义主张平等自由,提倡诚实守信、遵守规则、遵从内心的选择,这为城市兴起奠定了思想基础;教会作为宗教中心,引领消费集中,促使工商业汇集,为城市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教会还插手经济,提出促进经济发展的手段和策略,推动了英国城市的兴起。早期教会具有城市性,教会与城市联系密切;有的宗教中心直接发展为城市,教士的文化教育活动推动英国城市的阶层流动,从而带动了英国城市的兴起。

【关键词】12-13世纪;英国;教会;城市兴起

伴随罗马帝国的衰落与崩溃,不列颠城市的发展被迫中断。盎格鲁萨克逊早期,大多数城市已经荒败,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已经消亡。这个时期历经了部落国家混战,外族入侵,分裂战争,紧随出现了城市消亡,史学界称其为黑暗与落后的时代。12世纪,英国城市却雨后春笋般的在各地出现。什么原因促使了十二三世纪英国城市的兴起?我们追溯至盎格鲁萨克逊晚期英国的城市,就会发现,那时的教会已初具规模,组织上日渐完善,在英国已经成为一股强有力的社会力量。国内对中世纪的英国教会研究是薄弱的,涉及十二三世纪英国教会对城市兴起影响的研究,更是聊聊无几。本文探讨教会对中世纪英国城市兴起的积极影响,无疑具有学术意义。

一、早期教义奠定思想基础

教义是宗教最核心的部分,熟知的中世纪基督教会保守、贪婪是深入人心的形象,与国王勾结后,教会压迫贫苦人民,如教人们逆来顺受,学会忍耐和服从命令等。然而,教义积极的一面值得提倡。

基督教强调人人平等、自然法和博爱理念等,中世纪从古代原始社会、古典社会乃至基督教义中承继下来的平等自主理性等观念,为西欧中世纪城市的诞生奠定了思想基础。 在原始时代,人们就有朴素的关于部落成员之间人人平等的观念。经济上,城市代表了商业(包括手工业);政治上,城市是自治团体,是反封建的。市民要求平等,进而开展司法权、自治权的争夺。而上帝面前人人平等的教义,表现出的普遍的、覆盖所有人的特点,为工商业发展所需的平等提供理论基础。

基督教的教义主张自由。“中世纪城市源于古典时代而义与基督教相交汇、融合的理性主义,在信仰至上的西方中世纪,不仅一直存在,而且从弱到强,最终普遍理性在中世纪盛期确立与盛行。” 同时,一股追求个体的自主意识也在萌生。英国的城市是反封建的,随着资本主义力量壮大,第三等级从城市发展起来,并以全民代表的身份夺取政权。12-13世纪英国的城市便依托这种追求自由、挣脱封建束缚的潮流发展起来,这种自由观念成为城市兴起的重要思想条件。

许多学者认为宗教改革之前的基督教反对获利动机,甚至认为教会对商业的态度是敌视的。法国史学家亨利·皮雷纳曾用这一句话概括中世纪晚期特征:“商人很少能使上帝高兴,甚至永远都不能使上帝愉悦”。 笔者看来,这显然是对教会惯有的偏见,因为在上帝的指引下,商人的确发了财,出现了许多成功的案例,他们是城市发展的推动力。教会潜移默化地促进工商业者思想的解放,“人类不再依赖自然界的恩赐,而是另起炉灶,试图构建一个新的、可操控的秩序”。

二、教会促进城市经济发展

597年,奥古斯丁受教皇派遣到当时的肯特王国传教,从此,基督教开始在英格兰传播。到8世纪时,英格兰已经拥有了17个主教座,其中北方4个,南方13个。 这些地方,不仅是宗教中心,也是各种手工业产品的汇集之地,有学者认为,至少从8世纪起,这些大教堂和修道院所在地已同周围的乡村区分开来,具有“城市”的特征 。教会如何促进经济发展,进而促进城市兴起的呢?笔者从主客观两方面进行分析。

客观上,大的宗教中心就是可观的消费社区。宗教人士构成以伦敦为代表的英国城市的主要消费群体,购买活动占了商业的绝对额。教会人士不仅需要各种日常生活用品,需要葡萄酒、用于装饰教堂的精美手工艺品等奢侈品,还需要临时性的杂役仆从,这些需求构成一个充满吸引力的大市场,没有土地的农民、奴隶、手工业者、商人、仆从、乞丐等蜂拥而来寻找机会。除了教会自身的需求,日渐增多的朝圣者也聚集城市,为那些沿着朝圣路线的地方和拥有圣人遗物的教堂或修道院带来繁荣的商品经济,苏珊·雷诺兹称之为“香客贸易” 。市场发展起来,经济活跃起来了。对8世纪和9世纪修道院哈特尔普尔、惠特白等所在地的发掘表明,当时存在各种行业的手工业者,这些地区的对外贸易和本地交易都相当活跃。这些发掘可见宗教机构对于早期城市发展的重要性。

主观上,教会从市场中收取通行税等各种收益。例如8世纪时,由于伍斯特主教及其大教堂所属的地产是产盐中心,所以,该教堂的两只船定期往返于伦敦和伍斯特两地,专营食盐贸易,并被豁免了沿途的通行税。又如“9世纪下半叶,艾特尔弗莱德和其丈夫埃塞尔雷德授权伍斯特主教沃菲茨和他的教堂有权获得市场的一半收益” 。诸如此类财富刺激了当地手工业者和商人,以教会名义进行的商业活动不计其数。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圣阿尔本斯城的修道院长伍尔辛于公元968年在当地建立了一个市场,除去向那些前来定居的工商业者提供建筑材料,他还采取了其他优厚的条件吸引这些人经营工商业。其后代继承他的做法,继续发展当地工商业。修道院长利奥凡斯特甚至改善了通往伦敦的道路的路况,修建了桥梁、砍掉了妨碍交通的灌木丛。

三、教会直接推动城市的兴起

教会在产生之初具有城市性,城市是教会赖以存在的基础,也是传播的重要场所。历史学家汤普逊在《中世纪经济社会史》中说道:“早期基督教是一种城市的宗教,它是城市性的,不是乡村性的,它在城市和省际之间的传布是沿着水路的通商大路进行的。” 教会的城市性在《新约全书》中也有体现,从耶稣时代的加黎利省乡村农民的宗教到保罗时代的城市宗教,基督教产生了转变,相比耶稣引用生活中熟知的事物如庄稼、空中飞鸟等作为比喻,保罗所引用的比喻中多次出现了城市和市场的雏形。

教士作为教会的核心,对城市发展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李增洪教授在《13-15世纪伦敦社会各阶层分析》指出:“教士是中世纪英国社会中十分重要的社会阶层,也是中世纪伦敦社会中的重要阶层。教士逐渐建立起独立的行政管理体系,不断完善基督教的神学理论,系统而有序的向社会各阶层灌输基督教的神学思想和教义。” 天主教教士是唯一受过教育的社会阶层,他们在英格兰的文化传播和国家行政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作为获得知识的途径,教士对城市的文化建设起重要作用。由于教育能培养人的能力,而在中世纪早期,教育为教会所垄断,重要的职位非天主教士和大主教莫属,有教育需求的人变得依赖教会,由此引发城市的阶层流动,阶层流动产生新的城市。进一步说,受教育的刺激,更多人涌入城市,城市规模和数量随之变大。

教会城市是中世纪英国城市的典型代表,对其他城市发展起带头作用。城市除了手工业者和小商人外,还有主教、教士、修道士等教会人士,而城市中的一些官吏和办事人员,也多由教士充任。另外, 如果这个城市是一个大学城, 就会存在许多教会学生。“有许多英国城市,最初是大教堂或者修道院的所在地,随后汇集而来大批的工商业者,逐渐发展为城市。到了9世纪,作为重要的宗教中心,坎特伯雷这个城市习惯要求房屋屋檐之间的距离必须要有两英尺宽的距离” ,再如坎特伯里,大约从600年开始,就是肯特王国的首府,从奥古斯丁597 年来英传教开始,它也是大主教座所在地。由于政治地位重要, 坎特伯里成为国内最早的铸币点之一。它处于伦敦到海岸的交通要道上,8世纪时已有文件提到那里有市场,而9世纪时则被称为口岸(portus),可见其商业地位。教会城市在盎格鲁萨克逊时期就有一定规模,且受王权的保护,到十二三世纪,随教会势力的增长,教会城市带动了英国城市的兴起。

四、结语

十二三世纪的英国城市,在王权政治作用、经济发展和教会的综合作用下发展起来。教会在其中担任启蒙者、传播者和参与者的角色,并非人们心中认定的贪婪、腐败和保守的形象。教义对城市工商业的萌芽有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教会自身经济的发展带动了英国城市的发展。作为宗教中心,教会城市的文化活动起到了辐射作用。可以说早期教会对推动英国城市在十二三世纪的兴起与发展功不可没。

作者简介:刘源(1988-),女,汉族,河北石家庄人。现为暨南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欧洲中世纪史。

猜你喜欢
中世纪基督教教会
中世纪城堡
中世纪欧洲艺术
家教世界(2022年4期)2022-03-23 03:50:28
我最爱的那个人,教会了我……
我最爱的那个人,教会了我……
我最爱的那个人,教会了我……
征战在中世纪的骑士
基督教中国化的神学思考与实践
明确路向,践行基督教中国化——以福建基督教为例
中世纪晚期英国文学中的农民写作
种类型的“基督教哲学”
现代哲学(2015年5期)2015-12-04 05:5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