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丽
【摘 要】上音乐课是其他学科老师很羡慕的事,他们认为:至少学生是喜欢上音乐课的,而他们所教的课程是学生没办法,不得不学的。事实上,学生 “喜欢”上音乐课,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没有负担。那么学生到底是真的喜欢上音乐课吗?目前音乐课的形式不容乐观。
【关键词】教学;模式;创设;情境;运用多媒体作为教师本身应仔细反省,到底哪里需要改进。造成这样结果的原因一是教材的落后,二是教法的落后。在以往的教学中,普遍是以老师教为主,学生在老师传授中学到知识。但这些对学生来讲,是被动的。所以会出现老师拼命的在上面教,学生在下面难过的听,其效率是很低的。
声乐基础训练,就像修高楼打基脚,基础不打牢、不打扎实,是修不起来的。学习声乐往往都有急于求成的毛病,都喜欢和别人比,老师也有拔苗助长的现象。主要原因是看到人家学习进步快,心里便着急,心里一急便急于求成,结果误人子弟。
一直以来,我们初中的音乐教学总是慢半拍教学,至今还脱离不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在上面弹,学生下面跟唱,这样的音乐教学总是让人感到枯燥乏味在校园内几乎呼不到学生的歌声,更看不到舞动的身影。中学音乐教育处于整个音乐教育的重要阶段,在其教学中,如何摆脱传统思想的束缚,在“新课程、新理念”教学模式下,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和能动性,是需要我们深入研究和努力实践的新课题。
现代音乐课教学中,由于学生们在音乐课上普遍没有感受到学习乐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乐理知识的学习在学生看来,是音乐课中最没有必要学习的内容也是最枯燥乏味的内容。老师在进行有关乐理的教学时,往往只强调某一乐理知识的讲解,只想讲得清楚就可以了,是为了讲而讲。而忽视了向学生强调:了解一些乐理知识是为更好的学习、理解音乐服务的。笔者在教学时,时时提醒自己注意:不要将乐理知识讲得枯燥无味,尽量使学生主动的学,而不是被动的学。比如在讲到大调音阶时,我先提了两个问题:为什么有时人们在唱歌唱不上去的情况下,伴奏的人可以把调降下来,但是旋律并没有变化?为什么有时弹钢琴会弹到黑键?这是学生平时没有注意到,但又是感兴趣的问题。这样的方式,使学生怀着好奇的心情,迫切的想找到答案。从而激发了学生主动学的兴趣,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要做到因材施教,了解学生即“相才”是关键。在开始系教学之前,老师对学生必须有全面的了解。而要了解一个学生,决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个过程。要充分掌握学生的生理结构、特点、习惯、语言、歌唱条件、发声缺限等,然后制定出系统的训练方案。
课堂教学中紧扣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进行教学,分化重点 ,突破难点,这是最基本的要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作用于学生的感官,使之产生多元效应,使学生视觉、听觉并用,培养学生创造的欲望。因此,我在讲重点难点时,运用多媒体, 创设了动态情境, 这样能起点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传统的教学中,音乐教师往往要准备图片、大歌纸,在黑板上写大量的板书等,教师虽然花费了很多的精力,学生听得却是枯燥乏味。用多媒体制作演示文稿,使各种乐谱用不同的字体、不同的颜色、不同的形式凸现在大屏幕上,可以对学生的视觉加强刺激,加深他们对歌曲的记忆,促进他们对乐曲旋律的体悟、解。如:在教学音符时值时,若要学生凭空理解一拍、二拍、半拍等的时值概念,他们往往难以把握好,但如果通过多媒体技术利用屏幕上的"切割、"" 提取"、"比较 " 等动态演示,学生便能很快顺利地突破思维障碍,从感性到理性掌握了音符时值,使教学难点由深化浅,变得通俗易懂。
音乐课不同于体育课,可以用运动来展示自己,也不同于数学课,可通过计数公式来解题,而是一种由抽象听觉到形象感受的过程。因此,学生在学习中常常会遇到困难,思维受到阻碍,这时利用多媒体课件适时巧妙演示,把抽象的乐理知识进行形象化处理,变得直观、有吸引力,更好地突破难点。民族器乐是我国民族音乐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价值,学生认识和了解民族乐器是必要的,可是,一整套民族乐器数量多、体积大,教学中不便于也不可能一一展示实物,如果教师仅仅是纸上谈兵,一堂课讲下来也不能让学生体验各种乐器的音色,音乐教师演奏多种乐器的能力也是有限的,而借助多媒体视听设备能很容易地实现这个教学目的。
音乐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将各种乐器一览无余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利用声画同步技术,让学生感受每一件乐器的发音特点和效果,视觉能力和听觉能力互补结合,增加了学生分辨和记忆能力,避免教师费时费力空谈乐器的形状、音色以及学生对知识点死记硬背的现象,抽象的教学内容由于多媒体的介入而 " 改头换面 " 变得形象生动起来,合理恰当地重视了视听的体验结合,而使难点变得更加容易解决,学生带着愉快的心情,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教学中收到了较好的效果。这就是一堂合格的音乐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