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锐
“把祖国北部边疆这道风景线打造得更加亮丽”是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时提出的殷切期望。近年来,按照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呼和浩特市新城区主动融入自治区大局谋划推动工作,及时调整思路,把大青山南坡生态保护综合治理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努力打造生态文明、旅游观光和人民群众幸福生活的亮丽风景线。
坚持不懈筑牢生态安全屏障,打造生态文明的亮丽风景线。新城区占大青山南坡面积127平方公里,该区域干旱少雨,风沙肆虐,自然灾害频繁,生态环境脆弱。按照自治区建设“两个屏障”要求和市委、政府统一部署,新城区全面推进大青山南坡生态保护综合治理工程。落实绿化用地近10万亩,栽植云杉、丁香等各类苗木500多万株(丛),建成万亩城市草原、哈拉沁生态保护区、4万亩生态林和经济林,森林覆盖率达到41%,城市绿化覆盖率增至36.6%,人均公共绿地达到30.7平方米,是全国平均水平7.9平方米的3.9 倍,大青山南坡的生态环境实现历史性转变。今后2—3年,重点实施G6高速公路和大青山南坡全部道路两侧、党政军义务植树基地、所有村庄周围绿化工程,以及塔利万亩生态公园等项目(重点打造草博园、葡萄园、果园、植物园4个“千亩园”),大青山南坡80%的土地将全部披上生态外衣。目前,大青山南坡已成为首府北部森林生态景观富集地和重要生态屏障。
加快建设休闲度假基地,打造旅游观光的亮丽风景线。新城区深入实施“1235”工程,加快建设“四区一基地”,全力打造体现草原文化、独具北疆特色的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基地,培育产业发展新优势,实现美丽与发展双赢。一是着力发展马文化产业。加快建设草原马汇项目,重点实施国际赛马场、育马基地、游牧部落等工程,将现代的国际马管理经验与深厚的蒙元文化相结合,打造从育马到赛马、从骑马游到马术的马文化旅游综合体。二是积极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全面实施5000亩休闲观光农业园区,在建成农业科技博览园、颐和生态休闲农业观光区的基础上,重点推进自治区科协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等项目,集中打造集科普、休闲、观光、度假为一体的现代农业休闲区。三是大力发展体育健身休闲业。有机融合生态建设、旅游开发和休闲健身,重点实施三个“100公里”体育运动项目和太伟滑雪度假村(二期)工程。其中100公里的国家级登山健身步道已建成,被评为“2013年中国体育旅游十佳精品线路”。四是大力发展健康服务业。充分释放生态福利,加快实施草原旅游小镇、奥淳生态养老养生园等项目,积极推动养生保健、养老服务、健身美体、医疗护理等健康休闲产业发展。五是全力推动旅游文化融合发展。启动蟠龙山景区、大窑文化遗址公园建设,保护性开发红山口摩崖石刻、赵长城遗址、塔利古城和汉墓,打造经典历史文化走廊。积极推动中国岩画展示园区等文化产业项目建设。未来2—3年,大青山南坡将成为中外游客体验草原文化、休闲旅游的绝佳去处。
全力实施农村“十个全覆盖”工程,打造人民群众幸福生活的亮丽风景线。一是高标准推进“十个全覆盖”工程。新城区18个行政村安全饮水、村村通电、农村常住人口养老医疗低保等社会保障已实现全覆盖,剩余7项工程的覆盖率达到70%以上。未来两年,新城区将以村庄改造和新农村建设为切入点,在保留农村自然田园风光和历史文化底蕴的基础上,全面整治人居环境,进一步改善水电路气房等基础设施,大力发展教科文卫保等社会事业,努力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将所辖行政村建成各具特色的新农村示范村。二是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围绕建设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基地目标,重点将大青山沿线生态农业发展带与体验式旅游相结合,旅游观光风景线与农家乐休闲度假相结合,引导各村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努力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新发展。三是全力抓好精准扶贫工作。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进一步精准贫困对象、贫困原因,建立瞄准机制,采取定点、定人、定责方法,实施“一村一策、一户一法”分类扶持,逐村逐户制定帮扶措施,切实做到扶真贫、真扶贫。建立扶贫攻坚“四到村四到户”工作机制,实现扶贫规划与项目、干部与扶贫对象无缝对接。 ☆
(作者系呼和浩特市新城区委书记)
(本栏编辑/冬辰)
“把祖国北部边疆这道风景线打造得更加亮丽”是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时提出的殷切期望。近年来,按照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呼和浩特市新城区主动融入自治区大局谋划推动工作,及时调整思路,把大青山南坡生态保护综合治理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努力打造生态文明、旅游观光和人民群众幸福生活的亮丽风景线。
坚持不懈筑牢生态安全屏障,打造生态文明的亮丽风景线。新城区占大青山南坡面积127平方公里,该区域干旱少雨,风沙肆虐,自然灾害频繁,生态环境脆弱。按照自治区建设“两个屏障”要求和市委、政府统一部署,新城区全面推进大青山南坡生态保护综合治理工程。落实绿化用地近10万亩,栽植云杉、丁香等各类苗木500多万株(丛),建成万亩城市草原、哈拉沁生态保护区、4万亩生态林和经济林,森林覆盖率达到41%,城市绿化覆盖率增至36.6%,人均公共绿地达到30.7平方米,是全国平均水平7.9平方米的3.9 倍,大青山南坡的生态环境实现历史性转变。今后2—3年,重点实施G6高速公路和大青山南坡全部道路两侧、党政军义务植树基地、所有村庄周围绿化工程,以及塔利万亩生态公园等项目(重点打造草博园、葡萄园、果园、植物园4个“千亩园”),大青山南坡80%的土地将全部披上生态外衣。目前,大青山南坡已成为首府北部森林生态景观富集地和重要生态屏障。
加快建设休闲度假基地,打造旅游观光的亮丽风景线。新城区深入实施“1235”工程,加快建设“四区一基地”,全力打造体现草原文化、独具北疆特色的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基地,培育产业发展新优势,实现美丽与发展双赢。一是着力发展马文化产业。加快建设草原马汇项目,重点实施国际赛马场、育马基地、游牧部落等工程,将现代的国际马管理经验与深厚的蒙元文化相结合,打造从育马到赛马、从骑马游到马术的马文化旅游综合体。二是积极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全面实施5000亩休闲观光农业园区,在建成农业科技博览园、颐和生态休闲农业观光区的基础上,重点推进自治区科协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等项目,集中打造集科普、休闲、观光、度假为一体的现代农业休闲区。三是大力发展体育健身休闲业。有机融合生态建设、旅游开发和休闲健身,重点实施三个“100公里”体育运动项目和太伟滑雪度假村(二期)工程。其中100公里的国家级登山健身步道已建成,被评为“2013年中国体育旅游十佳精品线路”。四是大力发展健康服务业。充分释放生态福利,加快实施草原旅游小镇、奥淳生态养老养生园等项目,积极推动养生保健、养老服务、健身美体、医疗护理等健康休闲产业发展。五是全力推动旅游文化融合发展。启动蟠龙山景区、大窑文化遗址公园建设,保护性开发红山口摩崖石刻、赵长城遗址、塔利古城和汉墓,打造经典历史文化走廊。积极推动中国岩画展示园区等文化产业项目建设。未来2—3年,大青山南坡将成为中外游客体验草原文化、休闲旅游的绝佳去处。
全力实施农村“十个全覆盖”工程,打造人民群众幸福生活的亮丽风景线。一是高标准推进“十个全覆盖”工程。新城区18个行政村安全饮水、村村通电、农村常住人口养老医疗低保等社会保障已实现全覆盖,剩余7项工程的覆盖率达到70%以上。未来两年,新城区将以村庄改造和新农村建设为切入点,在保留农村自然田园风光和历史文化底蕴的基础上,全面整治人居环境,进一步改善水电路气房等基础设施,大力发展教科文卫保等社会事业,努力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将所辖行政村建成各具特色的新农村示范村。二是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围绕建设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基地目标,重点将大青山沿线生态农业发展带与体验式旅游相结合,旅游观光风景线与农家乐休闲度假相结合,引导各村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努力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新发展。三是全力抓好精准扶贫工作。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进一步精准贫困对象、贫困原因,建立瞄准机制,采取定点、定人、定责方法,实施“一村一策、一户一法”分类扶持,逐村逐户制定帮扶措施,切实做到扶真贫、真扶贫。建立扶贫攻坚“四到村四到户”工作机制,实现扶贫规划与项目、干部与扶贫对象无缝对接。 ☆
(作者系呼和浩特市新城区委书记)
(本栏编辑/冬辰)
“把祖国北部边疆这道风景线打造得更加亮丽”是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时提出的殷切期望。近年来,按照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呼和浩特市新城区主动融入自治区大局谋划推动工作,及时调整思路,把大青山南坡生态保护综合治理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努力打造生态文明、旅游观光和人民群众幸福生活的亮丽风景线。
坚持不懈筑牢生态安全屏障,打造生态文明的亮丽风景线。新城区占大青山南坡面积127平方公里,该区域干旱少雨,风沙肆虐,自然灾害频繁,生态环境脆弱。按照自治区建设“两个屏障”要求和市委、政府统一部署,新城区全面推进大青山南坡生态保护综合治理工程。落实绿化用地近10万亩,栽植云杉、丁香等各类苗木500多万株(丛),建成万亩城市草原、哈拉沁生态保护区、4万亩生态林和经济林,森林覆盖率达到41%,城市绿化覆盖率增至36.6%,人均公共绿地达到30.7平方米,是全国平均水平7.9平方米的3.9 倍,大青山南坡的生态环境实现历史性转变。今后2—3年,重点实施G6高速公路和大青山南坡全部道路两侧、党政军义务植树基地、所有村庄周围绿化工程,以及塔利万亩生态公园等项目(重点打造草博园、葡萄园、果园、植物园4个“千亩园”),大青山南坡80%的土地将全部披上生态外衣。目前,大青山南坡已成为首府北部森林生态景观富集地和重要生态屏障。
加快建设休闲度假基地,打造旅游观光的亮丽风景线。新城区深入实施“1235”工程,加快建设“四区一基地”,全力打造体现草原文化、独具北疆特色的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基地,培育产业发展新优势,实现美丽与发展双赢。一是着力发展马文化产业。加快建设草原马汇项目,重点实施国际赛马场、育马基地、游牧部落等工程,将现代的国际马管理经验与深厚的蒙元文化相结合,打造从育马到赛马、从骑马游到马术的马文化旅游综合体。二是积极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全面实施5000亩休闲观光农业园区,在建成农业科技博览园、颐和生态休闲农业观光区的基础上,重点推进自治区科协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等项目,集中打造集科普、休闲、观光、度假为一体的现代农业休闲区。三是大力发展体育健身休闲业。有机融合生态建设、旅游开发和休闲健身,重点实施三个“100公里”体育运动项目和太伟滑雪度假村(二期)工程。其中100公里的国家级登山健身步道已建成,被评为“2013年中国体育旅游十佳精品线路”。四是大力发展健康服务业。充分释放生态福利,加快实施草原旅游小镇、奥淳生态养老养生园等项目,积极推动养生保健、养老服务、健身美体、医疗护理等健康休闲产业发展。五是全力推动旅游文化融合发展。启动蟠龙山景区、大窑文化遗址公园建设,保护性开发红山口摩崖石刻、赵长城遗址、塔利古城和汉墓,打造经典历史文化走廊。积极推动中国岩画展示园区等文化产业项目建设。未来2—3年,大青山南坡将成为中外游客体验草原文化、休闲旅游的绝佳去处。
全力实施农村“十个全覆盖”工程,打造人民群众幸福生活的亮丽风景线。一是高标准推进“十个全覆盖”工程。新城区18个行政村安全饮水、村村通电、农村常住人口养老医疗低保等社会保障已实现全覆盖,剩余7项工程的覆盖率达到70%以上。未来两年,新城区将以村庄改造和新农村建设为切入点,在保留农村自然田园风光和历史文化底蕴的基础上,全面整治人居环境,进一步改善水电路气房等基础设施,大力发展教科文卫保等社会事业,努力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将所辖行政村建成各具特色的新农村示范村。二是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围绕建设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基地目标,重点将大青山沿线生态农业发展带与体验式旅游相结合,旅游观光风景线与农家乐休闲度假相结合,引导各村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努力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新发展。三是全力抓好精准扶贫工作。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进一步精准贫困对象、贫困原因,建立瞄准机制,采取定点、定人、定责方法,实施“一村一策、一户一法”分类扶持,逐村逐户制定帮扶措施,切实做到扶真贫、真扶贫。建立扶贫攻坚“四到村四到户”工作机制,实现扶贫规划与项目、干部与扶贫对象无缝对接。 ☆
(作者系呼和浩特市新城区委书记)
(本栏编辑/冬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