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博文 胡慧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建立合同签证、审查和监督制度,是治理和整顿建筑市场的迫切需要。通过合同的审查,强行要求承发包双方认真执行国家颁布的有关政策和法规,严格按照示范文本,认真订立施工合同,同时建立必要的合同检查制度。这样,可以及时发现和处理在合同履行过程中违反法律,扰乱市场正常秩序的行为,确保合同的认真执行。加大工程合同示范文本的推广力度,对索赔管理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必须加强对FIDCI条件及相应的国际惯例的学习和熟悉,指导我国的工程建设索赔管理工作更上一个层次。
关键词:建筑施工合同条件;FIDCI条件1绪论
1.1 我国建筑工程施工合同和施工索赔管理的现状
工程建设交易行为尚不规范,使得建设施工合同管理中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阴阳合同”充斥市场,严重扰乱了建筑市场秩序。“阳合同”是指业主在有形建筑市场通过公开招标选择承包商,并按照招标文件及中标通知书要求,与中标承包商签订施工合同;“阴合同”是指在有形建筑市场以外,另行与承包商签订的未经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备案,但在实际施工活动中被双方认可的合同或补充协议。这种工程承发包双方责任、利益不对等的“阴阳合同”,违反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严重损害承包商利益,为合同履行埋下了隐患,将直接影响工程建设目标的实现,进而给业主带来不可避免的损失。建设施工合同履约程度低,违约现象严重。合同不规范、不统一。国家工商局和建设部为加强和规范建筑市场的合同管理,制定了《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以全面体现双方的责任、权利和风险。但有些业主和承包商不能完全按照合同示范文本签订合同,采用一些自制的、不规范的文本进行签约。对于业主主要是通过自制的、笼统的、含糊的文本条件,避重就轻,转嫁工程风险[1]。
1.2 FIDIC的宗旨
作为一个国际性的非官方组织,FIDIC的宗旨是要将各个国家独立的咨询工程师行业组织联合成一个国际性的行业组织;促进还没有建立起这个行业组织的国家也能够建立起这样的组织;鼓励制订咨询工程师应遵守的职业行为准则,以提高为业主和社会服务的质量;研究和增进会员的利益,促进会员之间的关系,增强本行业的活力;提供和交流会员感兴趣和有益的信息,增强行业凝聚力。
2工程建筑索赔
2.1 工程建设合同及索赔管理的重要意义
根据德国国际工程项目管理公司经验:“通过工程项目管理中技术最优化,可使工程增加利润,但最多不超过3%~5%,而合同管理得好,却能使利润增加10~20%,”可见在国外项目管理中合同管理的优化要比技术优化更为重要。
推行工程合同管理和索赔管理的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
⑴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特征之一是经济关系合同化,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筑企业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独立经济实体,其活动主要是依合同进行,靠合同约束。索赔是合同管理重要环节。
⑵有助于政府部门转变职能。以往,工程建设管理主要依据行政手段,政府部门经常充当建设单位和施工企业间扯皮的“裁判”,而且往往主观性太多,不够公正,今后应主要依靠合同当事人自己的合同管理来办事,政府部门只提供法律保障和必要的指导,更好地加强对市场的宏观管理和调控。合同当事人具有良好的合同(索赔)管理意识和能力,无疑将有助于实现政府职能的转变。
⑶有利于促进建设单位,施工企业管理水平和自身素质的提高。这只有依靠良好的合同管理和索赔管理来实现。从建设单位来说,只有正确合理地处理索赔,考验保证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这就促使建设简单自觉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从施工企业来说,要成功地索賠,必须有充足的证据,这就促使他们做好基础工作,加快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
⑷有利于改变建筑企业合同意识差,索赔意识差的状况。不仅要签合同,签好合同,还要“管”好合同,严格履行合同,合同实施过程中发生问题,不要扯皮耍赖,要合法合理索赔。
⑸有利于国内工程管理与国际接轨,国际国内市场衔接。今后将有更多的施工企业进入国际市场,也会有更多的外国承包商来我国承建工程,我们必须学会按国际上工程管理作法行事,以在国外工程承包和国内工程建设中取得良好效益
2.2 工程建筑索赔的现实作用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工程索赔是一种正常的现象和经常发生的经济活动。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承包商的风险意识、合同意识和索赔意识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利益甚至生存。索赔是我国建筑业与国际接轨而出现的新问题,也是完善招标承包制的重要环节。因此,进行工程施工索赔研究具有重要和现实的意义。
3建议
索赔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市场经济强调的是法制管理,索赔也应有相应的法律,法规和有关管理部门的有序管理。随着建筑市场和法规的不断完善,索赔正逐渐受到合同双方和有关管理部门的重视。
[参考文献]
[1]徐学东,赵卫东.施工索赔是工程造价管理的重要工作[N].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33(3).
[2]王平,李克坚,编著.招投标合同管理索赔[M].中国电力出版社,2006年,49―53.
[3]何伯森,编著.国际工程招标与投标[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9年,39―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