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今年6月起,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推出“每月10 位优秀党员志愿者”、“每季度10个优秀志愿服务党组织”活动,本期刊登第四 批“10位优秀共产党员志愿者”的感人故事,以及10个优秀志愿服务党组织名单。 同时,党建网、党建微信平台、《党建》杂志与北京交通台合办的“党员小故事” 也将联动推广。中国楹联学会的专家为每位优秀志愿者撰写了小传。10个优 秀志愿服务党组织的事迹,在党建网上刊登。
成亮:智障孩童贴心人
成亮者,长治市委一组工干部也。近十载,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志愿服务于智障儿。感幼儿之羸弱,怜爱于心;倾己身之微力,援助于手。献物捐资,洗衣喂饭,遍历春夏秋冬,不计苦辛;无论阴晴雨雪,未言放弃。用真情诠释雷锋精神,用行动展示青春风采。论曰:古人尝云“勿以善小而不为”,其以每日之小善,而累为千钧之大爱。斯足以成三晋之楷模,立九州之典范也! (作者:卜用可)
1980年出生的成亮,内心深处有一股温情脉脉的柔肠,把一片爱心投放到智障孩童的身上。这位工作在山西省长治市委组织部的年轻干部,从2005年至今,坚持在智障幼儿园做志愿者,捐款物、拉赞助,共计50多万元;同时,洗衣服、学哑语、喂饭,和孩子们过节,花在孩子身上的时间难以计数。
生活中的成亮爱好文学,喜欢读诗、写诗,曾经发表诗作近300首,热情歌颂美好生活,讴歌先进典型。2005年,《长治日报》一篇关于智障儿童幼儿园的报道拨动成亮的心弦。这家幼儿园是针对低龄和重度智残儿童康复训练的机构,那些特殊孩子的特殊故事久久闪回在成亮的心头。“那里有三四十个智障儿童,有的孩子七八岁了还不认识父母,不会跑,不会跳,他们需要关爱。”成亮说。
爱心与责任促使成亮下定决心,尽自己所能帮助这些孩子。成亮发现,很多智障孩童都有自尊自爱。他说:“志愿者要做有心人,注意观察孩子的一举一动,及时表扬鼓励,哪怕一个微笑,一次拉手,一下掌声,对他们来说都是意义非凡。”幼儿园园长回忆:“前来资助的志愿者没有间断过,而坚持九年时间的只有成亮。”
解海龙:深情汇聚镜头中
解君海龙,冀之景县人,公益摄影师也。素以记录农村教育为己任,游艺方寸之间,潜心光影之内。一架相机,一身风雨,奔走于大别、太行、沂蒙、云贵、晋陕、青藏诸多山区,凡数十年。稚子纯真向学之眸,校舍破败简陋之貌,其视角乃至画面,呼唤爱心,感动世界,启迪人生。嗟乎!定格虽仅刹那,重意历久不息,促公益助学之希望工程,而万千学子命运,亦随之改变,乃忠而举善也!
(作者:朱荣军)
今年63岁的解海龙,1985年入党,在新闻记者当中享有很高知名度。他的出名,还是因为一张拍摄于安徽金寨的获奖作品《大眼睛》。照片上的那个小姑娘,一双渴望上学读书的眼睛,呼唤人们的爱心,开启中国希望工程的今天。
从那一刻起,解海龙也把自己的镜头对准中国农村的基础教育。他认为,“摄影要关注民生,摄影让人喜,不如让人思”。他自筹资金,以客观纪实的手法,用摄影记录下中国农村的教育现状。还在1991年,解海龙就到过全国12个省的28个国家级贫困县,倾心关注100多所学校。1992年,解海龙在北京举办以“希望工程”为主题的摄影展。随后,他在石家庄、武汉、广州、珠海、青岛、上海、合肥等地相继举办展览,为了农村孩子上学求知,争取各界人士大力资助。
多年来,解海龙先后在宝岛台湾,还有新加坡、马来西亚、加拿大、美国等地进行巡展,利用各种机会,向世人讲述每张照片背后的故事,赢得海外人士对于中国希望工程的关注,让很多贫困孩子得到善款资助。2006年,解海龙作品《大眼睛》拍得版权费30.8万元,他全部捐给希望工程。2011年,他获得“关注贫困”全球摄影大赛奖金8000美元,也如数捐给希望工程。
林萌:甘做盲人的眼睛
林萌者,京城人氏也。外表柔弱,心底纯良。求学时即以奖学金捐助他人,其后营生职场,更每以扶残助弱为己任。及至投身盲人图书馆志愿服务,屡历艰辛,然始终甘之若饴,未尝丝毫怠息。导盲引领,聊天帮扶,处处热情似火;读书购物,整理录入,时时笑靥如花。或谓“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之故焉?萌者,时人别解为“可爱”,林萌者,何其可爱,绝不愧斯名矣!
(作者:文伟)
1987年出生的林萌,一个心地善良的姑娘,2008年加入党组织,现在北京市中国通用机械工程有限公司工作,同时兼任团委副书记。
大学期间,林萌即把奖学金捐给家庭困难的同学。2011年参加工作以后,多次看望患有孤独症的孩童,为孩子们送去生活用品。后来,她参观中国盲人图书馆时,深深体会到盲人朋友生活工作的艰辛,意识到盲人朋友需要自己的帮助。之后,她便和公司团委书记一起,投入公司志愿服务团队筹备中。
2013年12月,“中国通用机械工程有限公司青年助残志愿服务队”成立。林萌热情参与中国盲人图书馆各项志愿服务工作,如整理书刊、搬运图书、导盲引领、后勤管理、会议服务,还帮助盲人朋友购物等。
林萌一方面用双手帮助盲人朋友,一方面用美好的心灵感染身边的人。盲人朋友都愿意和她聊天,也和她有说不完的心里话。林萌觉得,志愿者不仅仅是服务,也在传递一种精神。她说,志愿者最大的收获,就是在服务他人的同时,自己也得到许多快乐和感动。
卢瑞雄:社区服务老英雄
卢瑞雄者,长沙古稀翁,社区志愿者也。年虽暮,热心公益。尝组义务治安巡逻队,披寒冒暑,巡于里巷间。某日,电器引爆火灾,遂挺身而出,往来以谕路人避行之。又兼任街道十余职,排民之忧,解民之难,扶贫帮困,济众尽责,十三年乐而不疲,桩桩件件,感动人心。其铮铮言辞曰:“老有所为不畏难,不让自己半点闲;为党为民作贡献,死而无憾立人间。”亮节高风,于斯可见矣。
(作者:康永恒)
今年70岁的卢瑞雄,198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至今在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幸福桥社区担当志愿者十三年,人们尊称他为统揽社区大事小情的“管家婆”。
实际上,最让卢瑞雄看重的,还是他在2006年亲手组建的“夕阳红”党员治安巡逻队。他担任队长,有36名队员,全队平均年龄66岁。
“夏季生活防高温,防火防盗莫放松,出门关好水电气,垃圾杂物不乱扔……”听到这样的顺口溜,幸福桥社区的居民就感到温馨——“夕阳红”的大爷大妈又出来义务巡逻了。暑往寒来,卢瑞雄和队员们坚持在街巷里义务巡逻,社区发案率年年下降,这位“零报酬”的“社区编外主任”声名远播。
实际上,卢瑞雄的右腿还有残疾,整日风里来雨里去,他所付出的辛苦要比常人多十几倍;一旦遇到突发紧急情况,他还冲在保护群众生命财产的最前沿。去年,社区一处变压器突然起火,一个个火球从电线杆上往下掉,该处的民居商铺还低矮易燃。危急时刻,卢瑞雄一面劝导居民撤离,一面疏导交通,为消防车进入做准备。最终,火灾得以控制,大家纷纷向这位英雄老人致谢。
孙源庆:“中国好人”做义工
孙源庆者,是为大连金州一普通给水工也。十二年如一日,践行誓念:“尽己所能、奉献爱心,不计报酬、服务社会。”是时,参办爱心驿站,追求价值人生。举义务服务之帜,立维修便民之范。更始矜眷患疾,助困资学;顾怀孤寡,睦邻理家。老子曰:“上善若水”,“上德若谷”。夫之品犹如谷川,上仗高山之气象,下蕴流水之情怀。嗟乎,善者美也,美哉义工! (作者:叶子彤)
今年45岁的孙源庆,辽宁省大连市自来水集团给水有限公司金州分公司员工,身兼大连金州新区慈善总会义工队队长,从事志愿服务工作已有12年,五年前加入党组织。
这位普通工人在大连享有很高的声誉。他带领金州义工队开展便民维修自来水管、照顾孤寡老人、资助困难学生等活动,10多年来为困难群体累计捐款捐物价值100多万元。他连续两届被评为“大连慈善人物”、“大连慈善优秀工作者”,2012年被评为“大连好人”、“中国好人”。
孙源庆是大连金州义工队伍创始人。2006年,在大连市慈善总会义工分会支持下,他组建金州爱心驿站,其爱心行动感染很多人,到2007年,金州爱心驿站注册义工500多人,2013年发展到8000多人。
2005年,孙源庆发现一些人家自来水管腐蚀生锈,便组织12名义工,成立便民维修小组,利用双休日,免费为困难群众维修自来水管,至今已服务500多户贫困人家。今年93岁的夏淑贞老人认他为“义工儿子”,家里大事小情都靠孙源庆带领义工帮忙。现在,老人的工资卡和家里的钥匙都放心交给了他。
黄秀明:访贫问苦大山中
黄秀明,桂林阳朔人氏。学有成,以志愿者至隆安屏山乡。十年一日,备历苦艰。初至,见乡穷僻,良有所感。后语幼童学业事,对曰:“学之所愿久矣,惜家无长物,乃罢。”所感愈深,乃自出财物以赠。惜一人之力薄矣,遂求于众。尝撰文言所愿,建助学网,又建“爱心超市”,筹款百余万,条缕翔实,悉用于民。赞曰:扶幼助贫,积微成众,以言其志,以言其行。
(作者:金锐)
黄秀明,一个生于1980年的广西桂林女孩,2003年入党。这一年,团中央发起大学生服务西部计划志愿活动,黄秀明响应号召来到当地隆安县屏山乡进行两年的志愿服务。服务期满,黄秀明放心不下那些经她资助得以上学的贫困孩子,放弃家人在桂林找的工作,留在了贫穷落后的大石山区。
从事大学生志愿服务时,黄秀明总是找机会走访贫困学生家庭。最初,她都是拿出自己的收入捐资助学,半年时间就花完家里给的生活费、学校的奖学金,还有团中央的生活补贴,共计四五千元之多。后来,她想到,仅靠个人力量无法解决问题,决定寻求社会的帮助,发动各界人士筹措学费,资助贫困孩子上学。就这样,黄秀明开始了探访贫困孩子家庭,寻找热心资助者的“爱心使者”之路。
当地属于大石山区,陡峭的山路让她吃尽苦头。几年间,黄秀明跋山涉水,步履匆匆,走遍大山的每个村屯、每户贫困家庭。许多爱心人士主动联系黄秀明,资助贫困家庭的孩子。十多年来,捐资助学队伍中,有国内人士,也有海外热心者。截至目前,已为900多名贫困学生筹措助学款150多万元;为50多所乡村中小学校募集课桌椅、床架、蚊帐等。她用大学生志愿者的行动,为贫困学子撑起一片蓝天。
冀银收:克拉玛依“铁老汉”
冀银收者,豫籍,生于克拉玛依。先从戎于京师卫戍,继转业至新疆油田,多次立功受奖焉。退休后入志愿者行列,践行“退休不褪色,离岗不离党”之誓言,成立“铁老汉”服务队,开展“爱心月月帮”活动,宣讲文明,巡逻安全,清理卫生,调解纠纷,乃至理头发,测血压,磨刀剪,修水电等,莫不热心为之,无私奉献,凡十余年矣。人皆赞曰:“桑榆虽晚,丹霞满天”也。 (作者:康永恒)
今年66岁的冀银收,44年党龄,曾经当过兵,后来转业到石油战线,退休之后投入志愿者服务工作,创建新疆克拉玛依昆仑路街道南泉社区“铁老汉”服务队。
从2006年始,在冀银收的动员组织下,先后有100多名离退休党员加入社区志愿者行列。为了提高服务质量,冀银收和大家商议,将便民利民服务队更名为“铁老汉”磨刀队。大家不求报酬,在每月18日为辖区老弱病残居民提供磨刀磨剪等服务,一年四季风雨无阻。8年来,冀银收和“铁老汉”们为居民提供志愿服务近6000个小时,打磨刀剪25000多把,“铁老汉”的精神感染无数人。同时,他还带领队员走进公园、广场、文化步行街、学校、机关,以及周边街道社区,为群众服务,深受市民欢迎。
后来,通过社区党总支的帮助,冀银收在居委会设立“铁老汉”工作室,在社区七个生活园设立“铁老汉”服务点,服务内容包括理发、测血压、磨刀剪、修电器、修水管、清理卫生等,进一步满足居民需求,同时,在传播精神文明、加强民族团结、构建和谐社区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吕强:春风化雨惠众生
今年38岁的自主创业者吕强,2009年入党,同年从事志愿服务工作,成为江西吉安吉州区党员志愿者中的骨干精英。吕强在古南镇街道创办了“四语”工作室,即“心语”、“夕语”、“青语”、“她语”四个聊天氛围的心理疏导,旨在全方位帮助居民化解心结,疏导情绪,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心语工作室”帮助来访者妥善处理家庭关系、邻里关系;“夕语工作室”旨在维护老年人的合理诉求;“青语工作室”重在帮助青少年排解心理困惑,学会自主调节心理情绪;“她语工作室”重在关爱女性群体。
同时,吕强针对不同人群举办健康讲座,开展心理疏导、集体辅导活动,另外,开通了知心电话、网络(QQ群)、信箱、邮箱、窗口等“四语”预约途径。
截至目前,吕强先后动员百余名党员志愿者加盟,“四语”工作室让200多户居民远离家庭纷争,帮助几十位心理疾病患者从精神崩溃边缘回归正常生活。他们还筹集救助资金20多万元,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吕强说:“人的生命似一条长河,我愿一直流淌着,用自己的心血,涓涓不息。”
吕强,江西吉安人氏。素怀服务社会、奉献他人之思,遂以自主创业之身,创社会互助之式,践志愿服务之行,参筹“四语”工作室。“心语”、“夕语”,助家庭邻里之睦;“青语”、“她语”,解少年、女性之忧。尝举办健康讲座,组织文艺汇演,进行心理疏导,且救助网瘾少年,关爱留守儿童,凡此义行壮举,不计其数。赞曰:涓涓细流,汇爱于海洋;遍植玫瑰,济世以芬芳。 (作者:贾雪梅)
谢亮:义务指路十三春
谢亮,京华人氏,今八十有五。放弃安享晚景、颐养天年之闲适,长思爱心济世、余热助人之志趣,于京城东直门创设“义务指路点”,十余年寒暑不懈,风雨无阻,为过往行人义务指路,日均千五百人。自编指路手册三大卷,中外人士颌首称便焉。赞曰:首善之区,文明渊薮;耄耋指路,南针北斗;老马识途,壮心恒久。 (作者:刘太品)
今年85岁的谢亮,北京市东城区工商分局离休干部,党龄61年。2001年9月开始,当年已72岁的谢亮,义务在北京东直门外大街为过往行人指路,盛暑寒冬,风雨无阻,至今不辍,每天约为1500人指路,赶上节假日,一天可达三四千人。东直门地区是北京一处重要的交通枢纽,每天都有众多外地来京人员过往。初到京城,人地生疏,赶上谢亮这位热情周到的指路人,倍感方便亲和。
为了方便指路,谢亮把东直门周边30多条公交线路的500多个站名一一抄录,还把市区的公交车站、大学、医院、公园、景点等4700多个站点,分成三大类、72部类,编成三本指路手册。编写这三本手册耗时两年多,堪称北京交通百科全书。目前,谢亮还准备编纂第四本指路手册,要把北京18个区县的交通路线都纳入其中。
遇到刮风下雨,老人照常上岗执勤。有人问他,您都这么大岁数了,为什么还要自找苦吃呢?谢亮说:“真心实意为群众做点事情,这就是我,一个共产党员的人生观。”
如今,谢亮义务指路的义举感动了许多人,先后有10多位老人加入义务指路行列。网友们还组织一个“义务指路团”,其成员发展到近50人。
周毅:燃烧青春为民生
周毅,西部计划志愿者是也。素有洁志,学业甫毕,即弃杭城之优逸,经蜀地之苦寒。其时,赴海云乡,地僻民穷,而许身不计。其初至也,访民情,察村貌,不遗寸土。更乃整地修路,夷蜀道之艰难;打谷插秧,共农人之劳瘁。何况济贫病,恤孤老,情亲尤挚也;整困敝,求富庶,民望益隆焉。尝乃以高票当选村支书,及至迁职离村,村民俱泣涕以送。斯亦可慨,斯亦可敬!
(作者:李晓娴)
1978年出生的周毅,200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7月大学毕业,放弃留在浙江杭州市工作的机会,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来到四川乐山沐川县海云乡。怀着对于当地群众的深厚情感,三个月后,他克服重重困难,带领村民完成一条3.5公里长的村级公路;一年之后,又完成三条村级公路,共计9.5公里,解决了贫困山乡的出行难题。
为了帮助乡亲实现创业增收,他购买芋头良种发给村民;为了提高村民的抛秧技术,他下到田间地头,挽起裤腿一次次示范。志愿服务期间,周毅大都住在老百姓家里,他和村民们同吃同住,热心为村里解难题,办实事。2004年,四川省实施村党支部书记公推直选,几十名党员联名推荐周毅为同心村党支部书记候选人,后以高票当选,获得村民的拥戴。
2005年元宵节,周毅放弃与父母和亲朋好友团聚的机会,登门和村里一位80多岁的五保户老人过节。这位老人无亲无故,常年一个人生活,老人说,这是自己一辈子过得最舒心的一个节日。
作为西部计划优秀志愿者,周毅先后获得2004年度中国青年志愿者金奖、四川省十大杰出青年、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志愿者、2008年北京奥运火炬手等殊荣。
(责任编辑:杨连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