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教学中感受“美”

2014-09-24 11:16周晓华
语文天地·初中版 2014年8期
关键词:宗璞青山绿水紫藤萝

周晓华

新课程指出,教学不仅仅是给学生进行知识的灌输,除了知识和技能目标外,还有“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两维目标。苏教版语文教材所选择的素材都是经典美文,我们要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感受其中的“美”,继而投入更多的情感来学习语文,实现语言素养的提升。本文结合教学实例就如何在阅读中感受“美”进行分析,希望能有助于初中语文教学实践。

一、品读《紫藤萝瀑布》的生命美

《紫藤萝瀑布》是苏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的一篇散文,它语言简练、意境优美、富含哲理。文章看似写景,却是托物言志类文章的典型,借景抒情和悟性悟理浑然一体,让我们很直观地感受到紫藤萝之美。此外,作者还在景物描写中独具匠心地运用了移情手法,使行文渗透着生命之美,文章将作者自身的情感转接到紫藤萝上面,从而达到人与花相融合的效果。作者让我们看到了融入生命的紫藤萝,因此,学生在阅读中能够点燃生命的激情,感受生命的美好,体悟生命的真谛。

“引起移情作用的事物必定是一种情趣的象征”。我们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感受“紫藤萝的花开花落和几度兴衰”,从行文中读出几分历史的厚重感,感受作者本人的人生沉浮和作者所处时代的变迁。此外,应该透过紫藤萝看到作者生命的顽强,恍若看到作者走出黑暗的重生,感受真善美的生命之花又重新绽放。作者的情感会随着花、随着人、随着社会展现变化、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发生巨大的变化,因此,我们要引导学生的情感追随这种变化。

“但花朵从来都稀落,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上,最终凋谢了”。这段文字借景暗示了在文化大革命的十年中,宗璞的家人深受其害,这是宗璞内心深处的抑郁。花不幸,人不幸,但是生活仍会继续,希望总会到来。花可以被毁掉,但根却深深地扎在了泥土里,我们在现实的生活和学习中可能会和作者一样因为现实的不如意而倍感压抑,不过只要有顽强的生命力,那么就永远不会被生活击垮。文中在形容紫藤萝的时候反复用到了“流动”一词,我们在阅读时仿佛“看到了”那片流动的紫藤萝,像一条富有生命的河水,带走了作者内心的沉闷与悲痛,这让我们感受到的不仅仅是紫藤萝的生命力,还看到了作者内心的顽强。

本文借助盛开的紫藤萝来讲述生命的美好和永恒。细腻的情感描写以及富有诗意的文笔,让人感受到宗璞亲近自然且多感善思的情怀。文中这样描写:“花儿一朵挨着一朵好不活泼热闹,又像是带着笑容……”对比十年前,现在看见紫藤萝花盛开了,还十分的繁密,这自然会使其感受到生命的美好。宗璞的内心充满了惊喜,情不自禁地停下脚步,“不由得”被紫藤萝顽强的生命力所吸引。这也让我们和作者一样感受到了生命的美好。盛开的紫藤萝花带走了作者精神上的悲痛,也给读者带来了心灵上的宁静和喜悦。

从个体想到生命长河,从花想到人,宗璞最终也大彻大悟。眼前的花虽饱受摧残,但如今仍是如此地灿烂绽放,挫折也好,失败也罢,在无尽的历史长河之中,拥有生命就是一件幸事!“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芳香中,我不觉的加快了脚步”这样的结尾,让我们感受到作者从生命之痛中彻底地走出,获得了大彻大悟,我们也从中读懂了生命的真谛。

二、品析《次北固山下》的时空美

苏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的第一单元中的《次北固山下》是唐代诗人王湾的作品,它用简短的文字勾勒出作者在归乡途中的所见之景,字里行间流露着强烈的情感,在生动描写美丽景物的同时还传达出了一切事物均可循环交替出现的深刻哲理。我们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仔细分析与品读,透过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到行文中流露出的一种时间和空间的美感,感悟作者的思乡之情。

第一联“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给诗文描写的场景设定了—个大的框架。品读第一联,“青山绿水”会浮现眼前,学生会看到一片宽阔浩然的景象存于天地之间。“客”、“行”两字将作者自身境况真实地呈现,我们透过诗句看到了“—个旅客乘船行驶于宽阔的青山绿水间”,这也为后文的思乡奠定了行文和情感基调。细读本诗,会发现前三句都是在描写景物,但是描写的侧重点各有不同,它们赋予事物人格化特点,同时让我们读到了作者内心深处的情感,获得语言素养和情感的双重提升。

第二联“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由远及近地描写青山绿水。“潮平”描写绿水,“一帆悬”描写行舟,由于两句空间的场景描写,一副错落有致、极富美感的山水画浮于眼前,引人入胜。品读其间,有一种递进的美感和语言表达的层次逻辑感,我们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感受诗人的这样描写手法,体验这种写法带来的效果。

第三联“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从空间与事件这物体运动的两个维度将事物完整地呈现出来。其中“日”与“夜”是一对反义词,“春”与“旧年”又是一对在时间上有承接关系的词,但这两对词要想完美地承接在一起,就要用两个动词来连接。于是,作者用了“生”、“入”两个动词。仔细研究这两个字会发现,“生”与“入”是两个表示递进承接意思的字。太阳从黑暗的大海上冉冉升起,如子之脱离母腹而出生那样,所以,这一“生”字实在是形象至极。作者通过描写时空的交替的景物,来暗示岁月时光的渐渐流逝,蕴涵人生哲理。

本诗在最后一句直抒胸臆,表达了对家乡的深深思念。但作者的思乡之情,并不只是在最后一句说出来,早在前面时空交错的景物描写中就已经体观出来。例如,颈联对时间流逝的感叹就是基于一种物是人非、岁月如梭的感叹。春天已经到来了,可是作者还在异乡飘荡,无法回到家乡,只能在这初春的江上,独自感叹,愿借鸿雁的一双翅膀,传去对家人、故乡的祝福和思念,这种时空交错显现,给人平添几多伤感。

古诗的伟大就在于从不同的角度来体会能有不同的感受,如品茶,每一口的味道都不一样。作者笔下的景物,呈现出一种精致的美感,这种美感,来源于对时间与空间双重的把握,呈现了一种立体的、全维度的场景,让人置身其中,流连忘返。在解读这首诗时,只有把握了这个时空交错的角度,才能真切看到:一个美丽的清晨,青山绿水间,一个游子站在船头,看两岸潮水平阔,桅杆上风帆高高悬浮,满脸的思乡愁容。

诗意是通过文字表达的,只有每个词、句都含义隽永深刻,诗文才能形成独特的美感,才能准确清晰地表达作者意图。语文需要积累,更需要发现文学之美,感悟文学之美,只要能够体验到语言之美就会对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进而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从阅读美文中习得表现美的手法,并迁移到写作和语言表达中,实现有效的“输出”,这有助于学生文本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

作者单位:江苏张家港东渡实验学校(215600)

猜你喜欢
宗璞青山绿水紫藤萝
读宗璞《报秋》,学借物喻理
青山绿水 健康养殖
广南坝美 一个藏在青山绿水间的世外桃源
美丽的紫藤萝
家在青山绿水间
美丽的紫藤萝
青山绿水天更蓝
走进书里瞧一瞧
宗璞:喷发英武正气
想念那年盛开的紫藤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