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雅静
摘 要:2014年6月,本人组织骨干教师对“永康市中小学‘非遗传承与保护系列活动的开展情况”做了调查。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研究,我们回顾和反思了近几年的实践,认识不足,理清思路,为真正将民间文化传承落实到学校美术教育上而努力,为保护和传承“非遗”而奉献出应有的力量。
关键词:中小学美术 非遗 传承 思考
一、策划
调研目的:1.中小学美术“非遗”保护和传承系列活动的开展是否能达到实效与可持续性。2.调研过程就是美术教师对“非遗”传承与保护的一个非常好的学习与思考的机会。
调研内容:1.美术教师参与“非遗”传承与保护的状态。2.学生对“非遗”的了解程度。3.学生对 “非遗”传承与保护系列活动开展的方式与兴趣点。
调研时间:2014年5-6月
调研学校:调研选取了12所学校,其中一所职高、三所普高、两所初中、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五所小学(农村2所、民办1所、市直2所)。
调研对象:部分永康市中小学学生与美术教师
调研人员:12位美术教师与1位计算机教师。
调研方式:
1.问卷:先分层抽样,再随机抽样的问卷调查方式。美术教师和部分学生调查问卷作答。教师问卷主要调查“美术教师对待工作的状态问题”;学生问卷主要以对“非遗”知识了解、有关“非遗”活动开展的形式调查为主,如学生兴趣、活动效果等。
2.查阅:各校“非遗”活动开展情况的图片与资料,如主题、形式 、策划、效果等。
3.访谈:访谈美术教师和中小学生,与访谈对象进行面对面对话交流活动。
二、回放
1.5月30日下午,地点:永康二中会议室。对参加美术教研活动的所有教师进行了一次“参与‘非遗保护和传承的状态”访谈式调查。
2.6月5日上午9:00,全体调研组成员在永康教研室小学综合办公室(一)召开会议。会议内容:明确调研目的、活动分工、问卷设计等系列调研准备工作。
3.6月9日至13日,问卷调查、查阅资料与师生访谈。
4.6月21日至22日与6月28日至29日(共四天),问卷的数据整理、数据分析、图表绘制;谈话记录的文字整理;各校开展“非遗”活动的资料与图片的汇总。
5.7月,调研报告的撰写。
三、记录
(一)师生参与状态
①本市中小学美术教师关于“非遗”保护和传承的参与状态。调研方式:访谈式(图表1)。
②6月中旬,根据图表1,进行分层抽样并随机抽样进行“学生对‘非遗传承与保护系列知识掌握程度”的调查(图表2)。
(图表1)和(图表2):对于“非遗”传承与保护,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挑起学生的学习热情 ,首先自己就必须有那份热情与责任。“普通”美术教师只是完成了单纯的教学任务,而“热爱”与“喜欢”的教师却能用全身心地投入,通过美术学习引导学生对“非遗”地关注,培养学生传承与保护的意识,鼓励与支持学生的共同参与。以身作则,身教重于言教,它爆发的内驱力是不可估量的。在学校,培养学生“非遗”传承与保护意识如同美术学习,没有更多的外在诱因和压力,美术教师一定要有意识地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方式来唤起学生内在的学习兴趣。试想,一位教师对自己的工作不感兴趣,他(她)还会用心去激发和培养学生对“非遗”传承与保护意识吗?
(二)中小学生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途径(图表3)。
(图表3)让笔者感到意外的是:小学生对网络的关注度与上网关注的内容。原先设想,高中生数量最多,小学生最少。调查结果却相发。让人不禁感叹,这不可阻挡的上网热潮已经从青少年烧到了儿童。同时,结果也反映出网络的积极作用:它为学生提供了求知和学习的丰富资源。如何利用这个巨大的资料库,如何引导学生对网络的正确使用,确实是学校、教师、家长应该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
(三)关于中小学生对“非遗”的认识和保护意识地调查(图表4)。
(图表4)数据反映中小学生对保护和传承“非遗”的意识并不淡薄。对于任何事,人的意识很重要,有了意识,才有自觉的行为。学生通过学习、熏陶,让传承与保护变为其自身一种本能的反映。
(四)关于中小学生对学校举办“非遗”的专题活动意向地调查(图表5)。
(五)关于学生是否能主动参与宣传保护永康“非遗”活动地调查(图表6)。
(图表5、6)中小学美术开展 “非遗”传承与保护系列活动如何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地参加,提高活动的有效性,这是作为美术教研员以及美术教师必须面对的问题。了解学生的实际需求与喜好是活动成功的一半。本次调研结合以往的活动经验的分析材料,将为教研室今后组织全市活动以及各中小学校开展活动起到非常好的借鉴作用。
(六)中学生的“非遗”思考
调查形式:访谈;对象:中学生(一中、二中、四中、六中、永康中学)。
Ⅰ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的最大问题(图表7)。
Ⅱ有效保护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方法(图表8)。
(七)资料与图片收集
此次调研,收集了各中小学关于“非遗”社团活动大量的资料与图片。这是非常好的学习和交流资料。早在2012年,永康市被确定为省非遗保护综合试点市时,永康职技校、民主小学就被列为省级非遗传承教育基地和非遗传承基地,永康中学被列为金华市级非遗传承教育基地。基地的成立,越来越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走进了校园。基地学校将“非遗”传承教学基地建设纳入学校的发展规划,并将其纳入学校工作的总体安排。这样,有关“非遗”课程的设置、教学人员的配置、场地设备以及经费都得到了相应的保障。作为基地学校的美术教师除了完成日常教学工作,他们都挑起了“大梁”。虽然辛苦,他们却有了更多的学习机会。在活动中,基地学校积累了大量的资料和图片。这些资料就是兄弟学校非常好的学习资料。
四、发现
(一)投桃报李——“非遗”助力中小学美术
作为美术教研员,一直来总是想着借助美术教学去助推“非遗”的传承与保护,事实却“投桃报李”,给了美术教师很多的惊喜。“非遗”助力中小学美术,师生们得到是丰厚的回赠。
1. “非遗”是师生艺术创作得天独厚的源泉
★方岩庙会
★传统五金文化
2. “非遗”让美术教师硕果累累
连续两届的“金华市中小学美术教师手工制作比赛”中,由我市选送的美术教师表现都非常出色。其中,2012年,程红梅《古桥风韵》、李宏亮《五金文化》、朱冰婧《灯笼》获一等奖;2014年卢慧莉与朱淑湘《缝纫机》、陈楚玄《永康五金走四方》、张露露《小酌怡情》以及施文韬《永祥情风》均得到评委们的一致好评,获得一等奖……
3. “非遗”让美术活动内容更加丰富多彩
①美术教师培训。陶艺制作、五金制作、纸工制作等一系列有关“非遗”手工制作培训,不仅丰富了美术教师“非遗”知识,提高了传承与保护的意识,更增长了美术教师的“手上功夫”。
②. 学校美术活动。如永康中学先后开设的永康鼓词、方岩纸花、陶艺、风筝社团、竹编工艺、香囊、十字绣7个“非遗”社团,人民小学的方岩纸花社团等多样的活动开展与选择让学生兴趣盎然。
(二)渊思寂虑——“非遗”热的冷思考
1.如何根除敷衍塞责现象
此次调研,应付现象还是存在的。目前,学校是否开展‘非遗传承教学全靠自觉,因它不属一门学科,教育主管部门也没有相应的教学质量监测体系。对于工作状态一般的美术教师所教学生的抽查结果,完全不了解“非遗”的学生占30.2%。“不喜欢”“没感觉”的教师所教学生抽查,完全不了解的占63%,甚至更多。虽然对“非遗”传承与保护不该是美术教师所包揽,而是社会、学校、家长、教师等所有人共同努力的事情。但是作为美术教师,作为教育人,就应有义不容辞的责任,要有从“我”做起的意识。
2.如何延续
教育应该是持续性的、系统性的。作为美术教研员与美术教师的无奈:对于学校开展“非遗”传承与保护教学,中学要比小学难。面对升学压力,我们时常失守了美术教学阵地,更不用说学校的传承教学了!
3.传承的是什么
各类博物馆的建立与收藏品的珍藏,这样的保存只是传承最起码的内容;了解“非遗”,从老艺人那学习手工技术仅仅只是守护的一个基础。对于“非遗”,需要传承的是什么呢?对于“非遗”传承教学,目前学校实际在做的还是如何传承老一辈的手工技术上。对于“非遗”,我们要重视技术的传承,更应该重视精神的传承。都说现代社会大人功利,小孩浮躁,那么传统手工艺人们所呈现出的理念和精神正是可以治疗其症状的一剂良药。
(永康市教育局教研室 浙江金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