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回放】
7月2日至6日,武汉市举办了“十个突出问题”承诺整改电视问政“期中考”。但媒体及公众质疑,电视问政是“新八股、形式主义”。相较之前官员在问政现场脸红、冒汗的窘境,此次走上问政台官员应答有惊人的相似:“我感到揪心”、“我感到痛苦”、“我表示道歉”……几乎每位官员都能做到不疾不徐。网友“柏天可”说:“有的还会抢答,不过这有点像表演。”
对此,武汉市纪委党风政风监督室负责人日前回应称,电视问政并不是走过场。每轮电视问政曝光的每一个问题都不是一播了之,而是“后果很严重”——全部启动追责问责程序。问责干部的方式也不再是不痛不痒的通报批评或深刻检查,而是影响其未来升职的党内严重警告或行政警告。
引发关注的新闻节点:去年居民房屋因采石开裂,区长承诺处理但“打水漂”;汤逊湖十年前违建别墅,今还在湖泊管理处污水直排湖中;武汉一小区公共空间被占,2年前市长批示查处问题仍在。
【媒体评论】
缓解电视问政疲劳症(中国青年报)
武汉电视问政被疑出现“新八股”(工人日报)
电视问政岂能问了白问(新华时评)
电视问政不能成为廉价“真人秀”(和讯网)
台上问政还需台下问责(京华时报)
电视问政,贵在“践诺”(荆楚网)
【观 点】
武汉模式如何才能持久?
◎卢霜(舆情分析师)
武汉电视问政自2011年首次开展至今已四年,“武汉模式”被全国各地效仿。但不可否认的事实是,时间越往后推,网民关注的热情越开始减退,但本次电视问政似乎重新获得了关注度,原因在于媒体公开指出电视问政出现了新的形式主义——“曝光问政后不落实成了此次电视问政的最大亮点”。
事实上,电视问政自出现那一天开始,质疑作秀之声就不绝于耳,但最开始的质疑到最后变成了集体的忽视,这种视觉疲劳有着其中必然的因素:一是监督具有太多局限性,电视问政能否最终落实要依靠官员的开明让问题得以被“问”,要依靠有责任心的官员让问政后付诸行动。二是这样的监督不具有自动的举一反三功能,很多问题的解决更多依靠被媒体“幸运”聚焦,而现实中诸多问题并未因此得到关注和解决。这都是易引起视觉疲劳的关键性因素。
因而,健全一套行之有效的电视问政监管机制非常必要,明确各部门职责,设计民众、媒体、自查等全方位立体监督,建立后续落实问责机制。最根本的还要以被问政了的问题为样本,举一反三对全系统进行深入全面排查,让问政具有推广复制的功效。不然再过一两年,“曝光问政后不落实”也就不再能引起公众兴趣了。
此外,还要警惕别让蜻蜓点水式的“问责”都成了“作秀”,若真至此,电视问政就真的彻底沦为一场“秀”了。
避免本末倒置才能避免“审美疲劳”
◎杨兼(舆情分析师)
武汉电视问政至今已经持续4年。然而,较之开播之初赢得了不少好评的状况,随着时间推移,电视问政在2013年、2014年播出后都受到了类似“作秀”、“没有实效”的网民质疑,无论是网民还是被问责单位都出现了“疲态”。
网民观察得相当仔细——“相较之前官员在问政现场脸红、冒汗的窘境,此次问政台上官员的表现较之以往都‘淡定很多,面对质疑的回答用网民的总结来说甚至可以归纳为‘认错、改进、明天看的‘三部曲”——一种套路化成为了网民最大的质疑点,甚至在某网民“柏天可”的描述中,官员“有的还会抢答,有点像表演。”
而从网民质疑的问题来看,这些导致网民对官员回应反应消极的问题确有其合理之处:这些“2年前市长批示查处”、“去年电视问政承诺解决”的问题非但没有解决,反而还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可以说,问题的悬而未解和官员在问政场回应表现的改变共同打造了网民“套路化”的质疑与消极印象。
归根究底,网民最在意的,依然是结果。反映问题后政府实际处理落实行动为本,而官员的回应技巧和回应态度则为末。问题未解决,任何回应技巧与态度的拿捏无疑都是本末倒置的行为。电视问政想要避免“审美疲劳”,恐怕还得在落实上“下下功夫”。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