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星辉
摘要:本文论述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农田水利建设工作机制和组织方式面临问题和改进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农田水利建设;工作机制;组织方式;改进措施一、面临的新问题
随着农村综合配套改革的完成,农田水利建设的工作机制和组织方式也面临着新的课题。一是投入机制发生了变化。长期以来,农民一直是农村水利的投工投劳主体,地方财政只给予适当补助。农村综合配套改革特别是农村税费改革后,“两工”逐步取消,改革村提留使用办法,占农村水利工程总量70%—80%的跨村、跨乡工程失去了原有投工投劳渠道。二是工作机制发生了变化。由于农田水利工程受益范围大多跨村、跨乡,实行“一事一议”后,给那些跨乡村的流域性工程实行统一会战带来难度。三是组织方式发生了变化。由于长期以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习惯于依靠政府号召,行政干预,奖罚推动,部门协调来组织水利建设。实行“一事一议”后,如不及时转变思路,积极探索新的途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就难以开展。
但是,从长远来看,农村综合配套改革将会推进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根本性变革,促进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发生质的飞跃。首先,农村综合配套改革使农村实现了“精兵简政”,在一定程度上再一次减轻了农民负担,从而增强了党和政府在农民中的威信。其次,有利于提高农民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的积极性。农村综合配套改革减轻了农民的负担,等于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提高了农民发展农业生产的积极性,使农民群众有能力把更多的资金投入到包括农田水利在内的生产建设上来。再次,有利于改革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体制和机制,促进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农村综合配套改革后,农民群众将更加注重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实效,一切劳民伤财的形式主义必将受到坚决抵制,仅仅依靠行政命令的方法已经不能奏效,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必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实现体制和机制上的转变,从外延的扩张转变到内涵的挖潜上来。
二、改进措施
一是扩充渠道抓投资。在水利建设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上,政府要加强宣传,使干部群众都认识到农田水利工程关系到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可以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符合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利用好“一事一议”的议事形式,来争取群众资金。同时要制定好政策,放开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权,引导企业、社会各界和农民投资,鼓励通过合营、独资、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办水利工程。这样就拓展了水利建设的资金来来源。
政府本身也要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在资金投入上向农业倾斜,把对农业的补助逐步转移到以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上来。并争取将一部分乡村公益事业金用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同时要组织金融机构,为水利建设提供信贷资金支持。可以以政策性银行为农村金融的主体,开展为农户投资水利建设贷款的业务。同时也要引导民间信贷,争取建立农田水利建设基金。除鼓励投资以外,还要鼓励投工。
二是趋利避害抓管理。在农田水利项目的经营管理问题上,可以通过深化水利工程管理制度和产权改革来解决。农田水利工程的经营管理权可以按照“谁建设,谁所有,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放开。同时要明确水利工程的所有权。这样经营管理权也就搞活了,农田水利工程的经营管理工作才能按照市场经济发展规律正常进行。
农田水利建设是为农业服务的基础性建设,在农村综合配套改革中必然受到一定的冲击和影响。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适应农村综合配套改革的要求,及时地分析农村综合配套改革给农田水利工作带来的影响,探讨并适用农田水利建设的新思路,趋利避害,把新时期的农田水利建设工作搞好。
三是强化组织抓引导。在针对农田水利建设在组织上的问题上,要强调发挥政府的职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是群众参与,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统一组织的工程。各级政府要做好统筹协调工作。
在各村、乡、镇的协作办水利问题上,政府要出面组织和协调各个村、乡、镇的合作,指导村与村自愿结合协作,排定好实施的先后顺序。对于这种跨流域的水利工程,要先由政府水利部门作好规划,制订规划要围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这个中心,注意解决好当地农业生产和增收急需解决的问题。要制定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规划,然后将规划交由当地村民大会讨论。
值得强调的一点是要发挥政府的服务职能。要把有关农田水利建设工程的大事小情设想周全,提供技术服务,并进行积极的引导,加大农田水利建设中的科技含量。政府还要在原有基础上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示范引导工作。要坚持以效益为中心,抓重点精品工程。指导建设出一批水利化乡镇,将之作为典型来示范。用实例和实际的利益来调动广大农民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结束语:相信在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统一组织,统筹协调下,有群众的积极参与,一定能够克服困难,解决农田水利建设工作机制和组织方式面的临问题,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