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家平
摘 要 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仓埠街农业服务中心在茶店村金安寿二垦区责任田进行了水稻秸秆还田模式腐熟剂试验,试验设3个处理、3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共9个小区。试验研究了秸秆腐熟剂对秸秆腐烂程度和晚稻生长发育的影响,并通过田间各小区土壤进行取样分析。结果表明,秸秆腐熟剂在晚稻秸秆腐熟还田上使用可以提高土壤有机质及各种养分,同时具有明显增产效果。
关键词 秸秆腐熟剂;晚稻;湖北省武汉市
中图分类号:S511.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90X(2014)06-020-04
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2013年在新洲区推广稻田秸秆还田腐熟技术,通过施用秸秆腐熟剂达到快速腐熟效果,从而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减少废弃物污染,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验证秸秆腐熟剂在秸秆还田模式下的应用效果,按照新洲区农业局的统一部署,仓埠街农业服务中心在茶店村金安寿二垦区责任田进行了水稻秸秆还田模式腐熟剂试验,试验研究了秸秆腐熟剂对秸秆腐烂程度和晚稻生长发育的影响,并通过田间各小区土壤进行取样分析。结果表明,秸秆腐熟剂在晚稻秸秆腐熟还田上使用可以提高土壤有机质及各种养分,同时具有明显的增产效果。本试验为新洲区在水稻生产上大面积推广使用秸秆腐熟剂提供了试验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和腐熟剂基本情况
试验地点位于新洲区仓埠街茶店村1组金安寿二垦区的责任田。早稻收获后全量秸秆进行还田。供试作物为金优207。秸秆腐熟剂品种参试产品为武汉瑞泽园生物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倍泽“牌秸秆还田专用催腐酵素(符合菌剂)。
1.2 试验设计
试验设3个处理、3次重复、共9个小区,随机区组排列,小区面积24.0 ㎡,试验田四周设置2 m宽的保护行。各处理设置如下。
处理1:无水稻秸秆还田+常规施肥对照(CK1);
处理2:水稻秸秆还田+常规施肥(CK2);
处理3:水稻秸秆还田+“倍泽“牌秸秆还田专用催腐酵素+常规施肥。
1.3 试验小区排列分布
试验小区分布排列图,见图1。
2 试验结果与分析
试验从晚稻栽插到测产试验全过程,仓埠街农业服务中心工作人员都定期进行观察记载,并且对土样、植株样等进行试验前后对比分析。
2.1 秸秆腐熟剂的催腐效果
秸秆还田使用腐熟剂后在第5、第10、第30、第70 d观察记载秸腐熟变化程度,见表1。
2.2 同处理的水稻秸秆颜色变化定性比较
秸秆颜色中黄、微黄、褐黄、黑黄分别定为1、2、3、4级,见表2。
2.3 不同处理的水稻秸秆气味变化定性比较
秸秆气味中的霉味、氨味、酒味、腐烂味分别定为1、2、3、4级,见表3。
2.4 不同处理的水稻秸秆手感软化程度变化定性比较
手感软化程度中的硬、微软、软、腐烂分别定为1、2、3、4级,见表4。
2.5 不同处理的水稻秸秆腐熟程度变化综合定性比较
各处理中的腐解程度数值为3大指标数值之和,数值越大表示该处理的秸秆腐烂越快,腐熟作用越明显。可知,使用腐熟剂的比没有应用腐熟剂的综合评分要高8~9分,见表5。
2.6 施用腐熟剂对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试验前采集供试田块耕层混合土壤样品,晚稻收割后分小区采集一个重复的耕层混合土壤样品,一同检测土壤pH值、有机质、全氮、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
实施秸秆腐熟还田区,土壤全氮含量为2.5g/kg,比实施前基础值提高了0.2 g/kg,比对照区提高0.2 g/kg;土壤有效磷含量为14.9 mg/kg,比实施前基础值提高了1.4 mg/kg,比对照区提高1.2 mg/kg;土壤速效钾含量为124.3 mg/kg,比实施前基础值提高16.3 mg/kg,比对照区提高11.3 mg/kg;土壤缓效钾含量为69.3 mg/kg,比实施前基础值提高9.3 mg/kg,比对照区提高7.3 mg/kg。说明还田秸秆可增加土壤养分,提高土壤养分含量。
实施秸秆腐熟还田区,土壤容重为1.05 g/cm3,比项目实施前基础值降低0.06 g/cm3,比对照区低0.05 g/cm3;土壤pH值为4.9,比项目实施前基础值降低0.2,比对照区低0.2。说明秸秆还田后提高了土壤孔隙度,降低了土壤容重,改善了土壤结构和通透性,增强土壤的保水保肥,合理调控土壤水、肥、气、热等肥力因子,提高产量。秸秆腐熟还田,在土壤中形成有机酸,pH值略趋于酸性,对碱性土壤有调节作用,但是对酸性土壤应适当用生石灰或碱性肥料来调节,见表6。
2.7 施用腐熟剂对作物生长状况的影响
及时调查不同处理的生物学性状,根据对田间试验的观测记载整理(见表7)。结果表明,试验田晚稻在播种期、移栽期、肥水管理一致的条件下,处理3返青期提早1 d、分蘖期提早2~3 d、始穗期提早2 d、成熟期延长3 d。主要原因是应用秸秆腐熟剂,快速腐解还田秸秆,前期为水稻提供充分的养分,有效促进禾苗早发;后期肥力足,生长稳健不早衰;倒三叶功能期延长,有利于产量的
提高。
2.8 施用腐熟剂对作物产量及其经济效益的影响
作物成熟后及时进行田间经济性状考察,并分小区单打、单收、计算产量,收获前每小区采集3株样品,进行室内分析化验,分别分析植株的全氮、全磷含量。
2.8.1 性状考察和产量验收
2013年10月29日,通过对试验现场取样,进行经济性状考察和产量验收,数据统计结果如下。
2.8.2 经济效益比较
3 结语
①水稻秸秆一般还田与不还田的当季增产效果不大,平均增产7.5 kg/667m2,增产率1.8%;②秸秆腐熟还田与不还田的增产效果较大,平均增产30.6 kg/667m2。通过试验数据分析:武汉瑞泽园生物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倍泽”牌秸秆腐熟剂,在水稻秸秆腐熟还田应用中能较快速地腐解还田秸秆,前期为水稻提供充分的养分,有效促进禾苗早发,后期肥力足,生长稳健不早衰,具有较明显的增产作用。推广应用秸秆腐熟剂,适宜新洲区的气候、土壤和耕作制度。
(责任编辑:赵中正)
摘 要 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仓埠街农业服务中心在茶店村金安寿二垦区责任田进行了水稻秸秆还田模式腐熟剂试验,试验设3个处理、3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共9个小区。试验研究了秸秆腐熟剂对秸秆腐烂程度和晚稻生长发育的影响,并通过田间各小区土壤进行取样分析。结果表明,秸秆腐熟剂在晚稻秸秆腐熟还田上使用可以提高土壤有机质及各种养分,同时具有明显增产效果。
关键词 秸秆腐熟剂;晚稻;湖北省武汉市
中图分类号:S511.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90X(2014)06-020-04
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2013年在新洲区推广稻田秸秆还田腐熟技术,通过施用秸秆腐熟剂达到快速腐熟效果,从而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减少废弃物污染,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验证秸秆腐熟剂在秸秆还田模式下的应用效果,按照新洲区农业局的统一部署,仓埠街农业服务中心在茶店村金安寿二垦区责任田进行了水稻秸秆还田模式腐熟剂试验,试验研究了秸秆腐熟剂对秸秆腐烂程度和晚稻生长发育的影响,并通过田间各小区土壤进行取样分析。结果表明,秸秆腐熟剂在晚稻秸秆腐熟还田上使用可以提高土壤有机质及各种养分,同时具有明显的增产效果。本试验为新洲区在水稻生产上大面积推广使用秸秆腐熟剂提供了试验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和腐熟剂基本情况
试验地点位于新洲区仓埠街茶店村1组金安寿二垦区的责任田。早稻收获后全量秸秆进行还田。供试作物为金优207。秸秆腐熟剂品种参试产品为武汉瑞泽园生物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倍泽“牌秸秆还田专用催腐酵素(符合菌剂)。
1.2 试验设计
试验设3个处理、3次重复、共9个小区,随机区组排列,小区面积24.0 ㎡,试验田四周设置2 m宽的保护行。各处理设置如下。
处理1:无水稻秸秆还田+常规施肥对照(CK1);
处理2:水稻秸秆还田+常规施肥(CK2);
处理3:水稻秸秆还田+“倍泽“牌秸秆还田专用催腐酵素+常规施肥。
1.3 试验小区排列分布
试验小区分布排列图,见图1。
2 试验结果与分析
试验从晚稻栽插到测产试验全过程,仓埠街农业服务中心工作人员都定期进行观察记载,并且对土样、植株样等进行试验前后对比分析。
2.1 秸秆腐熟剂的催腐效果
秸秆还田使用腐熟剂后在第5、第10、第30、第70 d观察记载秸腐熟变化程度,见表1。
2.2 同处理的水稻秸秆颜色变化定性比较
秸秆颜色中黄、微黄、褐黄、黑黄分别定为1、2、3、4级,见表2。
2.3 不同处理的水稻秸秆气味变化定性比较
秸秆气味中的霉味、氨味、酒味、腐烂味分别定为1、2、3、4级,见表3。
2.4 不同处理的水稻秸秆手感软化程度变化定性比较
手感软化程度中的硬、微软、软、腐烂分别定为1、2、3、4级,见表4。
2.5 不同处理的水稻秸秆腐熟程度变化综合定性比较
各处理中的腐解程度数值为3大指标数值之和,数值越大表示该处理的秸秆腐烂越快,腐熟作用越明显。可知,使用腐熟剂的比没有应用腐熟剂的综合评分要高8~9分,见表5。
2.6 施用腐熟剂对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试验前采集供试田块耕层混合土壤样品,晚稻收割后分小区采集一个重复的耕层混合土壤样品,一同检测土壤pH值、有机质、全氮、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
实施秸秆腐熟还田区,土壤全氮含量为2.5g/kg,比实施前基础值提高了0.2 g/kg,比对照区提高0.2 g/kg;土壤有效磷含量为14.9 mg/kg,比实施前基础值提高了1.4 mg/kg,比对照区提高1.2 mg/kg;土壤速效钾含量为124.3 mg/kg,比实施前基础值提高16.3 mg/kg,比对照区提高11.3 mg/kg;土壤缓效钾含量为69.3 mg/kg,比实施前基础值提高9.3 mg/kg,比对照区提高7.3 mg/kg。说明还田秸秆可增加土壤养分,提高土壤养分含量。
实施秸秆腐熟还田区,土壤容重为1.05 g/cm3,比项目实施前基础值降低0.06 g/cm3,比对照区低0.05 g/cm3;土壤pH值为4.9,比项目实施前基础值降低0.2,比对照区低0.2。说明秸秆还田后提高了土壤孔隙度,降低了土壤容重,改善了土壤结构和通透性,增强土壤的保水保肥,合理调控土壤水、肥、气、热等肥力因子,提高产量。秸秆腐熟还田,在土壤中形成有机酸,pH值略趋于酸性,对碱性土壤有调节作用,但是对酸性土壤应适当用生石灰或碱性肥料来调节,见表6。
2.7 施用腐熟剂对作物生长状况的影响
及时调查不同处理的生物学性状,根据对田间试验的观测记载整理(见表7)。结果表明,试验田晚稻在播种期、移栽期、肥水管理一致的条件下,处理3返青期提早1 d、分蘖期提早2~3 d、始穗期提早2 d、成熟期延长3 d。主要原因是应用秸秆腐熟剂,快速腐解还田秸秆,前期为水稻提供充分的养分,有效促进禾苗早发;后期肥力足,生长稳健不早衰;倒三叶功能期延长,有利于产量的
提高。
2.8 施用腐熟剂对作物产量及其经济效益的影响
作物成熟后及时进行田间经济性状考察,并分小区单打、单收、计算产量,收获前每小区采集3株样品,进行室内分析化验,分别分析植株的全氮、全磷含量。
2.8.1 性状考察和产量验收
2013年10月29日,通过对试验现场取样,进行经济性状考察和产量验收,数据统计结果如下。
2.8.2 经济效益比较
3 结语
①水稻秸秆一般还田与不还田的当季增产效果不大,平均增产7.5 kg/667m2,增产率1.8%;②秸秆腐熟还田与不还田的增产效果较大,平均增产30.6 kg/667m2。通过试验数据分析:武汉瑞泽园生物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倍泽”牌秸秆腐熟剂,在水稻秸秆腐熟还田应用中能较快速地腐解还田秸秆,前期为水稻提供充分的养分,有效促进禾苗早发,后期肥力足,生长稳健不早衰,具有较明显的增产作用。推广应用秸秆腐熟剂,适宜新洲区的气候、土壤和耕作制度。
(责任编辑:赵中正)
摘 要 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仓埠街农业服务中心在茶店村金安寿二垦区责任田进行了水稻秸秆还田模式腐熟剂试验,试验设3个处理、3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共9个小区。试验研究了秸秆腐熟剂对秸秆腐烂程度和晚稻生长发育的影响,并通过田间各小区土壤进行取样分析。结果表明,秸秆腐熟剂在晚稻秸秆腐熟还田上使用可以提高土壤有机质及各种养分,同时具有明显增产效果。
关键词 秸秆腐熟剂;晚稻;湖北省武汉市
中图分类号:S511.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90X(2014)06-020-04
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2013年在新洲区推广稻田秸秆还田腐熟技术,通过施用秸秆腐熟剂达到快速腐熟效果,从而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减少废弃物污染,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验证秸秆腐熟剂在秸秆还田模式下的应用效果,按照新洲区农业局的统一部署,仓埠街农业服务中心在茶店村金安寿二垦区责任田进行了水稻秸秆还田模式腐熟剂试验,试验研究了秸秆腐熟剂对秸秆腐烂程度和晚稻生长发育的影响,并通过田间各小区土壤进行取样分析。结果表明,秸秆腐熟剂在晚稻秸秆腐熟还田上使用可以提高土壤有机质及各种养分,同时具有明显的增产效果。本试验为新洲区在水稻生产上大面积推广使用秸秆腐熟剂提供了试验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和腐熟剂基本情况
试验地点位于新洲区仓埠街茶店村1组金安寿二垦区的责任田。早稻收获后全量秸秆进行还田。供试作物为金优207。秸秆腐熟剂品种参试产品为武汉瑞泽园生物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倍泽“牌秸秆还田专用催腐酵素(符合菌剂)。
1.2 试验设计
试验设3个处理、3次重复、共9个小区,随机区组排列,小区面积24.0 ㎡,试验田四周设置2 m宽的保护行。各处理设置如下。
处理1:无水稻秸秆还田+常规施肥对照(CK1);
处理2:水稻秸秆还田+常规施肥(CK2);
处理3:水稻秸秆还田+“倍泽“牌秸秆还田专用催腐酵素+常规施肥。
1.3 试验小区排列分布
试验小区分布排列图,见图1。
2 试验结果与分析
试验从晚稻栽插到测产试验全过程,仓埠街农业服务中心工作人员都定期进行观察记载,并且对土样、植株样等进行试验前后对比分析。
2.1 秸秆腐熟剂的催腐效果
秸秆还田使用腐熟剂后在第5、第10、第30、第70 d观察记载秸腐熟变化程度,见表1。
2.2 同处理的水稻秸秆颜色变化定性比较
秸秆颜色中黄、微黄、褐黄、黑黄分别定为1、2、3、4级,见表2。
2.3 不同处理的水稻秸秆气味变化定性比较
秸秆气味中的霉味、氨味、酒味、腐烂味分别定为1、2、3、4级,见表3。
2.4 不同处理的水稻秸秆手感软化程度变化定性比较
手感软化程度中的硬、微软、软、腐烂分别定为1、2、3、4级,见表4。
2.5 不同处理的水稻秸秆腐熟程度变化综合定性比较
各处理中的腐解程度数值为3大指标数值之和,数值越大表示该处理的秸秆腐烂越快,腐熟作用越明显。可知,使用腐熟剂的比没有应用腐熟剂的综合评分要高8~9分,见表5。
2.6 施用腐熟剂对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试验前采集供试田块耕层混合土壤样品,晚稻收割后分小区采集一个重复的耕层混合土壤样品,一同检测土壤pH值、有机质、全氮、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
实施秸秆腐熟还田区,土壤全氮含量为2.5g/kg,比实施前基础值提高了0.2 g/kg,比对照区提高0.2 g/kg;土壤有效磷含量为14.9 mg/kg,比实施前基础值提高了1.4 mg/kg,比对照区提高1.2 mg/kg;土壤速效钾含量为124.3 mg/kg,比实施前基础值提高16.3 mg/kg,比对照区提高11.3 mg/kg;土壤缓效钾含量为69.3 mg/kg,比实施前基础值提高9.3 mg/kg,比对照区提高7.3 mg/kg。说明还田秸秆可增加土壤养分,提高土壤养分含量。
实施秸秆腐熟还田区,土壤容重为1.05 g/cm3,比项目实施前基础值降低0.06 g/cm3,比对照区低0.05 g/cm3;土壤pH值为4.9,比项目实施前基础值降低0.2,比对照区低0.2。说明秸秆还田后提高了土壤孔隙度,降低了土壤容重,改善了土壤结构和通透性,增强土壤的保水保肥,合理调控土壤水、肥、气、热等肥力因子,提高产量。秸秆腐熟还田,在土壤中形成有机酸,pH值略趋于酸性,对碱性土壤有调节作用,但是对酸性土壤应适当用生石灰或碱性肥料来调节,见表6。
2.7 施用腐熟剂对作物生长状况的影响
及时调查不同处理的生物学性状,根据对田间试验的观测记载整理(见表7)。结果表明,试验田晚稻在播种期、移栽期、肥水管理一致的条件下,处理3返青期提早1 d、分蘖期提早2~3 d、始穗期提早2 d、成熟期延长3 d。主要原因是应用秸秆腐熟剂,快速腐解还田秸秆,前期为水稻提供充分的养分,有效促进禾苗早发;后期肥力足,生长稳健不早衰;倒三叶功能期延长,有利于产量的
提高。
2.8 施用腐熟剂对作物产量及其经济效益的影响
作物成熟后及时进行田间经济性状考察,并分小区单打、单收、计算产量,收获前每小区采集3株样品,进行室内分析化验,分别分析植株的全氮、全磷含量。
2.8.1 性状考察和产量验收
2013年10月29日,通过对试验现场取样,进行经济性状考察和产量验收,数据统计结果如下。
2.8.2 经济效益比较
3 结语
①水稻秸秆一般还田与不还田的当季增产效果不大,平均增产7.5 kg/667m2,增产率1.8%;②秸秆腐熟还田与不还田的增产效果较大,平均增产30.6 kg/667m2。通过试验数据分析:武汉瑞泽园生物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倍泽”牌秸秆腐熟剂,在水稻秸秆腐熟还田应用中能较快速地腐解还田秸秆,前期为水稻提供充分的养分,有效促进禾苗早发,后期肥力足,生长稳健不早衰,具有较明显的增产作用。推广应用秸秆腐熟剂,适宜新洲区的气候、土壤和耕作制度。
(责任编辑:赵中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