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浩宁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是皮采接手 Android 最好的写照,他不怕竞争,他只需确保“Android 是更好的选择”。
谁是 Google 的下一任接班人?
美国《商业周刊》的封面设计给了我们答案:Google 创办人赖利·佩吉(Larry Page)和谢尔盖·布林(Sergey Brin)已经 out,桑德尔·皮采(SundarPichai)才是未来。
皮采在GoogleChrome、Gmail、GoogleMap的优异表现,使得佩吉在去年大刀阔斧拔掉未能让 Android 有亮眼营收、且个人主义色彩强烈的 Android 帝国创立者安迪·鲁宾(Andy Rubin),让战绩亮眼、处事圆融的皮采成为Android 部门的负责人。
皮采不但在 Google 掌舵重要核心任务,撑起帝国第 3 大支柱,也曾吸引 Twitter 积极挖角,更是微软热门的CEO人选。
佩吉曾形容皮采:“他拥有深厚的技术经验、伟大的产品眼光,以及惊人的企业家天赋。这种稀有的结合,让他成为了优秀的领导者。”在今年的GoogleI/O 大会上,不只 Android 成为主角,皮采也成为众所瞩目的新星。
皮采为什么重要?因为他所接管的Android 部门,将主宰行动装置的走向,也预告着他将建立一个 Android 与Google 加速整合的新世界。
“多屏幕的世界”是 Google 创办人佩吉对目前生活型态所下的注解,目前全球所启用的Android 装置已经超过 10 亿台,占了智能型装置市场的 80%,并以惊人数字持续成长。
据《30》杂志分析,不同于鲁宾的领导风格,皮采接管 Android 部门后,开启了更开放、更友善的新风格,不但加速了Google跟 Android 的整合,更积极对外与行动装置制造商打好关系,为 Android 铺平一条更长远的路,也为自己在 Google 内部树立了不可动摇的位置。
科技天赋
皮采出生于印度泰米尔纳德邦,在美国《商业周刊》的访问中提到,受担任电子工程师的父亲影响,常缠着下班后的父亲讨论工作上的新鲜事,从小就展现出对于科技的高度兴趣和热情。
皮采童年的家境并不富裕,生活总是很“拥挤”,要与弟弟一同挤在客厅睡觉;出门只能选择挤沙丁鱼般的公共汽车,或是一家 4 口共挤一台摩托车。直到12 岁时,皮采家中才装设第一台电话,也因为这台电话,使他感受到科技的方便性,更让他发掘自己不为人知的天赋——“记住每一通拨打出去的电话”,这项绝技让他成为他叔叔的“人脑电话簿”,就连进入Google 工作以后,他对数字的记忆度也让许多高阶主管大为惊艳。
在完成印度理工大学的学业之后,皮采得到斯坦福大学所提供的奖学金,前往进修材料及半导体科技,这是他第一次踏出印度的土地。
然而,第一次在美国购买后背包的经验让他永生难忘,因为父亲竭尽所能给了他 1000 美元作为留学费用,比父亲一整年加起来的薪水还要多,但那个后背包却要价 60 美元,几乎是父亲 1 个月的薪水。
皮采说,如同大部分父母会为子女所做的一样,“他们牺牲了大部分生活,并从收入中拿出可以负担的全部,只为了确保孩子能够受到良好的教育。”最后他上网买了一个便宜的二手后背包。
在美国求学期间,皮采走了一条父母预期以外的路,他打消攻读斯坦福大学博士的念头,选择去沃顿商学院(Wharton School of Business)进修 MBA,他放弃最初朝学术研究发展的路,选择走进商业职场,先后担任工程师和产品经理,并进入麦肯锡(McKinsey)公司担任顾问,直到 2004 年才进入Google。
Google 自己的浏览器
如果问你 Google 最受欢迎的服务是什么?很多人都会回答:“Google Chrome”。目前 Chrome 有 7.5 亿爱用者,而它的幕后推手正是皮采,他化被动为主动地进军浏览器市场,并成功打赢一场漂亮的胜仗。
皮采进入 Google 之后的第一个工作,便是改善Google 的搜寻工具栏,让 IE 和 Firefox 浏览器的使用者,都能轻易使用 Google 的搜寻服务。然而,他想的不只是如何让 Google 搜寻更容易在其他浏览器上被看见,而是“Google 能建立自己的浏览器吗?”
佩吉和布林奠定 Google 创新的精神,佩吉曾说:“如果你看到一家公司规模已经变得很大,但却仍只做一件事情的话,肯定永远都不会满意。”而皮采就是这种创新精神最好的实践者。
建立 Google 自家浏览器的想法获得了佩吉和布林的支持,而 Chrome 的成功,也证明了皮采敏锐的产品嗅觉,并更加重视产品和服务的快速、方便性,提供使用者在传统浏览器以外,更加人性化的新选择。
皮采的创新精神,让他能在快速变动的科技市场站稳脚步,若不是他大胆挑战使用者的旧有习惯,也不会造福 7.5 亿人可以使用到快速又便利的浏览器。
在 Chrome 成功后,皮采的野心不只在于成为浏览器中的龙头,他更想要挑战微软作业系统的霸主地位,在 2009 年推出 Google Chrome OS 的计算机作业系统,并于 2011 年与三星、宏碁等笔记型计算机制造商合作,推出搭载 Google Chrome OS 系统的“云端笔电”Chromebook,成功打进美国商用笔电市场。
不单打独斗
皮采曾形容鲁宾说:“他有很好的想法和策略,但只存在于他自己的脑子里。”这正是皮采能接手 Android 的原因之一:开放和沟通。不论对内与Google 的整合,或改善对外与三星、亚马逊等制造商的关系都是如此。
鲁宾控制制造商的方法在于“选择性分享信息”,每年只有一家制造商能够得到最新系统,这种做法引发制造商负面批评,认为 Android 开放性不够。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是皮采接手 Android 最好的写照,他不怕竞争,他只需确保“Android 是更好的选择”。
皮采另一项重要任务不只是为 Android 和 Google牵线,而是要把它们“紧紧绑在一起”。
皮采将 Google Now 带进 Android 系统,让更多人可以享受到 Google Now 的便利;他也促成了对 Nest的收购,并将 Android 内部的发展智能型家居的任务转交给了 Nest,使得每一个部门都能专注在自己所擅长的事情上面。
从 Android 望出去,皮采能看见其他部门的强项,虽然身处 Android,但他不只局限自己在其中,他总是能看见整个公司、看尽对手、看清整个世界对于科技的需求。
就像苹果的提姆·库克(Tim Cook)之于贾伯斯一样,皮采也被看好接棒佩吉成为 Google 的接班人。但他并不着急,因为他已经准备好带领 Android走入世界上每一台屏幕中。到舆论的风口浪尖。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