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之我见

2014-09-22 07:06毛成文
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 2014年8期
关键词:学会评价能力

毛成文

古人云:“独学而无友,则孤陋寡闻.”主动参与、善于合作、乐于探究,是新一轮课程改革大力倡导的学习方法.于是,“安静”的课堂“热闹”了起来,以小组合作学习为代表的学习方法被广大教师广泛采用.教师由知识传授者和学生的管理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咨询者、顾问和参与者.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引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终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可稍一注意,我们就会发现,课堂上相当一部分合作学习存在问题,合作学习的效率低下.部分教师把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教学形式,走过场,摆样子,只进行两三分钟,学生还没有真正进入学习状态,就草草收场;有的看似大家参与,实际是好学生“一统天下,滔滔不绝”,学困生“袖手旁观,一言不发”;有的学生不会倾听,不会合作,课堂乱哄哄的,几乎失控,教师缺乏组织的策略;有的教师侧重合作结果的评价,而忽视合作过程的指导和有效性.各种现象表明,合作学习流于形式的多,取得实效的少.

如何才能让合作学习充分发挥其有效性和实效性呢?我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合理组建合作小组

1.合理分组.分组要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优势互补”的原则.一是要做到每个小组的实力相当;二是要按照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性格特点的差异进行分组,让不同特质、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优化组合,使每个小组都有高、中、低三个层次的学生.让他们相互帮助、相互促进、相互监督.目的是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使优等生得到发展,中等生得到锻炼,学困生得到帮助和提高.

2.确定组长.组长是一个小组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管理者,是小组学习的关键,他的学习成绩不一定最好,但必须要有较强的自制力,不会因自己的行为影响小组的合作;有较好的协调能力,能处理好组员之间的关系;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时时、事事想到小组的整体形象.当然也要有较强的学习能力等.因而教师在选定小组长时必须要满足四个条件:一是善于沟通;二是组织管理能力强;三是责任心强;四是成绩中上.

3.确定小组的人数.小组人数以4至6人为宜.人数太多不利于学生间的交流和个人才能的充分展示,人数太少也不利于学生间的交流和互助.根据以往的经验,6人一组最为科学.小组的规模大些,组内可能汇集起来的知识、经验和其他信息量也相对大些.但人数并非越多越好,人数过多,受课堂时间限制,有些学生就可能丧失在组内充分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此外,小组的人数尽量是偶数.因为小组合作学习的基础是合作,合作学习的最好体现是“一帮一”,结成“学习对子”.

4.分工明确.要确定小组合作学习中每个学员的分工,可以采取轮流制.如记录员、资料员、报告员等由每个成员轮流担任.组长负责组织管理工作,分配任务、督促组员完成任务等;记录员负责合作过程的记录工作,资料员负责学习资料的收集工作,报告员负责写学习报告,代表小组进行学习成果汇报.

二、教给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基本技能

1.学会倾听.在课堂上要求学生学会三听:(1)认真听每位同学的发言,认真思辨,不插嘴;(2)听别人的发言要点,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3)听后须作思考,并做出判断,提出自己的见解,提高学生反思、评价的能力.

2.学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合作学习需要每个成员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互相了解对方的观点.教师重点要对不会表达的学生有意识进行示范指导,而全班汇报展示成果时,让更多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见解.不光是优生要会表达、善表达,那些性格内向、不善言辞的学生也要学会表达,整体提高学生的表达技能.

3.学会讨论.讨论交流是合作学习解决问题的关键.每个成员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后,意见不统一、理解不一致时,这就需要通过讨论、争辩,达成共识,解决问题.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通过共同讨论、相互启发,从而达到合作学习的目的.

4.学会评价.合作学习活动中评价不只是教师对学生做出的简单的评价,还包括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学生对教师的评价等.评价能力的培养也很重要.教学中可以通过教师的范评引导学生互评,用准确流畅的语言评价,以增强评价的能力和勇气、提高评价的水平.

三、把握小组合作学习的时机

1.精选合作学习任务.不是所有的问题都需要合作学习,精心选合作学习的内容,应根据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学生的疑点,有选择性和针对性地进行设计.教师要选择一些具有挑战性、开放性、探索性的问题去开展合作学习.

2.在学习重难点时,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当学生在认识中出现思维障碍无法排除时,也就是教学的重难点.这时教师应有意识地组织学生合作学习,进行小组讨论,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合作学习力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共同探究,这样既达到了学习目标,同时又培养了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和合作精神.endprint

古人云:“独学而无友,则孤陋寡闻.”主动参与、善于合作、乐于探究,是新一轮课程改革大力倡导的学习方法.于是,“安静”的课堂“热闹”了起来,以小组合作学习为代表的学习方法被广大教师广泛采用.教师由知识传授者和学生的管理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咨询者、顾问和参与者.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引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终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可稍一注意,我们就会发现,课堂上相当一部分合作学习存在问题,合作学习的效率低下.部分教师把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教学形式,走过场,摆样子,只进行两三分钟,学生还没有真正进入学习状态,就草草收场;有的看似大家参与,实际是好学生“一统天下,滔滔不绝”,学困生“袖手旁观,一言不发”;有的学生不会倾听,不会合作,课堂乱哄哄的,几乎失控,教师缺乏组织的策略;有的教师侧重合作结果的评价,而忽视合作过程的指导和有效性.各种现象表明,合作学习流于形式的多,取得实效的少.

如何才能让合作学习充分发挥其有效性和实效性呢?我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合理组建合作小组

1.合理分组.分组要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优势互补”的原则.一是要做到每个小组的实力相当;二是要按照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性格特点的差异进行分组,让不同特质、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优化组合,使每个小组都有高、中、低三个层次的学生.让他们相互帮助、相互促进、相互监督.目的是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使优等生得到发展,中等生得到锻炼,学困生得到帮助和提高.

2.确定组长.组长是一个小组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管理者,是小组学习的关键,他的学习成绩不一定最好,但必须要有较强的自制力,不会因自己的行为影响小组的合作;有较好的协调能力,能处理好组员之间的关系;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时时、事事想到小组的整体形象.当然也要有较强的学习能力等.因而教师在选定小组长时必须要满足四个条件:一是善于沟通;二是组织管理能力强;三是责任心强;四是成绩中上.

3.确定小组的人数.小组人数以4至6人为宜.人数太多不利于学生间的交流和个人才能的充分展示,人数太少也不利于学生间的交流和互助.根据以往的经验,6人一组最为科学.小组的规模大些,组内可能汇集起来的知识、经验和其他信息量也相对大些.但人数并非越多越好,人数过多,受课堂时间限制,有些学生就可能丧失在组内充分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此外,小组的人数尽量是偶数.因为小组合作学习的基础是合作,合作学习的最好体现是“一帮一”,结成“学习对子”.

4.分工明确.要确定小组合作学习中每个学员的分工,可以采取轮流制.如记录员、资料员、报告员等由每个成员轮流担任.组长负责组织管理工作,分配任务、督促组员完成任务等;记录员负责合作过程的记录工作,资料员负责学习资料的收集工作,报告员负责写学习报告,代表小组进行学习成果汇报.

二、教给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基本技能

1.学会倾听.在课堂上要求学生学会三听:(1)认真听每位同学的发言,认真思辨,不插嘴;(2)听别人的发言要点,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3)听后须作思考,并做出判断,提出自己的见解,提高学生反思、评价的能力.

2.学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合作学习需要每个成员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互相了解对方的观点.教师重点要对不会表达的学生有意识进行示范指导,而全班汇报展示成果时,让更多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见解.不光是优生要会表达、善表达,那些性格内向、不善言辞的学生也要学会表达,整体提高学生的表达技能.

3.学会讨论.讨论交流是合作学习解决问题的关键.每个成员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后,意见不统一、理解不一致时,这就需要通过讨论、争辩,达成共识,解决问题.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通过共同讨论、相互启发,从而达到合作学习的目的.

4.学会评价.合作学习活动中评价不只是教师对学生做出的简单的评价,还包括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学生对教师的评价等.评价能力的培养也很重要.教学中可以通过教师的范评引导学生互评,用准确流畅的语言评价,以增强评价的能力和勇气、提高评价的水平.

三、把握小组合作学习的时机

1.精选合作学习任务.不是所有的问题都需要合作学习,精心选合作学习的内容,应根据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学生的疑点,有选择性和针对性地进行设计.教师要选择一些具有挑战性、开放性、探索性的问题去开展合作学习.

2.在学习重难点时,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当学生在认识中出现思维障碍无法排除时,也就是教学的重难点.这时教师应有意识地组织学生合作学习,进行小组讨论,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合作学习力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共同探究,这样既达到了学习目标,同时又培养了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和合作精神.endprint

古人云:“独学而无友,则孤陋寡闻.”主动参与、善于合作、乐于探究,是新一轮课程改革大力倡导的学习方法.于是,“安静”的课堂“热闹”了起来,以小组合作学习为代表的学习方法被广大教师广泛采用.教师由知识传授者和学生的管理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咨询者、顾问和参与者.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引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终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可稍一注意,我们就会发现,课堂上相当一部分合作学习存在问题,合作学习的效率低下.部分教师把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教学形式,走过场,摆样子,只进行两三分钟,学生还没有真正进入学习状态,就草草收场;有的看似大家参与,实际是好学生“一统天下,滔滔不绝”,学困生“袖手旁观,一言不发”;有的学生不会倾听,不会合作,课堂乱哄哄的,几乎失控,教师缺乏组织的策略;有的教师侧重合作结果的评价,而忽视合作过程的指导和有效性.各种现象表明,合作学习流于形式的多,取得实效的少.

如何才能让合作学习充分发挥其有效性和实效性呢?我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合理组建合作小组

1.合理分组.分组要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优势互补”的原则.一是要做到每个小组的实力相当;二是要按照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性格特点的差异进行分组,让不同特质、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优化组合,使每个小组都有高、中、低三个层次的学生.让他们相互帮助、相互促进、相互监督.目的是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使优等生得到发展,中等生得到锻炼,学困生得到帮助和提高.

2.确定组长.组长是一个小组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管理者,是小组学习的关键,他的学习成绩不一定最好,但必须要有较强的自制力,不会因自己的行为影响小组的合作;有较好的协调能力,能处理好组员之间的关系;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时时、事事想到小组的整体形象.当然也要有较强的学习能力等.因而教师在选定小组长时必须要满足四个条件:一是善于沟通;二是组织管理能力强;三是责任心强;四是成绩中上.

3.确定小组的人数.小组人数以4至6人为宜.人数太多不利于学生间的交流和个人才能的充分展示,人数太少也不利于学生间的交流和互助.根据以往的经验,6人一组最为科学.小组的规模大些,组内可能汇集起来的知识、经验和其他信息量也相对大些.但人数并非越多越好,人数过多,受课堂时间限制,有些学生就可能丧失在组内充分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此外,小组的人数尽量是偶数.因为小组合作学习的基础是合作,合作学习的最好体现是“一帮一”,结成“学习对子”.

4.分工明确.要确定小组合作学习中每个学员的分工,可以采取轮流制.如记录员、资料员、报告员等由每个成员轮流担任.组长负责组织管理工作,分配任务、督促组员完成任务等;记录员负责合作过程的记录工作,资料员负责学习资料的收集工作,报告员负责写学习报告,代表小组进行学习成果汇报.

二、教给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基本技能

1.学会倾听.在课堂上要求学生学会三听:(1)认真听每位同学的发言,认真思辨,不插嘴;(2)听别人的发言要点,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3)听后须作思考,并做出判断,提出自己的见解,提高学生反思、评价的能力.

2.学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合作学习需要每个成员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互相了解对方的观点.教师重点要对不会表达的学生有意识进行示范指导,而全班汇报展示成果时,让更多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见解.不光是优生要会表达、善表达,那些性格内向、不善言辞的学生也要学会表达,整体提高学生的表达技能.

3.学会讨论.讨论交流是合作学习解决问题的关键.每个成员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后,意见不统一、理解不一致时,这就需要通过讨论、争辩,达成共识,解决问题.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通过共同讨论、相互启发,从而达到合作学习的目的.

4.学会评价.合作学习活动中评价不只是教师对学生做出的简单的评价,还包括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学生对教师的评价等.评价能力的培养也很重要.教学中可以通过教师的范评引导学生互评,用准确流畅的语言评价,以增强评价的能力和勇气、提高评价的水平.

三、把握小组合作学习的时机

1.精选合作学习任务.不是所有的问题都需要合作学习,精心选合作学习的内容,应根据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学生的疑点,有选择性和针对性地进行设计.教师要选择一些具有挑战性、开放性、探索性的问题去开展合作学习.

2.在学习重难点时,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当学生在认识中出现思维障碍无法排除时,也就是教学的重难点.这时教师应有意识地组织学生合作学习,进行小组讨论,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合作学习力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共同探究,这样既达到了学习目标,同时又培养了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和合作精神.endprint

猜你喜欢
学会评价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学会尊重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
多维度巧设听课评价表 促进听评课的务实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