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娜
摘要:复调是西方钢琴创作中一种重要的创作技法。20世纪初,伴随着中国钢琴创作的开始,复调技法也随之开始了其在中国钢琴中的应用历程,并为中国钢琴创作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鉴于此,本文从复调技法的含义谈起,就其在中国钢琴创作中的运用和发展进行了具体的分析,以期获得对该技法和中国钢琴作品更为深刻和本质的认识。
关键词:复调技法 中国钢琴创作 运用和发展
一、复调技法的含义
复调是西方音乐创作中一种常用的创作手法,是指两段或多段以上同时进行的,而又互相区别和联系的声部。这些声部既可以独立存在,同时也能和其它声部有机组合为一个整体,并形成鲜明的和声关系。不同旋律的同时结合叫做对比复调,而同一旋律的先后模仿则叫做模仿复调。通过该技术,能够获得更加丰满的音响效果,使音乐作品的表现力大为增强。
二、复调技法在中国钢琴创作中的运用和发展
(一)20世纪初的起步期
20世纪初,伴随着钢琴传入中国,一大批有志之士随之开始了中国钢琴作品的创作历程。复调技术最先被运用,是在艺术歌曲的钢琴伴奏中。如赵元任创作的《叫我如何不想她》、黄自的《思乡》和青主的《大江东去》等,都在钢琴伴奏部分中运用了复调技法,通过该种技法的运用,使原本略显单薄的伴奏得到了扩展和丰富。而这些歌曲之所以到今天还在广为流传,也正是得益于这些精美的伴奏。比如在黄自的《思乡》中,其创造性的运用了钢琴造型的手法,利用复调描绘出了一幅春雨潇潇、柳丝轻拂的意境,使整个歌曲的艺术表现力大为提升。1934年,美籍俄裔的音乐家齐尔品来到了中国,并举办了“具有中国风味的钢琴作品大赛”,其中获得第一名的便是贺绿汀创作的《牧童短笛》,该首作品中复调技法的运用是十分明显的,作品采用了自由的对比二声部写成,共有两条旋律线交相辉映,既有西方作品中的模仿复调和对比复调,又有中国民间音乐中的支声写作,运用了大量的四、五、八度音程,很好地表现出了中国民族音乐的风格。这首作品的出现,为当时的中国钢琴界吹过了一股清风,极大鼓舞了中国创作者的热情。同时期刘雪庵的《西楼怀远》也是一部优秀的作品,该曲为一首三声部的赋格曲,并在再现声部中融入了一个八度的模仿,而且在和声性声部处理多达五六个之多,并按照四个八分音符为一组的形式处理,充分显示出了创作者的自信。除了这两首作品之外,还有江文也的《北京万华集》、丁善德的《中国民歌主题变奏曲》等,也都对复调技法予以了创造性的运用,他们的这些成功实践,充分表现了将复调技法运用于中国钢琴创作的可能性,为后来的创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建国初的发展期
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发展之后,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钢琴创作已经呈现出了一种初步的繁荣。复调技法也得到了更加深入而广泛的运用。首先是传统复调音乐体裁的钢琴曲创作,如赋格曲、卡农曲、固定低音变奏曲等等,其中较为优秀的有罗忠镕的《五声音阶小前奏曲与赋格》、谢直心的《民歌主题创意曲》等。如罗忠镕的《五声音阶小前奏曲与赋格》,其采用了使用民族调式直接命名的方式,严格按照传统赋格曲的格式,第一首《宫调式》中,完全遵循了传统赋格曲的转调顺序,主题在C宫调上出现,而呼应部分则是其属调作下四度模仿,经过向关系较远的降B宫上的转调之后,最后回到主调C宫。谢直心的《民歌主题创意曲》主要使用运用了对比和模仿的技术,对传统民歌进行了再创造,给人以耳目一新的听觉感受。其次是复调技术在非复调体裁作品中的运用。伴随着钢琴艺术的发展,很多创作者也纷纷打破了对复调技法的传统认识,将其从传统复调体裁作品中解脱了出来,并尝试将其运用到非复调体裁的作品中,且收到了良好的运用效果。比如某一个段落的复调化处理。在罗忠镕的《庆祝十三陵水库落成典礼序曲》中,整个作品的结构为奏鸣曲式,作者将赋格段落用于了展开部门,以此来推动整个曲目高潮的到来,可谓是匠心独运。还有较为自由的对比或模仿复调的处理等。这些处理手法相对于传统赋格曲来说,在运用上更加自由和灵活。如杨儒怀《送大哥》的变奏部分中,是一种带有自由声部的模仿写作;赵宋光的《变奏曲》则采用了固定低音来实现对马蹄声的模仿。而刘庄的《变奏曲》更是灵活,开始部分是一个四声部的卡农,并在高、中、低和次中声部中依次出现,使作品充满了一种灵动和洒脱的韵味。这些对复调技法创造性地运用,都表明了中国创作者对复调技法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也由此推动了中国钢琴事业的发展。
(三)文革的停滞期
文革时期,钢琴和其他艺术形式一样,也遭遇了严重的冲击,甚至一度陷入了停滞的状态中。所以该时期的作品只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样板戏改变的钢琴曲,一种则是根据民族音乐改变的钢琴曲。在样板戏改变的钢琴曲中,如《红灯记》、《红色娘子军》、《甘洒热血谱春秋》、《北风吹》等作品,因为不能对原作的旋律和结构进行任何的改变,否则就会被诬陷,所以创作空间十分狭小,复调技法也难以获得充分的运用。在根据民族音乐改变的曲目中,可供创作的空间也不大,仅有王建中的《浏阳河》、崔世安的《松花江上》和黄虎威《欢乐的牧童》几首作品较为优秀。这些作品都沿用了原来的标题,以歌颂性为主,就像是给创作规定了一个框框,作曲家受到了极大的束缚。但是即便是在这种情况下,作曲家仍然努力使用一些复调技法,试图使乐曲更加富含艺术表现力。比如黄虎威《欢乐的牧童》中,就采用了等时值流动的复调写法,将牧童那种天真和活泼描绘的惟妙惟肖。王建中的《山丹丹花红艳艳》中,右手以八度奏出旋律,左手是音区跨越较大的流动的十六分音符,并由此将整个乐曲推向了高潮。
(四)改革开放后的繁荣期
改革开放后,中国的艺术创作迎来了新的春天,钢琴创作方面也迎来了一派繁荣的景象,各种复调技术重新被运用于创作中,使当时的钢琴创作得到了前所未有的丰富和发展。首先是赋格写作中复调技法的新发展。赋格曲是复调发展的最高形式,本身就有着较高的难度,但是中国创作者却不畏艰辛,对此进行了大量有意义的探索。比如在赋格主题上,丁善德《小序曲与赋格四首》中第四首赋格《欢舞》的主题,就运用了交替调式来扩展调性,使主题的调性变化较大。主题前半部分为C宫,后半部分为升F羽,前后相距一个增四度,但是旋律过渡十分自然。此外还有汪立三的《他山集》、陈铭志的《序曲与赋格三首》等,都是其中的优秀之作。其次是一般题材中复调技术的运用。除了对之前诸多作品中的技法继承之外,很多创作者还运用了一些全新的音乐材料,带来了新的音乐效果。比如在该时期的作品中,首次出现了多个音乐形象的对比,节奏也较之以往有了全新的丰富,并广泛运用了音色的对比,特别是极端音区的音乐对比,使得音乐表现力大为增强。至此,复调技术已经成为了当代中国钢琴创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技法,为钢琴创作的繁荣做出了极大的贡献,相信在以后的创作中,还会有更多、更新的复调技法的出现,与作品本身获得相得益彰的艺术效果。
三、结语
综上所述,自钢琴传入中国后,经过百年的发展,中国钢琴作品从无到有,从贫瘠到丰富,为世界钢琴艺术的繁荣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而在这个过程中,复调技术是功不可没的,作为一种重要的创作技术,其被中国作曲家予以了创造性的使用,真正发挥出了其应有的价值和作用,体现出了中国创作者的对其深入的理解和把握。希望在未来的中国钢琴创作中,能够继续对复调技法有充分重视,继续挖掘其潜在的价值和作用,使中国钢琴事业因为复调技法而得到更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吴榆.论中国钢琴改编曲与钢琴音乐的中国风格[D].重庆:西南大学,2006年.
[2]谭晓.早中期中国钢琴作品中复调技法的运用及教学研究[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3]徐孟东.中国复调音乐形态新的发展与变异(下)[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199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