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玉当须细琢磨

2014-09-22 07:15赵连
黑河教育 2014年8期
关键词:习惯文章作文

赵连

作文修改是写好文章的一个重要步骤,文章不厌百回改,曹雪芹在写《红楼梦》时,据说曾“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唐代诗人贾岛关于“推敲”的故事更是文章修改的典范。事实上,很多作家的作品都是经过严密的修改之后产生的。“养成自己修改作文的习惯”作为作文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要求通过培养学生的作文修改习惯来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但是,现在的作文教学为了考试的需要,老师们往往忽视了作文的修改,而注重怎样才能在短时间内得到一篇让评卷老师满意的文章,这就在平时的训练中忽略了作文的修改,而更注重怎样让文章赢得阅卷老师的欣赏。那么,怎样让学生养成作文修改的好习惯呢?

一、引导学生认识到作文修改的重要性

在传统的作文教学中,都是学生写完,教师修改,这似乎已经成为一种模式,老师和学生都习惯了这种方式,但是这样往往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很多学生不能积极地参与作文的修改,甚至只是看一下老师的批语,老师要修改全班的作文,所以总是疲惫不堪。教师应该在作文课上多给学生讲一些文章修改的范例,让学生知道文章修改的意义,并乐于进行作文修改。

二、教会学生修改作文的方法

作文的修改应该是多层面的。很多学生并不清楚修改作文的具体操作过程,教师应该在课堂上利用一定的时间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讲解和训练,让学生掌握作文修改都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让学生动手修改:

1.文章立意的修改

也就是作文主题的修改。这个过程是非常重要的,它需要在动笔之前形成并不断修改和完善。首先,作文的主题必须是健康向上的,否则再好的文笔都是失败的。曾有一名学生写过这样的一篇记叙文:上级下拨了一批救济物资到乡政府,晚上很多村民趁没人管理把救灾物资都拿走了,作者因为去晚了而没有拿到,回到家里懊悔不已。虽然作者将事情记叙得很完整,语言生动精彩,但是因为主题的不健康,只能是一篇失败的文章。针对这种情况,我要求学生在动笔之前就要对自己的文章立意反复修改,除了要健康之外,文章的主题还要新颖、突出。在写作的过程中,如果不能突出主题,甚至偏离主题的材料,即使很精彩也要删除或者改换,要求学生在选择材料的时候时刻围绕着主题思想,久而久之,学生就养成了作文主题健康、鲜明的习惯了。

2.作文结构的修改

好的文章一定要层次清晰、脉络清楚。教师应教学生作文的开头要具有吸引力,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吸引读者;文章的结尾要深刻,或者照应开头,或者点明主题,或者深化主题,或者留给读者思索的空间……此外,段与段之间联系要紧密,过渡要自然,使整篇文章构成一个有机整体。

3.作文语言文字的修改

文字的正确和语句的通畅是作文的基本要求,也是老师和学生都很重视的内容。在具体的作文修改中,学生应引导学生养成写完后反复读改的习惯,发现错别字及时改正,叫不准的字词要及时查阅工具书,引导学生养成工具书不离手的习惯。对于不通顺或者表达不准确的句子,要反复斟酌、推敲,该删的删,该增的增,或者适当进行调整。此外,还要提醒学生准确运用标点符号,利用一些专题训练来增加学生标点使用的准确性,禁止一逗到底的现象出现在作文里。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还要教会学生使用一些常用修改符号,比如增加、删除等符号,方便学生的运用,同时也增加了学生的修改兴趣。

三、激发学生修改作文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提高学生修改作文的兴趣,在实际操作中,我采用多种方法对学生进行鼓励,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在学生掌握了基本的修改方法之后,我让学生进行互评互改,把水平相当的学生放在一组,每人批改一本作文,任务量不大,学生既体验到了当老师的感觉,又能在批改的同时学习到别人的优点,弥补自己的不足,别人在作文中出现的错误也会记在心里,自己不会犯同样的错误,最重要的是增加了学生的修改兴趣。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一定要讲清让学生根据作文修改的方法进行,不要让互评互改流于形式。学生修改之后,老师应进行全面检查或者抽查,然后选出修改较好的文章作为范文进行展示。每学期我都让学生把自己修改好的作文装订成册,有条件的同学可以打印出来,特别好的可以推荐到刊物上发表。通过这些努力,大大提高了学生修改作文的积极性。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学生都能主动参与到作文的写作和修改中来了。

作文修改是作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师必须努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采用多种方法,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作文修改的训练,让学生在作文修改中找到成功感,提高作文教学的效率。

(责任编辑 冯 璐)

endprint

猜你喜欢
习惯文章作文
上课好习惯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当你不喜欢,你就不习惯
你总要习惯一个人
放屁文章
好习惯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做好深化国企改革大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