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泽涵
房东四十来岁,未婚女,在闹市区置有四套单身公寓,自己则住一套75平米的二居室。某天,一个小姐妹来看她,满目艳羡:“阿姐,你太牛了!”房东脸上笑笑,心里被挖苦了似的:“就这么点大,又不是120平米的,更不是别墅,有啥牛的!”她回答时还是有些愤愤的,即使她明白小姐妹绝无此意。
房东的价值观我不敢苟同,但有一个意思没说错:“有多少分量,就担多少赞赏。”
二流品的不能用一流词赞,三流品的也不能用二流词赞,否则,该拿什么词去赞一流品的呢?当然,真是一流品的,也无须故谦。“盛名之下无虚士”,这话早已说烂了,我也不大习惯用成语,就想换一种方式来表达。
请再听听我的亲身体悟吧。2013年夏,在北戴河参加一个笔会,各方文友初次相见,互称“老师”。当一声“江老师”在耳畔响起时,顿时觉得脸上热辣辣的,也像被人扇了一下子。
我二十三的年纪,“涉世”的深浅已摆着,“博览群书”根本不配,文章就更羞了,拿得出手,可以请人指点指点的,真没几篇。我是与会中年纪最小的,大家对我自然爱护得多些。虽说只是一个称呼,还是一个尊称,有时候,却关乎尊严:“你们还是喊我名字吧。”
如今到处可见顶着一个个璀璨“金冠”的“会长”、“专家”、“主席”、“艺术家”、“大作家”……简介一股脑儿往PPT上挤,整整一张还放不下,而它们又千篇一律地告诉看简历的人:“我们‘大有来头!”
活躍在圈内的都是“一流”人物,那么二流的去哪儿了,还有三四流的,以及尚未入流的,而未入流的角儿当真就无法和一流的叫阵?
无论哪一个领域,在一个时代里,当得起“出类拔萃”这四个字的,恐怕真数不出几个。我认为,“流”字在于小,划分在于“细”。较一流次之,而较二流超之的,可称“准一流”,依次还有“准二流”、“准三流”……
金字塔的顶端是要凭真功夫去占领的,所以,永远是个微数。塔基之流最为庞大,却在一定程度上,奠定了塔顶的地位。假使将整座塔反一反呢?
真正的拔尖的高手往往隐匿于田园市井之中!他们对名利早已无动于衷,自然不会跟逊于自己的同行们来争些什么。
无论对方什么来头,我都会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不会因为他是齐白石的学生就高看他一尺,也不会因为他没一个有些来头的老师就低看他一眼,真才实学可以打败一切没有根据的褒贬。
大千世界,谁敢自称“一流”,谁又当得起“一流”之称?或赞,或贬,怎可轻言?脑门没有王字,人类也凭借自身的勇气和道具的辅助,将成百上千种生命写进了百科全书;背后没有翅膀,人类也同样用智慧和双眼一览天空,探索宇宙。如此努力,只为入了大自然之流,入了宇宙之流。入流,凭借的是深入了解,真实行动,哪怕只是一流中的初窥门径,也总好过自封一流的掩耳盗铃。(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