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兴华
灵渠,位于广西兴安县境内,是公元前218年至214年秦始皇为统一岭南而命监御史史禄率卒开凿的一条人工运河,又名湘桂运河,兴安运河等。它全长36.4公里,沟通湘漓二水,连接长江与珠江两大水系。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人工运河之一。民国时期,宋美龄曾随蒋介石到过灵渠。
关于这一段历史,了解的人本不多,且有不同版本,有说“1941年8月……陪同的兴安县县长邓国英……宋美龄私人出资两千银元……县政府用宋美龄付来的钱,在原址建起了风雨亭和大理石桥,并把它们取名为美龄亭和美龄桥。”这些内容多与史不符。而史料文章不容虚假,现将我所知道的当年之事,动笔略述一二。
宋美龄到灵渠是跟随蒋介石而来的。1941年8月,蒋介石偕同宋美龄接连两天到灵渠。这在张君仁的《蒋介石与宋美龄游灵渠》一文中有记载。此外,中华党史出版社出版的《白崇禧回忆录》中,也记载有“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我在桂林行营时,蒋委员长莅桂巡视,我陪他到兴安看运河……”以上材料可以看出,蒋介石不止一次到过兴安。
蒋介石到兴安的故事,我最早是听有“北潘南曾”美誉的指画一代宗师曾恕一说的。民国时期,曾恕一主持秦堤(秦堤是砌筑于南渠和湘江之间的一道石堤,因筑于秦代得名)风景区管委会工作。他曾告诉我不少有关灵渠的往事。如广西文史馆馆员唐兆民(兴安人)曾于1947年6月,受广西文献委员会之托考察灵渠,对原有资料进行了修正补充,并写出了调查报告,之后多次考察灵渠,写成当时灵渠研究最全面、最完整的资料书籍《灵渠文献粹编》一书。上世纪80年代,因该书准备交中华书局付印,唐兆民先生回到兴安再次听取意见。曾、唐相约到兴安县文物管理所找所长李铎玉。他们三人都是灵渠通。谈得兴起之时,曾恕一聊起了蒋介石到兴安的事:当年,秦堤风景区的入口在粟家桥旁边,游人多在附近的三将军墓谒拜明朝张、刘、李三位镇国将军,然后进入景区。当蒋介石一行到达飞来石对岸时,大家都被这奇石所吸引。飞来石是秦堤上一块状似平台的孤立石头,高出地面2.6米,围径约28米,上平如砥。民间传说史禄修渠时,秦堤屡成屡毁,因堤下有一猪婆龙作怪,堤刚修成,它便拱崩,使修渠的工头和民工受尽苦难,此事为一云游仙人所知,他便从四川峨嵋山移来此石,压住猪婆龙,灵渠于是修成。飞来石摩崖石刻众多,最早的是大宋国修建黄龙堤石刻,以明、清两代居多,为兴安县旧八景之一,是灵渠的主要景点。当时,想要过河,只有便桥一座,李宗仁、白崇禧等随行的将帅们都是戎马一生,过桥如履平地;宋美龄则提心吊胆地被扶到了对岸。那时,宋美龄便留下话语:要修一座好一点的桥。可惜遇上战乱,宋美龄的愿望没能很快实现。
直到1964年,时任中共中央中南局第一书记兼广东省委第一书记的陶铸到广西兴安搞“四清”运动,才在附近修了一座钢筋水泥的拱桥。
20世纪80年代,在四贤祠附近建了一座拱桥,之后为配合旅游,有人将之取名为“美龄桥”。
蒋介石到灵渠,正值抗战时期。在参观了灵渠后,蒋介石留下这样的话语:“瞻前人之宏图,抗战到底。”
好友李翔从事地方志工作多年,为我提供了1941年任兴安专署中校参谋兼保安司令张君仁所写《蒋介石与宋美龄游灵渠》的回忆文章。文中谈到:“在飞来石附近……搭一座木竹桥……是委员长扶着夫人宋美龄和另外两个随从慢慢地过桥(新架设在灵渠上的竹桥,不大坚固)……蒋委员长和夫人视察灵渠后,专署便邀请兴安县府及地方士绅,到署衙商议修建分水塘公园事宜。并在兴安街头通往分水塘的灵渠左岸,即三将军墓对面,建成一座大牌坊,牌坊中门下方,横书‘入胜两个大字。‘入胜有双关意义:一是开始进入胜地的意思,二是抗战进入胜利的意思。我们把商议结果拟成公文呈报中央审批……直到1942年3月,兴安专署奉令裁撤之前,始终得不到中央批复。”
以上所述及资料表明:一、宋美龄跟随蒋介石而到兴安灵渠的时间、次数,尚待进一步考证。二、“1941年陪同的兴安县县长邓国英”一说有误。经查,《兴安县志》邓国英是广西全州人,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在兴安县当县长;而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的时任县长是侯匡时,民国三十年(1941年)的时任县长是黎达睿。兴安县县长邓国英与蒋介石、宋美龄一行到灵渠没有任何联系。三、“县政府用宋美龄付来的钱,在原址建起了风雨亭和大理石桥”一说不正确。因为1964年以前,灵渠景区没有任何一座石桥;据说现在的分水亭原址上曾有过非常简陋的茅草亭,与“宋美龄付来的两千元大洋”不相符,那样的亭子在当时,两块大洋就可以解决。而“美龄亭”和“美龄桥”,则是2005年以后才出现的字眼。倒是随蒋介石一行同来灵渠的李宗仁,曾在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指示兴安县政府修建南陡阁。阁为两层,阁成之际,李宗仁还题写“南陡阁”阁名,并撰写了内含“南陡”两字的藏头楹联“南北关山展,陡流云汉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