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艺
曾经有人说,教师的成长只有通过各种培训才能有所提升。我认为这种说法不太全面,从我的实践来说,我在黑河市教育研究院开展的“跟踪式听评课”活动中同样感受到了什么是快乐成长。黑河市教育研究院的崔宏老师,对我进行为期一年的跟踪指导,使我更新了教育理念,有效地改进了课堂教学,提升了自身专业素养。同时,崔老师的人格魅力也影响着我,重新点燃了我的工作热情和对提升能力的渴望,更点燃了我对成功教师的向往。
这次 “跟踪式听评课”活动使我明白:教师的真正成长离不开广博的知识积累,离不开自身素养的提高,离不开把握、驾驭课堂能力的提升,离不开有效优质的课堂教学,离不开民主开放的管理能力,更离不开探索研究的精神。
一、更新教育理念,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在活动刚开始的一段日子里,“跟踪”我的崔老师在对我的课堂进行评价时,没有急于评价课堂教学水平,而是针对我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出来的教育理念,与我进行探讨和研究。刚开始,我在备课过程中,关注最多的是自己教学环节的设计,花很多时间设计出我认为很精彩的教学环节。在课堂教学中,我把注意力的重点放在自己设计的教学环节是否完成,学生是否按照我设计的教学问题思考上,并没有关注学生是否全体参与了学习活动,是否接受这种教学方式等问题,结果教学效果不十分理想。当时,我很苦恼于自己那么用心备课,可课堂教学效果与理想还是有差距这个问题。
通过与崔老师交流后,我才知道自己教学理念依然有些陈旧,所理解的学习方式还是“要我学”,这种学习方式阻碍了学生发展,对课堂教学也非常不利,降低了课堂教学效率。自此以后,我虚心地向崔老师请教,她耐心为我讲解如何把“要我学”的学习方式转变成“我要学”的学习方式。
后来,在备课时我把更多的关注点放在学生身上,选择最适合学生实际情况的学习方式来设计教学环节。在课堂上,我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环节,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这种改变让我明白:我们不能留恋走熟悉的老路,要有勇于创新的精神。作为年轻的教师,我们不能落伍,不能只把素质教育停留在口头上,要把对新课改的认识与理解真正落实到教学活动中,不断地更新教育观念,为实现有效课堂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吃透教材,做好“三备”,有效改进课堂教学
崔老师常说:“如果想改进课堂教学,就必须吃透教材,做好三备。”“三备”即“备课标”“备教材”和“备学生”。这句话如同灯塔一般,在我迷茫的时候为我指明方向。
最初,我在研究教材时,没有对教学目标作进一步研究,只是套用教参中给出的教学目标,结果在课堂教学中,出现了教学目标不能达成或设定过低的问题。崔老师根据我课堂中出现的问题,帮助我寻找原因,教我如何吃透教材,如何做好“三备”。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我对教材的把握比以前更加准确和全面,每节课我都进行“三备”,课堂教学得到很大改善,出现的问题越来越少。看到自己的进步,我心里很有成就感,但就在此时,崔老师对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语文课要突出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她指导我在备课时从单元整体目标出发,首先对这一主题单元要传授给学生的知识、技能和方法有一个整体把握,然后再根据每节课的内容及学生实际情况确定课时目标。同时,她还提醒我同一个主题单元中,前后内容是相互关联的。比如:在进行主体课文教学时,要考虑本节课指导学生的读书方法,为后面“快乐读书屋”教学做铺垫,并在“快乐读书屋”教学中具体运用。此外,崔老师教我如何从宏观上把握课堂教学,使我在备课时更准确地把握教学目标,更充分地备课,上课也比以前游刃有余,我的课堂教学又向前迈了一大步。2013年,我代表黑河市参加省教育学院举办的“新时期小学语文教师专业素养研究”成果展示研讨会,执教的展示课《世界上最美的是什么》获得评委一致好评。
三、学以致用,逐渐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一直以来,我都认为自己掌握的知识教小学足够用了,所以我很少读书和学习,对自身的专业发展也没有认真考虑过。在与崔老师相处的这段日子里,她经常鼓励我多读书,多读有关教育的理论专著,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因为一名优秀教师,不可缺少渊博的知识、娴熟的教学技巧、新知识的汲取能力、课堂驾驭能力等,只有夯实自己的理论基础,使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才能更好地为学生服务。崔老师鼓励我常写教学随笔、课堂反思、论文和教学案例等,她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多写、常写,就愿意写,写得也越来越好,当写作成为习惯之后,进步就会更快。”在她的鼓励下,我撰写的《小学低年级写字教学之我见》获市级教研成果一等奖,《浅谈小学语文略读课文教学》一文在《黑河教育》发表。生活总会眷顾勤奋的人,让勤奋的人更幸福。如果我们每天不断地从书中汲取营养,并且学以致用,相信我们都会成为智慧的主人,成为有效课堂的管理者,并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这次“跟踪式听评课”活动,是我教学生涯中一个重要的成长阶段,为我今后的教学之路指明了方向。我会沿着这条路继续努力,争取早日成为一名成熟的研究型教师,真正实现自身的专业成长。
(责任编辑 付淑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