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长林
中图分类号:S834.4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1085(2014)04-0050-02
鸭场应根据生产功能分区规划,各区之间要建立最佳的生产联系和卫生防疫条件。规划时应根据地势和主导风向合理分区,生活区安排在上风口,接着是办公区、生产区、疾病卫生管理区。各功能区内的建筑物也应根据地势、地形、风向等合理布局,各建筑物间留足采光、通风、消防、卫生防疫间距。场内运送饲料等的清洁道与运送粪便、垫料等的污道应分设。鸭舍朝向最好是南偏东或偏西不超过10°,以获得良好的通风条件和避免西晒太阳的影响。
1 鸭场选址和布局
鸭场应建立在地势较高、干燥、采光充分、易排水、隔离条件良好的区域。鸭场周围3km内无大型化工厂、矿场,1km以内无屠宰场、肉食品加工厂或其它畜牧场等污染源。鸭场距离干线公路、学校、医院、乡镇居民区等设施至少1km以上,距离村庄至少500m以上。鸭场周围有围墙或防疫沟,并建立绿化隔离带。鸭场不允许建在饮用水源、食品厂上游。
2 鸭场卫生要求
鸭场分为生活区(办公区)和生产区。生产区应在生活区的上风向,污水、粪便处理设施和病死鸭处区应在生产区和生活区的下风向或侧风向。两区之间应相对隔开,保持一定的距离,并在中间种植花草,设置绿化地带。生产区最好要有围墙,场内道路应分清洁道和非清洁道(污道),两者互不交叉,清洁道用于运输活鸭、饲料、产品,非清洁道用于运输粪便、死鸭等污物。加强卫生防疫工作,进入生产区内必须换衣服、换水靴、消毒。
鸭场周边环境、鸭舍内空气质量应符合NY/T388 标准提出的指标要求,饮水水质应符合NY5027畜禽饮用水水质标准的要求。每日清洗饮水设备,保证饮水设备清洁。
3 鸭舍建筑
鸭舍墙体坚固,内墙壁表面平整光滑,墙面不易脱落、耐磨损、耐腐蚀,不含有有毒物质。舍内建筑结构应利于通风换气,并具有防鼠、防虫和防鸟设施。鸭舍宽度通常为8~10m,有的建设到12m宽,长度视需要而定,一般不超过120m,内部分隔多采用矮墙或低隔网栅,最基本的要求是冬暖夏凉、空气流通、光线充足,便于饲养管理,容易消毒和经济耐用。一个完整的平养鸭舍应包括鸭舍、陆上运动场和水上运动场三部分,这三部分面积的比例一般为1:1.5~2:1.5~2,肉用仔鸭舍可不设路上和水上运动场。
4 养鸭场废弃物的处理和利用
养鸭场的主要废弃物是鸭粪和污水,鸭粪可以经过高温堆肥等无害化处理后肥田,也可以经必要的消毒后喂鱼;污水可经过物理方法、化学方法或生物方法等手段处理后直接排放或循环使用。
5 卫生防疫
5.1 多级隔离的防疫设施 场外、大门口设车辆冲洗场、车轮消毒池、冲洗消毒设备。场内各功能区及出入口设车轮消毒池、冲洗消毒设备,修建物品交接间、人员淋浴消毒室、传入式的专用饲料库、垫料库。禽舍等房舍出入口设有脚踏消毒池、洗手消毒盆、消毒喷壶、冲刷消毒设备。净污接近处有明确标示,建隔离物,设消毒池。
5.2 兽医卫生基础设施 建立兽医实验室,有专用房舍、设备和人员;建专用的病死禽处理设施,如尸井、焚尸炉等,防止污染扩散。
5.3 其他常用卫生消毒设施 如各生产区、各功能区的器具冲洗场、浸泡池、熏蒸室、洗刷灭菌设备等;建封闭式、水冲式厕所。
5.4 常用消毒方法和程序 日常消毒。烧、泡、煮、埋、洗、刷、喷、熏、紫外线、阳光、发酵等。发生传染时的消毒原则:早、快、严、小;隔、封、消、杀。在隔离的前提下消毒,先喷药后清扫,用消毒剂连续多次冲洗消毒后封闭门窗。饲养员走污道出场,不与外人接触,彻底淋浴、消毒、更衣后,经主管同意再回无疫区。发生传染病的禽舍至少空舍4周以上才能重新使用。
清扫是一切消毒工作的基础,务必要安全彻底,更不要因清扫使污染扩散。清扫应自上而下、由里到外。干燥时,先撒水再清扫,明显污染的撒药后再清扫。对污染物初步消毒后再运出处理。清扫后清洗。对附着物要边刷边洗或高压冲洗,严重污染的用消毒液清洗。冲洗应自上而下、由里到外,完全彻底,不使污染扩散。
5.5 一般冲洗程序 喷洒消毒液→清水冲洗→洗涤剂刷洗→清水冲洗→消毒剂冲洗→清水冲洗。
5.6 对清洗人员要求 作业中不擅自离开岗位,不与他人接触,工作服就地消毒,走污道回指定场所,淋浴洗澡消毒,更衣后再回净区或生活区。
6 小环境控制
场区四季绿化、美化,四季有绿,三季有花;进风口处种植高、低植物或与水塘相结合,以改善进入空气质量;出风口处建沉淀池、高低植物与墙壁攀岩植物相结合,以沉淀、吸附空气中的污物;场内空地及密闭式禽舍之间可种植瓜果、蔬菜或其它有益植物;开放式禽舍之间的植物应控制在30cm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