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柳成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及饮食结构的改变,消化系统疾病的发病率逐年攀升,而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占据消化内科病种的绝大比例[1]。消化性溃疡患者极易出现胃粘膜破损导致出血,而一旦发生出血,使患者出现恐惧、紧张等负性情绪,甚至会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2]。所以,如何快速有效地进行止血处理是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首要任务[3]。目前,采取静脉输液可有效地将止血药物通过血液循环达到溃疡部位以起到止血的作用,而据有关文献报道[4],利用胃镜行溃疡部位药物治疗达到的止血效果同样较佳。故笔者为探究胃镜下药物治疗的临床疗效,分别设计了胃镜下兰索拉唑与凝血酶治疗方案与胃镜下冰冷生理盐水和去甲肾上腺素治疗方案的疗效差异,分析了10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平江县第一人民医院2010年4月~2012年8月收治的104例消化性溃疡伴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76例,女28例,年龄为34~68岁,平均年龄为(40.2±1.4)岁。所有患者均经胃镜检查确诊为消化性溃疡伴出血,其诊断符合人卫版第7版《内科学》教材中关于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诊断标准。本次调研的纳入标准为:患者不存在其他严重心、肝、肾等重要脏器疾病者;不存在凝血功能异常者;胃镜下未见溃疡深部动脉喷射性出血;排除胃穿孔及十二指肠穿孔者。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n=52)。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溃疡种类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2组患者临床一般资料对比
1.2 方法
1.2.1 研究组 本组患者行胃镜下兰索拉唑与凝血酶联合治疗,将150mg兰索拉唑(由海南益尔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41440,规格:30mg×14粒)胶囊联合1000U凝血酶加入100mL生理盐水中,配置成溶液。行胃镜下治疗的药液总量按照0.8mL/kg进行计算,药液经胃镜活检塑料管道至溃疡灶1cm左右部位给药,每次剩余总药液的1/3,对准出血灶行连续性加压喷洒。
1.2.2 对照组 本组患者行胃镜下冰冷生理盐水加去甲肾上腺素治疗,将8mg去甲肾上腺素加入4℃100mL生理盐水中配置成药物,其胃镜下喷洒方式与研究组一致。对于行胃镜下治疗患者,均需留院观察。其中,对给药后5min内仍未明确是否止血的患者,需给予留置胃管以观察引流物的性质,进而判断止血效果。本组患者经胃镜给药后,统一不再给予止血药物治疗,采取常规抗溃疡输液疗法和营养支持治疗。
1.3 观察项目 记录2组患者在行胃镜下治疗后5min、8h及24h内有效止血例数。另外,还需记录2组患者再出血发生率,并进行对比。其中有效止血的判断标准为:患者在治疗后24h内,胃管未出现可疑胃部出血引流物,经血常规检查发现血红蛋白正常、红细胞压积稳定及生命体征无异常,说明止血有效。若患者在治疗24h内,仍出现上述实验室检查中任何一项异常或胃管引流物异常者,说明止血无效。再出血的判断标准为:在24h内有效止血患者,在48h内再次出血者说明为消化系统再出血。
1.4 统计学方法 将所收集的数据由专人输入SPSS20.0软件进行统一处理,正态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2组正态计量数据的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2组患者止血有效率比较 研究组患者在5min、8h和 24h内有效止血分别为 38例(73.1%)、12例(23.1%)、2例(3.85%),而对照组分别为 17例(32.7%)、12例(23.1%)、10例(19.2%),2组有效止血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表2 2组患者止血有效率比较[n(%)]
2.2 2组患者再出血发生率对比 研究组再出血为6例(11.5%),对照组为17例(32.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3)。
表3 2组患者再出血发生率对比(n)
本研究利用胃镜下药物治疗溃疡出血的思路,设计了两种治疗方案。结果显示,研究组应用兰索拉唑联合凝血酶相较于对照组应用冰冷生理盐水加去甲肾上腺素治疗效果更为显著。究其原因,由于兰索拉唑与凝血酶两种药物并用时,可发挥药物之间彼此的协同作用,进而达到快速止血的目的[5]。
凝血酶可通过口服途径到达消化系统进而起到溃疡部位止血的效果,是一种安全、高效的止血剂,在临床上无副作用,所以深受医务人员和患者的欢迎。其药理作用是直接作用于生理凝血过程中的第三阶段,使原本处于溶胶状态下的纤维蛋白原转变成不溶性的纤维蛋白,故一旦凝血酶接触破裂血管时,可使局部形成微小血栓,有效地避免了血流外溢,达到止血[6]。除此之外,凝血酶还可激活溃疡表面的生长因子,促进表皮细胞增殖,达到修复创面的目的。
兰索拉唑为质子泵抑制剂,其药理作用是通过抑制壁细胞的H+-K+-ATP酶,使壁细胞中的氢离子无法扩散到细胞外,进而大大减弱了胃酸的合成。而胃酸的减少不仅可降低胃酸对血小板在出血部位的粘附的负影响,更是可避免胃酸对纤维蛋白的破坏作用,进而可提高止血功能,促进溃疡创面组织的愈合。而据有关文献报道[7],兰索拉唑比奥美拉唑的生物利用度更高,抑酸效果更好,对幽门螺旋杆菌的抑制作用更加彻底,这些为溃疡灶的预后提供了可观的前提条件。另外,兰索拉唑通过降低胃酸分泌量,还可进一步保护在凝血功能中起着重要作用的凝血因子Ⅲ不被破坏,对其激活还具有促进效果,所以,通过兰索拉唑和凝血酶的联合应用,可提高凝血因子的生理功能,提高止血效能。故研究组患者在24h内的有效止血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研究组再出血率低于对照组,也间接说明了研究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本结果与国内有关文献报道大致相符[8]。
在本次研究中,2组患者均存在再出血的情况,这可能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笔者经过分析,将导致再出血的原因罗列如下:个体对药物的敏感性存在差异;药物在溃疡灶接触时间较短;年龄较大及体质差异;胃镜检查时遗漏出血灶;胃镜技术不熟练导致医源性损伤出血。所以,在行胃镜下药物治疗时,医生需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避免动作粗暴,仔细并全面地扫视胃及十二指肠,确保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部位。
综上所述,对于消化性溃疡伴出血患者而言,利用胃镜行兰索拉唑联合凝血酶治疗可有效地提高止血率,降低再出血发生率,临床效果较佳,值得进一步推广。
[1]童霞,邓旭.胃镜下注射治疗上消化道溃疡出血疗效的比较[J].求医问药(学术版),2012,10(3):237-239.
[2]石硕,郑善国,耿亮.胃镜治疗67例消化性溃疡出血的临床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4(11):64.
[3]葛喜方,段宏宪,李静.内镜下药物注射和热极治疗溃疡出血疗效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26):6338-6339.
[4]耿威.消化性溃疡出血108例的胃镜治疗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2,7(29):57-58.
[5]张兆红.消化性溃疡出血胃镜与内科治疗130例治疗分析[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0,2(9):156-157.
[6]钟灵.上消化道出血急诊胃镜检查及镜下止血临床研究[J].内蒙古中医药,2010,29(11):126-127.
[7]高黎.胃镜下凝血酶、去甲肾上腺素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9,3(5):69-70.
[8]刘玉平.胃镜下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临床观察[J].当代医学,2011,17(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