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早期无痛性康复的效果

2014-09-21 08:43林建新林建民孙昂扬
当代医学 2014年17期
关键词:肌力置换术康复训练

林建新 林建民 孙昂扬

在膝关节人工置换术治疗后的功能恢复过程中,术后无痛训练是其中的关键一步,但在开展康复训练时患者常因患关节处发生剧烈疼痛而难以与功能训练进行有效配合,导致术后关节功能无法恢复至预期标准[1-2]。本文对接受人工膝关节置换手术的患者术后早期无痛性康复的效果展开观察与探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7月~2012年5月在陆丰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55例(90膝)膝关节炎患者。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27例(46膝)和观察组28例(44膝)。对照组,男16例26膝,女11例20膝,年龄48~79岁,平均(61.4±2.4)岁;观察组,男 17例 22膝,女 11例 22膝,年龄 49~82岁,平均(63.4±3.5)岁。2组患者膝关节均存在不同程度疼痛和屈曲挛缩畸形,且伴有下蹲、上下楼以及平地行走功能障碍。HSS评分均<60分,ROM最小值与最大值范围分别为90°~75°~0°、100°~15°~0°。2 组患者年龄、性别、病情等一般资料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术后给予观察组患者自控镇痛泵,持续72h,TKR无痛关节康复运动锻炼前对自控镇痛泵进行挤压,2次/d,持续3d;撤除镇痛泵后,在锻炼前半小时给予患者西乐葆(辉瑞制药有限公司进口分包装,国药准字:J20080059),200mg,每日1次或分2次口服;必须在手术当日进行关节活动,术前若有患者存在严重关节畸形、挛缩以及屈曲等情况,可在术后用软枕抬高患肢并保持膝关节悬空(轻度外展中立位),用弹力绷带包扎患肢,留置足底静脉泵,待患者清醒后可开展足踝、足趾的跖曲以及背身练习,也可开展弯、压、抬腿练习,步态练习、CPM、上下楼练习以及抗阻运动等,但应注意循序渐进。观察组中共计44膝,手术治疗后第1d均接受无痛康复训练,并按计划完成;第2d时能够主动参与无痛训练并积极配合共计39膝,余5膝则在参与无痛训练时表现的较为被动。对照组患者(46膝)则在拔管3d后参与常规康复训练,第1d时均能够参与康复训练并按计划完成,但第2d时大部分患者表示难以耐受疼痛,能够主动参与康复训练者仅有4例,余42膝则在医护人员劝说和鼓励下方同意接受康复训练,但训练后发生剧烈疼痛,需接受止痛护理。出院后2组患者均应继续进行康复训练,时间不得低于6个月。

1.3 评价标准[3]出院后2组患者疼痛程度、肌力、关节稳定性和活动度、行走功能等指标参照HSS评分标准进行评估。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用Wilcoxon对2组患者疼痛程度、肌力、关节稳定性和活动度、行走功能等指标的组间比较进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行走功能与关节活动度对比 对照组患者中11膝行走功能较好,19膝一般,16膝为较差;12膝关节活动度正常,14膝为良,20膝尚可。观察组患者中36膝行走功能较好,6膝一般,2膝为较差;35膝关节活动度正常,7膝为良,2膝尚可。经统计学分析发现,观察组患者行走功能与关节活动度明显更佳(P<0.05)。

2.2 2组患者行走疼痛程度对比见表1。

表1 2组患者行走疼痛程度对比(膝)

2.3 2组患者关节稳定性对比 对照组3例关节稳定性正常,观察组31例关节稳定性正常,观察组患者关节稳定性明显更佳(P<0.05,见表 2)。

表2 2组患者关节稳定性对比(膝)

2.4 2组患者肌力对比 对照组4例肌力优,观察组28例肌力优,观察组患者肌力明显更佳(P<0.05, 见表3)。

表3 2组患者肌力对比(膝)

3 讨论

对于当前较为严重的或者终末期膝关节炎来说,人工膝关节置换术(artificial knee joint replacement, AKJR)是其治疗方案中最为有效的一种[4]。AKJR目的在于缓解并消除患者因关节病变而产生的难以耐受的疼痛,并最终矫正关节畸形,使膝关节功能得到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由此显著提升。但现在AKJR手术多以畸形矫正以及膝关节活动改善为主,手术创伤相对较大,且患者多为高龄人群,术后虚弱、关节肿胀以及难以耐受疼痛等因素往往会在术后康复训练过程中出现各类并发症,其中包括心率加快、血糖指数升高、精神紧张、恐惧以及疼痛性休克等[5-6]。而在关节功能恢复过程中,术后无痛训练是其中的关键一步,但在开展康复训练时患者常因患关节处发生剧烈疼痛而难以与功能训练进行有效配合,造成关节功能在术后无法恢复至预期标准。对此临床多采取无痛性康复护理措施,以有效缓解患者疼痛,为手术治疗效果提供有力保障,同时在患者心理与生理平衡的维持、并发症的控制等方面也能够发挥积极效果[7-8]。

本次研究中应用早期镇痛康复后,观察组患者在疼痛程度、肌力、关节稳定性和活动度、行走功能等指标方面均显著优于未接受镇痛的对照组,提示早期无痛性康复对于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治疗效果具有明显的保障与巩固效果。

综上所述,对接受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实施早期无痛康复可有效缓解疼痛,并有利于术后患者关节功能的顺利恢复,应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1]刘杰,徐岭,沈杰敏,等.同时双侧全膝表面置换与单侧全膝关节置换围手术期康复的比较[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1,15(26):4791-4794.

[2]韩凤梅.老年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康复护理[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2,16(16):106-107.

[3]王世和.人工膝关节置换:技术发展与临床应用及评价[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0,14(35):6587-6590.

[4]宋诚菊,王绍芝,程春华,等.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护理与康复训练[J].黑龙江医药,2011,24(4):666-667.

[5]何涛.全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前心理状态与术后膝关节功能康复的相关性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12.

[6]雷西凤,徐鹏刚,肖李冰,等.功能锻炼在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中的作用[J].中医药导报,2011,17(12):99-100.

[7]梁杰.下肢熏洗方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应用的临床疗效分析[D].福建中医药大学,2010.

[8]黄丽华,曹平.程序化护理干预对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3,17(20):65-67.

猜你喜欢
肌力置换术康复训练
等速肌力测试技术在踝关节中的应用进展
多功能智能康复训练床的设计与仿真
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肩关节置换术后并发感染的研究进展
卒中后运动神经反馈康复训练研究进展与前景
28天肌力恢复,告别夏日肌肤后遗症
散打训练对大学生肌力与肌耐力的影响
造就美肌力 一日之际在于晨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引流对血红蛋白下降和并发症的影响
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