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铁坤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rimary central nervous system lymphcma,PCNSL)发病率较低,因其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影像学表现则多样化,故误诊率较高[1]。近几年来,本研究共接触了手术病理证实的PCNSL21例,现结合文献复习,分析其病理特点和影像学特征,以期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1.1 一般资料 本组21例PCNSL均为沈阳市第二中医院放射影像科2009年1月-2013年10月行CT和MRI检查时发现,并经病理证实,其中男8例,女13例;年龄43~72岁,平均(55.6±6.4)岁。临床表现有头痛、恶心、呕吐、肌张力减退、偏瘫、认知障碍,神经精神紊乱等。其中,5例为单独行CT检查时发现,10例为单独行MRI检查时发现,6例为CT和MRI检查时共同发现。
1.2 检查方法
1.2.1 CT检查 使用美国GEDiscoveryLSPET/CT一体机进行平扫加增强扫描,扫描层厚和和层距均为10mm,范围为听眦线颅底,重点部位5mm无间隔扫描,距阵256×256,标准算法重建,窗宽 90~110Hu,窗位 33~40Hu。PET-CT显像剂用18F-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剂量80~100ml,采用团注法。
1.2.2 MRI检查[2]以1.5T行头部平扫和增强扫描,均行横轴位、冠状位和矢状位增强扫描,横轴位SE T1WI(TR300-500ms,TE 8~12ms)、FSE T2WI(2500~5000ms TE90~102ms)、FLAR(TR8000ms,TE104ms)。使用头线圈,层厚为 6.0mm,层间距 1mm,距阵 256×256,视野20cm×20cm,增强MRI静脉团注18F-FDG:剂量0.2mmol/kg,行横轴位、冠状位、矢状位T1WI(TR450ms,TE10ms)扫描。
1.2.3 病理检验 所有病例均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使用10%中性甲醛溶液固定肿瘤组织,常规石蜡包埋,HE染色,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肿瘤组织中细胞分布密度、核浆比、纤维成分,血管分布和形态。
2.1 病灶部位、形态及大小 21例患者中共检出病灶37个,单发18例、多发3例;多数位于近中线脑深部,幕上16例、幕下3例、弥漫分布2例,单发分别位于额叶6例,胼胝体5例,颞叶3例,枕叶2例,基底节、小脑半球和侧脑室各1例,多发者主要集中在左侧额叶深部白质、胼胝体、右侧基底节区及脑干等近中线部位。病灶呈类圆形或不规则团块状(2例弥漫型病变呈小结节状),单发病灶直径19~59mm,平均(41.5±27.6)mm,多发者病灶直径大多小于10mm,平均(7.5±2.8)mm。
2.2 影像学表现
2.2.1 CT 11例CT检查中,5例呈等密度,边界不清,5例呈稍高密度,伴轻、中度水肿及占位效应;增强扫描见病灶均匀强化,血管影穿行其中(图1);延迟1min后扫描,病灶进一步强化(图2)。弥漫型病变以PET/CT示,aF-FDG明显高摄取(图3)。
图1 PCNSL患者CT扫描图
图2 PCNSL患者CT延迟1min扫描图
图3 弥漫型病变PET/CT扫描图
图4 PCNSL患者MRI检查信号类似“脑膜瘤”样
2.2.2 MRI 16例MRI检查中,7例T,WI呈等低信号、T2WI呈等或稍高信号,类似“脑膜瘤”样的信号特点(图4);5例胼胝体部病灶呈不规则团块状明显均匀强化,边缘可见分叶(图5),4例病灶不均匀强化,Gd-DTPA增强后出现“缺口征”(图6)。
图5 PCNSL患者胼胝体部病灶MRI扫描图
图6 Gd-DTPA增强后CNSL患者出现“缺口征”
2.3 病理特点 21例PCNSL肿瘤呈灰红色或灰白色,鱼肉样,质地软,没有包膜,血运不丰富,均为非霍奇金淋巴瘤,其中19例镜下见肿瘤细胞弥漫密集、呈片状分布,瘤细胞大小较一致,瘤细胞围绕血管呈袖套样浸润,组织化学染色LCA阳性,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图7);2例镜下见肿瘤细胞密集,有明显的核分裂象,并可见较多的“星空现象”,为散发的Burk itt淋巴瘤(图8)。
图7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病理结构
图8 Burk itt淋巴瘤病理结构
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包括原发与继发两类,PCNSL可发生于中枢神经系统的任何部位,好发于丘脑、胼胝体、基底核、侧脑室旁白质区,大多位于幕上,以单发居多,很少有出血、坏死或钙化,偶有囊变,可弥散于脑膜或脑室周围[3-4]。本组病例中,85.7%为单发,75.2%病灶位于幕上,所有病例未见出血或钙化,仅有2例出现囊变。目前PCNSL发病机制仍然不明,免疫缺陷者可能与EB病毒和人类疱疹病毒有关[5]。PCNSL的组织病理学分类属于非霍奇金淋巴瘤系免疫细胞肿瘤,以B细胞型为主,本组除2例为Burkitt淋巴瘤,肿瘤细胞呈弥漫性密集排列、片状分布,无明显边界,瘤细胞大小比较一致,细胞质少,细胞核大染色质呈粗颗粒状。PCNSL的CT表现为平扫时丘脑、底节区等可见稍高或等密度结节或肿块,密度较均匀,边界清,周围有低中度水肿,增强扫描时,大部分表现为中度或明显的团块状、结节状均匀强化。PCNSL的MRI诊断主要体现在MRI信号上,大部分呈T1WI、T2WI呈等、稍低信号,少部分较小的病灶呈T1WI、T2WI稍长信号,较大的病灶平扫未见血管流空征象,出现“缺口征”、“尖角征”“握拳征”等征象,弥散加权像(DWl)呈高信号[6]。
需要指出的是,由于PCNSL临床症状及影像表现上缺乏特异性,其误诊率较高,需要进一步加强对此病的认识,尤其要注意与以下疾病相鉴别:一是胶质瘤,共同点在形态相似和均匀强化,不同点在CT检查的密度及MRI检查的信号,PCNSL密度及信号较均质,胶质瘤CT多呈混杂低密度灶,MRI呈长T1、长T2信号,此外,恶性胶质瘤肿瘤通常较大,占位效应明显,瘤周水肿较重,胶质瘤鉴别困难时,MR氢质子波谱可能提供重要的鉴别诊断信息。二是脑膜瘤,它与PCNSL的密度及信号特点很相似,不同点在脑膜瘤属于脑外肿瘤,可见“白质挤压征”,脑膜瘤易出现囊变、出血及坏死,PCNSL不具备这些特征,必要时MR灌注成像及波谱成像有助于PCNSL的诊断。三是转移瘤,转移瘤和PCNSL,转移瘤周围水肿和占位效应,前者显著,后者不突出,脑转移瘤多呈环形强化,好发于大脑中动脉供血范围的皮髓质交界区,而淋巴瘤呈均质强化,好发于近中线脑深部。四是脱髓鞘病变(多发性硬化),脱髓鞘病变临床症状和体征多样,病灶多位于侧脑室周围、深部白质区,MRI呈长T1、长T2信号,矢状位“直角脱髓鞘征”PCNSL一般不存在这些特征[7]。
总之,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病理特点较复杂,但其影像学表现有显著特征,因此,CT和MRI则可作为首选检查,确诊要依赖于病理检查。并注意与几种类似病相鉴别方法。
[1]王晶,徐刚,李钢.中枢神经系统原发性淋巴瘤的影像学诊断[J].中国全科医学,2010,13(33):3796-3798.
[2]王家臣,王爱华,郭树真.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MRI诊断[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2,22(10):1624-1626.
[3]刘玲,邓开鸿,宁刚.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CT及MRI表现[J],华西医学,2010,25(3):112-114.
[4]苗焕民,陈军,查云飞,等.脑内原发性淋巴瘤MRI诊断[J],当代医学,2009,15(14):32-34.
[5]吴恩惠.中华影像医学(中枢神经系统卷)[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18.
[6]李博云,马秀华.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MRI与病理学特征[J].重庆医学,2012,41(29):3111-3113.
[7]丁洪彬,田为中,张波,等.原发性脑淋巴瘤的CT,MRI影像表现与鉴别诊断[J].西部医学,2011,23(1):143-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