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淑桂
外周血管介入治疗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李淑桂
目的 对外周血管介入治疗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方法进行分析。方法 外周血管介入治疗的患者842例, 对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分析, 同时总结相应处理措施。结果 842例介入治疗患者中12例出现并发症, 包括动静脉瘘2例, 假性动脉瘤4例, 局部血肿6例, 并发症发生率为1.4%;经针对性处理, 12例并发症患者均得到有效治疗, 均未对介入治疗效果造成影响。结论 外周血管介入治疗并发症的发生和术者操作经验及手法技巧等有关, 操作人员应不断提高自身技能水平, 完善介入治疗前准备工作, 从而尽量避免介入治疗并发症的发生。
介入治疗;并发症;处理措施;预防对策
近年来, 在介入医学逐渐发展下, 外周血管介入治疗逐渐在诸多疾病的临床治疗中得到了有效应用, 同时取得了显著治疗效果[1]。然而介入治疗毕竟属于有创检查与治疗的方法, 在治疗过程中易引发动静脉瘘、局部血肿等并发症[2],若无法给予及时、有效处理, 则很容易导致介入治疗效果受到影响, 严重时可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巨大威胁[3]。为探讨外周血管介入治疗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措施, 作者对本院接受介入治疗的842例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处理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 现将相关情况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4月~2014年4月于本院行外周血管介入治疗的患者842例, 其中男524例, 女318例, 年龄15~81岁, 平均年龄(53.2±2.6)岁;经体格检查, 所有患者均与外周血管介入治疗条件相符。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行外周血管介入治疗, 其中肿瘤介入治疗415例, 血管病变介入治疗427例。介入治疗所用方法及材料为:利用改良Selding技术, 使用18 G无内芯穿刺针与聚四氟乙烯薄壁外套管穿刺针展开穿刺, 用大型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展开操作。
1.3 观察指标 对外周血管介入治疗患者是否出现并发症进行观察, 各并发症判断标准如下:①局部血肿:当穿刺部位有程度不同的疼痛、血肿或下肢、下腹部存在疼痛肿胀时,即判定存在局部血肿。②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在行血管彩超检查时, 股静脉和其主要深部属支有增大静脉管腔, 且内有实质性回声占位, 对探头进行加压时, 患者静脉管腔未变形且静脉腔中无血流信号。③动静脉瘘:经超声检查患者股静脉管腔中有动脉血流信号。④假性动脉瘤:经超声检查患者股动脉周围存在回声加强, 且股动脉中血流进至假腔中,导致假腔中有动脉血流信号。当有股动脉夹层形成时, 股动脉壁从单条回声带变成双条、分离回声带, 形成真假双腔,且分离管壁双重回声间有异常血流。
842例行外周血管介入治疗的患者共有12例(1.4%)出现并发症, 男7例, 女5例, 其中动静脉瘘2例(0.2%), 假性动脉瘤4例(0.5%), 局部血肿6例(0.7%)。患者手术类型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8例, 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术4例。2例动静脉瘘患者均出现于术后12 h, 均给予再次压迫加压包扎闭合;4例假性动脉瘤患者中, 2例发现于术后24 h内,行再次加压包扎后闭合, 另外2例发生于术后48~72 h, 行再次压迫治疗后无效, 于超声引导下给予凝血酶瘤体内注射,假性动脉瘤均迅速闭合且自行吸收。6例局部血肿患者均是单纯性血肿, 2例发生于术中, 4例出现于术后, 均在局部压迫止血处理后自行吸收。所有患者并发症均未对介入治疗效果造成影响。
冠状动脉介入检查与治疗在临床中的应用日益广泛, 而其作为有创操作所引发的低血压、局部血肿、动静脉瘘及假性动脉瘤等并发症也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4]。随着介入治疗技术不断发展及人们的医疗保健理念逐渐提高, 在介入治疗中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并发症处理水平已成为介入治疗重要研究内容[5]。
本次研究显示, 于本院接受外周血管介入治疗的842例患者中有12例出现并发症, 其中动静脉瘘2例, 假性动脉瘤4例, 局部血肿6例, 并发症发生率为1.4%;对于介入治疗后出现并发症的患者, 应及时予以有效处理。本院对于动静脉瘘患者, 在发现后再次展开压迫加压包扎, 动静脉瘘顺利闭合;对于发生于介入治疗后24 h内的假性动脉瘤患者, 给予再次加压包扎后闭合, 而对于发生于介入治疗后48~72 h的假性动脉瘤患者, 通过再次加压包扎后未取得理想治疗效果, 之后给予患者瘤体内注射凝血酶, 假性动脉瘤顺利闭合,且所有假性动脉瘤均自行吸收;对于局部血肿患者, 在发现后及时给予局部压迫止血处理, 之后血肿均自行吸收。12例介入治疗并发症患者均得到了妥善处理, 患者并发症并未对介入治疗效果造成影响。通过本次临床实践, 作者认为外周血管介入治疗并发症的处理重点在于预防。经分析可知, 外周血管介入治疗并发症的发生和术者操作经验有直接关系,国内已有研究[6]显示, 缺少操作经验的操作人员行介入治疗时,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相对较高。一般情况下, 初学者认为穿刺点越低则穿刺安全性越高, 故而会选取较低点进行穿刺, 然而当穿刺点过低时, 患者术后常会因缺少“骨性平台”而造成止血困难。对于肥胖或消瘦等特殊体型患者进行穿刺时, 初学者易将腹股沟皮肤褶皱视为韧带展开穿刺,而肥胖者褶皱位置通常比韧带低, 消瘦者褶皱位置通常比韧带高, 因此初学者在对这些患者进行穿刺时, 容易出现穿刺点过高或过低等偏离韧带的现象。同时, 穿刺技术不熟练、反复穿刺、压迫止血不彻底、下床活动过早等均与介入治疗并发症的发生有密切关系。因此, 介入治疗操作人员应不断提高自身操作水平, 严格遵守各项操作规范, 同时操作时保持动作轻柔、娴熟, 从而最大限度预防外周血管并发症的出现。
综上所述, 外周血管介入治疗并发症的发生和术者操作经验及手法技巧等有关, 操作人员应不断提高自身技能水平,完善介入治疗前准备工作, 尽量避免介入治疗并发症的发生。
[1] 方玉强, 陈乔, 杨成明, 等.PCI术后合并使用替罗非班后穿刺部位并发症变化及对策.重庆医学, 2010, 39(2):185-187.
[2] 孙晓龙, 石红春.经皮血管内介入并发症的分析与防治.重庆医学, 2010, 39(19):2629-2631.
[3] 田洪, 刘磊.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术中并发症的处理.介入放射学杂志, 2013,22(2):166-168.
[4] 蔡绿花, 施巧完.血管性介入术后少见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1,27(17):14-15.
[5] 李陶, 杜文华, 王孝君, 等.超声在经皮腔内介入术后股动脉穿刺相关并发症中的诊治作用.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09, 31(13): 1315-1316.
[6] 徐爱萍.80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冠脉介入治疗并发症的临床分析.现代预防医学, 2011,38(20):4314-4315.
2014-07-02]
461100 河南省许昌县人民医院放射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