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官与修身养性

2014-09-21 19:18李雪峰
当代贵州 2014年11期
关键词:魏征颜回古人

李雪峰

古人养性,泛指对精神的养护,保持达观、无累、寡欲、乐观的人生“修养”才算是符合规律。

明智

养性也罢,养生也罢,决定其效果的大前提是人要有足够的聪慧。对于领导者来说,下面几个方面较为重要。

第一,要有自知之明。

老子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在这里,老子区分了“智”与“明”这两个概念。“知人者智”中的“智”是指能够洞察人的善恶与贤愚,能够分别人的是非与真伪;而“自知者明”中的“明”是指能够反省自己的过错,知道自己的不足。因此,“智”是对表现出来的东西的认识,而“明”是对深藏不露的内在本质的体悟。从这个意义上说,“明”比“智”更高明一些,也更难一些。

第二,要有自知之能。

经常性的、多方面的自我考察是获得“明”的基本途径,也是一种能力与习惯。古代哲人主张要多思。孔子说:“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就是君子要自觉地从九个方面考察自己的言行:看的时候,要思考是否看清楚了;听的时候,要思考是否听清楚了;面部表情,要思考是否显得温和;容貌神态,要思考是否谦恭得体;言谈的时候,要思考是否以忠诚为本;办事的时候,要思考是否谨慎与敬业;有疑问的时候,要思考是否应该向别人询问;要发怒的时候,要思考是否会带来后患与难题;有利可图的时候,要思考是否合乎道义的准则。

第三,要以史为鉴。

历史的发展具有规律性,因而学史是增长智慧、提高自我认识能力的重要一环。

唐太宗问大臣魏征:“历史上的人君,为什么有的人明智,有的人昏庸?”

魏征说:“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意思是说,多听听各方面的意见,就明智;只听单方面的话,就昏庸。

还有一次,唐太宗读完隋炀帝的文集,对左右大臣说:“我看隋炀帝这个人,学问渊博,也懂得尧、舜好,桀、纣不好,为什么干出事来这么荒唐?”

魏征接口说:“一个皇帝光靠聪明渊博不行,还应该虚心倾听臣子的意见。隋炀帝自以为才高,骄傲自信,说的是尧、舜的话,干的是桀、纣的事,到后来糊里糊涂,就自取灭亡了。”唐太宗听了,感触很深,叹了口气说:“唉,过去的教训,就是我们的老师啊!”魏征去世后,唐太宗非常怀念他,常对身边的侍臣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魏征去世了,我丢失了一面镜子。”

达观

达观是指一种随遇而安、顺其自然的精神状态。保持达观的精神状态,是对精神的最好养护。

第一,无累。

无累是指精神上的放松、无负担。庄子说:“形劳而不休则弊,精用而不已则劳。”在庄子看来,形体劳累而不休息就会疲乏不堪,精力使用过度而不止歇就会元气劳损。元气劳损就会精力枯竭。静寂时恬淡无为,运动时顺应自然,这就是养神的道理。

无累不仅是符合大道的,其中也蕴藏着人生真趣。《菜根谭》中说:久远、悠长的趣味,不能从美酒佳肴中得来,只能从粗茶淡饭中得到;惆怅、遗憾的情怀,并不是在曼歌妙舞的欢乐中产生的,而是从孤寂、穷困的处境中生出来的。可见,美食和声色中得到的趣味常常是短暂的,只有平淡中才能得到真正久远的情趣。

需要指出的是,无累显然有助于身体健康。《管子》中说:人是由上天给予精气、大地给予形体才产生的,保持平衡是最重要的。保持平衡则保有生命,失去平衡则丧失生命。只要心灵平和中正,就能得以长寿。康熙皇帝说:精神恬静,内心就会平和中正,内心平和中正身体就会无懈可击。平和恬静颐养精神,就会使身体内部协调安定。使心灵清静虚无,就不会被外物引诱。精神恬静、心灵清明,身体就不会有什么牵累了。

第二,寡欲。

要保持内心的宁静,排除一切干扰,重要的任务就是节制欲望。除了老子主张“少私寡欲”,孟子也主张“养心莫善于寡欲”,强调修养心性的方法没有比尽量减少物质欲望更好的了。《吕氏春秋》说:水的本性是清澈的,混入泥土就混浊不清了;人本来是能够安享天年的,物欲的扰乱使人不能长寿。圣人对于声色滋味,只取其有利于生命的部分,对生命有妨害的就要抛弃掉。《淮南子》中写道:各种色彩会扰乱眼睛,使眼睛看不清;各种声音会扰乱耳朵,使耳朵听不清;各种味道会扰乱口舌,使口舌不灵敏;各种欲念会扰乱心智,使品行变坏。贪欲和嗜好会使人情绪偏激,喜欢和厌恶会使人心神疲累,要是不马上戒除,人的生机就会诼渐耗尽,只有戒除贪欲,才能得以长寿。

第三,乐观。

乐观是人对人生、对事业的重要态度。乐观就要在必要时有安贫乐道的精神。如孔子赞扬颜回那样:“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用现代的话说,是: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一竹简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屋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穷困清苦,颜回却没有改变他好学的乐趣。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这是一种既人世,又超越世俗的精神境界。

俗话说,知足常乐。乐观心态要以知足的智慧作为支撑。老子说:“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意思是说,执持盈满,不如适时停止;显露锋芒,锐势难以保持长久。金玉满堂,无法守藏;如果富贵到了骄横的程度,那是自己留下了祸根。一件事情做得圆满了,就要含藏收敛,这是符合自然规律的道理。

养生

爱护身体,保持健康的体魄,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优良传统。古人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积累了许多系统的养生方法,其中不少理论和方法直到现在还是值得借鉴。

第一,珍惜生命。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生命可贵”的观念也为古代思想家所推崇。《吕氏春秋》说:“圣人深虑天下,莫贵于生。”意思是说,圣人以天下为己任,最重视生命。孙思邈认为:天地万物中人是最宝贵的,人最宝贵的东西莫过于生命。人生苦短,一定要珍惜生命,养生自保。

第二,养护精神。

达观的心态就是很好的养护精神的途径。在养生方面,古人特别强调精神对肉体的巨大作用,认为精神失养会导致疾病。北齐刘昼说:“要使身体健康,最要紧的是调理好精神。”“情绪平静,精神就会平和,精神平和,身体就会健康。情绪急躁,精神就会烦乱,精神烦乱,身体就会生病。”中医系统地将致病原因归结为“六淫”(风、寒、暑、湿、燥、火)和“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六淫”是外因,而“七情”则是内因,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所以古代养生家十分重视精神的养护,将养性作为养生的一项首要内容。

第三,身体养护。

在古人看来,对人的身体有影响的不外乎气候、环境因素以及饮食起居几方面的因素,针对这些因素,古人提出了相应的方法。

《吕氏春秋》指出不利于健康的因素有大甘、大酸、大苦、大咸以及大寒、大热、大燥、大湿、大风、大雨、大雾等。

古人认为天地的运行产生了阴、阳、寒、暑、燥、湿以及春、夏、秋、冬四时的变化。万物的兴衰荣枯既有利,也有害。身体养护要顺应四时之变。《黄帝内经》中写道:天地四时阴阳之气的运化是万物生长、周而复始的根本,也是决定人生死的根本。违背了它就要发生灾害,顺从它就不生灾病。明白了这个道理,就掌握了养生的精髓。违背四时阴阳变化的规律,就会使体内阴阳之气紊乱,产生疾病。所以,对一年四季中可能对人的健康产生不利影响的气候变化要及时躲避,早作防范。

此外,要饮食有节,起居有常。大凡修身养性,求长寿安乐,也没有什么深奥难懂的道理,都在饮食起居之间。(来源:《中国管理学:融通古今的管理智慧》。有删节。责任编辑/李坤)

古人养性,泛指对精神的养护,保持达观、无累、寡欲、乐观的人生“修养”才算是符合规律。

明智

养性也罢,养生也罢,决定其效果的大前提是人要有足够的聪慧。对于领导者来说,下面几个方面较为重要。

第一,要有自知之明。

老子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在这里,老子区分了“智”与“明”这两个概念。“知人者智”中的“智”是指能够洞察人的善恶与贤愚,能够分别人的是非与真伪;而“自知者明”中的“明”是指能够反省自己的过错,知道自己的不足。因此,“智”是对表现出来的东西的认识,而“明”是对深藏不露的内在本质的体悟。从这个意义上说,“明”比“智”更高明一些,也更难一些。

第二,要有自知之能。

经常性的、多方面的自我考察是获得“明”的基本途径,也是一种能力与习惯。古代哲人主张要多思。孔子说:“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就是君子要自觉地从九个方面考察自己的言行:看的时候,要思考是否看清楚了;听的时候,要思考是否听清楚了;面部表情,要思考是否显得温和;容貌神态,要思考是否谦恭得体;言谈的时候,要思考是否以忠诚为本;办事的时候,要思考是否谨慎与敬业;有疑问的时候,要思考是否应该向别人询问;要发怒的时候,要思考是否会带来后患与难题;有利可图的时候,要思考是否合乎道义的准则。

第三,要以史为鉴。

历史的发展具有规律性,因而学史是增长智慧、提高自我认识能力的重要一环。

唐太宗问大臣魏征:“历史上的人君,为什么有的人明智,有的人昏庸?”

魏征说:“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意思是说,多听听各方面的意见,就明智;只听单方面的话,就昏庸。

还有一次,唐太宗读完隋炀帝的文集,对左右大臣说:“我看隋炀帝这个人,学问渊博,也懂得尧、舜好,桀、纣不好,为什么干出事来这么荒唐?”

魏征接口说:“一个皇帝光靠聪明渊博不行,还应该虚心倾听臣子的意见。隋炀帝自以为才高,骄傲自信,说的是尧、舜的话,干的是桀、纣的事,到后来糊里糊涂,就自取灭亡了。”唐太宗听了,感触很深,叹了口气说:“唉,过去的教训,就是我们的老师啊!”魏征去世后,唐太宗非常怀念他,常对身边的侍臣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魏征去世了,我丢失了一面镜子。”

达观

达观是指一种随遇而安、顺其自然的精神状态。保持达观的精神状态,是对精神的最好养护。

第一,无累。

无累是指精神上的放松、无负担。庄子说:“形劳而不休则弊,精用而不已则劳。”在庄子看来,形体劳累而不休息就会疲乏不堪,精力使用过度而不止歇就会元气劳损。元气劳损就会精力枯竭。静寂时恬淡无为,运动时顺应自然,这就是养神的道理。

无累不仅是符合大道的,其中也蕴藏着人生真趣。《菜根谭》中说:久远、悠长的趣味,不能从美酒佳肴中得来,只能从粗茶淡饭中得到;惆怅、遗憾的情怀,并不是在曼歌妙舞的欢乐中产生的,而是从孤寂、穷困的处境中生出来的。可见,美食和声色中得到的趣味常常是短暂的,只有平淡中才能得到真正久远的情趣。

需要指出的是,无累显然有助于身体健康。《管子》中说:人是由上天给予精气、大地给予形体才产生的,保持平衡是最重要的。保持平衡则保有生命,失去平衡则丧失生命。只要心灵平和中正,就能得以长寿。康熙皇帝说:精神恬静,内心就会平和中正,内心平和中正身体就会无懈可击。平和恬静颐养精神,就会使身体内部协调安定。使心灵清静虚无,就不会被外物引诱。精神恬静、心灵清明,身体就不会有什么牵累了。

第二,寡欲。

要保持内心的宁静,排除一切干扰,重要的任务就是节制欲望。除了老子主张“少私寡欲”,孟子也主张“养心莫善于寡欲”,强调修养心性的方法没有比尽量减少物质欲望更好的了。《吕氏春秋》说:水的本性是清澈的,混入泥土就混浊不清了;人本来是能够安享天年的,物欲的扰乱使人不能长寿。圣人对于声色滋味,只取其有利于生命的部分,对生命有妨害的就要抛弃掉。《淮南子》中写道:各种色彩会扰乱眼睛,使眼睛看不清;各种声音会扰乱耳朵,使耳朵听不清;各种味道会扰乱口舌,使口舌不灵敏;各种欲念会扰乱心智,使品行变坏。贪欲和嗜好会使人情绪偏激,喜欢和厌恶会使人心神疲累,要是不马上戒除,人的生机就会诼渐耗尽,只有戒除贪欲,才能得以长寿。

第三,乐观。

乐观是人对人生、对事业的重要态度。乐观就要在必要时有安贫乐道的精神。如孔子赞扬颜回那样:“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用现代的话说,是: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一竹简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屋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穷困清苦,颜回却没有改变他好学的乐趣。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这是一种既人世,又超越世俗的精神境界。

俗话说,知足常乐。乐观心态要以知足的智慧作为支撑。老子说:“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意思是说,执持盈满,不如适时停止;显露锋芒,锐势难以保持长久。金玉满堂,无法守藏;如果富贵到了骄横的程度,那是自己留下了祸根。一件事情做得圆满了,就要含藏收敛,这是符合自然规律的道理。

养生

爱护身体,保持健康的体魄,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优良传统。古人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积累了许多系统的养生方法,其中不少理论和方法直到现在还是值得借鉴。

第一,珍惜生命。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生命可贵”的观念也为古代思想家所推崇。《吕氏春秋》说:“圣人深虑天下,莫贵于生。”意思是说,圣人以天下为己任,最重视生命。孙思邈认为:天地万物中人是最宝贵的,人最宝贵的东西莫过于生命。人生苦短,一定要珍惜生命,养生自保。

第二,养护精神。

达观的心态就是很好的养护精神的途径。在养生方面,古人特别强调精神对肉体的巨大作用,认为精神失养会导致疾病。北齐刘昼说:“要使身体健康,最要紧的是调理好精神。”“情绪平静,精神就会平和,精神平和,身体就会健康。情绪急躁,精神就会烦乱,精神烦乱,身体就会生病。”中医系统地将致病原因归结为“六淫”(风、寒、暑、湿、燥、火)和“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六淫”是外因,而“七情”则是内因,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所以古代养生家十分重视精神的养护,将养性作为养生的一项首要内容。

第三,身体养护。

在古人看来,对人的身体有影响的不外乎气候、环境因素以及饮食起居几方面的因素,针对这些因素,古人提出了相应的方法。

《吕氏春秋》指出不利于健康的因素有大甘、大酸、大苦、大咸以及大寒、大热、大燥、大湿、大风、大雨、大雾等。

古人认为天地的运行产生了阴、阳、寒、暑、燥、湿以及春、夏、秋、冬四时的变化。万物的兴衰荣枯既有利,也有害。身体养护要顺应四时之变。《黄帝内经》中写道:天地四时阴阳之气的运化是万物生长、周而复始的根本,也是决定人生死的根本。违背了它就要发生灾害,顺从它就不生灾病。明白了这个道理,就掌握了养生的精髓。违背四时阴阳变化的规律,就会使体内阴阳之气紊乱,产生疾病。所以,对一年四季中可能对人的健康产生不利影响的气候变化要及时躲避,早作防范。

此外,要饮食有节,起居有常。大凡修身养性,求长寿安乐,也没有什么深奥难懂的道理,都在饮食起居之间。(来源:《中国管理学:融通古今的管理智慧》。有删节。责任编辑/李坤)

古人养性,泛指对精神的养护,保持达观、无累、寡欲、乐观的人生“修养”才算是符合规律。

明智

养性也罢,养生也罢,决定其效果的大前提是人要有足够的聪慧。对于领导者来说,下面几个方面较为重要。

第一,要有自知之明。

老子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在这里,老子区分了“智”与“明”这两个概念。“知人者智”中的“智”是指能够洞察人的善恶与贤愚,能够分别人的是非与真伪;而“自知者明”中的“明”是指能够反省自己的过错,知道自己的不足。因此,“智”是对表现出来的东西的认识,而“明”是对深藏不露的内在本质的体悟。从这个意义上说,“明”比“智”更高明一些,也更难一些。

第二,要有自知之能。

经常性的、多方面的自我考察是获得“明”的基本途径,也是一种能力与习惯。古代哲人主张要多思。孔子说:“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就是君子要自觉地从九个方面考察自己的言行:看的时候,要思考是否看清楚了;听的时候,要思考是否听清楚了;面部表情,要思考是否显得温和;容貌神态,要思考是否谦恭得体;言谈的时候,要思考是否以忠诚为本;办事的时候,要思考是否谨慎与敬业;有疑问的时候,要思考是否应该向别人询问;要发怒的时候,要思考是否会带来后患与难题;有利可图的时候,要思考是否合乎道义的准则。

第三,要以史为鉴。

历史的发展具有规律性,因而学史是增长智慧、提高自我认识能力的重要一环。

唐太宗问大臣魏征:“历史上的人君,为什么有的人明智,有的人昏庸?”

魏征说:“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意思是说,多听听各方面的意见,就明智;只听单方面的话,就昏庸。

还有一次,唐太宗读完隋炀帝的文集,对左右大臣说:“我看隋炀帝这个人,学问渊博,也懂得尧、舜好,桀、纣不好,为什么干出事来这么荒唐?”

魏征接口说:“一个皇帝光靠聪明渊博不行,还应该虚心倾听臣子的意见。隋炀帝自以为才高,骄傲自信,说的是尧、舜的话,干的是桀、纣的事,到后来糊里糊涂,就自取灭亡了。”唐太宗听了,感触很深,叹了口气说:“唉,过去的教训,就是我们的老师啊!”魏征去世后,唐太宗非常怀念他,常对身边的侍臣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魏征去世了,我丢失了一面镜子。”

达观

达观是指一种随遇而安、顺其自然的精神状态。保持达观的精神状态,是对精神的最好养护。

第一,无累。

无累是指精神上的放松、无负担。庄子说:“形劳而不休则弊,精用而不已则劳。”在庄子看来,形体劳累而不休息就会疲乏不堪,精力使用过度而不止歇就会元气劳损。元气劳损就会精力枯竭。静寂时恬淡无为,运动时顺应自然,这就是养神的道理。

无累不仅是符合大道的,其中也蕴藏着人生真趣。《菜根谭》中说:久远、悠长的趣味,不能从美酒佳肴中得来,只能从粗茶淡饭中得到;惆怅、遗憾的情怀,并不是在曼歌妙舞的欢乐中产生的,而是从孤寂、穷困的处境中生出来的。可见,美食和声色中得到的趣味常常是短暂的,只有平淡中才能得到真正久远的情趣。

需要指出的是,无累显然有助于身体健康。《管子》中说:人是由上天给予精气、大地给予形体才产生的,保持平衡是最重要的。保持平衡则保有生命,失去平衡则丧失生命。只要心灵平和中正,就能得以长寿。康熙皇帝说:精神恬静,内心就会平和中正,内心平和中正身体就会无懈可击。平和恬静颐养精神,就会使身体内部协调安定。使心灵清静虚无,就不会被外物引诱。精神恬静、心灵清明,身体就不会有什么牵累了。

第二,寡欲。

要保持内心的宁静,排除一切干扰,重要的任务就是节制欲望。除了老子主张“少私寡欲”,孟子也主张“养心莫善于寡欲”,强调修养心性的方法没有比尽量减少物质欲望更好的了。《吕氏春秋》说:水的本性是清澈的,混入泥土就混浊不清了;人本来是能够安享天年的,物欲的扰乱使人不能长寿。圣人对于声色滋味,只取其有利于生命的部分,对生命有妨害的就要抛弃掉。《淮南子》中写道:各种色彩会扰乱眼睛,使眼睛看不清;各种声音会扰乱耳朵,使耳朵听不清;各种味道会扰乱口舌,使口舌不灵敏;各种欲念会扰乱心智,使品行变坏。贪欲和嗜好会使人情绪偏激,喜欢和厌恶会使人心神疲累,要是不马上戒除,人的生机就会诼渐耗尽,只有戒除贪欲,才能得以长寿。

第三,乐观。

乐观是人对人生、对事业的重要态度。乐观就要在必要时有安贫乐道的精神。如孔子赞扬颜回那样:“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用现代的话说,是: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一竹简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屋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穷困清苦,颜回却没有改变他好学的乐趣。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这是一种既人世,又超越世俗的精神境界。

俗话说,知足常乐。乐观心态要以知足的智慧作为支撑。老子说:“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意思是说,执持盈满,不如适时停止;显露锋芒,锐势难以保持长久。金玉满堂,无法守藏;如果富贵到了骄横的程度,那是自己留下了祸根。一件事情做得圆满了,就要含藏收敛,这是符合自然规律的道理。

养生

爱护身体,保持健康的体魄,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优良传统。古人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积累了许多系统的养生方法,其中不少理论和方法直到现在还是值得借鉴。

第一,珍惜生命。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生命可贵”的观念也为古代思想家所推崇。《吕氏春秋》说:“圣人深虑天下,莫贵于生。”意思是说,圣人以天下为己任,最重视生命。孙思邈认为:天地万物中人是最宝贵的,人最宝贵的东西莫过于生命。人生苦短,一定要珍惜生命,养生自保。

第二,养护精神。

达观的心态就是很好的养护精神的途径。在养生方面,古人特别强调精神对肉体的巨大作用,认为精神失养会导致疾病。北齐刘昼说:“要使身体健康,最要紧的是调理好精神。”“情绪平静,精神就会平和,精神平和,身体就会健康。情绪急躁,精神就会烦乱,精神烦乱,身体就会生病。”中医系统地将致病原因归结为“六淫”(风、寒、暑、湿、燥、火)和“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六淫”是外因,而“七情”则是内因,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所以古代养生家十分重视精神的养护,将养性作为养生的一项首要内容。

第三,身体养护。

在古人看来,对人的身体有影响的不外乎气候、环境因素以及饮食起居几方面的因素,针对这些因素,古人提出了相应的方法。

《吕氏春秋》指出不利于健康的因素有大甘、大酸、大苦、大咸以及大寒、大热、大燥、大湿、大风、大雨、大雾等。

古人认为天地的运行产生了阴、阳、寒、暑、燥、湿以及春、夏、秋、冬四时的变化。万物的兴衰荣枯既有利,也有害。身体养护要顺应四时之变。《黄帝内经》中写道:天地四时阴阳之气的运化是万物生长、周而复始的根本,也是决定人生死的根本。违背了它就要发生灾害,顺从它就不生灾病。明白了这个道理,就掌握了养生的精髓。违背四时阴阳变化的规律,就会使体内阴阳之气紊乱,产生疾病。所以,对一年四季中可能对人的健康产生不利影响的气候变化要及时躲避,早作防范。

此外,要饮食有节,起居有常。大凡修身养性,求长寿安乐,也没有什么深奥难懂的道理,都在饮食起居之间。(来源:《中国管理学:融通古今的管理智慧》。有删节。责任编辑/李坤)

猜你喜欢
魏征颜回古人
中国史上最能杠的“找碴儿王”
颜回偷食
唐太宗与魏征
魏征身后的落寞
古人时尚文化秀
古人时尚文化秀
古人时尚文化秀
古人的过年诗
李世民为何砸了魏征的墓碑
颜回之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