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专家共议煤炭化工新发展——记2014中国国际煤化工展览会暨中国国际煤化工发展论坛

2014-09-20 04:48:00蓝颖春
地球 2014年6期
关键词:煤制油煤制煤化工

本刊记者 蓝颖春

6月5日,2014中国国际煤化工展览会暨中国国际煤化工发展论坛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开幕。十届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顾秀莲,中国石化联合会会长李勇武,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会长王显政,中国工程院副院长谢克昌,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司副司长潘爱华,国家能源局能源节约和科技装备司处长刘亚芳,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工程院院士袁晴棠,中石化洛阳工程公司、中科院院士陈俊武,中国石化联合会副会长周竹叶等出席了开幕式。

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顾秀莲在开幕式上致辞并指出,要根据我国煤炭资源、水资源、环境的容量、交通运输等综合条件,合理布局,实现上下游一体化,建设煤化工产业基地,推动现代煤化工向园区化、基地化、一体化发展,建立起既环境友好又综合发展、高效益的新型煤化工产业。

石油化工工业联合会会长李勇武介绍,本次展会将展示来自美国、瑞士、德国和中国等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煤化工技术和设备;国内外业界专家和企业家将围绕现代煤化工发展中的诸多热点展开讨论:

我国现代煤化工业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李勇武在会上表示,我国现代煤化工业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技术创新和产业化应用走在了世界的前列,煤制油、煤制甲醇、甲醇制烯烃等示范工程都实现了稳定的运行。

他介绍,目前我国现代煤化工业发展呈现四大特点:

一是产业规模快速增长。2013年,全国甲醇产量达到2900万吨,二甲醚产量达到500万吨,煤制油投产项目产量约170万吨,煤制烯烃180万吨,煤制乙二醇达到90万吨,已投产的煤制天然气示范项目达到27亿立方米,产业规模已居世界首位。预计到2020年,煤制油、煤制气规模将分别达到3000万吨和500亿立方米。

二是工程示范取得了积极进展。目前,煤制油、甲醇制烯烃、煤制二甲醚等一批示范工程建成投产并实现稳定运行。特别是神华集团鄂尔多斯煤直接制油示范项目、包头煤制烯烃示范项目、内蒙古伊泰集团煤间接制油项目运行稳定并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内蒙古新奥集团煤制二甲醚、大唐集团内蒙古克旗煤制天然气项目一期工程、新疆庆华煤制天然气项目一期工程都已经建成投产。

三是产业的集中度明显提升。现代煤化工业项目主要集中在内蒙古、山西、陕西、新疆、宁夏等地区。培育了一大批大型骨干集团和企业,产业发展格局初步形成,仅甲醇产品已形成了山西晋煤、神华、河南煤业、兖矿集团、中海油等10家百万吨级生产企业,合计产能占了全国总产能的37%。内蒙古的煤化工产业正由示范项目向示范基地转变,产业化、规模化、集群化发展势头强劲。

四是关键技术和装备研发实现了新突破。我国自主研发了大型先进煤气化、煤制甲醇、煤直接制油和接制油、煤制烯烃、煤制乙二醇、万吨级煤制芳烃、低阶煤分质利用等技术;研制了大型煤气化装置、变换炉、低温甲醇洗、12万吨等级大型空分及8万吨等级以上空分空气压缩机、百万吨级煤制油反应器、60万吨级甲醇制烯烃反应器等大型装备,取得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

煤化工企业联合起来,实现产品的价值最大化

中国科学院院士陈俊武认为,我国煤化工项目建厂分散、各立山头、自成体系、自搞一套,这样一方面成本投资太大,另一方面造成资源极大浪费。

他指出,现在煤化工企业没有联合的概念和倾向。他以间接液化为例,煤间接液化制油,目前已建成3套20万吨左右的示范装置,还有兖州100万吨、宁夏600万吨规模的项目正在建设。煤间接制油产品中石脑油的质量是非常好的,与传统炼油厂的石脑油含有很多芳烃、环烷烃不同,其主要组成成分为烷烃,如果供给炼油厂使用,可以将乙烯产率提高50%以上,同时丙烯的产率下降很少。通过这样炼油厂增产的乙烯再用来生产化学品,与直接作为汽柴油售卖相比,可以实现很好的增值。与此相比,煤制油按汽柴油销售太不合算,因此他呼吁煤制油企业联合起来,把煤制油产品供应到可以发挥它优势的地方。

此外,他指出,煤制油并非最终的产品,在煤制油实现大型化后,有两种下游产品是非常有价值的,一种是润滑油,另一种是喷气燃料(航空煤油)。

不仅是煤制油,很多现代煤化工产品都面临同样的问题,独立自产自销完全不适合煤化工。如煤制烯烃项目目前规模都不大,从而带来销售产品量有限、加工成一般产品效益太低、用于深加工则量不够且成本过高,只有统一起来安排,才能把煤制烯烃产品给利用好。

挖掘煤化工产品节水减排的潜力

中国系统工程学会过程系统工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杨友麒在会上提出一个尖锐的问题:当前煤化工产品水耗高得离谱,现有的煤化工示范项目并未在水耗上起到示范作用。

据了解,煤原料制相同化工产品的水耗比石油化工高几倍,甚至十几倍。以烯烃为例,煤制烯烃的吨烯烃耗水在22~32吨/吨,吨乙烯耗水则高达47~68吨/吨; 而目前石油化工的吨乙烯耗水是6~7吨/吨。

杨友麒指出,这种高水耗很大程度上是工程设计不成熟的结果,有很大的节水减排优化空间。要想把节水减排的潜力挖掘出来,需要以过程系统工程的方法,通过“三步法”的程序,即全面做好水平衡和基础计量工作,深入进行水网络的系统工程分析与集成,减量后的排污水再生利用,从而把整个水网络系统进行整体优化,特别是公用工程系统的优化。他举例说,在神华包头煤制烯烃项目上,通过这一系列的节水优化改进措施后,项目吨烯烃耗水量从原来的33吨/吨,下降到8.97吨/吨,节水率达63.21%。

杨友麒分析认为,由于现代煤化工均处于大型工业化开发阶段,最核心要求首先是“打通流程,顺利拿到产品”,而非节能节水,所以在公用工程配置上,只是尽量满足工艺要求,谈不上优化。当前的煤化工节水形势类同10年前的石油化工。

如果煤化工行业也系统地、持续地推广应用过程系统工程方法,“十三五”期间煤化工单位产品水耗成倍下降是可以预期的。为此,杨友麒呼吁,不妨就从所有已经进入商业运行的大型示范工程入手。

打造布局合理、生态友好的大型产业基地

李勇武还提出,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我国现代煤化工产业应坚持布局科学、技术领先、联产高效、清洁低碳、规范有序的发展原则,突破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核心技术,建设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示范工程项目,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打造一批布局合理、生态友好的大型产业基地。

业内应从以下几方面推动现代煤化工产业发展:

一要科学规划布局,促进产业有序发展。要根据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和13个大型煤炭基地布局,综合考虑环境容量、资源承载能力、市场需求以及交通运输条件等,合理规划煤化工示范项目,从企业规模、技术水平、能源消耗、安全生产、资源条件等方面,研究制定严格的准入标准,控制产能总量,杜绝无序扩张。

二要加强科技创新,推动产业链向高端延伸。要以企业为主体,组织开展现代煤化工关键技术和重大装备的协同攻关,加强航空燃油、高端润滑油、煤制芳烃和下游专用料等高端产品开发,推动现代煤化工装备标准化和定型化。

三要推进耦合多联产,提高产业综合竞争力。对多项煤化工技术进行组合、集成,可以促进不同产业间的循环链接,生产多种清洁燃料、化工原料以及热、电等产品,大幅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率。要鼓励条件具备的地区积极推进煤化工与电力、冶金、水泥、电石、焦化、石化、风能等产业开展耦合多联产,构建超大型、循环型、多联产现代煤化工综合产业集群,实现效益最大化。

四要强化安全环保,促进产业绿色低碳发展。要积极研发“三废”处理技术,开展高效膜技术在煤化工领域的应用研究,加强二氧化碳捕集、应用、封存技术开发。此外,行业还应启动煤化工“十三五”规划的前期研究。

猜你喜欢
煤制油煤制煤化工
煤制油化工装置检维修工程结算审核与审计工作的思考
化工管理(2022年13期)2022-12-02 09:19:58
控制液相加氢提高煤制乙二醇产品质量的研究
云南化工(2021年10期)2021-12-21 07:33:42
煤制烯烃副产混合碳四的综合利用
云南化工(2021年8期)2021-12-21 06:37:38
煤制聚丙烯需谨慎发展
中国石化(2021年8期)2021-11-05 07:00:16
基于国家能源安全保障的煤制油发展研究
天脊煤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农资(2019年44期)2019-12-03 03:11:04
纠结的现代煤化工
能源(2017年12期)2018-01-31 01:43:14
低温甲醇洗技术及其在煤化工中的应用探讨
煤制油项目火炬系统的设置
表面活性剂在煤制油化学清洗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