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 | 刘高
对话邹学勇:虚拟运营商要做智慧生活的入口
基础运营商做的是“大众化”的运营,而虚拟运营商做的是“小众化”的运营,因此虚拟运营商不适合规模化发展用户。
2013年5月17日,工信部发布了关于《开展移动通信转售业务试点工作的通告》,同年12月16日,工信部向首批11家民营企业发放了首批移动通信转售试点批文。在2014年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上,首次设立了虚商专区,虚拟运营商可谓风头正盛;与此同时,从客户数上看,虚拟运营商的发展情况似乎不容乐观:截至9月底,虚拟运营商仅发展了40万用户。那么,虚拟运营商的现阶段的重点在哪里?虚拟运营商是否需要大规模扩展用户?
虚拟运营商产业联盟秘书长邹学勇向《通信世界》记者表达了自己的通信展观展感受后,又向记者讲述了他对虚拟运营商的理解和展望。
邹学勇指出,虚拟运营商在通信展中所展示的内容,体现了套餐资费方面的创新和未来即将要实现的附属行业增值的目标。然而现阶段虚拟运营商刚刚起步,在本次展会上展览的主要是大众化的服务,并没有展示出虚拟运营商的灵魂。
邹学勇指出,虚拟运营商的灵魂在于能力融合和能力创新:虚拟运营商可以通过170号码实现车联网,如苏宁互联就有这方面的设想;乐语通过170号码连接用户的身体状况,实时了解用户的健康情况;而原本服务于企业的分享通信则明确提出做“客户纽带运营商”,藉此帮助企业维系用户。“现在语音时代已过去,进入了流量时代,在流量时代,依靠流量黏住用户就需要依靠虚拟运营商的服务。”邹学勇如是说。
同时,邹学勇还认为,对于虚拟运营商而言,当前阶段有两方面的重点,即根本和耐心。“根”是能力,虚拟运营商需要建平台,和运营商建立连接。因此能力的开放很重要,能为企业带来更强的用户黏性,比如对智慧平台的开放,运营商能力开放得越详细,为用户提供的能力就越清晰,展示给用户的方式就越明显;而“本”是价格,价格是门槛。因此,对虚拟运营商而言,价格不是最重要的,能力的开放更重要。第二个方面是耐心,民营企业需要盈利,但同时又要沉得住气,因为不论是增值业务本身的发展还是大众对其的接受都还需要时间,虚拟运营商不宜为了增加用户数降低门槛。对虚拟运营商而言,不宜过快扩大规模而应重点发展用户的“特权”。耐心会成为虚拟运营商的关键能力之一。
现在,虚拟运营商已把自身的业务模式和方向定位清楚,例如分享通信的方向是为客户提供金融和通信的整体能力,乐语的定位就是移动健康。而将来,虚拟运营商的价值在于通过业务智能管道整合所在行业的能力和资源。虚拟运营商不应仅把170号码当作手机号码,更应将它当作一个账户以及一个连接,实现各个行业的能力体现。例如分享通信将170号码和客户连接,乐语通讯和健康连接,巴士在线和公交车上的人群连接。未来,虚拟运营商应把通信的能力渗入到各个行业里,扎根于自己的主营业务,做出个性化,小众化的产品,争取做成业务的智能管道。
对比我国虚拟运营商与国外虚拟运营商时,邹学勇说,相较于国外2G时代推出的虚拟运营商,我国在4G时代和移动互联网时代应运而生的虚拟运营商,机遇和环境要好很多。4G时代意味着管道的智能化,移动互联网时代意味着内容的丰富性,而这两者相结合可以实现资源整合,黏住更多用户。而在2G时代,虚拟运营商只能依靠价格取胜,但价格是传统运营商的长处。因此虚拟运营商不能像以前运营商的代理商一样,玩“水和面”的游戏,仅仅是加水或者加面却不添加新鲜的内容。虚拟运营商需要做的是“饮料”,即在水里加入不同的“调料”,以“特权”为核心,发挥自己的特色。
邹学勇指出,如果说运营商是“一号打天下”,那么虚拟运营商就是“一号连天下”,把号码做成人与人、物与物之间的连接。实际上,虚拟运营商需要跳出通信,为客户提供的是智能生活的入口。虚拟运营商有三个步骤:第一步是拿到门票;第二步是资费套餐的创新,但这并不是虚拟运营商的优势,而虚拟运营商的价值是在资费套餐上的创新来激活整个通信行业,促进运营商和虚拟运营商之间关系的融合,对行业的影响不可忽视;第三步是“特权”,即能力的叠加,即将号码做成账户。在“低头经济”时代,如何才能将碎片时间利用好,关键就在于手机的个性化。
虚拟运营商将为市场带来两大变化,首先是将个人手机变成工作手机,其次是将用户分成两大类,运营商做的是“大众化”的运营,虚拟运营商做的是“小众化”的运营。因此虚拟运营商不适合规模化发展用户。因为规模化的发展用户先决条件是减低价格,但是即便价格下降,能力却不能得到提升,虚拟运营商依然不能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