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市青少年抑郁情绪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2014-09-19 03:33丁伶灵宋秀丽龚伟志贺连平黄志伟祁金岳龙姚应水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14年3期
关键词:独生子女检出率情绪

唐 慧,丁伶灵,宋秀丽,龚伟志,贺连平,黄志伟祁 秦,陈 燕,金岳龙,姚应水

1皖南医学院预防医学系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教研室,安徽芜湖 241002 2广州市轻工高级技工学校学生处,广州 510700

芜湖市青少年抑郁情绪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唐 慧1,丁伶灵1,宋秀丽1,龚伟志2,贺连平1,黄志伟1祁 秦1,陈 燕1,金岳龙1,姚应水1

1皖南医学院预防医学系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教研室,安徽芜湖 2410022广州市轻工高级技工学校学生处,广州 510700

青少年;抑郁情绪;影响因素

抑郁情绪是青少年最常见的心理问题之一,其作为一种负性情绪已成为21世纪影响青少年身心健康的主要危险因素[1]。抑郁研究已受到越来越多的中西方心理学家的重视:国外有关调查发现,青少年抑郁情绪检出率约为5% ~35%[2-5];国内相关研究则显示,青少年抑郁情绪的检出率约为10% ~55%[6-12]。青少年抑郁不仅与多种健康危险行为相关联,而且是青少年厌学、退学及自杀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13-15]。青少年的抑郁情绪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疏导,将严重影响其身心健康。本研究对安徽省芜湖市初、高中及大学共9所学校5249名青少年进行了问卷调查,以期了解该地区青少年抑郁现状及影响因素,为促进该地区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对象和方法

对象采用方便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芜湖市初、高中及大学共9所学校 (1所大学、4所高中、4所初中)的学生为研究对象,共对5362名学生进行匿名调查,收回有效问卷5249份,有效回收率97.89%。其中,初一806人,初二1221人,高一1443人,高二1010人,大一361人,大二408人;男生2703名,女生2546名。排除患有严重器质性疾病 (如心脏病、糖尿病、肝炎、肾炎等)或严重心理障碍的学生 (如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精神分裂症等)。

调查内容和方法问卷主要由一般社会经济人口学特征和自评抑郁量表 (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两部分内容组成。在调查前对调查员进行统一培训,调查员按照统一的指导语介绍调查目的、要求和注意事项及相关保密原则,并在调查前签署知情同意书。以班级为单位,问卷统一发放、集中填写,现场收回。

一般社会经济人口学特征:包括性别、年龄、年级、家庭所在地、身高、体重、是否独生子女、父母文化程度、父母职业和健康状况、个人日常作息及饮食习惯、吸烟饮酒情况、密切朋友个数、社会支持、性格、体型等。

SDS:该量表由20个条目组成,每个条目按1~4级评分,量表总分为20~80分,得分越高抑郁程度越严重,粗积分累加后乘以1.25即取整数部分为标准分,53分以上即可能有抑郁症状[16]。

资料整理和统计分析对回收的有效问卷进行统一编码,采用Epidata 3.0软件建立数据库,对数据进行双轨录入,逻辑核对无误后,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描述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或构成比进行描述,各组间检出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不同性别青少年抑郁情绪检出情况的比较在所调查的5249名青少年中,有2158名 (41.1%)检出抑郁情绪。男生抑郁情绪检出率为42.7% (1155/ 2703),明显高于女生的39.4% (1003/2546) (χ2= 6.024,P=0.014)。

不同年级青少年抑郁情绪检出情况的比较不同年级青少年抑郁情绪检出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χ2=7.722,P=0.172)(表1)。

城乡青少年抑郁情绪检出情况的比较农村学生抑郁情绪的检出率为44.4%(1265/2850),明显高于城市学生的37.2% (893/2399)(χ2=27.598,P= 0.000)。

是否为独生子女青少年抑郁情绪检出情况的比较独生子女抑郁情绪检出率为38.9% (959/2468),明显低于非独生子女的43.1% (1199/2781)(χ2= 9.786,P=0.002)。

青少年抑郁情绪的影响因素分析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有统计学意义的抑郁危险因素有焦虑、午睡习惯、偏食和体型偏胖;而女生、家人期望值低、午睡习惯、经常进行小运动、有规律的早餐、朋友支持、性格外向和脾气温和是抑郁的保护因素 (表2)。在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基础上,筛选出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进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焦虑、体型和偏食是抑郁的危险因素,而女生、性格外向、脾气温和、有规律的早餐、家人期望值低、午睡习惯、经常参加小运动和有朋友支持是抑郁的保护因素 (表3)。

表1 不同年级青少年抑郁情绪检出率的比较[n(%)]

表2 抑郁情绪影响因素的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表3 抑郁情绪的影响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讨论

抑郁障碍是最常见的精神障碍之一,其病因及病理机制也最为复杂,虽然神经生物学的研究较为多见,但心理社会因素也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并且随着社会的高度发展与变迁,抑郁障碍的心理社会学影响因素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青少年是一个生理和心理都处于高度发展且不完善的群体,其心理较为敏感、脆弱,且比成年人更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而产生抑郁情绪导致抑郁障碍[17-18]。

本研究结果显示,青少年抑郁的总检出率为41.1%,其中男生检出率为42.7%,明显高于女生的39.4%,推测原因可能是由于男女的生理差异,以及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家庭、社会对男性期望值较高,导致其所承受的压力高于女性。但也报道[19-20]与本研究结果不一致,原因可能与调查范围不同有关,一般研究只局限于初中、高中或大学,而本课题涉及初、高中及大学一、二年级。此外,本研究中不同年级学生抑郁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李亚飞等[6]和孙玮等[21]的研究结果一致,与陶芳标等[22]的研究结果不一致,推测原因可能也与调查范围不同有关。

此外,本研究还发现,农村学生抑郁检出率为44.4%,明显高于城市学生的 37.2%,与王文霞等[23]的研究结果类似。推测原因可能与农村学生家庭环境和自身的综合素质有关,由于家境的原因,在物质生活和人际交往等方面农村学生更多的是寻求自我解决,而城市学生可能来自家庭的关心和帮助更多。因此,学校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要积极关注农村学生的负性情绪,根据不同地域来源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

本研究中,非独生子女抑郁情绪的检出率高于独生子女,其原因可能与独生子女受家庭成员重视的程度高有关。一般独生子女家庭中,孩子的成长是全家庭的重点,对于物质的提供以及精神上的关心等方面都是非独生子女无法比拟的。而非独生子女由于还有兄弟姐妹,这多少会分散家庭对个体的关注,当产生身心健康问题时,家庭可能不能及时发现。本研究结果与陈桂存等[24]结果不一致,推测原因可能是陈桂存等[24]的调查样本人群多为独生子女,非独生子女较少。

导致青少年抑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研究结果表明,焦虑、体型偏胖和偏食是抑郁的危险因素,而女生、城市青少年、性格外向、脾气温和、有规律的早餐、家人期望值低、有午睡习惯、经常参加小运动和有朋友支持则是抑郁的保护因素。

[1] Holden C.Mental health.Global survey examines impact of depression[J].Science,2000,288(5463):39-40.

[2] Dundon EE.Adolescent depression:a metasynthesis[J].J Pediatr Health Care,2006,20(6):384-392.

[3] Saluja G,Iachan R,Scheidt PC,et al.Prevalence of and risk factors for depressive symptoms among young adolescents[J].Arch Pediatr Adolesc Med,2004,158(8):760-765.

[4] Mikolajczyk RT,Bredehorst M,Khelaifat N,et al.Correlates of depressive symptoms among Latino and Non-Latino White adolescents:findings from the 2003 California Health Interview Survey[J].BMC Public Health,2007,7:21.

[5] Skrove M,Romundstad P,Indredavik MS.Resilience,lifestyle and symptoms of anxiety and depression in adolescence:the Young-HUNT study[J].Soc Psychiatry Psychiatr Epidemiol,2013,48(3):407-416.

[6] 李亚飞,唐义珍,张迪然,等.2364名高中学生焦虑抑郁情绪的调查 [J].贵阳医学院学报,2009,34(4):386-388.

[7] 董晓梅,陈雄飞,荆春霞,等.大学生抑郁影响因素的多元线性回归和路径分析[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09,13(3):306-309.

[8] 赵淑娟,王卫平,张淑媛,等.医科大学新生抑郁与自我和谐关系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09,30(11):1005-1006.

[9] 黄莹,李燕,胡安艳,等.云南省中学生抑郁症状流行特征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1,32(2):241-242.

[10] 周琳琳,范娟,杜亚松.上海市中学生抑郁症状现状及其与生活事件关系的研究[J].上海精神医学,2009,21(3):133-135.

[11] 黄莹,李燕,胡安艳,等.云南省中学生抑郁症状流行特征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1,32(2):241-242.

[12] 汤建军,韩慧,李红影,等.蚌埠市大中学生抑郁症状流行特征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09(12):1084-1086.

[13] 傅晓荟,李丽萍.大学生自杀态度与抑郁情况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15(1):42-45.

[14] Vander SA,Adrian M,Mccauley E,et al.Risk for suicidal ideation and suicide attempts associated with co-occurring depression and conduct problems in early adolescence[J].Suicide Life Threat Behav,2011,41(3):316-329.

[15] Cerda M,Tracy M,Sanchez BN,et al.Comorbidity among depression,conduct disorder,and drug use from adolescence to young adulthood:examining the role of violence exposures[J].J Trauma Stress,2011,24(6):651-659.

[16] Zung WW.The depression status inventory:an adjunct to the 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J].J Clin Psychol,1972,28 (4):539-543

[17] Donald M,Dower J.Risk and protective factors for depressive symptomatology among a community sample of adolescents and young adults[J].Aust N Z J Public Health,2002,26(6):555-562.

[18] 苏朝霞,康妍,李建明.青少年抑郁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19(5):629-631.

[19] 罗英姿,王湘,朱熊兆,等.高中生抑郁水平调查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8,16 (3):274-277.

[20] 王君,张洪波,王莉娜,等.安徽省大学生抑郁症状与人格特征和家庭环境的关系[J].中国学校卫生,2009,30(1):32-33.

[21] 孙玮,聂玲,常春.北京市某校高中生抑郁症状及求助现状调查[J].中国学校卫生,2009,30(9):826-828.

[22] 陶芳标,张金霞,毛琛,等.抑郁、焦虑症状与中学生多种危害健康行为[J].中国学校卫生,2004,25(2):131-133.

[23] 王文霞,钱胜.开封市高中生抑郁情绪相关因素分析[J].医学与社会,2008,21(3):47-49.

[24] 陈桂存,黄莹,李燕,等.昆明市中学生抑郁症状及其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11,27(4):511-512.

姚应水 电话:0553-3932651,电子邮件:yingshuiyao@163.com

R179

A

1000-503X(2014)03-0317-04

10.3881/j.issn.1000-503X.2014.03.017

国家高新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863项目)(2006AA02Z427)和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 (2011sk257)

2013-03-28)

·短篇论著·

猜你喜欢
独生子女检出率情绪
QCT与DXA对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检出率的对比
安宁市老年人高血压检出率及其影响因素
长程动态心电图对心律失常的检出率分析
独生子女可以直接继承房产吗?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政协委员提议独生子女带薪休假照顾父母
山东产品抽查:文胸婴幼儿服装不合格率居前
情绪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