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接我国种业改革的美好未来

2014-09-19 16:55朱四光
新农业 2014年7期
关键词:种业玉米种子

朱四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地端在自己手中,而且我们的饭碗主要装中国粮;要下决心把民族种业搞上去,抓紧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品种,从源头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国务院2011、2012、2013年连续3年出台3个文件,全面部署种业发展工作,措施之实,力度之大,史无前例。

小小种子,既是农业生产最基本的生产资料,也是科技进步的重要载体。我国玉米平均亩产目前只有390公斤,与美国差距近300公斤。而且,孟山都、先锋等公司正在借助现代生物育种技术,计划到2030年将玉米单产在现有基础上再翻一番。粮食作物种子,国外公司强势进入,如玉米国外品种已占10%左右;其中先锋公司的先玉335推广面积已达4215万亩,成为全国第二大玉米品种。国外的种子在国内的种植情况引起社会关注,全国设施番茄约600万亩,国外品种占60%;彩椒60万亩,国外品种占70%。甜菜和向日葵品种目前主要靠进口,甜菜占96%,向日葵占60%。世界种业前10强企业全球市场占有率已由2006年的37%攀升到2011年的54%;2001年国外玉米品种占我国市场份额不足1%,2012年已上升到11%。良种在农业增产中的贡献率,我国仅为43%,美国等发达国家普遍在60%以上。

总的来说,我国农作物品种还是以自己的为主,全国3亿亩蔬菜,国外的品种只占15%,水稻、小麦、玉米等主要粮食作物的品种主要是我们国内的品种。引进国外的品种,扩大了品种交流,引进了新技术、新的种质资源,丰富了我们选育新品种的基础,同时也激发了国内科研单位和种子企业研发的活力,国内的品种选育步伐也加快了。

大品种从哪里来?一个育种家带几个学生搞育种,难以抗衡大公司团队化育种,大品种呼唤新的育种体系。全国第一大玉米品种——郑单958是我国自主研发的品种,推广面积超过6000多万亩。人们在问:有了郑单958,郑单968在哪里?未来足以支撑民族种业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大品种在哪里?我国的育种家数量世界第一,基础研究全球领先,为何难出大品种?根本原因在于我国的科研体制机制上。我国目前的种子企业只是市场竞争的主体,而不是品种选育的主体。支持企业成为创新主体,促进建立商业化育种体系,就是要改变育种的导向机制与研发模式。

我国正在进行的种业体制改革,是对现行科研体制的一次深刻变革,将让企业成为创新育种的主体,能有效解决科研与产业“两张皮”的问题。我国种业科技强,产业却不强,关键就在产学研脱节。尽管科研院所和农业高校拥有国内一流的设备和人才,85%以上的育种科技资源也集中于此。但在现有的科研体制下,科学家们选育新品种,首先考虑的是发表论文和获得奖项的多少,其次是能否拿到课题经费、能不能评上职称。即使是与企业合作,在现有体制下,科研单位主动服务企业的意愿不强,与企业结合多以“短、平、快”的项目合作和成果转让为主,系统深入协作的很少。育种是个小概率事件,只有基数大了,新品种选育成功的机会才会增大。国外育种领域早已实现由传统向分子、由个人向团队、由偶然向必然的转变。借鉴这种先进的组织方式,北京奥瑞金种业1年能够筛选1万个自交系、5万~6万个品种组合,每年都能选育出30~50个品种进入区试。一般的科研院所、一两个课题组,是很难完成这些工作的。 

国际种业的发展历程说明,企业强则种业强,龙头企业是国家种业战略的核心载体,扶持龙头企业壮大和整合社会各类资源,是国家种业强大的必由之路。这需从5个方面着手:一是改革技术创新主体,按照国办109号文件要求,加快推动向企业技术创新主体转变。二是改革创新激励机制,开展种业科研成果权益比例的改革。三是改革创新组织方式,开展国家良种重大科研联合攻关。四是改变成果的转化方式,建立种业科研成果的公开转化平台,发挥市场配置、公共成果资源的决定性作用,禁止私下交易。五是改善种业的创新环境,严厉打击侵犯品种权和假劣种子。

种子关乎国计民生,关乎国家战略安全。让我们积极地参与、支持我国种业改革,期盼饭碗里装的中国粮用的是中国种,满怀信心地迎接我国种业改革的美好未来。

猜你喜欢
种业玉米种子
收玉米啦!
我的玉米送给你
桃种子
可怜的种子
种业名企展示
种业名企展示
种业名企展示
种业名企展示
最饱满的玉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