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车展会消失吗?

2014-09-18 18:51雷霆生
经营者·汽车商业评论 2014年5期
关键词:制造商销量汽车

雷霆生

近几年,中国车展比以往更加直白地凸显了中国本地汽车制造商的下滑颓势。而事实上,如果看看数字,的确有更大的理由担忧这一现状。

2014年第一季度,中国本土品牌的销量下降了1%,累计有120万辆。诸多本土品牌乘用车的销量在1月和2月之间显现出更为“陡峭”的下滑,甚至达到25%至50%。这也进一步转化为市场份额的损失——如今国内汽车制造商只占在中国销售的所有乘用车的22.5%。这是一个历史新低,对于一直到去年还维持30%销量占有率的自主品牌而言,无疑是一个巨大的下挫。

不过今年北京车展诸多新车型的推出,使人们开始有理由对自主品牌产生希望——这种趋势即使不能扭转,亦能减缓这种令人吃惊的下降。在这众多新产品中,我们似乎能够发现一些潜在的发展趋势。

首先,中国人的审美趋势正在日益影响着产品设计。今年,日产加入了多数汽车生产制造商的阵营——不仅是“在中国生产”,更是“为中国设计”。凭借其概念车Lannia,日产强调在中国本地的设计中心发展下一代汽车产品,甚至明确地表明了未来将把Lannia导入其他市场的意图。但日产并非唯一突出其中国设计工作的整车制造厂。

大众汽车集团品牌设计主管克劳斯·比绍夫先生(Mr. Klaus Bischoff)在主题演讲中,多次表示他正与本地设计中心构思下一代大众车,这款出色的车辆为NMC——“新中型轿跑车”(New Midsize Coupé)。

其次,通过观察大多数本地制造商的产品——如广汽、比亚迪和长安最新的车型,一个事实逐渐变得清晰:无论是在造型抑或技术方面,追赶的阶段就要结束了。

在过去,中国本土汽车制造商被外国媒体和竞争者斥为仅仅照搬国外设计,而忽略重要的产品特性,例如安全和技术。而从今年的外媒报道基调来看,舆论正逐渐转向支持当地的汽车制造商。

长安获得一致好评,不仅因其全新SUV系列的时尚设计,更因其在动力系统上的技术进步。例如长安的铝离合器壳体和TDI引擎,让其能够与西方的汽车制造商平起平坐。而在通用的前设计负责人、奇瑞的新造型总监詹姆斯·霍普(James Hope)的引领下,奇瑞的新设计方向亦被人相信并捧为“发展汽车的途径”。

第三,日本汽车制造商在中国日益增长的野心。丰田是其中最为积极者,在其主题演讲中,丰田鼓吹其目标为不久的将来每年出售200万辆汽车,相比其2013年110万的销售数字几乎翻番。

日产是日本在中国最大的整车制造企业,今年目标是实现15%的销售增长,而本田的目标则是高于其19%的预期增长。

尽管许多外国人质疑这些销售目标——尤其是考虑到近几年的政治因素,但日本人的野心并不令人吃惊:去年11月,日本最有影响力的工业游说团体——日本经济团体联合会代表团到访中国,其来访旨在梳理恢复中日的经济业务往来。作为一个考量指标,北京车展的一系列现象表现证明,这次到访非常成功。

第四,为了争夺市场领导地位,2013年中国汽车市场销量冠军的新加冕者大众汽车将与通用汽车展开较量,而这或许将推动两者在中国市场带来更低价格的产品。

售价仅7万元的宝骏730在北京车展上首秀,其低廉的价格正是为了直击目标消费者群体,并与新一代五菱宏光一起,成为提振销量的主要工具并帮助通用再度问鼎销量冠军。

另一方面,大众不再对它意在中国市场引入低价品牌的野心秘而不宣。项目负责人德曼特先生(Mr.Demant)表示,在这个定位上的第一辆车预期于2016年底下线,而其价格为7000欧元。尽管如此,但这个策略仍有待观察是否能达到8%至10%的利润率。

第五,类似于2009年以来的每一个车展,新能源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种类大大丰富。可悲的是,大多数汽车制造商始终给人们仍留下的印象是——他们把电动汽车作为政府或者是高层领导强行安排给他们的任务,而不是作为一个推进自己品牌的独特机会。

今年最有趣的模式是腾势,其总部位于深圳的BDNT(比亚迪戴姆勒新技术有限公司)。汽车本身看起来非常有吸引力,但其36.9万人民币的价格使其很难抢到较大的市场份额,尤其它还是个新品牌,而无法受惠于戴姆勒汽车品牌的声望。腾势宣布仅在中国市场销售,这又进一步抑制了购买热情。总之,腾势让我们感觉见到的不是一个如特斯拉般雄心勃勃、突破性的产品,而仅仅是旨在取悦地方立法的项目。

2014北京国际车展再次表明,中国仍将是未来最具竞争力的汽车市场。与此同时,当地汽车制造商正在崛起以应对产品方面的挑战,这让人感到鼓舞——尽管我们不能忽视大多数汽车制造商的品牌溢价能力仍然较低,但担忧仍与之伴生,比如奇瑞推出的一个举措看起来前景可期,但其给出时间节点为2016年——这对于许多品牌而言太晚了。

而如果谈到发布会本身,在如中国这样令人惊讶的创新层出不穷、产品林立的市场,大多数演讲仍沿袭老一套脚本:以主持人贯穿30至45分钟发布会,期间各位外企高管进行暂短的演讲,非常简短的新产品介绍令人感觉不到产品间的真正区别。

鉴于中国车展的巨大规模,我不知道这种介绍产品的老套方式要持续多久。虽然它使大型的汽车生产制造商感觉非常好——它在一个国际化的平台上搭建了一个秀,向中方及外方媒体进行了官方宣传;而一家较小的汽车制造商,则难于在同一时间产生一定影响。

倘若在未来某个汽车制造商放弃这个平台,而是更为专注于其自身组织的媒介宣传,我不会感到惊讶——IT和电子行业已经显示,这对于一个有着吸引力产品组合的公司而言,是一个非常可行的方式。endprint

猜你喜欢
制造商销量汽车
4月汽车销量225.2万辆同比增长8.6%
消费者偏好下的两在位制造商阻止策略选择研究
2018年12月与上月相比汽车产量略降销量小幅增长
汽车的“出卖”
基于制造商视角的要素品牌战略分析
2016车市销量一览表
汽车们的喜怒哀乐
海尔2015管理模式“制造商”
3D 打印汽车等
汽车就要飞起来了等5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