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福涛
【摘要】随着我国城镇化发展,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镇,大量城市更新和建筑物急剧增长,不可避免的给人居环境造成影响。本文就民用建筑绿色设计作为课题,对其进行初步探讨。
【关键词】建筑;场地;绿色设计
My initial experience of civil construction green design
Zhou Fu-tao
(Shaanxi dawn of Architectural Research Ltd Xi'an Shanxi 710000)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urbanization, the influx of a large number of rural towns, the rapid growth of a large urban renewal and buildings, giving the inevitable impact on the living environment. In this paper, civil construction green design as a subject be discussed.
【Key words】Construction;Site;Green design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城市人口的急剧增长,带来环境污染以及传统能源的逐渐枯竭等问题,直接影响了我们的生存环境。建筑产业的资源消耗与交通和工业领域的耗能并列,我国目前比较落后的材料、技术和粗放的生产方式以及普遍提高的居住舒适度要求,使得建筑行业的能耗总量逐年攀升,据统计,建筑能耗已占全国总能耗的37%,因此,民用建筑的可持续发展,建筑绿色设计在建筑工程中的地位愈发重要。根据笔者多年从事建筑设计实践,对民用建筑绿色设计这些年的深刻体会,行文探讨,恳请读者诸君不吝斧正。
1. 民用建筑绿色设计的含义
(1)所谓“绿色建筑”并非一般意义的立体绿化、屋顶花园,而是指建筑对环境无害,能充分利用自然环境资源,并且在不破坏环境基本生态平衡条件下建造的一种建筑,又称可持续发展建筑、生态建筑、回归大自然建筑、节能环保建筑等等。
(2)民用建筑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密不可分。民用建筑绿色设计是指在民用建筑设计中体现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满足建筑功能的基础上,实现建筑全寿命周期内的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以人、建筑和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为目标,在利用天然条件和人工手段创造良好、健康的居住环境的同时,尽可能地控制和减少对自然环境的使用和破坏,充分体现向大自然的索取和回报之间的平衡。
2. 场地与室外环境
场地规划与设计应通过协调场地开发强度与场地资源,满足场地和建筑的绿色目标与可持续运营的要求。提高场地空间的利用效率,并应做到场地及周边公共服务设施和市政基础设施的集约化建设与共享。另外,场地规划应考虑室外环境的质量,优化建筑布局,并进行场地环境生态补偿。
2.1 场地选址注意事项。
2.1.1 建筑场地应优先选择已开发用地或废弃地。对原有的工业用地、垃圾掩埋场等可能存在健康安全隐患的场地,应进行土壤化学污染检测与再利用评估,根据评估和全寿命周期成本评价,采取相应的场地改造或土壤改良等措施。
2.1.2 场地的选择还应安全可靠,应避开可能产生洪水、泥石流、滑坡等自然灾害的地段;应避开容易产生风切变的地段。如果不能避开上述隐患时,采取相对应措施保证场地对可能产生的自然灾害或者次生灾害有充分的抵御能力。
2.1.3 我们在做场地规划与设计时,应保持和利用原有地形、地貌,当需要进行地形改造时,采取合理的改良措施,保护和提高土地的生态价值;应保护和利用地表水体,禁止破坏场地与周边原有水系的关系,并且保持地表水的水量和水质;另外,还应合理规划和适度开发地下空间,提高土地利用效率,采取措施保证雨水的自然入渗。
2.2 场地规划与室外环境的相互融合与渗透。
2.2.1 应合理进行场地和道路照明设计,室外照明不应对居住建筑外窗产生直射光线,场地和道路照明不得有直射光射入空中,地面反射光的眩光限制应控制在相关标准范围内。建筑外表面的设计与选材应合理,避免大面积玻璃表面产生光污染。
2.2.2 建筑规划布局应营造良好的风环境,保证舒适的室外活动空间和室内良好的自然通风条件,减少气流对区域微环境和建筑本身的不利影响。另外,建筑布局尽量避开冬季不利风向,可以通过设置防风墙、防风林带以及微地形等挡风阻隔冬季冷风。
2.2.3 场地设计时宜种植高大乔木为停车场、人行道以及广场等提供遮阳;建筑物表面宜为浅色,地面材料的反射率控制在0.3~0.5之间,屋面材料的反射率控制在0.3~0.6;采用立体绿化、复层绿化,合理进行植物配置,设置渗水地面,优化水景设计;另外,种植设计应符合场地使用功能、绿化安全间距、;绿化效果及绿化养护的要求,应根据当地气候及场地种植条件,选择易养护的乡土植物,不应选择易产生飞絮、有异味、有毒、有刺等对人体健康不利的植物。
3. 建筑设计与室内环境
建筑物内部空间的绿色优化设计主要针对室内空间的热工环境设计。建筑室内物理环境常常是在建筑建成之后就形成了,很难靠用户使用之后的个人行为去改善,因此建筑设计时应该充分考虑屋里环境,主要针对通风、采光、保温隔热和防噪设计四个方面进行探讨。
3.1 人们在室内空间工作和生活,需要一个舒适的环境,空气新鲜,干湿度适当。通过室内外空气对流,加速室内热量的散发,带走人体皮肤热,便于人体热平衡的保持。根据风压通风原理,设计中尽量使门窗开口分别处于正负风压区,尽量使气流穿过房间的中部,并且减少室内涡流区,严寒、寒冷地区与夏热冬冷地区的自然通风设计应兼顾冬季防寒要求;在建筑功能允许的条件下,加设天井或者中庭,形成“烟囱效应”,来满足相应室内空间的采光和通风需求,改善建筑内部的微气候;另外,地下空间的自然通风设计时可采取可直接通风的半地下室,或者地下室局部设置下沉式庭院,或者地下室设置通风井、窗井。endprint
3.2 不同的建筑朝向会对室内的采光质量产生很大影响,建筑平面布局中考虑经济性与舒适度相互协调的原则,在追求最佳、适宜朝向的基础上,接受可采光朝向,尽量不要选择不利朝向。天然采光时宜避免产生眩光,可采用采光井、采光天窗、下沉广场、半地下室等来改善室内天然采光效果。
3.3 建筑物的体形系数、窗墙面积比、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等应符合国家现行规定。墙体设计时严寒、寒冷地区与夏热冬冷地区的外墙出挑构件及附墙部件等部位的外保温层宜闭合,避免出现热桥;严寒、寒冷地区与夏热冬冷地区外窗设计时,宜避免大量设置凸窗和屋顶天窗,外窗与幕墙与外墙之间缝隙应采用高效保温材料用密封材料嵌缝;屋顶设计时屋面选用浅色屋面或热反射型涂料,平屋顶可设置架空通风曾,坡屋顶设置可以通风的阁楼层。
3.4 通过建筑布局可以减少对噪声场地内部建筑的干扰,但沿街建筑依旧会受到噪声干扰因此需要对建筑平面布局进行优化防噪。
沿街建筑,或位于其他噪声源比较明显的位置中的建筑,可将对噪声不敏感的房间,比如厨房、卫生间或公共交通空间等置于噪声来源一侧,敏感房间置于背向噪声源一侧;或者结合阳台或者室外挑板,作为建筑与外界环境的缓冲,同时丰富了建筑外立面,也对噪声有一定的阻挡作用。与建筑结合的隔声构建,建筑裙房和外墙经过特殊设计,可以形成声屏障,并赋予景观与美学意义,成为建筑不可或缺的部分。
3.5 此外,绿色节能技术以及绿色建材的选用亦对建筑的绿化设计有很大影响,设计中绿色建材的优势直接体现为对资源的节约利用。首先绿色建材生产采用低能耗制造工艺和不污染环境的生产技术,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材料损耗。其次,从生产过程看,绿色建材的生产加工过程短,可以减少施工环节与周期,降低废弃料材料形成的污染。
4. 结语
绿色建筑是随着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界,不断濒临失衡的危险现状所寻求的理智战略,它告诫人们必须重建人与自然有机和谐的统一体,实现社会经济与自然生态高水平的协调发展,建立人与自然共生共息、生态与经济共繁荣的可持续发展的文明关系。绿色建筑包涵的研究层面很多,包括社会、经济、自然以及文化等方面,笔者以文会友,根据这些年从事建筑设计实践体会,仅就场地、建筑、设备等方面进行初步探讨,真正在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上还差得远,寄望建筑界诸位先生吧!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