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专业本科生军事英语词汇习得调查研究

2014-09-18 02:54:52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王鑫鑫
外文研究 2014年2期
关键词:军校英语词汇军事

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王鑫鑫

1. 引言

近年来,当代军人应具备一定的外语能力,特别是英语能力,已成为军队外语工作者、部队和各级首长的共识。有学者指出,外语素质已经成为现代军事人才诸多素质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关系到军队现代化进程和部队战斗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全面提高我军官兵的英语水平,已经被提到做好新时期军事斗争准备、打赢信息化战争的战略高度。(王岚、陈春华 2009: 1)更有学者认为,外语已成为我军履行新的历史使命、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的重要工具,成为展示我军良好形象和素质的重要媒介。外语在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得到提升。(张金生、张士斌 2009: III)但是,我军院校外语教学仍然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首当其冲的就是严重缺乏“军味”,很少或根本没有充分体现军校“姓军”、“为军”的特色。目前,军校外语教学如何改革、如何进行军事转型,仍处于纸上谈兵阶段,主要原因是缺乏对军校外语教学的全面考察和调研。(季压西等 2010a)军事院校外语教学的指导性文件也提出,军队院校要开设军事英语课程,并对军事英语词汇的掌握提出了明确要求。

研究表明,军事英语最主要的特点体现在词汇的特殊性上。(季压西、陈伟民 2009;季压西等 2007)因此,通过考察军校学员军事英语词汇的习得情况,可了解军校军事英语课程及相关英语课程的实际教学效果。在此背景下,本研究对军校英语专业本科学员的军事英语词汇习得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以揭示英语专业本科学员习得军事英语词汇的特点,为相关专业的英语教学军事转型提供实证参考。

2. 相关文献回顾

就笔者所知,关于军校学员军事英语词汇掌握情况的研究迄今只有3个。第一个研究是侯松山等(2009)。侯松山等于2009年组织了一次实验性军事词汇测试。测试工具是一项由10道题组成的英译汉任务,包含25个常用军事英语术语,总分25分;受试为该院118名毕业于地方院校和军队院校的硕士研究生。(侯松山等 2009: 47)结果显示,学员们的军语掌握情况很不理想,平均分为9.54分,最高分21分,最低分2分,而且学员答题中出现了很多令人啼笑皆非的错误。侯松山等指出,军事英语教学是军校英语教学中的一个薄弱环节,在今后的英语教学中必须予以加强。虽然该研究很有见地和启发,但从本质上讲,它仍停留在中介语发展过程中的错误分析层面,而且测试项目只有25个军事术语,显然代表性不强,因此其研究发现的普遍性受限。另外,该研究的受试是我军某工程学院的硕士研究生,其中没有一位出身于英语专业。因此,该研究无法为军校本科学员(特别是英语专业学员)军事英语的习得情况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第二个研究调查分析了我军某工程学院300名学员(二年级180人,四年级120人)的军事英语水平现状。(季压西等 2010a)研究人员认为,由于缺乏调查研究,军事英语教学的开展,特别是军事外语教育向军事转型,处于无据可依、纸上谈兵的阶段。因此,该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和军事词汇测试的方法,初步考察军校学员军事英语学习的动机、学习策略及学业水平之间的关系,试图解决3个问题:学员对军事英语学习的看法、不同年级学员的军事英语学习水平和认知的差别、学员军事英语水平与一般英语水平的相关性。与本研究相关的是该研究中的军事英语词汇测试部分,其目的是了解受试学员对军事英语基础词汇的掌握情况。该测试包括3类军事英语词汇,共50个,其中21个与本研究采用的测试项目相同。I类(20个)为大学英语四级常用词汇并且是军事英语常用词汇;II类(20个)是《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以下简称《要求》)要求掌握的词汇且是军事英语常用词汇;III类(10个)是军事英语常用词汇但并未列入大学英语常用词汇或四级词汇。

测试结果显示,只有I类词汇的平均分基本达到及格(11.77分),II类和III类的平均分都只有1分左右,并且个别学员在I类测试中成绩突出,大部分学员的成绩在均值附近,但是没有学员在II类和III类测试中表示突出,都在均值上下波动。据此,研究者发现,I类词汇除一两个单词受试不熟悉外,大部分已为受试掌握,而II类词汇的正答率参差不齐。他们认为,那些正答率较高的单词在通用英语中的含义和军事英语中的含义基本相似。对于那些答错的单词,受试基本上只知道这些词在通用英语中的意思,而不了解其军事上的含义。这种情况在II类中非常明显。III类单词都是军事英语中的常用词汇,但只有个别受试能得到1、2分。因此,研究人员得出结论,军事英语在受试的英语学习中所占比重极低。

与侯松山等(2009)一样,该研究的发现也具有很好的教学意义和启发性,但与侯松山等(2009)不同,该研究关注的是军校本科学员,研究焦点有两个,并非只关注军校学员军事英语词汇掌握情况,因此受试和测试项目在其代表性上还不够理想,因为只有二年级和四年级本科学员参加了只有50个词组成的测试任务,所得发现不足以提供一至四年级军校本科学员军事英语词汇掌握情况的全貌。

第三个研究的研究焦点只有一个,即我军某军事院校的理学院和工程学院学员的军事英语词汇掌握情况。(季压西等 2010b)受试为来自4个专业的101名本科一年级学员、1个专业的50名本科四年级学员和9个专业的97名一年级硕士研究生。所有受试都不是英语专业学员。数据收集工具是一项军事英语词汇测试,由78个词组成,分为4组(见附录)。研究发现,一年级和四年级的受试成绩存在显著差异,即四年级学员在军事英语方面的了解比一年级要好,但从两组受试的总平均分来看,这种提高并不明显(10.27分→11.74分);四年级受试与硕士研究生受试的平均成绩也存在显著差异,但这种提高也不明显;总的来说,3组受试的正答率均不超过20%(总分78分);3组受试除了对《要求》内的、常用义为一般性军事含义的词汇了解较好外,对其他3组军事词汇掌握程度都很不理想。研究者还分析了这3组受试在每组测试词汇中的具体表现。在军校学员军事英语词汇掌握情况方面,该研究是迄今启发性最强、代表性最好、意义最大的一次研究。但是,其受试并非英语专业本科学员,而且没有二年级和三年级学员参加。因此,该研究为本研究留下了可以探索的未知空间。

综上所述,虽然这3个研究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宝贵的数据和有益的启示,但也说明此类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因为它们仅涉及两三所军队院校,采用的受试有限,学员的层次还不够连贯,尚不足以反映整个军队院校学员军事英语词汇掌握的全面情况,有待各军队院校外语教学工作者共同努力,广泛开展这方面的调查研究。本研究正是这样一次尝试。

3. 研究方法

本节介绍研究方法,包括研究设计、研究目的、受试、数据收集工具与数据收集以及研究问题。

3.1 研究设计

本研究采用截面研究的设计,尽可能接近历时研究。具体来说,即在某一特定时间点,我们选取某军事院校一至四年级英语专业本科学员为受试,使我们的研究尽量接近历时研究,因为受试学员除了每个年级的总人数不同以外,在军校4年的英语学习过程中,所受的训练几乎一模一样,在任意一个时间节点上,都可以看作是一年级学员将来要经历的状态。这种设计的目的是,尽可能客观地了解受试院校英语专业学员军事英语词汇习得的总体情况。

3.2 研究目的

本研究的目的如下:

1)获取关于受试院校英语专业学员军事英语词汇习得的第一手情况;

2)考察受试院校受试军事英语词汇的发展模式;

3)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措施来加强军事英语词汇教学;

4)为军校学员军事英语词汇习得研究与实践做出实证贡献。

3.3 受试

根据研究设计与研究目的,为使本研究的代表性更强,我们尽可能多地选用某军事院校一至四年级英语专业本科学员为受试。具体信息如表1所示:

表1 受试基本情况

数据收集于2012年12月底,各年级受试分别处于第1、3、5、7学期的期末阶段。这些学员的课程设置相同,英语学习经历基本一致,同质性很强。另外,直觉和平时观察告诉我们,女学员可能不如男学员那样对军事感兴趣,男女学员对军事英语词汇的习得情况可能会不同。因此,本研究考虑了学习者的性别因素。

3.4 数据收集工具与数据收集

本研究采用季压西等(2010b)的数据收集工具,即一项由分为4组的78个常用军事英语词汇组成的测试任务。为方便测试,笔者将这78个词整理成试卷的样式,并组织4个年级的受试学员于2012年底参加了该项测试,不限时,禁用各类词典,答完后自行交卷。然后笔者评阅了每份试卷。所有收回试卷均为有效试卷。每名受试的性别、每组词汇的分数和总分均录入Excel表格,然后导入SPSS 13.0备用。

3.5 研究问题

根据研究目的,本文的研究问题如下:

1)受试军事院校英语专业本科学员的军事英语词汇习得情况如何?

2)受试学员军事英语词汇习得的发展模式如何?

3)男女受试学员在军事英语词汇测试中的表现有无显著差异?

4. 结果与分析

本节汇报本研究的发现,并进行相应的分析讨论。

4.1 受试学员在军事英语词汇测试中的总体表现

受试学员在军事英语词汇测试中的总体表现如表2和下文图1所示。我们主要汇报描述性统计数字,包括每个年级的受试每组单词的平均得分和正确率以及每个年级在这项军事英语词汇测试中的平均得分和正确率。

表2 军事英语词汇测试总体情况

接下来,为弄清不同年级受试的表现之间、不同组别的军事英语词汇测试表现之间有无显著差异,我们进行了单向方差分析,结果如表3和表4所示。

表3 4组受试军事英语词汇测试平均成绩多重比较

*表示平均数差异在.05的水平上具有统计意义上的显著差异。下同。

表4 4组受试军事英语词汇平均得分多重比较

4.2 受试学员军事英语词汇的发展模式

本文第二个研究问题涉及受试院校受试学员军事英语词汇的发展模式,包括每组词在4个年级的发展模式和所有测试词汇的发展模式。为此,我们利用SPSS 13.0做了相关统计,结果如下页图2所示。

4.3 军事英语词汇测试中的性别差异

本研究的第三个研究问题旨在考察男女受试学员在军事英语词汇测试中的表现有无显著差异。通常认为,女学员不如男学员那么对军事感兴趣,因此可能不会像男学员那样对军事术语给予很多关注。与我军理工类和指挥类院校相比,外语类院校的女生数量较多,因此更值得我们特别关注。为此,我们进行了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如表5和下页表6所示。

表5 本研究中男女受试学员的测试表现

表6 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

图1 4组受试在每组词汇中的表现及在词汇测试中的总体表现

图2 受试院校4组受试每组词汇的发展模式及总体发展模式

遗憾的是,虽然性别是二语习得的重要因素之一,但季压西等(2010b)并未分析军事英语词汇测试中的性别差异,因此本研究无法与之进行比较。

5. 加强军事英语词汇习得的措施

本研究的目的之一是为受试军事院校和其他军事院校的军事英语教学转型提供实证参考。如前所述,受试外语类军事院校的英语本科学员对军事英语词汇的习得情况并不令人满意,与相关的预期还有很大差距。从受试学员的军事英语词汇发展模式来看,大趋势是令人充满希望的。本研究的许多重要发现对军事英语教学具有启发性,因此本节据此提出一些措施,以加强我军院校学员对军事英语词汇的习得。

第一,所有受试在第1组词中表现最佳,这说明受试军事院校的英语专业本科学员对第1组词最常用的军事含义给予了应有的关注。如果他们要提高对这组词的习得程度,教员应提供更多的指导,而学员应付出更多的努力,提高对这些词的熟悉程度。而且,学员应提高对这类词的认识,因为它们在其将来的工作中将发挥重要的作用,因此应采取相应措施来掌握它们,使之成为他们的接受性词汇和产出性词汇。研究表明,有意识学习和附带性学习均可促进目标语的习得。(Huckin & Coady 1999;Laufer & Hulstijn 2001;盖淑华 2003)笔者认为,对军校学员而言,阅读军事类材料、研看军事类影片、收听军事类广播是接触军事英语最为切实可行的途径,从中可以有意识或附带习得许多军事英语表达方法。

第二,本研究发现第2组词对多数受试造成了很大的困难。对于这类《要求》范围内的词汇,学员往往只关注其常用义项,忽略其军事含义,从而造成他们掌握的英语词汇与地方大学生掌握的英语词汇无太大差别。因此,教员和学员都应足够重视这类词的教学和学习。教员在讲授这类词时,可穿插讲解其军事含义。此外,各类英语军语词典也应发挥其重要作用。(Hayati & Pour-Mohammadi 2005)教员应鼓励学员在自主学习时间里经常翻阅军语词典,以弄清并牢记这组词的确切军事含义。

第三,本研究发现第3组词,特别是第4组词,给学员造成的困难最大。这两组词的军事含义虽属常用词义,但出现频率相对较低,因此学员要想提高对它们的习得程度,就要有足够的语言输入,以利于他们有意识或附带性习得。除学员所用教材中可能涉及的军事类材料外,各种军事类补充材料是必不可少的,而且在信息时代的今天,此类材料也不难获取。教员可以为学员提供,学员也可以分为学习小组,搜集此类材料并共享。此外,教员应及时为学员提供专业辅导,帮助学员掌握这类特殊的军事英语词汇。

第四,本研究发现男女受试学员在军事英语词汇测试中的表现具有显著差异,因此女学员和教员都需要反思这一现象,并拿出切实可行的补救措施来弥合这一差距。例如,双方可共同努力,培养女学员对军事的兴趣,进而促进她们对军事英语词汇的有意识和附带性习得。再比如,在讲解重要的语言表达方式时,教员可在例句当中增加军事英语的比例,以达到强化输入的效果。许多研究表明,在很多情况下,频率效应会对目标语形式和意义的习得起到积极作用。(Ellis 2002: 178;Ellis 2002: 233)

6. 结语

本研究从截面研究的视角出发,采用测试调查的方式考察了我军某外语类院校英语专业本科学员对军事英语词汇的习得情况,旨在为军校英语教学的军事转型提供实证参考。结果发现,受试学员军事英语词汇的习得情况并不理想,但他们的习得程度远比非外语类院校的非英语专业学员要好。此外,鉴于各组军事英语词汇的发展模式均呈上升趋势,假以适当的措施和努力,这些词汇的习得情况会更好。关于男女受试学员军事英语词汇习得程度具有显著差异的发现,对军校外语工作者和女学员具有参考价值,应引起他们的注意。我们提出的措施有待将来的教学实践来验证其有效性。最后需要指出的是,本研究虽然模拟历时研究,但终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历时研究,且仅在一所外语类军事院校进行,研究发现的普遍性同样具有局限性。将来的研究可跟踪同一批学员大学四年的军事英语学习历程,可将研究范围扩大至其他军事院校,并可开展个案研究,找出哪些常用军事英语词汇最难习得,为未来的军事英语教学提供有益的参考。

附录:季压西等(2010b)测试词汇分类情况一览表

Ellis, N. C. 2002. Frequency effects in language processing: A review with implications for theories of implicit and explicit language acquisition [J].StudiesinSecondLanguageAcquisition24 (2): 143-188.

Ellis, R. 2002. Does form-focused instruction affect the acquisition of implicit knowledge: A review of the research [J].StudiesinSecondLanguageAcquisition24 (2): 249-260.

Hayati, A. M. & M. Pour-Mohammadi. 2005. A comparative study of using bilingual and monolingual dictionaries in reading comprehension of intermediate EFL students [J].TheReadingMatrix5 (2): 61-66.

Huckin, T. & J. Coady. 1999. Incidental vocabulary acquisition in a second language: A review [J].StudiesinSecondLanguageAcquisition21 (2): 181-193.

Laufer, B. & J. Hulstijn. 2001. Incidental vocabulary acquisition in a second language: The construct of task-induced involvement [J].AppliedLinguistics22 (1): 1-26.

盖淑华. 2003. 词汇附带习得研究概述[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 73-76.

侯松山等. 2009. 军队院校英语教学必须有“军味”——一次词汇测试结果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A]. 张金生,张士斌. 军事外语教学与研究(第一辑)[C]. 北京: 军事科学出版社. 46-51.

季压西等. 2007. 军事英语缩略语系统的基本特点[A]. 何文平,郑建平. 军校基础课程理论研究与教学方法探索[C]. 北京: 海潮出版社. 20-28.

季压西等. 2010a. 军校学员军事英语水平现状调查分析[R]. 北京: 2010年军队院校外语教学研讨会参会论文.

季压西等. 2010b. 军校学员军事英语词汇掌握情况抽样调查及初步分析[R]. 北京: 2010年军队院校外语教学研讨会参会论文.

季压西,陈伟民. 2009. 略论军事英语在词汇上的特殊性[A]. 张金生,张士斌. 军事外语教学与研究(第一辑)[C]. 北京: 军事科学出版社. 119-127.

王 岚,陈春华. 2009. 论英语区域变体教学与军队任职教育英语教学改革[A]. 张金生,张士斌. 军事外语教学与研究(第一辑)[C]. 北京: 军事科学出版社. 1-6.

张金生,张士斌. 2009. 前言[A]. 张金生,张士斌. 军事外语教学与研究(第一辑)[C]. 北京: 军事科学出版社. Ⅰ-Ⅲ

猜你喜欢
军校英语词汇军事
用少年军校特色诠释国防教育内涵
少先队活动(2018年9期)2018-12-29 12:18:48
军校物语
高中英语词汇学习之我见
初中英语词汇教学初探
人间(2015年10期)2016-01-09 13:12:54
关于军校讲台上话语自由度的讨论
人间(2015年21期)2015-03-11 15:24:41
扩大英语词汇量的实践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6:56
军校聚会
网聊英语词汇集锦
军事幽默:局
军事文摘(2009年9期)2009-07-30 09:40:44
军事